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提出了新时期职业中专学生计算机课程的高效学习方法,包括:摆脱心理阴影,树立自信心;加强理论实践联系,强化实践环节;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计算机课程;高效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5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中专教育也随之逐步的发展起来。而职业中专教育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和竞争能力。计算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已经无时不刻不存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可以说人类已经跨进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学习、工作和生活手段的信息时代。对于计算机的的使用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尽快的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以及工作岗位,我国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也相继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那么他们该如何针对自身一些“特殊性”来摸索出一套计算机的高效学习方法。
1、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分析
从学习方面来看,职业中专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文化课基础,因此大多数职业中专学生是不喜欢学习文化课的,抱有抵触的心理。但是按照职业中专的教学计划,第一学年主要开设文化课,比如数学、英语、计算机,并且课程的难度又高于初中阶段,很多中专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本身就没有打好,那么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再加上多数的学生选择职业中专的目的就是为了逃脱文化课的学习,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积极性上不去,那么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了,将来还会影响对专业课的学习;从学生的心理方面来看,由于初中阶段的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高中,最终选择职业中专,这其实是很多职业中专学生“无奈”的选择,再加上现在社会上对于职业中专还有很多偏见,不免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自信心很难树立起来。还有一部分的中专生,在初中阶段就很调皮,就是所谓的“混”过来的,来到中专以后,他们也事没有抱着来学习的态度来的,只想混日子。以上两点是目前职业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2、新时期职业中专学生计算机课程的高效学习方法
2.1 摆脱心理阴影,树立自信心
很多职业中专学生由于缺乏足够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感觉计算机很难学,不知道从哪下手。因此,在学习计算机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摆脱对计算机的恐惧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第一堂课中先不忙于马上进入教学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该课程的历史背景、相关的著名人物、当前的实际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等,适时地将专业文化教育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还可以结合学生今后的发展,介绍学好课程与社会就业岗位、行业职业技能需求的关系。让学生可以对学习充满期待,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要给自己定目标,争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对计算机的各方面都作重点学习。而且,在深入学习计算机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作全面的了解,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以及一些必要的网络基础知识。
2.2 加强理论实践联系,强化实践环节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发展性与前沿性的特点的新兴学科,在拓展素质教育,提升高中学生整体能力方面有显著意义。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实践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学好计算机的关键就是多上机操作。学习理论三个小时也不如上机一个小时掌握的知识多。多动手,多上机操作,每堂课学过的知识都要尽早的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巩固。这方面,教师需要多引导学生,同时也要为学生实习实践的进行提供平台和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组织同学们深入网络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等单位,直接参与到企业工作中去。在实习中让学生找到知识上的欠缺,教师再有的放矢的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只有在理论到实践,实践又返回理论的不断相互印证中才能印象深刻。
2.3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国家自2007年开始相继对中专教育加大了政治扶持。中专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学习技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且能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输送第一线的劳动者。但是中专学校的就业率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提高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迫在眉睫。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简单的程序式、机械化、模式化的知识传播过程,这不符合“新课改”中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发学习的宗旨。在这方面,仍然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重点是要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为主。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告诉学生结果,要让学生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应用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word图文混排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该知识为班级设计一份班级宣传页,并分小组进行评比,对优胜的小组进行奖励,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和探究的积极性。
3、结束语
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中专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计算机知识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一种工具性知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还需要教师结合职业中专学生的具体特点,与学生更多的沟通,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和完善,最终才能真正构建出适合职业中专学生特点的计算机课程高效学习方法。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生;计算机课程;高效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25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中专教育也随之逐步的发展起来。而职业中专教育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础知识和竞争能力。计算机,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在已经无时不刻不存在于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可以说人类已经跨进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学习、工作和生活手段的信息时代。对于计算机的的使用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尽快的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以及工作岗位,我国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也相继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那么他们该如何针对自身一些“特殊性”来摸索出一套计算机的高效学习方法。
1、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分析
从学习方面来看,职业中专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文化课基础,因此大多数职业中专学生是不喜欢学习文化课的,抱有抵触的心理。但是按照职业中专的教学计划,第一学年主要开设文化课,比如数学、英语、计算机,并且课程的难度又高于初中阶段,很多中专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本身就没有打好,那么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听天书”。再加上多数的学生选择职业中专的目的就是为了逃脱文化课的学习,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积极性上不去,那么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了,将来还会影响对专业课的学习;从学生的心理方面来看,由于初中阶段的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高中,最终选择职业中专,这其实是很多职业中专学生“无奈”的选择,再加上现在社会上对于职业中专还有很多偏见,不免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自信心很难树立起来。还有一部分的中专生,在初中阶段就很调皮,就是所谓的“混”过来的,来到中专以后,他们也事没有抱着来学习的态度来的,只想混日子。以上两点是目前职业中专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2、新时期职业中专学生计算机课程的高效学习方法
2.1 摆脱心理阴影,树立自信心
很多职业中专学生由于缺乏足够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感觉计算机很难学,不知道从哪下手。因此,在学习计算机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要摆脱对计算机的恐惧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第一堂课中先不忙于马上进入教学内容,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该课程的历史背景、相关的著名人物、当前的实际应用、未来的发展前景等,适时地将专业文化教育渗透到实际的教学当中,还可以结合学生今后的发展,介绍学好课程与社会就业岗位、行业职业技能需求的关系。让学生可以对学习充满期待,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要给自己定目标,争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对计算机的各方面都作重点学习。而且,在深入学习计算机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作全面的了解,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以及一些必要的网络基础知识。
2.2 加强理论实践联系,强化实践环节
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而且是一门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发展性与前沿性的特点的新兴学科,在拓展素质教育,提升高中学生整体能力方面有显著意义。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实践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学好计算机的关键就是多上机操作。学习理论三个小时也不如上机一个小时掌握的知识多。多动手,多上机操作,每堂课学过的知识都要尽早的在计算机上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有效的进行巩固。这方面,教师需要多引导学生,同时也要为学生实习实践的进行提供平台和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组织同学们深入网络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等单位,直接参与到企业工作中去。在实习中让学生找到知识上的欠缺,教师再有的放矢的组织学生学习。知识只有在理论到实践,实践又返回理论的不断相互印证中才能印象深刻。
2.3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国家自2007年开始相继对中专教育加大了政治扶持。中专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学习技能,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且能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培养输送第一线的劳动者。但是中专学校的就业率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提高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迫在眉睫。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简单的程序式、机械化、模式化的知识传播过程,这不符合“新课改”中关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发学习的宗旨。在这方面,仍然离不开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重点是要以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为主。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告诉学生结果,要让学生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应用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word图文混排知识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该知识为班级设计一份班级宣传页,并分小组进行评比,对优胜的小组进行奖励,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和探究的积极性。
3、结束语
计算机课程对于提高中专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计算机知识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一种工具性知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要想真正培养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还需要教师结合职业中专学生的具体特点,与学生更多的沟通,最终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和完善,最终才能真正构建出适合职业中专学生特点的计算机课程高效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