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受到深刻影响,高校资助育人环境也在日渐变化。新媒体环境下,探寻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要借鉴“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资助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还要拓展资助育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契合。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资助工作;路径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发展性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其内涵不断更新,形式不断丰富,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学者廖祥忠认为:“新媒体是一种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景东、苏宝华则将其定义为:“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 [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主要侧重两个方向:一种观念侧重于“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新媒体这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另一种观念强调“交互性”的传播模式,将新媒体理解为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探讨新媒体环境对于受众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必要性
(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应然”维度。“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抽离任何客观环境、社会关系、社会实践的“人”的发展。当前,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环境也在日渐变化。育人环境的变迁推动着资助育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要适应开放、无限、广泛、交互的新媒体环境,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资助工作必须探寻新路径。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实然”维度。新媒体的普及,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拓展了学习、交往的“空间”;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信息交互的开放性、无限性等特征又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挑战:一来可能给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渗透提供了空间,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二来大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不一、价值取向多元,海量信息的涌入以及裂变式的传播,导致资助育人主流思想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传统工作方式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主动权,适时跟踪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创新路径
(1)借鉴“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资助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质上具有鲜明的目标和价值指向性,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熟练运用新媒体,随时关注网络平台,注重收集学生信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高工作洞察力和信息化水平,结合新媒体技术,对征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采用先进技术,建立资助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新媒体的最大特征是实时互动与信息速度传播快,这比高校资助工作仅仅依靠调查访谈、经验预判等传统方式来收集信息要方便、快捷。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如何?资助政策推行落实情况如何?学生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需求是什么?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健全资助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其结果一来可以挖掘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二来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汇总,分析相关数据,规范工作流程,形成资源共享,提高工作实效,各级管理部门也实现了对工作的宏观管理和过程监控,同时也为工作目标、内容、方式的设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3)拓展资助育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契合。立足网络平台和现实环境的相互影响,将解决学生的思想引领问题与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线上线下工作互动契合,是创新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途径。其一,挖掘资助育人成长成才典型,通过民主推荐、网络评选、覆盖宣传等形式,将励志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二,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发起公益活动倡议,引导受助学生加入公益社团或直接参与公益活动,通过身体力行传递公益,通过宣传引导加强感恩教育;其三,利用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分享勤工助学或兼职信息,分享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分享社会实践信息,分享各类学习资源等,为贫困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
[2]景 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资助工作;路径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发展性的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革新,其内涵不断更新,形式不断丰富,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界定。学者廖祥忠认为:“新媒体是一种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景东、苏宝华则将其定义为:“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 [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主要侧重两个方向:一种观念侧重于“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新媒体这种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另一种观念强调“交互性”的传播模式,将新媒体理解为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探讨新媒体环境对于受众思想、行为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必要性
(1)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应然”维度。“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客观基础,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抽离任何客观环境、社会关系、社会实践的“人”的发展。当前,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环境也在日渐变化。育人环境的变迁推动着资助育人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要适应开放、无限、广泛、交互的新媒体环境,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资助工作必须探寻新路径。
(2)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路径创新的“实然”维度。新媒体的普及,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拓展了学习、交往的“空间”;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信息交互的开放性、无限性等特征又给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带来了挑战:一来可能给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想的渗透提供了空间,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二来大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不一、价值取向多元,海量信息的涌入以及裂变式的传播,导致资助育人主流思想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传统工作方式效果可能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主动权,适时跟踪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工作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资助工作创新路径
(1)借鉴“互联网+”思维,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资助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质上具有鲜明的目标和价值指向性,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熟练运用新媒体,随时关注网络平台,注重收集学生信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高工作洞察力和信息化水平,结合新媒体技术,对征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采用先进技术,建立资助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新媒体的最大特征是实时互动与信息速度传播快,这比高校资助工作仅仅依靠调查访谈、经验预判等传统方式来收集信息要方便、快捷。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如何?资助政策推行落实情况如何?学生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需求是什么?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健全资助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其结果一来可以挖掘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二来可以通过管理系统汇总,分析相关数据,规范工作流程,形成资源共享,提高工作实效,各级管理部门也实现了对工作的宏观管理和过程监控,同时也为工作目标、内容、方式的设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3)拓展资助育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契合。立足网络平台和现实环境的相互影响,将解决学生的思想引领问题与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线上线下工作互动契合,是创新高校资助工作的有效途径。其一,挖掘资助育人成长成才典型,通过民主推荐、网络评选、覆盖宣传等形式,将励志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其二,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发起公益活动倡议,引导受助学生加入公益社团或直接参与公益活动,通过身体力行传递公益,通过宣传引导加强感恩教育;其三,利用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分享勤工助学或兼职信息,分享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分享社会实践信息,分享各类学习资源等,为贫困学生提供能力提升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
[2]景 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