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河南省舞钢市铁山乡政府,一股清新扑面而来。公园式的院子里绿树红花,六层办公楼威严矗立,办公室窗明几净。漫步新农村,一个个院落整洁有序,一条条马路笔直平坦,充满欢乐的文化广场上,洋溢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土地流转进展顺利,孕育无限希望;产业集聚区厂房鳞次栉比,厂群关系和谐;畜牧养殖区标准化圈舍整齐划一,一片生机勃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果实累累,菜农满面春风。
忆往昔触目惊心。5年前,老乡政府楼房低矮狭窄,院内脏乱不堪,遇到下雨天,职工们“望穿”院内积水;西部山区交通闭塞,出行不便,群众怨声载道;养殖户闭门散户喂养,效益欠佳;厂群关系恶化,群众四处上访;娱乐休闲无去处,违法现象严重。
望今日蒸蒸日上,铁山人民都心知肚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与铁山乡的乡长周英杰密不可分。认识的人都说,真情洒满铁山,练就一个十足的多面手。
善理财的能手
2004年9月,年仅35岁的周英杰被选举为铁山乡乡长。“这里面包含着领导和父老乡亲的多大信任啊!”周英杰回忆说,“我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一上任,首先面临的是财政难题。当时铁山乡财政匮乏,各种外欠债加银行贷款共500多万元,而年财政收入仅120万元。面对巨额债务,周英杰白天查资料、摸情况、分析形势、商量对策,晚上苦思冥想、寻找出路。他带领工作人员抓招商、上项目,多手段促经济增长。6年来,铁山乡经济突飞猛进。2009年财政收入完成875万元,2010年,仅7月份一个月就完成财政收入470多万元。
经济好转后的第一要务就是还债。每一笔欠款,每一次支出,他都有详细记录,记账单塞满了两个抽屉。往日还款“糊涂账”在他手里变成了“还款单”,分年度、按计划还清,既避免了政府的损失,又维护了债主的权益。
严格财政纪律是财政工作的保证。周英杰在乡职工大会上诚恳地说:“我们不能浪费一分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勤俭节约从我自身做起。”他坚持“一高一控制”的原则:给群众办事要“高标准”,控制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等各种费用。“周乡长打印资料都是用双面,没想到一张纸他都不舍得浪费。”一位工作人员说。
村务管理是乡财政的重要部分。成立村级财务管理中心,村级财务管理中心账目必须向村民委员会公开,各项工程实行公开招标,严管资金。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价格一压再压。“我们必须实行价格公开,这样才有说服力。”周英杰说到做到,招投标期间,一个电棒、一个开关的型号价格都公开透明,施工单位必须保证货真价实,这样的阳光工程让群众心服口服。
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价格、承包人、施工情况等向村民公开。提前有计划,事后有验收。确定价格、工程进度、竣工验收都有纪委、财政所、办公室、规划所等部门全程参与。工程量和土地面积实地测量,按标准计算。某项工程结束时,施工方想多报工程量,验收小组一尺子一尺子丈量确认,为政府减少损失数万元。秸秆还田给农户补助,有人想趁周乡长出差多报田地亩数,他立即要求村上张榜公布补助费分配结果,照相为据,虚报者顿不做声。征地费用分配不允许村里提一分钱,全部公开公正地分给群众,他亲自坐镇,督促办款,亲眼看着群众领走,避免了焦点问题上访事件发生。有人这样说:“周乡长论得真,想和他打马虎眼,没门儿。”
周英杰坚持“公生明,廉生威”,对待工作履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三个承诺,公道正派,以身作则。有一次,一位老乡想从周英杰那里搞到修路工程,便带着礼品找他。周英杰断然拒绝,并严肃地说:“全乡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我做不了主。公平竞标是你唯一的办法。”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清廉的公仆本色。
通过几年努力,全乡仅财政支出一项就节约资金200多万元。在没有任何计划的情况下,用他“抠”出来的钱为各村修路近40公里。目前铁山乡乡村财务制度规范,乡财政运行良好。
会协调的专家
周英杰办公室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摞着一个个档案袋,里面分门别类:薄冲征地、变电站征地、上曹协调、创卫协调、污水处理厂协调、养殖园区协调……上面全是协调日志和进展情况,这一个个档案袋是他日日夜夜的心血凝成的。
薄冲村紧邻垭口,2004年,市一高、民政局、文化局依法征用薄冲村200多亩土地。由于征地面积大,涉及农户多,人地矛盾突出,加之1997年土地延包不完善,群众对土地赔偿问题模糊,对政府不信任,征地工作障碍重重。
2004年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当人们都沉浸在举家团圆的气氛中时,周英杰却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带领乡纪委书记刘玉等人来到铁山乡薄冲村,处理赔偿纠纷。他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措施,成立调地工作组,调查摸底,核实土地面积,确定分地人口。薄冲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他场场必到。2005年2月18日,该村通过了关于调整土地及征地费用分配决议:一是全部给被征地农户,今后不再调给相当面积的土地;二是土地补偿金归集体所有,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安置补助费归被征地农户所有。尊重代表们的意见,两种方案灵活选择,签字执行,分配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到2005年3月29日,终于还群众一个明白,延续多年的占地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某村一位村民不很理解,拿着赔偿表到省里咨询。省里的专家对周英杰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乡长把政策吃得如此透,这在全省也不多见啊!”
乡政府工作错综复杂,突发事件常有。2006年5月的一个晚上,有两个村民组因荒山纠纷准备次日上山械斗。周英杰得知消息后,马上汇报给有关领导,并连夜通知班子成员制订预案,组织近百人赶在冲突双方之前到达现场,在双方中间筑起一道“人墙”。说服双方群众,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湖滨变电站、污水处理厂、新办公楼建设等的协调都牵涉很多问题,周英杰加班加点,逐一攻破,化险为夷。
讲实干的领导
面对全乡并不优越的物质基础和自然环境,周英杰心里沉甸甸的。为增加农民收入,他可没少费心神。
2005年,市里对养殖业实行优惠政策。他亲自上阵,建立以中曹、乔庄、营街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园区。畜牧养殖园区饲养规模达到2万头,年出栏生猪4万头,产值在4000万元以上。投入资金25万元,在该园区建成高标准畜牧检疫防疫中心站,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防疫服务,使养殖户最大限度地受益获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建立了铁山乡优质红薯种植基地、牧草种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加快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思想转变。为落户辖区的企业协调好用地、用电、用水、地方关系、厂群关系等事宜,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市汇丰冶金炉料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2月开工,周英杰每周要去察看一次,工程总投资2.2亿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流动资金l亿元。资金来源:自筹7000万元,招商引资1.5亿元),年加工废钢80万吨,每年可实现产值24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實现利润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20个。全乡以棉纺、炼铁、耐材、建筑、钢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现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铁山乡的干部职工都知道,周乡长历来追求尽善尽美。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而又细,一个文件、一份合同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对待工作,他有一股顽强的拼劲。在他的意识里,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不分白天黑夜。创卫期间,他起早贪黑,带领干部连续奋战;秸秆禁烧,他日夜巡回督察,每一幅标语、每一个指挥篷、每一个火堆,他都能够一一说出它们的内容和位置;修路建房,从宣传发动到公开招标、监督进程、质量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身影。2009年5月6日,周英杰去薄冲村察看修路情况,看完已是上午11点50分。他说:“咱们再去王大苗和小刘庄看看吧,这样中午吃饭才踏实。”结束时已经是12点48分。
百姓疾苦时刻牵动着周乡长的心。2009年8月28日晚,一场暴雨袭击我市。29日凌晨,他便给有关人员打电话:“我刚才巡视了一遍,受灾面积很大,按每个人所分管的点,把受灾情况拍下来,做个详细记录。”大家知道他是关心群众,先做到心中有数。7月29日,周英杰等慰问了振宇棉纺厂和汇丰冶金炉料有限公司职工。在回来的路上,他说:“我们得常关注企业职工的生活。咱的干部应该经常来看看,体验体验工人的辛苦。”
领导体谅百姓,群众也会感恩戴德。2008年底,听到周乡长在宣传发动修路,薄冲村全村群众齐上阵,出现了义务铺垫路基、占地不要赔偿的感人场面,此举后来在该乡小刘庄、付庄、王大苗相继出现,这在铁山乡修路史上尚属首例。
勤学习的典范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句话在周英杰身上彰显光彩。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学以致用。每次学习活动,总是挤时间,沉下心,带头参加学习,树立了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典范。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工作繁忙的周英杰坚持自学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不但计算机操作娴熟,还常常指导身边的同志。讲起网络编辑来头头是道,就连年轻人都自叹不如。他花费半年多时间创建的铁山乡政府网站成为大家交流学习的好去处。
熟练掌握国家法规政策使其基层工作如鱼得水。铁山乡网站政策法规一栏里,收集了国家各项法律、农村法规、政策等。一有空,他就打开网页研读一番,广泛涉猎。周乡长甚至在工作现场就能说出哪一部、哪一条、哪一款,他对政策法律的熟练驾驭令人折服。社交礼仪、公文写作、古代美文等学习内容也很丰富。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大大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周英杰坚持在学习中思考,大胆探索,工作中多有创新之处。创造性地改拆遷工作“先签订协议,出台征地补偿方案”的模式为从“固定地面附属物”入手;运用动态管理方法,建立征地费用分配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实现了公平公正;处理界定纠纷中“协商——辩论——调解——确定”的工作思路引导群众自行解决等推动了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一路走来,周英杰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是群众的欢迎和领导的信任。他多次获得国家统计工作先进个人、省市级协调工作先进个人、创卫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这一切来源于他极高的素质修养,来源于他对法律政策的透彻领悟、熟练驾驭,更来源于他“一心为公,真情为民”的为官理念。如今,周英杰正以忘我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耕耘在铁山这片土地上,书写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壮丽华章。
编校:董方晓
忆往昔触目惊心。5年前,老乡政府楼房低矮狭窄,院内脏乱不堪,遇到下雨天,职工们“望穿”院内积水;西部山区交通闭塞,出行不便,群众怨声载道;养殖户闭门散户喂养,效益欠佳;厂群关系恶化,群众四处上访;娱乐休闲无去处,违法现象严重。
望今日蒸蒸日上,铁山人民都心知肚明:今天的幸福生活与铁山乡的乡长周英杰密不可分。认识的人都说,真情洒满铁山,练就一个十足的多面手。
善理财的能手
2004年9月,年仅35岁的周英杰被选举为铁山乡乡长。“这里面包含着领导和父老乡亲的多大信任啊!”周英杰回忆说,“我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一上任,首先面临的是财政难题。当时铁山乡财政匮乏,各种外欠债加银行贷款共500多万元,而年财政收入仅120万元。面对巨额债务,周英杰白天查资料、摸情况、分析形势、商量对策,晚上苦思冥想、寻找出路。他带领工作人员抓招商、上项目,多手段促经济增长。6年来,铁山乡经济突飞猛进。2009年财政收入完成875万元,2010年,仅7月份一个月就完成财政收入470多万元。
经济好转后的第一要务就是还债。每一笔欠款,每一次支出,他都有详细记录,记账单塞满了两个抽屉。往日还款“糊涂账”在他手里变成了“还款单”,分年度、按计划还清,既避免了政府的损失,又维护了债主的权益。
严格财政纪律是财政工作的保证。周英杰在乡职工大会上诚恳地说:“我们不能浪费一分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勤俭节约从我自身做起。”他坚持“一高一控制”的原则:给群众办事要“高标准”,控制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等各种费用。“周乡长打印资料都是用双面,没想到一张纸他都不舍得浪费。”一位工作人员说。
村务管理是乡财政的重要部分。成立村级财务管理中心,村级财务管理中心账目必须向村民委员会公开,各项工程实行公开招标,严管资金。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价格一压再压。“我们必须实行价格公开,这样才有说服力。”周英杰说到做到,招投标期间,一个电棒、一个开关的型号价格都公开透明,施工单位必须保证货真价实,这样的阳光工程让群众心服口服。
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价格、承包人、施工情况等向村民公开。提前有计划,事后有验收。确定价格、工程进度、竣工验收都有纪委、财政所、办公室、规划所等部门全程参与。工程量和土地面积实地测量,按标准计算。某项工程结束时,施工方想多报工程量,验收小组一尺子一尺子丈量确认,为政府减少损失数万元。秸秆还田给农户补助,有人想趁周乡长出差多报田地亩数,他立即要求村上张榜公布补助费分配结果,照相为据,虚报者顿不做声。征地费用分配不允许村里提一分钱,全部公开公正地分给群众,他亲自坐镇,督促办款,亲眼看着群众领走,避免了焦点问题上访事件发生。有人这样说:“周乡长论得真,想和他打马虎眼,没门儿。”
周英杰坚持“公生明,廉生威”,对待工作履行“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三个承诺,公道正派,以身作则。有一次,一位老乡想从周英杰那里搞到修路工程,便带着礼品找他。周英杰断然拒绝,并严肃地说:“全乡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我做不了主。公平竞标是你唯一的办法。”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清廉的公仆本色。
通过几年努力,全乡仅财政支出一项就节约资金200多万元。在没有任何计划的情况下,用他“抠”出来的钱为各村修路近40公里。目前铁山乡乡村财务制度规范,乡财政运行良好。
会协调的专家
周英杰办公室的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摞着一个个档案袋,里面分门别类:薄冲征地、变电站征地、上曹协调、创卫协调、污水处理厂协调、养殖园区协调……上面全是协调日志和进展情况,这一个个档案袋是他日日夜夜的心血凝成的。
薄冲村紧邻垭口,2004年,市一高、民政局、文化局依法征用薄冲村200多亩土地。由于征地面积大,涉及农户多,人地矛盾突出,加之1997年土地延包不完善,群众对土地赔偿问题模糊,对政府不信任,征地工作障碍重重。
2004年腊月二十三是传统的小年,当人们都沉浸在举家团圆的气氛中时,周英杰却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带领乡纪委书记刘玉等人来到铁山乡薄冲村,处理赔偿纠纷。他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措施,成立调地工作组,调查摸底,核实土地面积,确定分地人口。薄冲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他场场必到。2005年2月18日,该村通过了关于调整土地及征地费用分配决议:一是全部给被征地农户,今后不再调给相当面积的土地;二是土地补偿金归集体所有,按现有人口平均分配,安置补助费归被征地农户所有。尊重代表们的意见,两种方案灵活选择,签字执行,分配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监督。到2005年3月29日,终于还群众一个明白,延续多年的占地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某村一位村民不很理解,拿着赔偿表到省里咨询。省里的专家对周英杰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乡长把政策吃得如此透,这在全省也不多见啊!”
乡政府工作错综复杂,突发事件常有。2006年5月的一个晚上,有两个村民组因荒山纠纷准备次日上山械斗。周英杰得知消息后,马上汇报给有关领导,并连夜通知班子成员制订预案,组织近百人赶在冲突双方之前到达现场,在双方中间筑起一道“人墙”。说服双方群众,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湖滨变电站、污水处理厂、新办公楼建设等的协调都牵涉很多问题,周英杰加班加点,逐一攻破,化险为夷。
讲实干的领导
面对全乡并不优越的物质基础和自然环境,周英杰心里沉甸甸的。为增加农民收入,他可没少费心神。
2005年,市里对养殖业实行优惠政策。他亲自上阵,建立以中曹、乔庄、营街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园区。畜牧养殖园区饲养规模达到2万头,年出栏生猪4万头,产值在4000万元以上。投入资金25万元,在该园区建成高标准畜牧检疫防疫中心站,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防疫服务,使养殖户最大限度地受益获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建立了铁山乡优质红薯种植基地、牧草种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加快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思想转变。为落户辖区的企业协调好用地、用电、用水、地方关系、厂群关系等事宜,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市汇丰冶金炉料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2月开工,周英杰每周要去察看一次,工程总投资2.2亿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流动资金l亿元。资金来源:自筹7000万元,招商引资1.5亿元),年加工废钢80万吨,每年可实现产值24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實现利润5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20个。全乡以棉纺、炼铁、耐材、建筑、钢加工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现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铁山乡的干部职工都知道,周乡长历来追求尽善尽美。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而又细,一个文件、一份合同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对待工作,他有一股顽强的拼劲。在他的意识里,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不分白天黑夜。创卫期间,他起早贪黑,带领干部连续奋战;秸秆禁烧,他日夜巡回督察,每一幅标语、每一个指挥篷、每一个火堆,他都能够一一说出它们的内容和位置;修路建房,从宣传发动到公开招标、监督进程、质量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身影。2009年5月6日,周英杰去薄冲村察看修路情况,看完已是上午11点50分。他说:“咱们再去王大苗和小刘庄看看吧,这样中午吃饭才踏实。”结束时已经是12点48分。
百姓疾苦时刻牵动着周乡长的心。2009年8月28日晚,一场暴雨袭击我市。29日凌晨,他便给有关人员打电话:“我刚才巡视了一遍,受灾面积很大,按每个人所分管的点,把受灾情况拍下来,做个详细记录。”大家知道他是关心群众,先做到心中有数。7月29日,周英杰等慰问了振宇棉纺厂和汇丰冶金炉料有限公司职工。在回来的路上,他说:“我们得常关注企业职工的生活。咱的干部应该经常来看看,体验体验工人的辛苦。”
领导体谅百姓,群众也会感恩戴德。2008年底,听到周乡长在宣传发动修路,薄冲村全村群众齐上阵,出现了义务铺垫路基、占地不要赔偿的感人场面,此举后来在该乡小刘庄、付庄、王大苗相继出现,这在铁山乡修路史上尚属首例。
勤学习的典范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句话在周英杰身上彰显光彩。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学以致用。每次学习活动,总是挤时间,沉下心,带头参加学习,树立了勤奋学习、终身学习的典范。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不会相信,工作繁忙的周英杰坚持自学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不但计算机操作娴熟,还常常指导身边的同志。讲起网络编辑来头头是道,就连年轻人都自叹不如。他花费半年多时间创建的铁山乡政府网站成为大家交流学习的好去处。
熟练掌握国家法规政策使其基层工作如鱼得水。铁山乡网站政策法规一栏里,收集了国家各项法律、农村法规、政策等。一有空,他就打开网页研读一番,广泛涉猎。周乡长甚至在工作现场就能说出哪一部、哪一条、哪一款,他对政策法律的熟练驾驭令人折服。社交礼仪、公文写作、古代美文等学习内容也很丰富。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大大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周英杰坚持在学习中思考,大胆探索,工作中多有创新之处。创造性地改拆遷工作“先签订协议,出台征地补偿方案”的模式为从“固定地面附属物”入手;运用动态管理方法,建立征地费用分配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实现了公平公正;处理界定纠纷中“协商——辩论——调解——确定”的工作思路引导群众自行解决等推动了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一路走来,周英杰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是群众的欢迎和领导的信任。他多次获得国家统计工作先进个人、省市级协调工作先进个人、创卫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这一切来源于他极高的素质修养,来源于他对法律政策的透彻领悟、熟练驾驭,更来源于他“一心为公,真情为民”的为官理念。如今,周英杰正以忘我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耕耘在铁山这片土地上,书写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壮丽华章。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