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班级群的正确聊天姿势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k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QQ、微信这些聊天工具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不断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建立和管理班级聊天群已经是工作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班级聊天群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纽带,确实方便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提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帮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各类问题,促进老师和家长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成长,也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公开透明。但如果管理不好,则会事倍功半。
  我是2005年开始使用班级QQ聊天群的。起初,QQ还未广泛使用,班级群的作用仅是个别家长与老师的交流平台,平时也不需要怎么管理,对于家长们的发言,也能够做到及时回复,及时反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长的“更新换代”,班级群也从个别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渠道,逐渐演变成家长们的“菜市场”。
  之所以说是“菜市场”,是因为老师发布一个通知或者信息,群里的家长就会七嘴八舌一通刷屏。再或者,有的家长转条广告链接,班级群成了大卖场。更有甚者,还将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个人问题发到群里,在群里吵翻天,最后不欢而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微信、QQ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班级群里的聊天内容和聊天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不在群里发广告链接,基本已成为群聊的默认规则;二是群里氛围淡薄了,大家更现实,家长们只是将其当作一个公告牌;三是现在的家长工作繁忙,个人手机或电脑里的各种APP繁多,信息量大,很少有家长愿意花时间关注班级群,更喜欢与老师私聊。
  作为一名新时代班主任,面对“如何保持班级群的正确聊天姿势”这一课题,结合我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家长和老师应对班级群达成统一的认识。班级群是解决共性问题的平台,尽量不在班级群中谈论个案问题,群聊以正能量的传播为主。让班级群成为大家的信息平台。
  第二,“班级群”毕竟是一个网络平台,冰冷的文字不如当面的一句热乎话。根据班级孩子的近况,班主任应增加面对面交流的频次,让每个家长都能感受到老师和学校对孩子的关心。老师可通过班级群及时对家长进行指导,督促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在课后制订自己孩子的专属培养方案,真正構建学校与家庭、科学与体验、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三维成长教育体系。让班级群成为大家的学习平台。
  第三,建立家长轮岗制。本着“集大家之所长,避大家之所短”、协商处理一切问题的原则,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和引导,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这有利于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的感情培养,也让大家都有一份参与感和存在感。让班级群成为大家的交流平台。
  第四,班级群的作用对象主要还是学生,老师可以布置一点网上作业。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读读、背背的作业在网络提交;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时间,让他们通过班级群讨论学习问题,最好是分组讨论。让班级群成为一个教学平台。
  网络的发展会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阳光”“正能量”“学习”“交流”将是聊天群的永恒主题。正确使用聊天群,抱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去对待这一网络工具,是每一个家长、学生、老师的必修课。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一元路小学)
其他文献
小时候的我,是个很皮很任性的孩子,成天只知道疯玩,老师布置的作业总会被我忘记得一干二净。因此,惩罚就成了家常便饭。  父母多次被老师叫到学校接受教育,回来自然免不了责罚我。虽然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我依然对学习没有多少兴趣,老师的话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有记住几句。  转变发生在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一位新老师从另一所学校调到我们学校,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想,我这一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关键是父母的德行素养。对于孩子来说,家风会影响他的一生。  记得有次去参加一个宴会,席上,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两个十来岁的孩子。一上菜,孩子们就急不可耐地大块朵颐起来,更让人看着不舒服的是,只要是他们喜欢的菜,要么就手按转盘不让动,要么就直接倒在自己的碗里。他们的母亲却只是笑着说:“他们就爱吃这几个菜。”  孩子餐桌上的吃相,折射出的是其家庭教养和父母的修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会隐藏着一个熊家长,有时候,甚至是一个熊窝。"这是在告诉我们,孩子成长问题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推动问题生成的家庭。因此,要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就应该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壮医经筋疗法(经筋推拿手法+壮医火针+拔火罐),观察其疗效。结果:临床控制42例,显效32例,有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