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的劳动需求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转移承接国的视角

来源 :财贸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printhe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角度,借鉴Falk等提出的标准劳动需求方程模型,基于中国2002—2007年25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劳动需求的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促进了劳动需求总量的增长,但其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其中,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技术行业和出口导向型行业的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中国劳动需求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密集型行业和进口替代型行业的产品内国际生产分工对劳动需求的增长存在负面效应。因此,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
其他文献
对MODBUS总线在变频驱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采用Modbus-RTU通信协议,实现了CP1H和4台变频器之间的串行通信,通过变频器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液压定量泵的流量。结
对假肢接受腔数控加工机床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设计。选用工控机和研华PCI-1240四轴运动控制卡为核心控制单元组成开环控制系统。在Windows2000环境下用Visual C++语言开发
阅读近年来发表的研究“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时间和标志的文章,既从中受到启发,同时又深感有的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愿将此写出来,求教于党史界.
压电致动器的迟滞效应可以视为外部干扰,它既有低频部分又有高频部分,零相位误差跟踪控制器加干扰观测器的结构可以有效地补偿迟滞效应的低频成分,但未补偿高频成分,为了改进
当前磨床工业正处于“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的关键时刻,模块化是组织复杂产品和过程的有效方法,因此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对品种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作者阐述了磨床模块
分析了钻模钻孔时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计算出加工误差,并采取合理措施保证了零件精度。
以制度经济学中戴维斯一诺思模型为理论框架,以叠石桥家纺产品市场为案例,分析专业市场形成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初级行动团体、次级行动团体和制度装置等。结果表明:家庭联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