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亮”不起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薄弱,教育观念落后,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行为习惯较差,家长不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贫乏,开发与利用不足;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相适应。那么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作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读懂新《课程标准》;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等教学资源和设施;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亮”不起来;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5-0090-0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同时也成为课程改革的难点。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觉得这一“板块”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农村,这一全新的“亮点”常常遭到了师生们的“冷遇”, 始终“亮”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又有什么对策呢?笔者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亮”不起来的原因。
(一)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薄弱,教育观念落后,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
不少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作用不大,浪费师生精
力,耗费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成绩。考试成绩、升学率才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因而剥夺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有的一席之地,活动得不到正常的开展。老师们只是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则强调的是合作探究、自主实践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与他们的思想认识大相抵触。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成了他们的“遗弃儿”。
(二)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行为习惯较差,家长不理解。
在农村,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由于小学升初中没有升学压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素养、学习习惯、学习精神等方面的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进入初中,甚至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等基本能力也缺乏,诸如阅读、写作和交际等深层能力更是天方夜谭了。因此,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能够口若悬河,有的则是呆若木鸡;有的能够悬梁刺股,有的则是闻风而逃。
其次,农村学生不但经常会受到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论等不健康思想的侵扰,而且还会受到家庭中父母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如:“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建设”等,需要学生回家搞调查的,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十分反感,加以阻止。他们认为学生只有念书、考试才是份内之事。对综合性学习活动非常不理解、不支持。再加上农村学生性格的保守性、封闭性较强,在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参与意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习方法不够科学,老师布置口头或书面作业根本就不会认真去做,更不用说实践活动的作业了。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贫乏,开发与利用不足。
長期以来,农村学校,区域环境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缺少必要的活动设施,不少教师受安全第一、设施不全、场地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宁可让学生呆在教室或家里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敢放开胆子组织学生到户外实践,结果是搜集的资料不齐全、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因沉闷冷清而无声无色,甚至是无法进行,最后是不了了之。再加之,教师对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风俗人情、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流行时尚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开发与利用;农村初中对本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不够重视,忽视了校园中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资源也不够重视,总想自己一手包办,这样一来,本来就相对紧张的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四)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相适应。
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缺乏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系统知识;二是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有的教师还不会上网、不会使用计算机;三是缺乏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知识,学生研究的问题很多都超出了教师所教学科的范围,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的优势;四是不具有设计活动的能力,不了解和不能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不能指导学生规范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
二、面对这些教学现状,又有什么对策呢?
(一)语文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读懂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它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
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我们的学生虽然来自农村,但是,农村的学生同样要面向广阔的社会,同样要适应社会的发
展。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产生的背景,读懂《课程标准》的精髓,领悟其宗旨,明确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教给学生学习、收集、查阅资料的方法。要求学生平日读书阅览时注意积累,平日学习生活中注意观察,只要用心,生活处处是资源。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讲明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孩子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重大意义,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成果展示活动课,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活动成果。选取家长代表,定期组织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做好家长工作。让综合性学习课真正深入人心。
(三)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等教学资源和设施,必要时可以资源共享,向兄弟学校求助,向先进学校求助。同时对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风俗人情、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流行时尚及时进行总结、开发与利用。不断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
(四)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综合性学习正确、科学的认识;积极学习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系统知识;进一步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领域,是语文教学园地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就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好本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不断探索、研究、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亮”起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亮”不起来;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5-0090-01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同时也成为课程改革的难点。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觉得这一“板块”非常棘手,尤其是在农村,这一全新的“亮点”常常遭到了师生们的“冷遇”, 始终“亮”不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又有什么对策呢?笔者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亮”不起来的原因。
(一)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薄弱,教育观念落后,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
不少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作用不大,浪费师生精
力,耗费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成绩。考试成绩、升学率才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因而剥夺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有的一席之地,活动得不到正常的开展。老师们只是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则强调的是合作探究、自主实践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与他们的思想认识大相抵触。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成了他们的“遗弃儿”。
(二)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行为习惯较差,家长不理解。
在农村,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由于小学升初中没有升学压力,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知识素养、学习习惯、学习精神等方面的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进入初中,甚至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等基本能力也缺乏,诸如阅读、写作和交际等深层能力更是天方夜谭了。因此,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能够口若悬河,有的则是呆若木鸡;有的能够悬梁刺股,有的则是闻风而逃。
其次,农村学生不但经常会受到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论等不健康思想的侵扰,而且还会受到家庭中父母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如:“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建设”等,需要学生回家搞调查的,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十分反感,加以阻止。他们认为学生只有念书、考试才是份内之事。对综合性学习活动非常不理解、不支持。再加上农村学生性格的保守性、封闭性较强,在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参与意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习方法不够科学,老师布置口头或书面作业根本就不会认真去做,更不用说实践活动的作业了。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贫乏,开发与利用不足。
長期以来,农村学校,区域环境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缺少必要的活动设施,不少教师受安全第一、设施不全、场地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宁可让学生呆在教室或家里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敢放开胆子组织学生到户外实践,结果是搜集的资料不齐全、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因沉闷冷清而无声无色,甚至是无法进行,最后是不了了之。再加之,教师对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风俗人情、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流行时尚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开发与利用;农村初中对本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不够重视,忽视了校园中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资源也不够重视,总想自己一手包办,这样一来,本来就相对紧张的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四)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相适应。
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缺乏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系统知识;二是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有的教师还不会上网、不会使用计算机;三是缺乏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知识,学生研究的问题很多都超出了教师所教学科的范围,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的优势;四是不具有设计活动的能力,不了解和不能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不能指导学生规范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
二、面对这些教学现状,又有什么对策呢?
(一)语文教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读懂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它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意义深远。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
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我们的学生虽然来自农村,但是,农村的学生同样要面向广阔的社会,同样要适应社会的发
展。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产生的背景,读懂《课程标准》的精髓,领悟其宗旨,明确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教给学生学习、收集、查阅资料的方法。要求学生平日读书阅览时注意积累,平日学习生活中注意观察,只要用心,生活处处是资源。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讲明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孩子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重大意义,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成果展示活动课,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活动成果。选取家长代表,定期组织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做好家长工作。让综合性学习课真正深入人心。
(三)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等教学资源和设施,必要时可以资源共享,向兄弟学校求助,向先进学校求助。同时对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风俗人情、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流行时尚及时进行总结、开发与利用。不断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
(四)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综合性学习正确、科学的认识;积极学习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系统知识;进一步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片全新的领域,是语文教学园地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就要高度重视,充分利用好本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不断探索、研究、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