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家花园
上海陕西北路369号与南阳路转角处,有一栋建于1908年,两层半高、四面临空的英国式花园别墅住宅。住宅宽敞明亮,楼前绿树成荫,景致怡人,房屋建筑面积824平方米,园地面积1218平方米。这处房子的主人原是名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后被著名基督教牧师宋耀如(宋庆龄之父)买下,成为宋家花园。1918年5月宋耀如去世后,其夫人倪桂珍携子女迁居住于此。1949年,宋庆龄在这里创办了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邓颖超、许广平’廖梦醒等应邀来到宋宅参加托儿所的开幕典礼。同年11月,托儿所迁出,这里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临时办公地点。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这所房子由中国福利基金会代为管理。目前宋家花园不对外开放。
上海孙中山故居
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人住于此,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庆龄移居香港、重庆,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给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并于1993年更名为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目前,毗邻故居还有一座欧式建筑辟为孙中山文物馆。文物馆共展出文物、手迹、资料三乏酴件;故居内的陈设,绝大多数是孙中山和宋庆龄使用过的原物原件,并遵照宋庆龄生前回忆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原样布置。这座宅邸更具有历史意义。孙中山在此完成重要著作《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并在此召开了由中国共产党参加的第一次改组国民党会议,酝酿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36年,宋庆龄约见中共地下工作者董健吾,托董将倡言“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重要信件转交毛泽东和周恩来。宋庆龄还在此与美国医生马海德会谈,后安排马海德和爱德加斯诺赴陕北苏区考察,斯诺写出了著名的《西行漫记》一书。
上海宋庆龄故居
位于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式独院建筑。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有700平方米,楼前有宽广的草坪,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周围有宋庆龄最喜欢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清净。宋庆龄于1948年底迁居于此,她生前曾表示,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是“回家”,这个“家”就指的这里。现故居对外开放。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楼下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奔马》国画,客厅背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合影,客厅西面的餐厅里陈放着她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重要纪念品和各国友人赠送的珍贵礼品。书房中收藏着孙中山先生演讲的珍贵录音、唱片和孙中山亲笔题字的遗著,还有中外图书四千余册。二楼是卧室和办公室,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给她的嫁妆,沙发和茶几是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室内摆放着孙中山18岁时的照片和孙中山逝世前一年与宋庆龄的合影。二楼走廊里,挂着宋庆龄1951年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时的照片。楼下车库里还停放着斯大林赠送的一辆“吉姆”牌轿车。
北京宋慶龄故居
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庭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原计划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专门修建一座住宅,但她却以国事百废待兴,一再辞谢。最后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借清醇亲王载沣王府花园,葺旧更新。宋庆龄于1963年迁居于此,直至1981年5YJ29日逝世。故居的主楼建于1962年,是一座中西台璧的两层楼房,外观仿古,与室内景致和谐一体。庭院当中,可见清碧的湖水将主楼和草坪紧紧环抱,后湖畔有一鸽子房。宋庆龄喜爱鸽子,常在工作之余亲自给它们喂食。
上海陕西北路369号与南阳路转角处,有一栋建于1908年,两层半高、四面临空的英国式花园别墅住宅。住宅宽敞明亮,楼前绿树成荫,景致怡人,房屋建筑面积824平方米,园地面积1218平方米。这处房子的主人原是名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后被著名基督教牧师宋耀如(宋庆龄之父)买下,成为宋家花园。1918年5月宋耀如去世后,其夫人倪桂珍携子女迁居住于此。1949年,宋庆龄在这里创办了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邓颖超、许广平’廖梦醒等应邀来到宋宅参加托儿所的开幕典礼。同年11月,托儿所迁出,这里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临时办公地点。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这所房子由中国福利基金会代为管理。目前宋家花园不对外开放。
上海孙中山故居
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是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人住于此,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庆龄移居香港、重庆,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此寓所移赠给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并于1993年更名为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目前,毗邻故居还有一座欧式建筑辟为孙中山文物馆。文物馆共展出文物、手迹、资料三乏酴件;故居内的陈设,绝大多数是孙中山和宋庆龄使用过的原物原件,并遵照宋庆龄生前回忆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原样布置。这座宅邸更具有历史意义。孙中山在此完成重要著作《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并在此召开了由中国共产党参加的第一次改组国民党会议,酝酿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36年,宋庆龄约见中共地下工作者董健吾,托董将倡言“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重要信件转交毛泽东和周恩来。宋庆龄还在此与美国医生马海德会谈,后安排马海德和爱德加斯诺赴陕北苏区考察,斯诺写出了著名的《西行漫记》一书。
上海宋庆龄故居
位于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欧式独院建筑。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有700平方米,楼前有宽广的草坪,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周围有宋庆龄最喜欢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清净。宋庆龄于1948年底迁居于此,她生前曾表示,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是“回家”,这个“家”就指的这里。现故居对外开放。故居内的陈设保持宋庆龄生前原样。楼下过厅墙上挂着徐悲鸿赠送的《奔马》国画,客厅背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南面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1961年来此看望她时的合影,客厅西面的餐厅里陈放着她个人生活经历中的重要纪念品和各国友人赠送的珍贵礼品。书房中收藏着孙中山先生演讲的珍贵录音、唱片和孙中山亲笔题字的遗著,还有中外图书四千余册。二楼是卧室和办公室,室内的一套藤木家具是宋庆龄结婚时父母送给她的嫁妆,沙发和茶几是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室内摆放着孙中山18岁时的照片和孙中山逝世前一年与宋庆龄的合影。二楼走廊里,挂着宋庆龄1951年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时的照片。楼下车库里还停放着斯大林赠送的一辆“吉姆”牌轿车。
北京宋慶龄故居
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庭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原计划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专门修建一座住宅,但她却以国事百废待兴,一再辞谢。最后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借清醇亲王载沣王府花园,葺旧更新。宋庆龄于1963年迁居于此,直至1981年5YJ29日逝世。故居的主楼建于1962年,是一座中西台璧的两层楼房,外观仿古,与室内景致和谐一体。庭院当中,可见清碧的湖水将主楼和草坪紧紧环抱,后湖畔有一鸽子房。宋庆龄喜爱鸽子,常在工作之余亲自给它们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