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机制在汉语的词语搭配习得中的作用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注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与此相关的机制和理论对二语的习得和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韩国留学生为例从注意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词语搭配的介绍入手,讨论其在V(双)+N 搭配习得输入、中心加工和输出阶段中的作用,并梳理V(双)+N 搭配习得教学中的注意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认识、发挥汉语作为二语的词语搭配习得中注意的作用,促进汉语作为二语的词语搭配的教学。
  关键词:注意;二语;词语搭配;习得
  一、注意及其理论的概念
  “注意”作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贯穿于认知活动始终,是人们进行信息加工的重要机制,信息加工理论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即是“注意”这个认知因素。“注意”理论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有意识地注意所学语言的特征。发现“别人和自己分别怎么说的区别”或者“自己还不会说的东西,别人是怎么说的”之间的差距;2)反复练习(特指有意识地记住所注意到的新语言形式,通过一定的办法巩固对该语言形式的记忆)以使新注意到的语言形式进入长期记忆,以备日后随心所欲地加以使用。有关注意机制的理论的争论、验证仍在继续,褒贬不一。但达成共识的是,界定概念,设计实验,借鉴相关学科,得出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特别是语言习得的时间唯一的出路。
  注意是贯穿人们认知活动始终的心理活动,而心理语言学告诉我们,人们的语言习得大致可分为输入、中心加工和输出三个信息加工阶段。那么,注意在二语习得的输入、中心加工及输出三阶段中的作用值得我们关注。
  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输入阶段,注意占着中心地位。然而,“注意理论”认为,不是所有的输入都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只有被注意到的输入才会因为有可能被吸收,从而被大脑认知机制有效加工。在输入阶段被注意察觉到的信息,很快就会进入到中心加工阶段得到进一步加工。在语言习得的中心加工阶段,被注意察觉到的信息先进入短时记忆,并自动触及长时记忆中预先存在的已编码信息,经过复述加工到高级阶段的注意,并把短时工作记忆中的信息传送到了长时记忆当中。进入输出阶段,可理解性输入产生可理解性输出,输出又对注意产生了重要作用,首先输出导致了注意,注意到自己产出与目标语的偏离,再次进入输入阶段更好地加工输入,促进二语的习得。综上,我们可以讲上述关系归纳如下:


  从上面的信息加工的链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注意,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而有以下7种因素影响着注意发挥的作用:第一,频率。某一语言形式出现的频率越高,就越有可能被注意到;第二,视觉显著程度。在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一个语言形式在输入体系中越是显著.就越有可能被注意到;第三,说明。老师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的突出说明都是引导学生注意的有效手段。第四,加工能力的个人差异: 工作记忆力强的人对输入加工的效率高;第五,注意预备状况。学习者当前内在语言系统状况好有助于注意输入;第六,任务要求。任务要求量的适中和恰当很重要。词语搭配教学不只是解释说明词语搭配的形式、内容等知识,更重要是引导学生去注意那些受其心理状态、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所限而可能被忽视掉的搭配形式、结构和内容。因此,在汉语为二语的词汇搭配习得中,首先要有恰当的输入,且只有被注意到的输入才有可能被大脑吸收来促进中间语的发展。
  二、词语搭配
  (一)词语搭配的定义
  搭配( collcation) 的概念最早是由 Firth( 1957) 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词的意义是由和它一起结伴出现的词语来体现的。邢红兵(2013)认为:词语搭配指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和能够与其形成一定搭配关系的词语组成的词语关系体系在学习者心理词典中的存储和表征。简单的来说,词语搭配是语言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习惯地一起连用或共现的现象,常见的有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等。
  (二)词语搭配学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Henriksen在其《Henriksen,B.Declarative lexical knowledge》中把联想反应类型分为形式相关与语义相关两大类,然后在语义相关下又次分为横组合、纵聚合、规划三类。横组合反应指具有搭配关系的词间连接;纵聚合反应指词间的层级关系,如同义、反义、上下义等。由于无论哪种语言,基本的纵向概念网络结构应当是相同或相似的,因为人类有着共同的或相似的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二语者在建构纵向网络时只需知道这个单词的基本意思,就可把学到的二语词语直接迁移到母语的纵向概念网络中即可;而在横向网络联系中,词与词的搭配产生了词义上的互动,进而产生了新的概念。因此,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二语学习者的横组合的网络构建要远慢于纵聚合的网络构建,也就是说,词汇量的增加或者词义的拓展方面的发展与词语搭配使用发展并不不均衡。而Jiang在其《 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中从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的表征和发展的角度搭建的三阶段模型[1]也说明了词汇搭配习得的困难。
  既然词汇搭配习得困难不小,那二语习得中对词汇搭配的习得究竟有怎么样的重要性呢?首先,二语词汇搭配现象在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第二,二语词汇搭配的习得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更准确地掌握一个词;第三,二语词汇搭配的习得可以使学习者在输出时语言更加流畅。可见,二语词汇搭配习得非常重要,可汉语学习者即使掌握了大量的词汇量,语言综合水平达到中高级汉语水平,二语词汇搭配能力仍表现为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很常见,尤其体现在输出过程中,错误的母语迁移、生造式搭配比比皆是。
  三、韩国学生 V(双)+N 搭配习得难点调查分析
  正是因为在二语习得中如此重要,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又难度很大。因此,笔者接下来将以运用“注意”理论,选取韩国留学生二语习得中词汇搭配习得——以“V(双)+N 搭配”的习得为例,分析韩国留学生在习得出现的难点、运用“注意”理论为其教学提出建议,并为今后二语习得中汉语词汇搭配的教学提供一点思路。   李相殷(2012)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韩国学生V(双)+N 搭配掌握情况分析》中基于大规模中介语和母语语料库统计以及问卷调查,考察了韩国学生习得 42 个常用双音节动词的基本情况,统计出高级韩国学习者的使用词语搭配上的正确掌握情况,以及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并将 42 个动词进行习得难度上的排序和分类。笔者将其研究结果显示如下:


  从表可知,李选取的42个双音节汉语词中有36 个词在韩国语中有相应的汉字词,在书写形式上也是大同小异,韩国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另一方面,韩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词虽然形式相同,但事实上,根据研究,它们之间的语义与使用范围大部分却是不同的。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目前一线的汉语教师们、教材编写者们足够的重视,他们多将汉语直接翻译成韩语中的某一词。这一处理的方法,很容易给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词汇搭配上造成困难,使他们常常把母语中的搭配关系,套用到汉语的应词上,造成词语搭配不当。如“访问”一词,韩国学生经常会出现“ 明天我要去老师家访问”这样的句子,因为在汉语中“访问”语义范围较大,去别人家做客可以用语“访问”,但在这个句子中正确的词语搭配应该使用“拜访”。
  上表是李(2012)结合调查所得运用这些汉语词的正确率和观察到的具体使用频率和正确率,考虑到汉、韩汉字词差异程度对习得难度的影响对42个双音节动词的难度做四个层级的划分。由表中的数据可知,(1)四个不同难度等级分别是哪些词语;(2)汉语与韩语汉字词在书写形式上差异大(36 个)、小(6个)的词语分别的项目。


  四、注意理论在韩国留学生“V(双)+N 搭配”习得中的作用
  除了笔者在第一章提到的与“注意”相关的6大因素、第二章的“横向、纵向联系”外,在二语词汇搭配的习得过程中, 语言蕴涵关系中的普遍性等级关系在认知上的突显性也强化了注意的认知功能。主要体现在作为调查项目的42个汉语词,经上述分析习得难度小、与韩语汉字词的差异小的“需要”、“出现”等9个词语普遍性等级最低,具有普遍性,最易于被注意;习得难度(较)大、与韩语汉字词的差异大的汉语词汇等级最高,相对罕见,难以注意。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要突出这个等级高,相对罕见,学生难以注意的词汇来完成习得。可见,如何发挥好这8个与“注意”相关的因素,对韩国留学生习得 “V(双)+N 搭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V(双)+N 搭配”输入阶段
  在语言输入处理时,首先,根据第二章“横向、纵向联系”分析,在输入方式上,应由原来的重视词汇的纵向联系向横向联系转移。其次,在提升“注意”的手段方面,第一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输入中韩国学生易产生偏误的“V(双)+N 搭配”的出现频率,如经常给学生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方面来练习含有“负责”、“发现”、“照顾”等词语的搭配,增加学生接触这些词的机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形成短时记忆,并通过这些反复的练习、实践对这些短时记忆进行加工,产生长时记忆,直到真正掌握这些易错的搭配汉语词汇;第二,提高这些易错词汇搭配的视觉显著度。常见的做法,如在课文、练习甚至是老师讲课的ppt等中对这些习得难度(较)大、与韩语汉字词的差异大的汉语词汇进行加黑、大写、加下划线等使之突显,通过这些外部干预,唤起学习者对某种语言形式的有意注意;第三,说明。教师要基于对自己班韩国留学生在“V(双)+N 搭配”方面易混淆、出现偏误的汉语词语的调查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要直观、详细地为学生对比这些易错词和韩语汉字词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使学生真正了解到这些看似相似的汉语词和韩语汉字词具体是在语义范围上的不同、使用范围上的不同还是两个词读音相似产生的混淆或者是固定搭配在两种语言中的不同等因素,这些教学中的突出说明都是引导学生注意的有效手段,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加强词汇搭配的语境化,即融人语境中的讲解;第四,提高学生个人的加工能力。我们知道每个韩国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但是老师可以通过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工作记忆力,使学生对输入加工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从而提高加工的效率;第五,注意预备状况。这就是功夫在平时,老师的教学要循序渐进,在之前的教学中就为学生接下来对“V(双)+N 搭配”的习得做好知识的储备,包括汉语词和韩语汉字词间的比较分析等,并让学生养成预习和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内在语言系统状况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最后的习得起着重要作用;第六,任务要求。課堂教学中的“V(双)+N 搭配”任务要求量要适中和恰当,也就是我们说的教学的循序渐进,就以“V(双)+N 搭配”习得为例,第一阶段是形式差异小,习得难度也小的动词,如汉语的“感谢”与韩语汉字词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使用范围上都是相同的,在教学中可利用韩语的正迁移;第二阶段:形式差异大,习得难度小的动词。如在韩语汉字词没有相应、但有相对应词的汉语的“相信”,教学中注意将“相信”与汉语的搭配词一起整体进行教学;第三是形式差异小,习得难度大的动词。这个阶段要将语义范围上的不同及其具体搭配情况必需告诉学生,如“建设”;最后便是形式差异大、习得难度也较大的动词,如“负责”一词,差异大,更要注意引起学生“注意”,加强教学。
  最后,老师还要关注学生输入阶段所处的汉语作为二语的词汇搭配(特别是“V(双)+N 搭配”)习得发展阶段、应考虑到语言认知过程中注意的个体差异及其习得二语的动机和兴趣。发展阶段影响到老师输入的内容和形式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学习习得的程度,过量的输入反而会分散学生习得时的注意功能,带来反面的效果;学生的认知风格影响学习策略的制定,学习策略的可行性与学习方法的好坏息息相关,好的学习方法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则会学而无效,老师要能根据教学方法和材料组织因人而异,灵活合理教学方法,帮助不同的认知风格的学生,认识到其自身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更好地将注意形成的短时记忆,在合适的学习策略作用下转化成长时记忆,达到知识习得的自动化、精确化。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在引起学生注意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来进行输入阶段,这样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以致最后长时记忆的形成和习得的成功。   (二)“V(双)+N 搭配”加工储备阶段
  培养词语搭配能力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呈现词语、拓展词汇、巩固词汇、帮助学生储存和重拾目标语中词汇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策略的过程。
  “注意”理论告诉我们,一旦某一词语搭配现象被学生注意到一次,就很有可能被再次注意,注意的次数越多,注意到的东西就会越多,印象就会越深刻,加工的程度越深,自动化的程度就会越高。而加工的深浅程度取决于分配和投入的注意力资源的多寡,分配和投入的越多,信息加工就越精细,深度就越深,信息的网络语义联系就越丰富,加工和处理的效果就越好, 词汇的记忆和保持就越好保。
  因此,在进入“V(双)+N 搭配”加工储备阶段的时候,老师要全面关注“V(双)+N 搭配”及常用的词汇(如上文的42个)的概念、句法和语音等方面的信息表征,留意词语的发音、书写、词义、语法范畴以及与其他词汇的语义联系等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增加其加工处理的深度。
  到了加工储备阶段,韩国学生首先会对输入阶段的“V(双)+N 搭配”进行感知;只有被学生注意到的语言形式,才有可能被掌握和使用。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采取积极的办法引导学生对某些语搭配注意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注意在自己现有的水平下应注意到的词语搭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自身的学习状况、词汇搭配知识的储备等情况下将注意力资源引向那些汉韩两语之间形式差异大、习得难度也较大的动词,帮助他们去记住这些搭配;然后,学生会在被加强的“有效注意”下感知到的刺激信息进行初步的选择和注意力分配,决定将易错、难度较大、差异较大的这些汉语词语以及其搭配规则等进入信息加工机制被进一步处理加工;最后,老师要帮助学生将这些经过有效加工的这些词汇信息以比较完备的形式进入语义网络,并储存在长时记忆里,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精确度和自动化程度。
  (三)“V(雙)+N 搭配”输出阶段
  习得完备的“V(双)+N 搭配”知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学习者在上述两个阶段扎实地输入多次接触重点、难点词汇,对其信息多次加工处理逐步达到精细化,储备于长时记忆;另一方面,对于这些已达到自动化的词汇搭配知识,通过有意识地根据具体的语用情景得以运用、进行交流沟通,使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里的词汇搭配知识得到不断激活和提取。输出能更好地优化“V(双)+N 搭配”知识在记忆中的储存效果,有利于这些词汇搭配信息在长时记忆里的保持。
  在这个阶段,老师给学生提供适时的互动,加强学生对已储备的搭配知识的输出练习,包括句子层面的直接翻译法(汉韩词汇搭配的互译、比较)以及有篇章层面的“讲故事”游戏,可以口头和书面的两种形式,在这过程中通过老师和同伴来提供反馈,有错误的地方要求其重述,发挥输出阶段注意的调节和监督作用,对出现的错误的、不符合目的语规范的以及文化缺失的现象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反馈,进行及时的矫正,产生有效记忆,加快汉语作为二语词汇搭配习得系统(特别是“V(双)+N搭配”知识系统)自动化的形成,促进二语习得的发展。如发现其“V(双)+N 搭配”知识系统中存在的漏洞,认识到自己原有产出的不足,有选择的注意能使大脑将大量的信息按主次加以过滤, 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进而修正或补充原有词汇搭配知识系统。
  当然,老师在给学生提供输出阶段的互动、活动时,还需要注意:(1)输出要以有意义的交际为前提,不可因形式而废了意义;(2)老师在设计输出活动时,要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困难、这种语言形式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两方面考虑;(3)在开展互动和活动时,老师要对学生的输出内容加以控制,只有使他们在输出的过程中用上所习得的二语的语言形式,才能保证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输出和所习得二语的比较,输出的注意功能才得以实现;(4)老师在输出活动中要适当加入一些与活动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来控制好输出活动本身的难易程度,避免因为活动的过难分散学生的注意的可能性。
  注释
  [1] 括号里表示汉语词对应的韩语汉字词
  [2] 括号中为调查的对词语习得的正确率
  参考文献
  [1] 周元,谭思宁.提高输入频率促进词语搭配习得的研究[J].大学英语.2011(1).
  [2] 邢红兵.词语搭配知识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3,11(4).
  [3] 卫乃兴.词语搭配的接顶与研究体系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 李相殷.韩国学生 V(双)+N 搭配掌握情况分析[D]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12.
  [5] 章柏成.注意机制与二语词汇习得[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2).
  [6] Jiang,N.Lexical repres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J].Applied Linguistics,2000(21).
其他文献
摘 要:简要介绍了邯郸市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不合理的投入和秸秆尾菜的随意堆放,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加剧。提出实施蔬菜清洁生产的主要技术模式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蔬菜废弃物;环境污染;蔬菜清洁生产  邯郸市是蔬菜生产大市,2013年蔬菜生产占地面积100万亩,产值达到185多亿元,占全市种植业总产值40%以上,蔬菜生产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摘 要: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国情复杂,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标变化频繁。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将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十二五”规划。未来几年随着地理信息监测的逐步实施,遥感科学技术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文章简述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方法、意义以及未来遥感科学随之发展的一些主要方向。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遥感技术;“3s”技术;LIDAR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  地理
期刊
摘 要: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我党成立之初就已经提出,它科学地回答出了人民群众与党的血肉关系,群众是党的智慧的源泉、生存的基石、发展的根本。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自身实际,论述党的群众路线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  关键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体会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常常在思考和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走群众路线?我们的目的意义何在?党的群众路线又蕴含着哪些哲理?对我们工作又有哪些现
期刊
摘 要:回文这一辞格在修辞格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国内对于这一辞格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很多值得探究的地方。现阶段对于回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古诗词中的回文研究、英汉回文的比较研究、回文与回环的比较研究、回文对联研究。  关键词:回文;回环;研究综述  陈望道先生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说“把语词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光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的新形式,而使语辞呈
期刊
摘 要:临高话量词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发展过程。文章就临高话量词分类、临高话量词语法特点及语法功能、临高话量词的跨语言比较与临高话量词的来源几方面对临高话量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临高话;量词;意义  临高话系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是壮语的另一个方言,可称之为壮语临高方言。汉藏语系有量词的语言中,壮侗语属于量词强势语言,语法功能很发达,语篇出现率较高
期刊
摘 要:邵敬敏在《现代汉语通论》一书中指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集合体,词汇的主体是成千上万的单词,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语”,所谓“语”,是指固定短语,包括熟语和专用短语两类。”文章采用邵敬敏这一词汇说,把词汇的范围缩小到“词汇的主体”--单词来进行调查研究,不涉及熟语和专用短语。方言词汇之所以被称作方言词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词汇和普通话不同,两者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或大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已经被大众广泛使用。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微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对提高人们的阅读与表达等语文能力起着积极作用。文章主要通过对各类与语文学习有关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探寻微博上有助于语文学习的表现形式及其对语文学习的意义。  关键词:微博;语文学习;阅读;写作  微博(Micro-blog)是一个在有限字数内(140字),通过文字、图片、影音等形式,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期刊
摘 要:电信虽创办时间较短,但是自创办以来,统治者吸取铁路、邮政部门的教训,极力避免对于北洋时期电信与列强的关系,许多学者认为,列强“利用借款扩大权益,在电报、电话、无线电等方面进行侵夺,使中国电信更加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而“北洋时期各派军阀为获得帝国主义财政支持仍不惜出卖电信权利”。  关键词:北洋时期;电信外债;马可尼  一、北洋时期的电信外债举例  (一)天津电话借款  1912年1月,
期刊
摘 要:双关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一语双关”,即言在此而意在彼。理论上的双关语是利用语言和词义的关系,使语句同时兼顾两种事物的辞格。作为一种巧妙诙谐的重要修辞手法,双关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对其研究成果丰硕。文章将从四个方面回顾前人研究的成果,指出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修辞;双关;综述;  双关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修辞手法,它使语言表达委婉含蓄,风趣生动,不仅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期刊
摘 要:基于不同的历史实践,生产生活环境等背景,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文學、艺术成果也不尽相同。中西美学思想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艺术土壤,各有独特的美学思想。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中潜存着一个前提,即把美当做一种实体,这是西方实体思维的呈现;中国并没有采用西方的实体思维去探讨美之本质,而是另辟蹊径,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与内心、人与外界的关系,将天地万物的内外和谐视为美,这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