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面积是14.33平方公里,包括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内的城址区、瑶山遗址和外围水利系统遗址。其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城址区是公园的核心部分,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城址总面积631公顷,人工堆筑总土石方量约717万立方米。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良渚文化权力与信仰的中心,以建造于约公元前3300—前2300年间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观览遗迹文物 走进良渚历史
五千年前的水乡泽国。外围水利系统为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程,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总土方量达288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水利系统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运输、调节水利等多种功能,是东亚地区人类早期开发、利用湿地的杰出范例。如今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面积的保留和还原了原来的湿地生态系统,公园内林木繁茂、水系纵横,同时为了反映良渚文化稻作文明的特点,还套种了大量的水稻,吸引了大量珍贵鸟类前来栖息,充分展示了良渚古城时期的水乡泽国风貌。
万余件出土器物。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其中玉器逾7000件,其中有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玉器器类的玉琮,良渚文化玉器中单位面积最大的玉璧,还有被认为是王权或军事统帅权象征物的玉钺,以及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纹玉器等,不仅表明以琮、璧、钺等玉器为载体的精神信仰已得到了当时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建立在等级分化基础之上的规范化用玉制度业已形成。这种精神信仰功能跟社会政治、人伦功能并重的用玉制度,恰恰体现出良渚时期发生在生产技术、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上三位一体的变化内容,从而成为环太湖地区出现区域性早期国家的重要例证。
今朝遗址公园 增添新物新趣
遗产保护展示。遗产保护展示在设计之初就设定了一套以遗产价值阐释和遗址体验相结合的展示体系。通过遗址现场展示揭示良渚古城的遗产价值,凸显中华五千年文明圣地的重要地位,增強参观的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展示中按照“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真实可逆”的原则,在充分尊重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按照“可识别、可逆”的原则,运用绿植标识、模拟复原、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等手段,开展遗址保护展示,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
内涵丰富的遗址公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展示、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是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展示利用的积极探索创新,让良渚古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不断传承永续。考古发现和研究是良渚古城价值认知的基础,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持续开展的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是参观者了解古城遗址丰富内涵和遗产价值的重要窗口。考古发掘研究、公众考古展示、互动考古体验,更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有别于其他公园的特色。
智慧公园新体验。公园为了增强互动体验,以5G技术的现代科技感为支撑,通过景区数据中台管理系统,合理适度地推出了人脸识别、智能导览、智能停车、无感支付等智慧应用,提升公园运营精细化、品质化。最有趣的,要数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1号讲解厅内,那面基于5G+AR技术的“魔镜”,它通过红外深度摄像头,识别人体姿态,为真实的人穿上虚拟的服饰,通过简单、有趣、充满科技感的方式完成“换装”,展现了不同服饰的穿着效果,让体验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活了的”良渚文化,极大提升了游客们的参与度。
发扬良渚文化 政府助力推动
漫漫申遗路。1994年,良渚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名单。1996年,良渚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约近42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为了更好保护良渚遗址,2001年,浙江省和杭州市成立组建了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专门出台了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加强良渚遗址的保护力度。2016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杭州市余杭区切实履行属地责任,举全区之力推进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成立区级申遗指挥部,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系统推进文本修编、价值提炼、保护展示、环境整治、文化宣传等工作。2018年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同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专家到现场对良渚古城遗址申报项目进行考察评估。同年11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答疑代表团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巴黎总部进行现场答疑。2019年1月,根据国际组织要求,又递交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补充材料。同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公布良渚古城遗址申报项目的专业评估报告。同年7月,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对良渚古城遗址申报项目进行审议表决,一锤定音,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纳入世界文化遗产。
攻坚“十大工程”。良管委(指挥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家国情怀,以风风火火的速度、只争朝夕的精神、蹄疾步稳的状态,全面完成申遗文本编制、遗产区环境风貌修复、遗址现场保护展示、良渚博物院陈列改造、良渚遗址遗产监测中心和良渚考古保护中心场馆建设、安溪老集镇有机更新、祥彭线景观大道改造等“十大工程”,平稳完成国际专家现场评估考察、国际组织总部现场答疑、补充材料编制上报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以遗产保护管理、遗产地市民群众教育引导为主的良渚文化宣传推广,积极探索良渚文创开发,快速推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提升。
加强良渚文化宣传。良管委(指挥部)坚持国际交流和大众传播“两条腿走路”,对外积极拓展良渚文化研究的国际合作路径,通过媒体宣传造势、举办国际论坛会议、邀请国际权威学者发声等途径,推进良渚文明的国际传播和国际认可。对内广泛开展良渚文化普及宣传和利益相关者教育引导,按季度更新遗址区村社良渚文化宣传栏,制作发放《良渚遗址保护手册》和《良渚遗址讯报》共30余万份,设置文化礼堂良渚文化特色展厅、良渚文化宣教长廊,组织良渚文化主题的普及讲座、文艺汇演、摄影巡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此外,良管委(指挥部)还编纂《良渚文化》地方教材,积极推动良渚文化走进全国统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不断推出良渚文明精品展,开发良渚文化主题文创产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和内容,努力讲好良渚故事,放大良渚声音。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面积是14.33平方公里,包括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内的城址区、瑶山遗址和外围水利系统遗址。其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城址区是公园的核心部分,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城址总面积631公顷,人工堆筑总土石方量约717万立方米。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良渚文化权力与信仰的中心,以建造于约公元前3300—前2300年间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观览遗迹文物 走进良渚历史
五千年前的水乡泽国。外围水利系统为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程,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总土方量达288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水利系统在坝址选择、地基处理、坝料选材、填筑工艺、结构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运输、调节水利等多种功能,是东亚地区人类早期开发、利用湿地的杰出范例。如今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面积的保留和还原了原来的湿地生态系统,公园内林木繁茂、水系纵横,同时为了反映良渚文化稻作文明的特点,还套种了大量的水稻,吸引了大量珍贵鸟类前来栖息,充分展示了良渚古城时期的水乡泽国风貌。
万余件出土器物。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总量达1万余件。其中玉器逾7000件,其中有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玉器器类的玉琮,良渚文化玉器中单位面积最大的玉璧,还有被认为是王权或军事统帅权象征物的玉钺,以及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纹玉器等,不仅表明以琮、璧、钺等玉器为载体的精神信仰已得到了当时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建立在等级分化基础之上的规范化用玉制度业已形成。这种精神信仰功能跟社会政治、人伦功能并重的用玉制度,恰恰体现出良渚时期发生在生产技术、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上三位一体的变化内容,从而成为环太湖地区出现区域性早期国家的重要例证。
今朝遗址公园 增添新物新趣
遗产保护展示。遗产保护展示在设计之初就设定了一套以遗产价值阐释和遗址体验相结合的展示体系。通过遗址现场展示揭示良渚古城的遗产价值,凸显中华五千年文明圣地的重要地位,增強参观的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展示中按照“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真实可逆”的原则,在充分尊重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按照“可识别、可逆”的原则,运用绿植标识、模拟复原、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等手段,开展遗址保护展示,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
内涵丰富的遗址公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展示、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是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展示利用的积极探索创新,让良渚古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不断传承永续。考古发现和研究是良渚古城价值认知的基础,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持续开展的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是参观者了解古城遗址丰富内涵和遗产价值的重要窗口。考古发掘研究、公众考古展示、互动考古体验,更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有别于其他公园的特色。
智慧公园新体验。公园为了增强互动体验,以5G技术的现代科技感为支撑,通过景区数据中台管理系统,合理适度地推出了人脸识别、智能导览、智能停车、无感支付等智慧应用,提升公园运营精细化、品质化。最有趣的,要数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1号讲解厅内,那面基于5G+AR技术的“魔镜”,它通过红外深度摄像头,识别人体姿态,为真实的人穿上虚拟的服饰,通过简单、有趣、充满科技感的方式完成“换装”,展现了不同服饰的穿着效果,让体验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活了的”良渚文化,极大提升了游客们的参与度。
发扬良渚文化 政府助力推动
漫漫申遗路。1994年,良渚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名单。1996年,良渚遗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约近42平方公里的保护范围。为了更好保护良渚遗址,2001年,浙江省和杭州市成立组建了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专门出台了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加强良渚遗址的保护力度。2016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杭州市余杭区切实履行属地责任,举全区之力推进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成立区级申遗指挥部,与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系统推进文本修编、价值提炼、保护展示、环境整治、文化宣传等工作。2018年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中国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同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专家到现场对良渚古城遗址申报项目进行考察评估。同年11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答疑代表团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巴黎总部进行现场答疑。2019年1月,根据国际组织要求,又递交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补充材料。同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公布良渚古城遗址申报项目的专业评估报告。同年7月,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对良渚古城遗址申报项目进行审议表决,一锤定音,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纳入世界文化遗产。
攻坚“十大工程”。良管委(指挥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家国情怀,以风风火火的速度、只争朝夕的精神、蹄疾步稳的状态,全面完成申遗文本编制、遗产区环境风貌修复、遗址现场保护展示、良渚博物院陈列改造、良渚遗址遗产监测中心和良渚考古保护中心场馆建设、安溪老集镇有机更新、祥彭线景观大道改造等“十大工程”,平稳完成国际专家现场评估考察、国际组织总部现场答疑、补充材料编制上报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以遗产保护管理、遗产地市民群众教育引导为主的良渚文化宣传推广,积极探索良渚文创开发,快速推进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提升。
加强良渚文化宣传。良管委(指挥部)坚持国际交流和大众传播“两条腿走路”,对外积极拓展良渚文化研究的国际合作路径,通过媒体宣传造势、举办国际论坛会议、邀请国际权威学者发声等途径,推进良渚文明的国际传播和国际认可。对内广泛开展良渚文化普及宣传和利益相关者教育引导,按季度更新遗址区村社良渚文化宣传栏,制作发放《良渚遗址保护手册》和《良渚遗址讯报》共30余万份,设置文化礼堂良渚文化特色展厅、良渚文化宣教长廊,组织良渚文化主题的普及讲座、文艺汇演、摄影巡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此外,良管委(指挥部)还编纂《良渚文化》地方教材,积极推动良渚文化走进全国统编版《中国历史》教科书,不断推出良渚文明精品展,开发良渚文化主题文创产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和内容,努力讲好良渚故事,放大良渚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