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东民先生是享有盛誉的书法大家,也是独具风貌的山水画家。近期集中赏读了他的一批山水画小品,很受触动,于是有了草成这篇小文的想法。
评价山水画的优劣,我有自己一个固执的标准:一幅画能不能唤起我内心的惆怅?有,就是好画。一幅画作展开在面前,画中描绘的场境不一定熟悉,但画面营造的氛围给了你莫名的感动,勾起你对某个场景、某个时点的记忆,既陌生又熟悉,既恍惚又真切,这样的情绪触发,更多的时候不是欣悦,而是惆怅。
刘欢早期的代表作《弯弯的月亮》,高潮处也是惆怅: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遥远的记忆,为的是回不去的从前,而在我们的记忆深处都指向了一个地方:故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园,既是实体的,也是精神的,或是来自儿时生活的记忆,或是来自诗词歌赋的滋养。故园之思,人们习惯称为“乡愁”。乡愁需要有一个安放的方式,于是,山水画就成了最好的寄托。
读吴东民的山水小品,就带给我这样的惆怅。
吴东民的笔下没有名山大川,没有经典图式,也不同于某些画家的四处采风,他热爱家乡也钟情于家乡的山水,饱蘸深情之笔,表现南国海岛的寻常景致。看他的画面构成,山石确荦,水流潺湲,树木蓊郁,烟云疏淡,偶有几间茅屋掩映的椰林蕉影之间,南国风情扑面而来。读他的画,可以感受到清凉的山风,温润的空气,这种明净安闲的气氛,很容易勾起人们的故园之思。
吴东民出生在海南万宁,位居海南岛的东南部,东临一碧万顷的南海,这里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但幽深,还有一点特殊的地方,万宁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上,气候多变,乍阴又晴,常年云雾缭绕,深得山光云影明灭变幻之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水滋养了吴东民轻灵秀润的画风。
用传统笔墨表现南国风物,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为什么?因为中国画最讲究笔墨程式,在上千年的山水画演变进程中,历代先贤积累了一整套程式化语言。比如不同的山石地貌对应不同的皴法,不同树种对应不同画法,翻开一部《芥子园画传》,教的都是这些程式。但是,海南岛远离中原,地貌植被都很独特,很难纳入到传统的程式语言当中,这就需要艺术家的创造,需要克服因拘于写实而出现的“板刻结”的弊病,吴东民先生在创作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不拘泥于一草一木之具象,而是用自己最擅长的书法用笔“写”其意象,画面水墨氤氲,层次分明,将传统笔墨与南国风物做了十分成功的嫁接,这是吴东民先生取得突破的地方。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吴东民先生的山水画,从不凌空蹈虚,也不涉奇就险,而是心无旁骛,以情带笔,状写内心的恬静和美好,家山、故里、吾乡、家园等词汇频繁出现在他的画作题名中,他的画很能触动人们的家园情思,给人可居可游的亲切感,这是吴东民先生的山水画让人产生普遍共鸣的地方。
书画家简介:
吴东民,男,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九届委员、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长期担任全国各大展览评委主任、副主任。
书法作品入选历届国展、中青展、书法兰亭奖展,以及全国各类专项书法作品展。美术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画展及全国第十届美展,国画作品参加全国画院一、二届双年展。四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三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有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单位收藏。
评价山水画的优劣,我有自己一个固执的标准:一幅画能不能唤起我内心的惆怅?有,就是好画。一幅画作展开在面前,画中描绘的场境不一定熟悉,但画面营造的氛围给了你莫名的感动,勾起你对某个场景、某个时点的记忆,既陌生又熟悉,既恍惚又真切,这样的情绪触发,更多的时候不是欣悦,而是惆怅。
刘欢早期的代表作《弯弯的月亮》,高潮处也是惆怅: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遥远的记忆,为的是回不去的从前,而在我们的记忆深处都指向了一个地方:故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园,既是实体的,也是精神的,或是来自儿时生活的记忆,或是来自诗词歌赋的滋养。故园之思,人们习惯称为“乡愁”。乡愁需要有一个安放的方式,于是,山水画就成了最好的寄托。
读吴东民的山水小品,就带给我这样的惆怅。
吴东民的笔下没有名山大川,没有经典图式,也不同于某些画家的四处采风,他热爱家乡也钟情于家乡的山水,饱蘸深情之笔,表现南国海岛的寻常景致。看他的画面构成,山石确荦,水流潺湲,树木蓊郁,烟云疏淡,偶有几间茅屋掩映的椰林蕉影之间,南国风情扑面而来。读他的画,可以感受到清凉的山风,温润的空气,这种明净安闲的气氛,很容易勾起人们的故园之思。
吴东民出生在海南万宁,位居海南岛的东南部,东临一碧万顷的南海,这里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但幽深,还有一点特殊的地方,万宁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上,气候多变,乍阴又晴,常年云雾缭绕,深得山光云影明灭变幻之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水滋养了吴东民轻灵秀润的画风。
用传统笔墨表现南国风物,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为什么?因为中国画最讲究笔墨程式,在上千年的山水画演变进程中,历代先贤积累了一整套程式化语言。比如不同的山石地貌对应不同的皴法,不同树种对应不同画法,翻开一部《芥子园画传》,教的都是这些程式。但是,海南岛远离中原,地貌植被都很独特,很难纳入到传统的程式语言当中,这就需要艺术家的创造,需要克服因拘于写实而出现的“板刻结”的弊病,吴东民先生在创作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不拘泥于一草一木之具象,而是用自己最擅长的书法用笔“写”其意象,画面水墨氤氲,层次分明,将传统笔墨与南国风物做了十分成功的嫁接,这是吴东民先生取得突破的地方。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吴东民先生的山水画,从不凌空蹈虚,也不涉奇就险,而是心无旁骛,以情带笔,状写内心的恬静和美好,家山、故里、吾乡、家园等词汇频繁出现在他的画作题名中,他的画很能触动人们的家园情思,给人可居可游的亲切感,这是吴东民先生的山水画让人产生普遍共鸣的地方。
书画家简介:
吴东民,男,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九届委员、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长期担任全国各大展览评委主任、副主任。
书法作品入选历届国展、中青展、书法兰亭奖展,以及全国各类专项书法作品展。美术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画展及全国第十届美展,国画作品参加全国画院一、二届双年展。四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三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有多件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单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