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三个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家系的EXT1与EXT2基因突变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s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DHPLC)技术检测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is,EXT)基因突变的新方法,并研究3个EXT家系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扩增EXT致病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区及部分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区,联合连锁分析、DHPLC筛查及测序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个EXT家系中,共检测到两处已知EXT2基因的剪接位点突变IVS2+1 G>A、IVS7+1 G>T,一处28C>A变异和一处EXT1基因的IVS4+66 G>A变异.结论 EXT2基因的2个剪接位点突变分别是引起相应EXT家系的致病原因,应用DHPLC技术检测遗传性疾病基因变突是一种自动化、高通量、灵敏、快速且简便经济的好方法。

其他文献
采用毛细管电泳分离并定量检测粉色西番莲(Passiflora incarnata)中的类黄酮成分,以内标法建立标准曲线,分析了市售的10种西番莲样品。
目的 对一份血清学检测为CisAB型的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序确认.方法 血清学方法采用试管正反定型法;基因分型方法为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 DNA测序采用双脱氧法.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为: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检出抗B,抗H+++,自身不凝.PCR-SSP的结果是CisAB01型,家系调查符合CisAB型遗传规律.
目的 对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诊断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MLPA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两种方法分别检测了32份儿童(男16例,女16例;年龄1~13岁,平均3.6±3.1岁)血样本,其中16例为
<正>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Duke大学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贯叶连翘(Hypericum perforatum)治疗中度的大抑郁症无效,不应代替标准的药物或精神治疗。Davidson等在多中心“贯叶
目的探讨STAMP2基因功能区多态位点与新疆维吾尔族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47个维吾尔族人(包括81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237
<正> 方法:受试者为7名健康志愿者(男5名、女2名),让其坐在直径为76cm、高91.5cm、内壁交替画着白、黑色竖条纹的圆筒内,使圆筒以60&#176;/S的速度向右旋转,诱发视觉性晕动病
目的针对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人群α-地中海贫血常见缺失与点突变类型,建立一种简便、准确与快速的两管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双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
先证者(Ⅲ1)女,35岁,已婚6年,未生育,因手、足大小不等色素沉着斑点就诊.先证者自6岁起双手、足背皮肤出现雀斑样色素沉着和类似大小的点状白斑,病情发展缓慢,无其他自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查体:全身皮肤除手、足背色素异常外均正常.手、足背皮肤对称性绿豆大小色素脱失斑,皮损布满全手、足背,呈网状。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本刊是国内医学卫生核心期刊之一,被世界权威的检索系统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CA)、《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及荷兰《医学文摘》(EM)收录,被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及国内10多种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主要报道我国医学遗传学、
目的 研究22q11微缺失综合征(22q11 microdeletion syndrome,22q11 DS)的临床特征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诊断结果的意义.方法 评估临床表型,应用FISH技术检测外周血标本22q11区域的微缺失;对FISH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64例疑似患儿中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