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古籍保护研究初探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古籍的整理与保护研究工作。本文从旅顺博物馆珍贵古籍的保护研究现状入手,在阐明古籍善本保护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欧美古籍保护理论引进所取得的新进展,分析国内古籍善本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古籍善本保护的途径与措施,以促进古籍善本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关键词]古籍保护;古籍整理;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26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90-03
  
  古代文献典籍,是记载历史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的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丰沛的文化创造力。正如曾经任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图书馆馆长的玛丽•克里斯汀.乌希内特所说:我素来认为文献领域的宗旨应该是“历史成就未来”。这句话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见证人类历史的可移动及不可移动文物,但它也非常适用于古籍文献界。①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古籍的保护研究工作。欧美一些国家先进的保护理论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试图从旅顺博物馆珍贵古籍的整理、保护、研究等方面,以及欧美保护理论的引进所取得的新进展,尤其是在对现有古籍的保护措施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对古籍的保护,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拓宽道路。
  
  一、充分认识古籍善本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图书馆公布的数据,我国古籍藏量在3000万册左右。这些古籍善本经历岁月沧桑,映射出中华文明的璀璨光华。②在为先人的学识与智慧而赞叹、为绝世珍品劫后余生而感慨、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而自豪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这样的事实,这些典藏古籍的1/3处在濒危状态,警示我们中华传世古籍的保护刻不容缓。笔者所在的旅顺博物馆,保存古籍数量达3万余册(件),其中西晋至唐五代宋时期汉语、胡语佛经写本残片数量庞大,宋元明版善本古籍较多(包括典籍、佛经、碑拓等),且不乏流传有序的珍稀本;另外来自于清宫的大库史料,多为抄写本,史料价值极高。其中《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就收录了本馆藏西晋元康六年(296)写本——《诸佛要集经》,为现知世界现存汉文佛经中年代最早的写本。这些古籍同样存在加强研究保护的问题。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古籍保护是传承中华文化香火的需要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曾创造了辉煌浩瀚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这些古籍是祖先留下的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蕴含着各个时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成果,体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文化创造力,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和重要桥梁,为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③
  (二)古籍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抢救和保护珍贵古籍,既是系统挖掘、整理民族优秀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也是重塑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古籍保护工作,可以使珍贵的中华古代典籍得以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揭示中华文明的深层底蕴,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保护、利用好图书典籍,弘扬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二、博物馆古籍保护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无数古籍在历史风雨中经火灾、水害、蚀蛀、脆裂、霉变、老化、战争,难逃厄运,永不再生,致使古籍传至今日,百不一存。幸存下来的古籍,由于自然老化及保护使用不当等原因,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籍善本图书老化严重
  目前我国部分图书馆、博物馆的古籍善本老化、破损相当严重,有的甚至连翻阅都有困难;其次保护条件相当艰苦,存在简陋、缺乏恒温恒湿的设备和环境等问题。
  (二)修复技术落后
  我国古籍数量庞大,这些古籍文献残破严重,需要修复的古籍有1/3,许多珍贵古籍需抢救性修复。从修复技术上看,国内普遍使用传统修复方式保护古籍,即在古籍背面糊上一层材料相近的纸张作承托。这种方法弊病很多,古籍易断裂;背面被完全破坏,失去了研究价值。尤其严重的是,传统修复技术中要涂明矾,由于纸制品本身含有酸性成分,在明矾这种酸化剂的作用下,修复的古籍面临着加速酸化毁坏的危险。④
  (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古籍修复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真正意义上的古籍修复人员不仅要拥有修复技术,还要掌握历史、化学、生物等多方面知识。但是在古籍保护实践中,能够达到上述标准的人员少之又少。就传统修复技术传承来说,口耳相传,师带徒的传统方式致使人才培养数量有限,同时核心技术很难学到。在现代科学技术素养培训方面,学科意义上的材料科学,材料化学教学缺少与古籍善本材质保护的关联性,导致拥有古籍专业学养的修复人员不一定掌握现代材料仿制技术,而掌握现代造纸、材料、化工技术的人员又缺乏古籍善本的专业素养,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
  
  三、博物馆古籍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一)树立古籍保护意识
  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及辽宁省文化厅的相关规定,对古籍整理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各地都认真做好此项工作。辽宁省在省内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教育、民族、宗教、文物等系统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组织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建立《辽宁省珍贵古籍名录》,实现古籍分级保护;加强古籍书库的标准化建设,组织申报“辽宁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各地区博物馆图书馆等古籍保护单位应该建立健全各自的管理体制及管理制度。旅顺博物馆为了做到对古籍善本图书的科学管理制定了《旅顺博物馆古籍善本库房管理制度》、《旅顺博物馆古籍善本图书管理借阅制度》等制度。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韩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经验。在制定《文化财保护法》等政策法规的同时,还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如文化财厅、文化财委员会、地方政府、地方文化财委员会等组织机构。⑤
  (三)利用先进的技术采取多种保护措施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广泛,一些古籍研究工作者开始注重引进、介绍欧美保护理念,为我国古籍保护理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我国档案保护的基本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与“治”的界限非常分明。害虫防虫剂和杀虫剂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说明“防”与“治”之间的区别。⑥
  国际图联认为,预防是“采取措施防止藏书损坏或减缓其损坏速度,如采用文献批量处理(脱酸处理)及其它图书保护与处理的专门技术;装订易损资料;开展对工作人员、用户及图书保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制定标准与非损坏处理程序;研制并使用‘永久性’材料等。”⑦下面列举几个防止古籍酸化的措施:
  其一,制定古籍文献储藏环境的相关标准,规定古籍书库空气质量标准。目前,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制定了文献储藏环境标准,规定了严格的有害气体限制含量,国际标准化组织也颁布了相关标准。我国的古籍书库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最终会促进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其二,对古籍书库采取空气净化措施。可以在空调系统内加装空气净化设备,过滤书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提高书库环境空气质量。其三,对一些极为珍贵的古籍文献采取绝氧封存措施。
  此外,图书有害生物防治、现代去酸技术、除氧封存、充氦封存技术、现代仪器设备分析等都是现在较为先进的方法。
  国家图书馆在古籍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制定了《图书馆纸质文献储藏环境温湿度要求》,在兼顾使用和保存的前提下,标准规定善本特藏书库的温度为16~22℃,湿度为45%~60%。2003年,国家图书馆再次对善本书库进行了空调改造,已经基本带到库房温湿度标准。笔者以旅顺博物馆库房古籍保护为例,谈几点看法。
  2007年,旅顺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试点工程项目通过了国家文物局批准验收,这项工程全国只有四家单位,按照的工程实施工作方案,对西楼文物古籍库房进行了改造,建立并完善了文物库房的恒温恒湿自动化、空气通风自动化控制、消防报警自动化系统。通过此次库房改造,旅顺博物馆针对不同文物古籍藏品的管理标准,实现了旅顺博物馆文物库房进行可靠有效的温湿控制,温度为16~22℃,湿度为45%~60%,对库房内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能够做到自动检测。为了进一步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切实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今后旅顺博物馆将加大对文物库房内空气污染物的监测力度 ,同时有计划地对部分含胶合板构件的旧柜架进行更换。旅顺博物馆文物藏品保存环境实现达标,对进一步做好文物收藏、保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沿海地区文物库房改造建立科学的标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依据。
  (四)建立专业队伍,培养人才
  人才是做好古籍保护的关键,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古籍保护专业人员,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完善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对珍贵古籍实行重点保护。由于古籍文物内容庞杂,对从业者的要求相对很高,不仅要懂得图书馆学、文献学、版本学、编目等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因此,要培养一支高素质、责任感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从2007年10月开始,辽宁省就有计划地举办全省古籍普查培训班、古籍修复基础培训班和提高班,努力提高古籍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古籍保护和修复专业,培养一批技术精湛、素质较高的古籍修复人才。要建立古籍修复机构资格准入与修复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和少数民族古籍翻译、整理、出版、研究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国际与地区间古籍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五)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
  依照国家古籍数字化标准,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建立辽宁省古籍数字资源库,努力为公众提供古籍全文数字化阅读服务。同时,利用现代印刷技术,积极推进古籍影印出版工作。采用数字化、缩微技术复制、抢救珍贵古籍。要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面向公众的古籍门户网站;采取有效措施,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发挥古籍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古籍保护工作是一项造福人类的旷世工程。着眼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必须提高对古籍善本保护工作的认识,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加快新技术研究利用,改善保存条件,从而加强对古籍保护的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使古籍保护、利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释]
  ①玛丽•克里斯汀•乌希内特:《ICCROM图书馆:为研究服务50年》,《国际博物馆》,2009年第3期。
  ②邢宇皓、谭华:《延续文明记忆珍爱中华古籍》,
  《光明日报》,2006年6月23日,第6版。
  ③《中华再造善本》颁赠中国文字博物馆,http://www.ccnt.gov.cn/xxfb/xwzx/whxw/200911/t20091112_74644.html。
  ④徐哲:《 欲借金字塔壁画技术修复“酸化”古书 请埃及老师救中国古籍》,《新闻晚报》,2006年3月30日,第4版。
  ⑤都重弼、潜伟:《韩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⑥张美芳:《档案用杀虫混剂的规范化建设》,《档案与建设》,2004年第10期。
  ⑦丘东江等:《国际图联(IFLA)与中国图书馆事业(上)》,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孙默活跃于清初词坛,以刊刻词集闻名,存诗虽少,但仍可见其文学修养之深。孙默居扬州时汇编刊刻了以广陵词人群为主体而兼及其外围的清初名家词之合集——《国朝名家诗馀》,他调动大批词家选录、圈点、评论作品,对词的创作与词学理论进行探讨,每集均有名家关乎文坛风气之序论,对清词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国朝名家诗馀》因此而成为清代第一部大型词集。  [关键词]孙默;清词;《国朝名家诗馀》;广陵词人群
期刊
[摘要]敦煌藏经洞文物除了4~14世纪初的5万余件文献之外,还有一部分珍贵的艺术品,如丝织品、纸画、木版画、剪纸、粉本等。其中精美的刺绣丝织品是藏经洞出土的一种佛教装饰艺术品。刺绣丝织品因为材料的相似性、特异性以及不可分割性,使其具备了作为纺织、印染、刺绣工艺独立的研究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敦煌刺绣丝织品艺术与敦煌石窟壁画一样是敦煌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敦煌藏经洞;刺绣艺术;
期刊
[摘要]《晋书》是唐修“八史”之一,目前学界尚无具体针对《晋书文苑传》文本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的探讨。本文拟紧扣《文苑传》文本,以序、论、赞为中心,通过探讨其重要语词,以窥《晋书文苑传》所体现的文学思想。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序和论赞中所传达的文学观为服务政教、“缘情”、尚文采。  [关键词]《晋书文苑传》;文学思想;服务政教;“缘情”;尚 文采   [中图分类号]I20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在短暂的人类历史时期,祁连山南麓经历了由纯草原生态环境到半农半牧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各历史时期的战争、历代政府的农牧业生产政策、区域人口的增加以及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等人类活动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的主要原因,研究该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过程,有利于正确认识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该地区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词]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历史变迁  [中图
期刊
[摘要]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力量,实施本土化战略不但是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谋求发展的企业战略,也是其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战略。其中人力资源本土化是本土化战略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本文以欧宁公司为例,通过对其在华人力资源本土化的战略分析,总结成功实施人力资源本土化的经验,为在华外企人力资源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华外企;人力资源;本土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
期刊
[摘要]桂林山水凭借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吸引着众多艺术家为此挥毫泼墨,创作出大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桂林山水画作品。然而当代多元文化融合的大背景,又对桂林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锤炼绘画艺术语言,展现出桂林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隽永意蕴,提升桂林山水画的格调、品质,创作出高品质的桂林山水画,成为当代桂林山水画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应以画家自身的素质、修养为基础,倡导以传承
期刊
[摘要]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学,是全盘接受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还是在自己的哲学和历史文化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本文着眼于这个问题,从霍奇逊教授的著述出发,探讨了经济学的历史特性问题,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应立足于自己的问题实际,在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同时,注重发掘自身所特有的历史特性。  [关键词]经济学;历史特性;历史学派;制度主义;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针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观众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正常业务难以开展、设施破坏严重等问题,文博行业要积极采取行动和措施,保证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纪念馆更加充分发挥其功能。  [关键词]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  [中图分类号]G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88-03    2008年1月23日,按照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
期刊
[摘要]本文从指导个人业务工作的层面,探讨了基层公共图书馆科学发展问题。认为基层公共图书馆一定要遵循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进行各项基础业务建设,开展读者服务工作,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工作,举一反三,从整体上促进图书馆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基层公共图书馆;科学发展;馆藏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
期刊
古人常谓人应有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对照这样的要求,今人的确存在许多缺失。也正因为存在这样的缺失,才使得今天的许多人在研习书法、绘画这些传统艺术时,往往有一种学养不足、积累不够的尴尬。其实研习任何一门艺术,在入门之后,若想获得高层次的提升,在熟练掌握和运用技法层面上的东西之外,关键性因素便是学养的积累和在此基础上的见识力的提高,从而使自己具备超越一般人的认识判断力以及更为宽阔的艺术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