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做教育工作,也应该懂得“攻心为上,攻城在下”,应该采用“攻心术”,要琢磨学生的心理因素,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动,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得到转变,教育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关键词:善待;赏识;宽容;疏导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个真正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可以在这门艺术中得到幸福的陶冶。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在初中学习阶段他们属于后进生,或是学习成绩后进,或是思想品德后进,甚至兼而有之。许多学生失去了信心,变得更加自卑,随之而自暴自弃,懒散成性、畏学、厌学,甚至逃学。但他们内心深处却渴望被关心爱护,渴望被感动。因此本人以为职业教育首先要育人,通过“攻心术”唤醒学生麻木的心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广为人之,“蛮王”孟获曾是个较为顽固的逆贼,诸葛亮以“攻心术”“七擒七纵”孟获,最后使孟获不得不心服口服。现在我们做教育工作,也应该懂得“攻心为上,攻城在下”,应该采用“攻心术”,要琢磨学生的心理因素,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动,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得到转变,教育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一、善待——感化学生心灵
做教育工作,也需要“去其缚,赐酒食”,要热情款待,要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去感化学生。
善待,就是尊重和要有真诚的爱心,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们对于尊重的需要可分成两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对于较差的学生,他们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冷遇,他们在不断挫折和失败中提不起精神,心如死水。哀莫大于心死,对这种学生,教师特别需要以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善待他们,将这善待的细雨默默地洒进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在心灵上激起波澜,使受伤的心灵重新被治愈,激起他们的自信心。
善待,它包括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是一个专注的目光,一个期待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这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温馨暖心,产生一种爱的暖流,这能自然地启迪学生的心扉,激起强大的进步欲望。
二、赏识——沟通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它享受脑力劳动中的乐趣。”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乐趣是得到他人的肯定、赏识。老师对学生成功的赏识能激起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赏识成功教育的创始人周弘曾说过:“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只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教育使孩子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越来越坏。”学生点滴的成功,细微的进步,星火的闪光点,尽管是星星点点,但它风景如画,亮丽动人,温馨暖心。受到他人赏识,学生自然会得到一种满足的欣慰,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发进取心,力争再创辉煌。教师深入学生,留意观察学生,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学生的亮丽之点,及时地表扬鼓励,会使师生心灵得到沟通,培养学生积极进步的心态,树立班级正气。
赏识,不仅局限于好学生,如果这样,会造成差生的逆反心理,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把事情弄糟。相反要多多赏识差生的闪光点,对之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要让差生尝试到进步后受赏识的愉悦的乐趣,让其“动心忍性”。心头散发出进入优秀行列的强烈欲望的新芽儿。
赏识,内涵极其丰富,可以是一句悦人的话语,可以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也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教师应调动多种因素,去赏识学生,亲近学生,沟通师生的心灵。不仅老师要赏识,而且要发动学生,以大家的慧眼,互相捕捉,积极发现,去赏识同学的闪光点。因为发现别人的优点,就是自己分辨好坏,懂得了美其本身也是进取的一大收获。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其实就是“授人以渔”。具体的形式上,可以个别交流,出黑板报,组织班委会交流,演讲会等。
总之,要把学生间相互赏识的这把探索成功的钥匙授之于学生,那么学生会自我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三、宽容——走进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朋友和受教育的了。”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理解宽容是必不可少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当学生大汗淋漓地跑到教室门口喊声“报告”而遭到拒绝后,那张欲言又止的嘴在告诉我们——他需要理解宽容;当学生之间打架斗殴你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一顿臭骂并说要通知家长时,那个冲出办公室大门的倔强的背影在告诉我们——他需要理解宽容;当青春期的她遭遇意乱情迷而导致成绩滑坡时,她那张迷茫而又充满焦虑的脸在等待着教师的指点。作为真诚的爱心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有了理解,我们就多了一份宽容。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与其责备惩罚,不如宽容一下,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
四、疏导——塑造学生心灵
每个学生都有充满活力的个性,千人千脾气,每个人的心理特点极其复杂。有的学生无数次谈话“不动心”,无数次思想教育无“起色”。这原因很简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面对这复杂的教育工作,就该把对学生的疏导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各学科内容的合理渗透,也许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妙处。我在一次听了鲁迅《藤野先生》一文时,跟学生在班会课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鲁迅为什么崇敬藤野先生?原因之一是先生对鲁迅的严格要求。最后我说:有志者,明事理者,把他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作为留给自己宝贵的财富。终身享用不完,感激不尽啊,我们许多同学自己能够严格要求,感激老师对你的严格要求,这也是明事理,有志者。几句话,激起了学生心灵的波澜,大多数学生默默表示认可。这种“乘便”教育,其实效果也真不错。
善待也好,赏识也好,宽容、疏导也罢,这些是非教育工作的教育,但却是不带任何水分、不含任何杂质的、实实在在的深入学生心灵的教育,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应学一学诸葛亮的“攻心术”。这样我们教育工作的鲜花会开放得更美,学生的心灵之花开放得更艳。
(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关键词:善待;赏识;宽容;疏导
教育是一门艺术,一个真正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可以在这门艺术中得到幸福的陶冶。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在初中学习阶段他们属于后进生,或是学习成绩后进,或是思想品德后进,甚至兼而有之。许多学生失去了信心,变得更加自卑,随之而自暴自弃,懒散成性、畏学、厌学,甚至逃学。但他们内心深处却渴望被关心爱护,渴望被感动。因此本人以为职业教育首先要育人,通过“攻心术”唤醒学生麻木的心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广为人之,“蛮王”孟获曾是个较为顽固的逆贼,诸葛亮以“攻心术”“七擒七纵”孟获,最后使孟获不得不心服口服。现在我们做教育工作,也应该懂得“攻心为上,攻城在下”,应该采用“攻心术”,要琢磨学生的心理因素,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动,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得到转变,教育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一、善待——感化学生心灵
做教育工作,也需要“去其缚,赐酒食”,要热情款待,要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去感化学生。
善待,就是尊重和要有真诚的爱心,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们对于尊重的需要可分成两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对于较差的学生,他们常受到别人的歧视、冷遇,他们在不断挫折和失败中提不起精神,心如死水。哀莫大于心死,对这种学生,教师特别需要以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善待他们,将这善待的细雨默默地洒进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在心灵上激起波澜,使受伤的心灵重新被治愈,激起他们的自信心。
善待,它包括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是一个专注的目光,一个期待的微笑,一句真诚的话语,这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温馨暖心,产生一种爱的暖流,这能自然地启迪学生的心扉,激起强大的进步欲望。
二、赏识——沟通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它享受脑力劳动中的乐趣。”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乐趣是得到他人的肯定、赏识。老师对学生成功的赏识能激起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赏识成功教育的创始人周弘曾说过:“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只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教育使孩子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越来越坏。”学生点滴的成功,细微的进步,星火的闪光点,尽管是星星点点,但它风景如画,亮丽动人,温馨暖心。受到他人赏识,学生自然会得到一种满足的欣慰,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发进取心,力争再创辉煌。教师深入学生,留意观察学生,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学生的亮丽之点,及时地表扬鼓励,会使师生心灵得到沟通,培养学生积极进步的心态,树立班级正气。
赏识,不仅局限于好学生,如果这样,会造成差生的逆反心理,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把事情弄糟。相反要多多赏识差生的闪光点,对之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要让差生尝试到进步后受赏识的愉悦的乐趣,让其“动心忍性”。心头散发出进入优秀行列的强烈欲望的新芽儿。
赏识,内涵极其丰富,可以是一句悦人的话语,可以是一个肯定的眼神,也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教师应调动多种因素,去赏识学生,亲近学生,沟通师生的心灵。不仅老师要赏识,而且要发动学生,以大家的慧眼,互相捕捉,积极发现,去赏识同学的闪光点。因为发现别人的优点,就是自己分辨好坏,懂得了美其本身也是进取的一大收获。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其实就是“授人以渔”。具体的形式上,可以个别交流,出黑板报,组织班委会交流,演讲会等。
总之,要把学生间相互赏识的这把探索成功的钥匙授之于学生,那么学生会自我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三、宽容——走进学生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朋友和受教育的了。”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理解宽容是必不可少的。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当学生大汗淋漓地跑到教室门口喊声“报告”而遭到拒绝后,那张欲言又止的嘴在告诉我们——他需要理解宽容;当学生之间打架斗殴你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一顿臭骂并说要通知家长时,那个冲出办公室大门的倔强的背影在告诉我们——他需要理解宽容;当青春期的她遭遇意乱情迷而导致成绩滑坡时,她那张迷茫而又充满焦虑的脸在等待着教师的指点。作为真诚的爱心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有了理解,我们就多了一份宽容。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与其责备惩罚,不如宽容一下,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
四、疏导——塑造学生心灵
每个学生都有充满活力的个性,千人千脾气,每个人的心理特点极其复杂。有的学生无数次谈话“不动心”,无数次思想教育无“起色”。这原因很简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面对这复杂的教育工作,就该把对学生的疏导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各学科内容的合理渗透,也许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妙处。我在一次听了鲁迅《藤野先生》一文时,跟学生在班会课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鲁迅为什么崇敬藤野先生?原因之一是先生对鲁迅的严格要求。最后我说:有志者,明事理者,把他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作为留给自己宝贵的财富。终身享用不完,感激不尽啊,我们许多同学自己能够严格要求,感激老师对你的严格要求,这也是明事理,有志者。几句话,激起了学生心灵的波澜,大多数学生默默表示认可。这种“乘便”教育,其实效果也真不错。
善待也好,赏识也好,宽容、疏导也罢,这些是非教育工作的教育,但却是不带任何水分、不含任何杂质的、实实在在的深入学生心灵的教育,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应学一学诸葛亮的“攻心术”。这样我们教育工作的鲜花会开放得更美,学生的心灵之花开放得更艳。
(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