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曾经是一名园艺师,小时候她带着我去西安的环城公园里上班,在那些花花草草中成长起来的我却从来没有留意花儿,印象里只对花园里一种花瓣层层叠叠且很小的花朵起了好奇,这还是因为这种花看起来特别像是商场里卖的“干花”。
引起好奇的并不是花朵本身,而是这种花朵是不是就是“干花”的前身。
我也并没有很热爱过草原,深刻的记忆草原也只是陕西境内的“关山牧场”,去的路上大雾,车行进在山里,大雾盖住了周围的山也遮住了前往的路,孩子的我不在乎是否危险,只觉得在天上前进。那次同去草原的还有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我们骑着马偷偷逃开了大人的目光。
于是我只觉得草原是个骑马的好地方。
……
若尔盖只是行程的第三天,头一天在马尔康的时候海拔还没有什么影响,等到下午去若尔盖县城途经“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时候,头就微微有些不适了,爬了一会儿坡,再回到车上的时候右边的脑袋就结结实实的被疼痛充满。我闭上眼睛在颠簸的车上想要睡过去,然而只是一身的大汗。
那晚我们住在了若尔盖的县城,早上7点半就收拾了行李上车了。这会儿已经适应了海拔,但还是觉得困。等我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窗外昨天的晴空已经没有了,阴沉的灰暗下,并没有影响草原在7月份散发出的勃勃生机,草地变得开阔起来,偶尔蜿蜒到小的山坡上,更多的时候却似乎可以接上了天界。车上还不冷,暖暖的温度比较适合继续闭眼休息,而我被眼前的景色迷得再也不舍得闭眼了。
我拿着手机一边兴奋的给朋友发短信,赞叹眼前的景致,一边又无法集中思想在手机上,时不时的张望着窗外。就有大片大片的牦牛开始点缀着眼前的草原,牧民们自己搭建的帐篷和牛群比起来就显得稀有,大片的草原上更是难得看到几个人。
回忆昨日看到的草原:除了绿色,草原上还有花,黄色的一片小花最惹眼,成簇的紫红色花少些但在这青绿黄中要妖娆得多,有时候还能看到白色的小花。
今日天阴了,空气就不如昨天清澈,加上隔着一层玻璃,但感觉也凉爽许多,车里也不觉得有风。心里的作用,觉得草原在阴天里反而更加生机盎然,那草原特有的绿色一层层的就出现不重复的绿。绿一阵平坦一阵爬上小坡。因为阴暗,红的花就不怎么鲜艳了,昨天已经很惹眼的黄花更艳丽起来。
看到最多的动物还是牦牛,且很多小个子,有的吃草有的还要依偎着妈妈。人比牦牛稀罕,有时候会有一段草原是平坦,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望无际,上面散落着一大片的牦牛,还是看不到人,只有孤零零一个或者几个帐篷,诉说着这里放牧的故事。
高原的草原怎么可能这么美!高原反应没有了、困倦不适也没有了,只剩下眼睛和心灵对于美的追逐。
这还不是草原深刻的美。
当车终于停了下来,我们陆陆续续的从车上下来,风已经刮得很大了,冷紧跟着就来了,在这样的7月里,我们就这么一个又一个被冻得回到车上来,把能套能加的衣服都穿上,勉强去搭乘一个旅游车去草原上的“花湖”,雨就下来了。
雨还不小,很多人都被困在临时的小屋子里。等待的雨小一些了,内心的激动已经不能压抑,顶着风雨就去了。我在网上查看过相关花湖的介绍,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形容:花湖像初恋的滋味。虽然早有准备,但当它闯入眼帘时还是像一记重拳击中内心,头晕目眩,一片空白。
当我走在木质的栈桥上,置身在雨水和寒冷下的花湖,那一望无际的湿地里丰茂的水草,在冷静、清澈、清醒的空气里,独立的生长着……我被震撼了,这滋味绝不是初恋,也绝不会让你眩晕产生空白,而是深刻的置身在其中的真实感。一个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来到这种自然的景致中,在城市里那种拥挤却很寂寞、熟悉但又陌生、存在却又幻象的情绪里,瞬间被自然征服和覆盖。
我觉得自己从未有过的真实,真实的存在这个生动、多姿的世界上。
世界上的草原很多,草原上也自然有多样的湖泊,世界上的花更繁盛就不必多说了,而花湖却唯独是草原上独一无二用“花”做了名字的。
把女人比作花,自然是美的意味,能把湖水比作花的,若不是就在眼前,你还真不相信它的风姿。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风呼呼的不仅仅吹打我的衣裙,吹得我身体都要飘起来在这片湿地里了。
其实我并不知道它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我自己猜想这是因为它的风韵美丽。
打着伞走在湿地里,有些地方的水草是低矮的,在低矮的水草里有一片星星点点的白色,像很多散在湿地湖水里的满天星。走进了,站在栈桥边上弯下腰去看,雨水一滴滴的打在清澈的水面上,泛起涟漪,水波纹一圈圈的扩散开来,水面一下子活了起来,那些白色的小花也动态了起来,波纹继续晕染着,远处的清澈水草也舞动起来。雨水不知不觉就在水面上小了,冷风吹过,波纹不再是涟漪阵阵地泛起圈圈,而是顺着一个方向,那些开在水里的花儿草儿比舞台上训练有素的舞蹈演员还整齐、优雅。
渐渐的我被迷幻的眼睛才开始感知到那些花儿其实近看是淡黄,它们深埋在水里的根茎是接近黄土的颜色,带着或多或少的枯萎感,花儿很小,大朵一些的也不比我指甲大。每一朵都是五个花瓣,我一朵又一朵三朵四朵地数了很多,除非是花瓣凋落了的,其余的都不多不少的是五个花瓣。花瓣的颜色在白色和黄色之间,偏向黄色,这颜色不同根茎,是新鲜的黄色。花朵的蕊最鲜艳,整朵花儿就被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小花是有名字的,叫做高山毛茛。百科书里记载毛茛属是一个有着400多属的大属,花期多为春夏两季,拉丁语对于它的名字译为“小青娃”,得名为经常生长在水边。
花湖很大,在修成的木质栈道上面行走,湿地的水刚好和它齐平,不会蔓延到脚面,又不影响景致,更不害怕游客的行走会践踏破坏了湿地的水草。风一阵儿特别大,一阵儿小些,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已经不在意这些了,心思都专注在周围的景色上面,只是当我的伞被吹得翻过跟头我才下意识的告诉自己风确实很大。
走了一阵雨似乎没有了,游客都开始停下来照相,这里的游客因为不多加上这湿地无边际的就像天空,很容易就找到一片只有你的湿地世界,雨小了可风还是凶猛着,站在栈道的边上,长发和裙子都吹得要离开身体,连脸上的笑容都随着风吹得大了起来。我想和湿地靠得近一些,就弯下腰,最后干脆坐在栈道边上。周围有其他游客叫着要我小心,我却兴奋极了,恨不得融进这湿地里,低头看下去,居然就看到了报春花。听名字就知道它应该是和春天相关的,而此时此刻明明已经是夏天,虽然只有一小撮儿,我估摸着拿手攒在一起也是可以抓住的。这花的样子和高山毛茛特别像,只是颜色是显眼极了的紫红。
雨停了,但行走起来不打伞根本不行,风和我的心情保持一致,越走越兴奋、越看越来了情致。
站在一个小的岔道口,原地打着圈儿四周的看,雨停了,风大概吹动了云,远处隐约的有云朵飘动的痕迹,那心情儿,就盼望着赶快晴起来,大概这花湖在阳光下会更加灿烂起来。
站住的风景也可以动起来,不是风,而是鸟,一群的鸟儿就让这风景画成了梦幻电影。
闭上眼睛,但愿鸟儿震动的翅膀带来梦想振翅高飞的力量;但愿风儿吹动着芦苇绿了、黄了、长出嫩芽,是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希望;但愿此刻的花儿在这片大自然中静静的散发出幽香,甜了我、甜了草原、甜了酣梦。
天气并没有放晴,换了一把更大、更结实的伞,这里的栈道有很多条,你可以绕着小圈也可以绕着大圈。绕过大圈,眼看着就到了乘车的地方,我身体是真觉得冷了,天气就显得更不可能晴起来,我有点遗憾的说着冷也说着可惜,觉得如此的景致要晴天才更好些。
旁边的人说:虽然冷,但这冷也许才更深刻的植入在记忆里。
在中国四川的高山草原上,有一片最美的湿地——花湖。并不是因为湖里开满了花儿,而是它比花儿更美,而那些湿地湖水里的花儿,虽然小,但绽放的光芒在我的内心里,会那么深那么久。
杨则纬,女,汉族,1986年12月出生于西安。就职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会员、陕西省第十届青联委员。鲁迅文学院第13期、28期高研班学员,全国青年作家英语高研班学员。2010年荣获“第二届柳青文学奖新人奖”。2015年荣获“剑门关文学奖”。先后被聘为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华商报》签约专栏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春发生》《末路荼蘼》《我只有北方和你》《躲在星巴克的猫》《最北》《于是去旅行》。先后在《十月》《北京文学》《中国作家》《美文》《青年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大量作品。
引起好奇的并不是花朵本身,而是这种花朵是不是就是“干花”的前身。
我也并没有很热爱过草原,深刻的记忆草原也只是陕西境内的“关山牧场”,去的路上大雾,车行进在山里,大雾盖住了周围的山也遮住了前往的路,孩子的我不在乎是否危险,只觉得在天上前进。那次同去草原的还有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我们骑着马偷偷逃开了大人的目光。
于是我只觉得草原是个骑马的好地方。
……
若尔盖只是行程的第三天,头一天在马尔康的时候海拔还没有什么影响,等到下午去若尔盖县城途经“九曲黄河第一湾”的时候,头就微微有些不适了,爬了一会儿坡,再回到车上的时候右边的脑袋就结结实实的被疼痛充满。我闭上眼睛在颠簸的车上想要睡过去,然而只是一身的大汗。
那晚我们住在了若尔盖的县城,早上7点半就收拾了行李上车了。这会儿已经适应了海拔,但还是觉得困。等我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窗外昨天的晴空已经没有了,阴沉的灰暗下,并没有影响草原在7月份散发出的勃勃生机,草地变得开阔起来,偶尔蜿蜒到小的山坡上,更多的时候却似乎可以接上了天界。车上还不冷,暖暖的温度比较适合继续闭眼休息,而我被眼前的景色迷得再也不舍得闭眼了。
我拿着手机一边兴奋的给朋友发短信,赞叹眼前的景致,一边又无法集中思想在手机上,时不时的张望着窗外。就有大片大片的牦牛开始点缀着眼前的草原,牧民们自己搭建的帐篷和牛群比起来就显得稀有,大片的草原上更是难得看到几个人。
回忆昨日看到的草原:除了绿色,草原上还有花,黄色的一片小花最惹眼,成簇的紫红色花少些但在这青绿黄中要妖娆得多,有时候还能看到白色的小花。
今日天阴了,空气就不如昨天清澈,加上隔着一层玻璃,但感觉也凉爽许多,车里也不觉得有风。心里的作用,觉得草原在阴天里反而更加生机盎然,那草原特有的绿色一层层的就出现不重复的绿。绿一阵平坦一阵爬上小坡。因为阴暗,红的花就不怎么鲜艳了,昨天已经很惹眼的黄花更艳丽起来。
看到最多的动物还是牦牛,且很多小个子,有的吃草有的还要依偎着妈妈。人比牦牛稀罕,有时候会有一段草原是平坦,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望无际,上面散落着一大片的牦牛,还是看不到人,只有孤零零一个或者几个帐篷,诉说着这里放牧的故事。
高原的草原怎么可能这么美!高原反应没有了、困倦不适也没有了,只剩下眼睛和心灵对于美的追逐。
这还不是草原深刻的美。
当车终于停了下来,我们陆陆续续的从车上下来,风已经刮得很大了,冷紧跟着就来了,在这样的7月里,我们就这么一个又一个被冻得回到车上来,把能套能加的衣服都穿上,勉强去搭乘一个旅游车去草原上的“花湖”,雨就下来了。
雨还不小,很多人都被困在临时的小屋子里。等待的雨小一些了,内心的激动已经不能压抑,顶着风雨就去了。我在网上查看过相关花湖的介绍,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形容:花湖像初恋的滋味。虽然早有准备,但当它闯入眼帘时还是像一记重拳击中内心,头晕目眩,一片空白。
当我走在木质的栈桥上,置身在雨水和寒冷下的花湖,那一望无际的湿地里丰茂的水草,在冷静、清澈、清醒的空气里,独立的生长着……我被震撼了,这滋味绝不是初恋,也绝不会让你眩晕产生空白,而是深刻的置身在其中的真实感。一个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来到这种自然的景致中,在城市里那种拥挤却很寂寞、熟悉但又陌生、存在却又幻象的情绪里,瞬间被自然征服和覆盖。
我觉得自己从未有过的真实,真实的存在这个生动、多姿的世界上。
世界上的草原很多,草原上也自然有多样的湖泊,世界上的花更繁盛就不必多说了,而花湖却唯独是草原上独一无二用“花”做了名字的。
把女人比作花,自然是美的意味,能把湖水比作花的,若不是就在眼前,你还真不相信它的风姿。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风呼呼的不仅仅吹打我的衣裙,吹得我身体都要飘起来在这片湿地里了。
其实我并不知道它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我自己猜想这是因为它的风韵美丽。
打着伞走在湿地里,有些地方的水草是低矮的,在低矮的水草里有一片星星点点的白色,像很多散在湿地湖水里的满天星。走进了,站在栈桥边上弯下腰去看,雨水一滴滴的打在清澈的水面上,泛起涟漪,水波纹一圈圈的扩散开来,水面一下子活了起来,那些白色的小花也动态了起来,波纹继续晕染着,远处的清澈水草也舞动起来。雨水不知不觉就在水面上小了,冷风吹过,波纹不再是涟漪阵阵地泛起圈圈,而是顺着一个方向,那些开在水里的花儿草儿比舞台上训练有素的舞蹈演员还整齐、优雅。
渐渐的我被迷幻的眼睛才开始感知到那些花儿其实近看是淡黄,它们深埋在水里的根茎是接近黄土的颜色,带着或多或少的枯萎感,花儿很小,大朵一些的也不比我指甲大。每一朵都是五个花瓣,我一朵又一朵三朵四朵地数了很多,除非是花瓣凋落了的,其余的都不多不少的是五个花瓣。花瓣的颜色在白色和黄色之间,偏向黄色,这颜色不同根茎,是新鲜的黄色。花朵的蕊最鲜艳,整朵花儿就被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小花是有名字的,叫做高山毛茛。百科书里记载毛茛属是一个有着400多属的大属,花期多为春夏两季,拉丁语对于它的名字译为“小青娃”,得名为经常生长在水边。
花湖很大,在修成的木质栈道上面行走,湿地的水刚好和它齐平,不会蔓延到脚面,又不影响景致,更不害怕游客的行走会践踏破坏了湿地的水草。风一阵儿特别大,一阵儿小些,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已经不在意这些了,心思都专注在周围的景色上面,只是当我的伞被吹得翻过跟头我才下意识的告诉自己风确实很大。
走了一阵雨似乎没有了,游客都开始停下来照相,这里的游客因为不多加上这湿地无边际的就像天空,很容易就找到一片只有你的湿地世界,雨小了可风还是凶猛着,站在栈道的边上,长发和裙子都吹得要离开身体,连脸上的笑容都随着风吹得大了起来。我想和湿地靠得近一些,就弯下腰,最后干脆坐在栈道边上。周围有其他游客叫着要我小心,我却兴奋极了,恨不得融进这湿地里,低头看下去,居然就看到了报春花。听名字就知道它应该是和春天相关的,而此时此刻明明已经是夏天,虽然只有一小撮儿,我估摸着拿手攒在一起也是可以抓住的。这花的样子和高山毛茛特别像,只是颜色是显眼极了的紫红。
雨停了,但行走起来不打伞根本不行,风和我的心情保持一致,越走越兴奋、越看越来了情致。
站在一个小的岔道口,原地打着圈儿四周的看,雨停了,风大概吹动了云,远处隐约的有云朵飘动的痕迹,那心情儿,就盼望着赶快晴起来,大概这花湖在阳光下会更加灿烂起来。
站住的风景也可以动起来,不是风,而是鸟,一群的鸟儿就让这风景画成了梦幻电影。
闭上眼睛,但愿鸟儿震动的翅膀带来梦想振翅高飞的力量;但愿风儿吹动着芦苇绿了、黄了、长出嫩芽,是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希望;但愿此刻的花儿在这片大自然中静静的散发出幽香,甜了我、甜了草原、甜了酣梦。
天气并没有放晴,换了一把更大、更结实的伞,这里的栈道有很多条,你可以绕着小圈也可以绕着大圈。绕过大圈,眼看着就到了乘车的地方,我身体是真觉得冷了,天气就显得更不可能晴起来,我有点遗憾的说着冷也说着可惜,觉得如此的景致要晴天才更好些。
旁边的人说:虽然冷,但这冷也许才更深刻的植入在记忆里。
在中国四川的高山草原上,有一片最美的湿地——花湖。并不是因为湖里开满了花儿,而是它比花儿更美,而那些湿地湖水里的花儿,虽然小,但绽放的光芒在我的内心里,会那么深那么久。
杨则纬,女,汉族,1986年12月出生于西安。就职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为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会员、陕西省第十届青联委员。鲁迅文学院第13期、28期高研班学员,全国青年作家英语高研班学员。2010年荣获“第二届柳青文学奖新人奖”。2015年荣获“剑门关文学奖”。先后被聘为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华商报》签约专栏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春发生》《末路荼蘼》《我只有北方和你》《躲在星巴克的猫》《最北》《于是去旅行》。先后在《十月》《北京文学》《中国作家》《美文》《青年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大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