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人说你吝啬,你一定觉得别人在贬低你。其实,如今吝啬已经不是葛朗台式的守财奴恶名,而被理解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赋予金钱新的内容,即:衡量生活、驾驭生活的能力。]
小处吝啬大处大方
“新吝啬”一族有着共同的特征:小处吝啬,大处大方。他们的收入颇丰,但商场打折时总能见到这群人蜂拥而至,路边淘宝店里不乏他们的身影,讨价还价成了购物的乐趣,半个小时能磨10元钱就如一场战役的胜利;不过,衣橱里却也不难见到阿玛尼、宝姿等价值不菲的名牌;有时间坐公车的不会打车,可以自己做饭的不会下饭馆,宾馆里的免费用品一件不落地悉数收入囊中,饭店里的附赠纸巾也进入“用不完兜着走”的行列;但是,请客吃饭时会大方地买单,朋友聚会绝对最快出手;他们会掏四五百元看一场芭蕾舞剧,花五六千元报一个商务英语培训班。看上去“新吝啬一族”仿佛是个矛盾的结合体,这些自相矛盾的行为背后的心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吝啬为了提高生活品位
在心理学上吝啬描述的是个人对自己的金钱、财物、力气、能力、时间、知识等过分爱惜的一种特殊态度,是一种极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新吝啬一族”似乎改写了“吝啬”的内涵,“只选对的,不买贵的”成了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的成熟。省小钱不可能发大财,吝啬小钱的过程本身其实是为了获得生活的乐趣,讨价还价是乐趣、公车上的市井闲话是乐趣、商场里的拥挤喧嚣带来了压力宣泄的乐趣、淘宝店里的小东西唤起了童年回忆中的乐趣……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层次,金钱不再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惟一标准,也不再是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新吝啬一族”这里有了新的诠释:钱是获得高水平生活的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省钱不是以牺牲生活为代价,而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和基础。每件物品、每件事对每个人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人们衡量价值的差异决定了他愿意投入的成本的多少,这是带有实用主义性质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
投资要量力而行
要真正做到合情合理的“吝啬”,也是一门学问。要以优质生活为目标,在大处投资、从小处节俭。要有详实、合理的理财计划,既要继承节俭、仔细的美德,也要为整个生活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在保证正常生活开支的同时,有意识地储备教育、医疗、住房、保险等资金,该花之处要肯花,该花之时不心疼。对人际关系的投资要量力而行,不同的人际关系要求是不一样的,与客户是利益关系,与同事是利益的共同体和竞争体的结合,与好朋友是志趣相投,与亲人是血缘关系,每种关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与交往范围,有时需要用钱,有时花很多钱却未必是好事。总之,合理、适度的“吝啬”与细致、有方向感的大方相结合,就会成就生活更多的意义和乐趣。
“新吝啬族”的故事
新吝啬族中的大多数是女人,她们都有收入不错的工作,但在日常生活上却精打细算:不请保姆,去超市购物,衣橱里高档服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街边小店的便宜货。但她们又酷爱旅游,在这方面的投资十分大方。她们还喜欢搞朋友聚会,花起钱来毫不含糊。
女人过了青春妙龄时期还美丽出众,一种是用金钱堆出来的,一种则有赖于自己的聪明和勤快。萌萌小姐就是这后一种人。她身上所有引人注目的时髦装扮,其实并非都是当季买的新潮服装,而是早已过时的旧衣服,被聪明的她翻出来重新组合,巧妙搭配的结果。萌萌小姐隔一段时间就到那些名牌专卖店去逛逛,好牌子的新款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等她将这些名牌专卖店逛个八九不离十时,她就不用花一分钱轻易地舶来了那些大牌子的组合搭配和本季流行的要点所在。这样,聪明的她回家后翻出家中那些过时的旧衣凭感觉巧妙地组合搭配,就能将过时的服装穿出时尚来。然而,就是这个精打细算的她,却用省下的钱,买了一双价钱昂贵得离谱的彩珠皮拖鞋穿在了小巧的纤足上。她说,女人的鞋子不能有破绽,鞋子与女人的面孔同样重要,再过时的衣服配上一双时尚的靓鞋,立刻就有了神韵。
铃兰早在3年前,就在亲戚中间搞了一个小型儿童用品交易市场。女儿小时候有许多衣服和玩具,没用多久就用不上了,留着占地方,丢了又可惜。于是,她把这些东西用最便宜的价格,卖给最需要的亲属。不久,卖女儿的用品又扩展成卖自家的东西:已经不合身的服装,欣赏过的又没有收藏价值的歌碟、影碟,还有部分家具。这种做法也曾招致亲属的非议,觉得铃兰做得过分了,把自己不用的东西,赠送给亲戚,是人之常情,可她却搞什么交易。但他们一旦使用上了,又觉得物美价廉,非常划算。再理智地一想,毕竟接受馈赠不是长久之计,又有人情之累,不如这样花低价买下。于是,也就默认了。对购买日常用品,铃兰也很算计。开车从“大卖场”、农贸批发市场批量购置便宜货,成了她每周必做的事。其实她是大公司的高层领导,收入丰厚。别看她在日常生活上节省,但对看戏、电影和旅游等,则相当热衷,舍得花钱。
瑛29岁,年薪8万,但日子过得好像非常拮据。贷款买房子,衣服专盯换季打折时买。跟朋友吃饭时,总不忘把手巾带回来,有的消毒后做抹布、碗布,有的用作擦鞋布。她说自己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在跳蚤市场淘到好货。
如此仔细的女孩儿,在朋友的各种聚会上,却是积极的“赞助商”“买单者”和张罗人。为人之大气,出手之阔绰,让许多男士汗颜。瑛还在一件事情上出手不凡,那就是收集香水瓶。她的这些宝贝来自世界各地,从最知名的品牌到地摊上廉货,各式各样,汇集百香。有的是托出国的朋友代买,但大部分还是她自己在逛街时一点点购置的。一旦发现样式别致、自己又非常喜爱的香水瓶,不管是什么品牌,也不管是什么味道,都会花不菲的价钱买下。
我把刚知道的“新吝啬主义”说给她,她连说“不知道”。她说自己的这一消费习惯,是从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不是追逐什么时尚。刚工作时,第一笔收入就有4000多元。穷学生一下有了这么多钱,真不知该怎么花。最贵的就是最好的,是穷人乍富的常规思维。那时的她,不可避免地沿用了这种思维,做起了流行一时的“月光族”。吝啬起来是贷款买房以后,她发现有计划地消费,集中优势资金,购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是提升生活质量的最好办法。她说当你通过吝啬达到节约,通过节约又达到富裕的时候,那种驾驭金钱和生活的价值感很让人兴奋。其实,这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支配生活,最后达到自由生活的能力。
都市写字楼里的“新吝啬”一族的时尚故事当然不止这些,而且她们的时尚故事已从穿衣打扮等日常细节进入到购房买车。她们的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有着较高的学历,有较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她们喜欢高质量的优雅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位,她们用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弥补了经济上的不足,传统的节俭和现代时尚思维的结合,使她们在这个物欲横行的大都市里生活得如鱼得水。????????(晓?伊)
相关链接:5招"省"钱计
面对花钱大手大脚的"漏斗"老公,痛下决心,以他的名义贷款买房,让他背上"还贷"之责,让银行月月替你"抠钱"。
奉告有购物冲动的女士,每天只带少许钱,够一天的零用就行了。这样,再遇到让购物欲望膨胀的物品,想购买也没钱。
当你懒于行走而想打的时,当你懒于做家务而想雇钟点工时,当你懒于做饭而想去饭店就餐时,请看看自己日渐膨胀的腹围,日渐前挺的肚腩;再看看媒体上那些纤体美人儿,想想老公所在职场的那些青春靓女,你就会放弃那些花钱的念头了。
把过日子废弃的瓶瓶罐罐,纸盒纸板,集中分类保存,累积一定时间,把收购者叫来,向其出售。不做只觉其微小;做了你就知道了,收获不小哇。
别在消费旺季逛街,别听信商家的那些“让利”之类的活动。大到家电、房屋,小到服装、家具,“过季”消费才是硬道理。
小处吝啬大处大方
“新吝啬”一族有着共同的特征:小处吝啬,大处大方。他们的收入颇丰,但商场打折时总能见到这群人蜂拥而至,路边淘宝店里不乏他们的身影,讨价还价成了购物的乐趣,半个小时能磨10元钱就如一场战役的胜利;不过,衣橱里却也不难见到阿玛尼、宝姿等价值不菲的名牌;有时间坐公车的不会打车,可以自己做饭的不会下饭馆,宾馆里的免费用品一件不落地悉数收入囊中,饭店里的附赠纸巾也进入“用不完兜着走”的行列;但是,请客吃饭时会大方地买单,朋友聚会绝对最快出手;他们会掏四五百元看一场芭蕾舞剧,花五六千元报一个商务英语培训班。看上去“新吝啬一族”仿佛是个矛盾的结合体,这些自相矛盾的行为背后的心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吝啬为了提高生活品位
在心理学上吝啬描述的是个人对自己的金钱、财物、力气、能力、时间、知识等过分爱惜的一种特殊态度,是一种极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新吝啬一族”似乎改写了“吝啬”的内涵,“只选对的,不买贵的”成了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的成熟。省小钱不可能发大财,吝啬小钱的过程本身其实是为了获得生活的乐趣,讨价还价是乐趣、公车上的市井闲话是乐趣、商场里的拥挤喧嚣带来了压力宣泄的乐趣、淘宝店里的小东西唤起了童年回忆中的乐趣……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层次,金钱不再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惟一标准,也不再是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新吝啬一族”这里有了新的诠释:钱是获得高水平生活的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省钱不是以牺牲生活为代价,而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和基础。每件物品、每件事对每个人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人们衡量价值的差异决定了他愿意投入的成本的多少,这是带有实用主义性质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
投资要量力而行
要真正做到合情合理的“吝啬”,也是一门学问。要以优质生活为目标,在大处投资、从小处节俭。要有详实、合理的理财计划,既要继承节俭、仔细的美德,也要为整个生活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在保证正常生活开支的同时,有意识地储备教育、医疗、住房、保险等资金,该花之处要肯花,该花之时不心疼。对人际关系的投资要量力而行,不同的人际关系要求是不一样的,与客户是利益关系,与同事是利益的共同体和竞争体的结合,与好朋友是志趣相投,与亲人是血缘关系,每种关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与交往范围,有时需要用钱,有时花很多钱却未必是好事。总之,合理、适度的“吝啬”与细致、有方向感的大方相结合,就会成就生活更多的意义和乐趣。
“新吝啬族”的故事
新吝啬族中的大多数是女人,她们都有收入不错的工作,但在日常生活上却精打细算:不请保姆,去超市购物,衣橱里高档服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街边小店的便宜货。但她们又酷爱旅游,在这方面的投资十分大方。她们还喜欢搞朋友聚会,花起钱来毫不含糊。
女人过了青春妙龄时期还美丽出众,一种是用金钱堆出来的,一种则有赖于自己的聪明和勤快。萌萌小姐就是这后一种人。她身上所有引人注目的时髦装扮,其实并非都是当季买的新潮服装,而是早已过时的旧衣服,被聪明的她翻出来重新组合,巧妙搭配的结果。萌萌小姐隔一段时间就到那些名牌专卖店去逛逛,好牌子的新款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等她将这些名牌专卖店逛个八九不离十时,她就不用花一分钱轻易地舶来了那些大牌子的组合搭配和本季流行的要点所在。这样,聪明的她回家后翻出家中那些过时的旧衣凭感觉巧妙地组合搭配,就能将过时的服装穿出时尚来。然而,就是这个精打细算的她,却用省下的钱,买了一双价钱昂贵得离谱的彩珠皮拖鞋穿在了小巧的纤足上。她说,女人的鞋子不能有破绽,鞋子与女人的面孔同样重要,再过时的衣服配上一双时尚的靓鞋,立刻就有了神韵。
铃兰早在3年前,就在亲戚中间搞了一个小型儿童用品交易市场。女儿小时候有许多衣服和玩具,没用多久就用不上了,留着占地方,丢了又可惜。于是,她把这些东西用最便宜的价格,卖给最需要的亲属。不久,卖女儿的用品又扩展成卖自家的东西:已经不合身的服装,欣赏过的又没有收藏价值的歌碟、影碟,还有部分家具。这种做法也曾招致亲属的非议,觉得铃兰做得过分了,把自己不用的东西,赠送给亲戚,是人之常情,可她却搞什么交易。但他们一旦使用上了,又觉得物美价廉,非常划算。再理智地一想,毕竟接受馈赠不是长久之计,又有人情之累,不如这样花低价买下。于是,也就默认了。对购买日常用品,铃兰也很算计。开车从“大卖场”、农贸批发市场批量购置便宜货,成了她每周必做的事。其实她是大公司的高层领导,收入丰厚。别看她在日常生活上节省,但对看戏、电影和旅游等,则相当热衷,舍得花钱。
瑛29岁,年薪8万,但日子过得好像非常拮据。贷款买房子,衣服专盯换季打折时买。跟朋友吃饭时,总不忘把手巾带回来,有的消毒后做抹布、碗布,有的用作擦鞋布。她说自己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在跳蚤市场淘到好货。
如此仔细的女孩儿,在朋友的各种聚会上,却是积极的“赞助商”“买单者”和张罗人。为人之大气,出手之阔绰,让许多男士汗颜。瑛还在一件事情上出手不凡,那就是收集香水瓶。她的这些宝贝来自世界各地,从最知名的品牌到地摊上廉货,各式各样,汇集百香。有的是托出国的朋友代买,但大部分还是她自己在逛街时一点点购置的。一旦发现样式别致、自己又非常喜爱的香水瓶,不管是什么品牌,也不管是什么味道,都会花不菲的价钱买下。
我把刚知道的“新吝啬主义”说给她,她连说“不知道”。她说自己的这一消费习惯,是从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不是追逐什么时尚。刚工作时,第一笔收入就有4000多元。穷学生一下有了这么多钱,真不知该怎么花。最贵的就是最好的,是穷人乍富的常规思维。那时的她,不可避免地沿用了这种思维,做起了流行一时的“月光族”。吝啬起来是贷款买房以后,她发现有计划地消费,集中优势资金,购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是提升生活质量的最好办法。她说当你通过吝啬达到节约,通过节约又达到富裕的时候,那种驾驭金钱和生活的价值感很让人兴奋。其实,这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支配生活,最后达到自由生活的能力。
都市写字楼里的“新吝啬”一族的时尚故事当然不止这些,而且她们的时尚故事已从穿衣打扮等日常细节进入到购房买车。她们的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有着较高的学历,有较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她们喜欢高质量的优雅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位,她们用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弥补了经济上的不足,传统的节俭和现代时尚思维的结合,使她们在这个物欲横行的大都市里生活得如鱼得水。????????(晓?伊)
相关链接:5招"省"钱计
面对花钱大手大脚的"漏斗"老公,痛下决心,以他的名义贷款买房,让他背上"还贷"之责,让银行月月替你"抠钱"。
奉告有购物冲动的女士,每天只带少许钱,够一天的零用就行了。这样,再遇到让购物欲望膨胀的物品,想购买也没钱。
当你懒于行走而想打的时,当你懒于做家务而想雇钟点工时,当你懒于做饭而想去饭店就餐时,请看看自己日渐膨胀的腹围,日渐前挺的肚腩;再看看媒体上那些纤体美人儿,想想老公所在职场的那些青春靓女,你就会放弃那些花钱的念头了。
把过日子废弃的瓶瓶罐罐,纸盒纸板,集中分类保存,累积一定时间,把收购者叫来,向其出售。不做只觉其微小;做了你就知道了,收获不小哇。
别在消费旺季逛街,别听信商家的那些“让利”之类的活动。大到家电、房屋,小到服装、家具,“过季”消费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