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把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力求少出甚至不出安全伤害事故,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安全隐患;篮球友谊赛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80(2011)12-0054-02
一、亲身经历
“假动作”是篮球综合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对它的使用要视场上对手的具体防守情况(对方的个人防守能力、瞬间站位及球队的配合默契度等)而定。前不久,在和初三年级几名男生进行的一次半场“三对三”比赛中,出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我在接到队友的传球后,毫不犹豫地运球进攻,面对高大的防守队员,我十分自信地带球转体,杂耍般地左突右转。然而,对手的防守意识实在不强,当我完成了一连串的假动作回到原地准备投篮时,恰好和不知所措、呆若木鸡的对手撞了个满怀。当时的我眼冒金星,重重地摔在地上,眼肿、牙松、鼻流血,长时间处于痛苦之中。事后,该防守队员告诉我,面对我的进攻和假动作,他还没反应过来,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下,干脆原地不动地欣赏我的表演。我没被撞晕,却被他的话“气晕”。早知道是这样,我何必那么较真呢?事实上,稍懂防守常识的人,都会随着对手的假动作,做出相应的防守反应,跟随移动,“阻挡”进攻,而该同学却……
二、个人反思
自那次撞击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1. 在不清楚对手个人技术、能力水平的情况下,对其综合实力应作试探性了解,既不要高估,也不能低估。
2. 教师应区分教学、训练、友谊赛,对篮球水平不高的学生不使用少见的假动作。
3. 对于不经常参赛的同学来说,确立意识比学会动作更重要。
4. 本次小比赛,好在受伤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出现了相反的结局,麻烦就大了!
三、错误倾向
谁都怕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体育教师。体育课堂上,只要碰到一次伤害事故,不管责任属谁,留在执教者心理的阴影都很难抹去。因此,不少体育教师听从领导及班主任的“千叮咛、万嘱咐”,“谨慎”组织教学,内容不求丰富,过程“偷工减料”,方法单一、陈旧,让学生在沉闷的氛围中机械、枯燥地练习。这样的课,学校放心、老师安心,但学生“伤心”。这种做法,使学习的主体失去了兴趣、教学的对象没了激情,评价执教者,轻则不负责任,重则误人子弟。感叹之余,笔者罗列了以下一些错误倾向。
(一)谈“动”色变
一些人认为,不安全因素是运动造成的。因此,他们产生了天真化的想法,形成了极端化的做法,违背学生身体发展需要的规律,强制性地关闭学生课余的活动场所,从主观上模拟如何杜绝安全隐患。殊不知,运动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学生好动的天性,是扼杀不了的。如果过多考虑安全因素,限制学生的正常活动,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必将沦为运动低能人!
(二)“包装”学生
有些班级,从学生进了校园,班主任就进行严密地掌控。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只能进行千篇一律的队列队形训练;学生课余上厕所,要向老师请假;发现学生远离“视野”,马上电话联系家长;看到学生走进运动场,如临大敌,追踪制止。时时事事唯恐惹出事端,担当不起安全责任。笔者认为,“物极必反”,过于谨慎,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三)“高危”项目,无人问津
笔者通过了解发现,近几年来,本地区不少学校的体育教研组在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几乎放弃了体操类单、双杠项目。即使稍有安排,也只是简单的单杠引体向上、双杠曲臂撑教学。进行单、双杠类项目教学,确实存在危险,但一味地回避,怕担责任,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闲置场地、浪费器材是小事,耽误下一代可是大事!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对“高危”项目,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大胆授课、科学安排,做到教有措施、学有保障。
(四)处理事故,息事宁人
许多体育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安全问题,这可能与媒体的经常炒作有关。遇到突发事件,分不清责任主体,不去冷静、理智面对,而是因内心恐惧、感觉“理亏”,采取了小范围内与家长“私了”的处理办法。试想,小问题或许能够息事宁人,但如果有了后遗症,就有承担不尽的责任。笔者认为,遇到此类事情,不要惊慌,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分析事故原因,力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五)怕担风险,变向教学
因为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着风险,所以不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控制学生的活动范围——把学生牢牢圈在“羊圈”内,尽可能不使用体育器材,多安排队列队行、游戏项目等教学,这严重违背了体育教学规律;更有甚者因怕担责任,产生了转岗的想法。这些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背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四、防范对策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质,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业。尽管体育运动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但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不应该回避,也不能回避。如何减少运动伤害?怎样避免安全事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遵循教学规律
体育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会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初中学段,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机体尚未完善,骨质疏松、力量不强,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科学地组织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机、过程紧凑流畅;言语亲切、讲解规范,使学生乐学、愿学,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二)更新教育理念
“健康第一”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学生健康的增进,体质的增强,运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及情感的形成,靠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动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认识,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工作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挖掘他们的潜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那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必须摒弃,否则,学生不但学不到真正的本领,体质得不到提高,而且还会给人生埋下种种隐患。
(三)发挥保险效能
笔者近几年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使体育课堂成了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带。因此,躲避“高危”项目、不使用危险器材、课堂上“拢住”学生,成了不少体育教师的必然选择。这是实质上的应付,绝不是长久之计。在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校园平安保险工作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师应该抓住契机,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既为自己减轻后顾之忧,也为学生家长减轻经济负担。一份学生保险,花费不多,作用不小。
此外,我们的体育教师还要自觉履行场地、器材的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隐患,通知后勤人员及时维修;主动协助学校政教部门及班主任老师做好课间及学生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巡查工作等。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学校的“安全天使”、学生的“保护神”!
五、提出共勉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及防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工作者既要重视它,又要正确地面对它,极左极右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体育工作者要努力负起责任来,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于素梅. 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卢标. 体育运动与安全防护[M].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安全隐患;篮球友谊赛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80(2011)12-0054-02
一、亲身经历
“假动作”是篮球综合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对它的使用要视场上对手的具体防守情况(对方的个人防守能力、瞬间站位及球队的配合默契度等)而定。前不久,在和初三年级几名男生进行的一次半场“三对三”比赛中,出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我在接到队友的传球后,毫不犹豫地运球进攻,面对高大的防守队员,我十分自信地带球转体,杂耍般地左突右转。然而,对手的防守意识实在不强,当我完成了一连串的假动作回到原地准备投篮时,恰好和不知所措、呆若木鸡的对手撞了个满怀。当时的我眼冒金星,重重地摔在地上,眼肿、牙松、鼻流血,长时间处于痛苦之中。事后,该防守队员告诉我,面对我的进攻和假动作,他还没反应过来,在防不胜防的情况下,干脆原地不动地欣赏我的表演。我没被撞晕,却被他的话“气晕”。早知道是这样,我何必那么较真呢?事实上,稍懂防守常识的人,都会随着对手的假动作,做出相应的防守反应,跟随移动,“阻挡”进攻,而该同学却……
二、个人反思
自那次撞击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1. 在不清楚对手个人技术、能力水平的情况下,对其综合实力应作试探性了解,既不要高估,也不能低估。
2. 教师应区分教学、训练、友谊赛,对篮球水平不高的学生不使用少见的假动作。
3. 对于不经常参赛的同学来说,确立意识比学会动作更重要。
4. 本次小比赛,好在受伤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出现了相反的结局,麻烦就大了!
三、错误倾向
谁都怕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体育教师。体育课堂上,只要碰到一次伤害事故,不管责任属谁,留在执教者心理的阴影都很难抹去。因此,不少体育教师听从领导及班主任的“千叮咛、万嘱咐”,“谨慎”组织教学,内容不求丰富,过程“偷工减料”,方法单一、陈旧,让学生在沉闷的氛围中机械、枯燥地练习。这样的课,学校放心、老师安心,但学生“伤心”。这种做法,使学习的主体失去了兴趣、教学的对象没了激情,评价执教者,轻则不负责任,重则误人子弟。感叹之余,笔者罗列了以下一些错误倾向。
(一)谈“动”色变
一些人认为,不安全因素是运动造成的。因此,他们产生了天真化的想法,形成了极端化的做法,违背学生身体发展需要的规律,强制性地关闭学生课余的活动场所,从主观上模拟如何杜绝安全隐患。殊不知,运动能力的提高,靠的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学生好动的天性,是扼杀不了的。如果过多考虑安全因素,限制学生的正常活动,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必将沦为运动低能人!
(二)“包装”学生
有些班级,从学生进了校园,班主任就进行严密地掌控。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只能进行千篇一律的队列队形训练;学生课余上厕所,要向老师请假;发现学生远离“视野”,马上电话联系家长;看到学生走进运动场,如临大敌,追踪制止。时时事事唯恐惹出事端,担当不起安全责任。笔者认为,“物极必反”,过于谨慎,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三)“高危”项目,无人问津
笔者通过了解发现,近几年来,本地区不少学校的体育教研组在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几乎放弃了体操类单、双杠项目。即使稍有安排,也只是简单的单杠引体向上、双杠曲臂撑教学。进行单、双杠类项目教学,确实存在危险,但一味地回避,怕担责任,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闲置场地、浪费器材是小事,耽误下一代可是大事!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面对“高危”项目,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大胆授课、科学安排,做到教有措施、学有保障。
(四)处理事故,息事宁人
许多体育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安全问题,这可能与媒体的经常炒作有关。遇到突发事件,分不清责任主体,不去冷静、理智面对,而是因内心恐惧、感觉“理亏”,采取了小范围内与家长“私了”的处理办法。试想,小问题或许能够息事宁人,但如果有了后遗症,就有承担不尽的责任。笔者认为,遇到此类事情,不要惊慌,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分析事故原因,力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五)怕担风险,变向教学
因为体育教学工作存在着风险,所以不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地控制学生的活动范围——把学生牢牢圈在“羊圈”内,尽可能不使用体育器材,多安排队列队行、游戏项目等教学,这严重违背了体育教学规律;更有甚者因怕担责任,产生了转岗的想法。这些行为,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背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
四、防范对策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质,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伟业。尽管体育运动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但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不应该回避,也不能回避。如何减少运动伤害?怎样避免安全事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遵循教学规律
体育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会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初中学段,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机体尚未完善,骨质疏松、力量不强,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把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科学地组织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机、过程紧凑流畅;言语亲切、讲解规范,使学生乐学、愿学,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二)更新教育理念
“健康第一”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学生健康的增进,体质的增强,运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和良好思想品德及情感的形成,靠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动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认识,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工作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挖掘他们的潜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那种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必须摒弃,否则,学生不但学不到真正的本领,体质得不到提高,而且还会给人生埋下种种隐患。
(三)发挥保险效能
笔者近几年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使体育课堂成了学生安全事故的高发带。因此,躲避“高危”项目、不使用危险器材、课堂上“拢住”学生,成了不少体育教师的必然选择。这是实质上的应付,绝不是长久之计。在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校园平安保险工作的今天,我们的体育教师应该抓住契机,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既为自己减轻后顾之忧,也为学生家长减轻经济负担。一份学生保险,花费不多,作用不小。
此外,我们的体育教师还要自觉履行场地、器材的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隐患,通知后勤人员及时维修;主动协助学校政教部门及班主任老师做好课间及学生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巡查工作等。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学校的“安全天使”、学生的“保护神”!
五、提出共勉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及防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工作者既要重视它,又要正确地面对它,极左极右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体育工作者要努力负起责任来,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做到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于素梅. 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卢标. 体育运动与安全防护[M].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