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时期,在九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本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优质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提高农民素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生态农业与能源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有效地促进了种植业产业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全市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向优质高产方向发展。201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59.4万亩、单产510.8kg、总产26.5亿斤。分别比“十五”末期增加37.5万亩、53.3kg和6.2亿斤,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了“三增”,总产创十一年来最好水平。其中优质粮占90%,比“十五”期末增加了46个百分点;201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4.4万亩,总产达51.8万t,亩产较“十五”末期增加1770.4kg,蔬菜销售收入成为农民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九台市高效经济作物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得到优化,高效作物、优质作物大面积种植。?2011年全市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优质品种占农作物播种面积90%。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已基本形成250万亩优质粮、14万亩无公害菜、5万亩优质果、5万亩优质苗木等优势产业区、带。全市种植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家,实现各种农作物生产订单种植7.5万亩。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依据资源优势和政策引导,特色农产品生产有较快的发展,比如:上河湾镇双顶村的果品、波泥河镇的苗木、卡伦镇的蔬菜、花卉,突显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三、设施农业建设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建立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市新建种植业设施包括普通温室、钢骨架塑料大棚和普通塑料大棚6.2万亩,其中蔬菜设施面积5万亩,食用菌设施面积0.5万亩,花卉设施面积0.2万亩,苗木设施面积0.5万亩,可实现年总产量108万t,总产值21.6亿元,为农民创效益13亿元,带动5万人就业。
四、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种植业良种推广成效显著,推广了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优质、高效、高产品种50余个,新型实用技术50余项,累积推广面积500万亩。2011年在全市建立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0个、粮棉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重点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在全市14个乡镇、2个办事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现了全覆盖,累计推广面积250万亩,预计实现农作物生产节本增效1.17亿元。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劳动力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共培养、培训13.6万人次,培训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大幅度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检测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充实和加强,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范围内全面杜绝了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的使用,假冒伪劣农药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100%,生产基地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市已有10余家企业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全国统一认证。全市发展市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小区5个、辐射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
六、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九台市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5年先后争取了3批农村沼气国债工程项目,重点推广了农村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热水器三项技术。截至2011年末,全市农村新建户用沼气池0.82万户,大型沼气工程3处,养殖小区沼气粪污处理工程3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7万m2。涉及到全市14个乡镇、2个办事处,310个自然村,惠及农民3.93万人。农村可再生能源得到有效利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争取中央与地方农业建设投资4473万元,落实建设项目17个,有力地改善了种植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建设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培训、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为加快建设九台市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得到加强。
八、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一是良种推广工作成效突出,共引进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0余个,推广了以先玉335玉米品种、吉粳88水稻品种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品种,全市种植生产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显著。初步掌握了病虫害在九台市的发生区域、面积、生境、危害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市常年病虫害防治面积达250万亩。通过加强监测防治工作,每年挽回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三是土肥监测服务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完成了全市近250万亩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力调查,并实行了数据库管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肥料市场监管。四是农药监管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建立了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建立规范化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基地。五是国家种子区域站的建设,便于农民对新品种的选择。
九、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
九台市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市,310个村接入互联网。发展了300多名农村信息员,初步形成了包括市、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和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开通了农业服务热线(0431-82360110),建立农技、植保、种子、蔬菜4个专业专家解答队伍。
十、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进一步完善了良种补贴办法,加大了良种补贴力度。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做到了“应补尽补”。五项技术补贴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玉米螟技术、防鼠技术、等离子处理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十一五”期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五项技术补贴基本在九台实现了全覆盖,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向优质高产方向发展。201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59.4万亩、单产510.8kg、总产26.5亿斤。分别比“十五”末期增加37.5万亩、53.3kg和6.2亿斤,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了“三增”,总产创十一年来最好水平。其中优质粮占90%,比“十五”期末增加了46个百分点;201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4.4万亩,总产达51.8万t,亩产较“十五”末期增加1770.4kg,蔬菜销售收入成为农民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九台市高效经济作物快速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得到优化,高效作物、优质作物大面积种植。?2011年全市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优质品种占农作物播种面积90%。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已基本形成250万亩优质粮、14万亩无公害菜、5万亩优质果、5万亩优质苗木等优势产业区、带。全市种植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家,实现各种农作物生产订单种植7.5万亩。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依据资源优势和政策引导,特色农产品生产有较快的发展,比如:上河湾镇双顶村的果品、波泥河镇的苗木、卡伦镇的蔬菜、花卉,突显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
三、设施农业建设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建立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市新建种植业设施包括普通温室、钢骨架塑料大棚和普通塑料大棚6.2万亩,其中蔬菜设施面积5万亩,食用菌设施面积0.5万亩,花卉设施面积0.2万亩,苗木设施面积0.5万亩,可实现年总产量108万t,总产值21.6亿元,为农民创效益13亿元,带动5万人就业。
四、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培训工作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种植业良种推广成效显著,推广了玉米、水稻、大豆、蔬菜等优质、高效、高产品种50余个,新型实用技术50余项,累积推广面积500万亩。2011年在全市建立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0个、粮棉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重点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在全市14个乡镇、2个办事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现了全覆盖,累计推广面积250万亩,预计实现农作物生产节本增效1.17亿元。通过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劳动力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共培养、培训13.6万人次,培训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大幅度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检测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充实和加强,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范围内全面杜绝了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的使用,假冒伪劣农药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达100%,生产基地产品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全市已有10余家企业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全国统一认证。全市发展市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小区5个、辐射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
六、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九台市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5年先后争取了3批农村沼气国债工程项目,重点推广了农村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热水器三项技术。截至2011年末,全市农村新建户用沼气池0.82万户,大型沼气工程3处,养殖小区沼气粪污处理工程3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处,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07万m2。涉及到全市14个乡镇、2个办事处,310个自然村,惠及农民3.93万人。农村可再生能源得到有效利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争取中央与地方农业建设投资4473万元,落实建设项目17个,有力地改善了种植业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建设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培训、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为加快建设九台市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得到加强。
八、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一是良种推广工作成效突出,共引进主要农作物新品种50余个,推广了以先玉335玉米品种、吉粳88水稻品种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品种,全市种植生产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二是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果显著。初步掌握了病虫害在九台市的发生区域、面积、生境、危害现状及发展趋势。全市常年病虫害防治面积达250万亩。通过加强监测防治工作,每年挽回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三是土肥监测服务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完成了全市近250万亩基本农田的耕地地力调查,并实行了数据库管理,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肥料市场监管。四是农药监管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建立了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建立规范化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基地。五是国家种子区域站的建设,便于农民对新品种的选择。
九、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
九台市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市,310个村接入互联网。发展了300多名农村信息员,初步形成了包括市、乡、村三级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和农村信息员队伍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应用,开通了农业服务热线(0431-82360110),建立农技、植保、种子、蔬菜4个专业专家解答队伍。
十、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进一步完善了良种补贴办法,加大了良种补贴力度。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做到了“应补尽补”。五项技术补贴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防玉米螟技术、防鼠技术、等离子处理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十一五”期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五项技术补贴基本在九台实现了全覆盖,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