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的因缘际会,常常成为艺术的“触机”,甚至可以促成一个艺术家创造出艺术的奇迹。一九八一年秋画家张仃的新疆之行,便是如此。古老的丝绸之路,吹拂着时代新风,在他铿锵有力的焦墨节奏韵律中,释放出一种异样的风采,成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的黄钟大吕。
张仃时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按照惯例,作为一院之长,应当坐镇学院,狠抓教学行政工作。此时的张仃,却被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和艺术使命感所左右,再也无法安于这个角色。“院长”与“画家”两种身份在他身上发生了冲突。
这一切自有缘由。经过“文革”的炼狱,张仃的精神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的理想已淳化为深沉的个性与人性。表现在艺术风格上,就是由五彩缤纷的装饰画风转向黑白交织、庄严肃穆的焦墨山水。在一片玄与素的世界里,张仃找到了新的自我,多年来被压抑的艺术能量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一般。然而,人生易老,岁月无情,此时张仃已步入生命的晚年,多年来的各种政治运动,消耗了他太多的时间。现在,他要珍惜时光,实现自己的艺术夙愿。
如果回顾一下张仃“文革”复出后那几年的艺术活动,即可发现那是一段忙碌的岁月:一九七七年秋太行十渡写生,创作长卷《房山十渡焦墨写生图卷》,一九七八年为上海美术制片厂动画片《哪吒闹海》做美术总设计,一九七九年主持首都机场候机楼大型壁画群工程,创作巨型装饰壁画《哪吒闹海》,一九八○年赴桂林、四川写生。一九八一年,繁忙达到顶点:三月赴四川写生,四月赴桂林写生,五月赴燕山写生,七月到庐山写生,八月利用参加工艺美术讲习会的机会到厦门鼓浪屿写生,创作长卷《兴坪渔家》、《石庙子公社》、《燕山八品叶道中》、《庐山锦绣谷焦墨》等。
张仃的新疆之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张仃此行,是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锋的邀请。王锋爱好书画,多年来一直仰慕张仃的大名,其妻子在延安时期就认识张仃,与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党委书纪梁速征是密友。而梁速征又是张仃的老搭档,张仃曾多年在装潢系蹲点。当时装潢系与轻工部新疆厅合作在乌鲁木齐市办了一个艺术培训班,为当地培养艺术人才,工艺美院的老师们轮流去那里讲学。作为回报,对方提供食宿及交通工具,供老师们下去写生采风。这些都是张仃新疆之行的促成因素。
作为一位抱负远大的画家,张仃对新疆一直怀有憧憬之情。说来奇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丝绸之路的作品不少,异彩纷呈,然而在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世界里,却几乎看不到它的影子,中国绘画的主流——文人画的笔墨崇尚阴柔空灵、平淡天真,擅长表现烟雾笼罩、小桥流水,很少表现西北高原、浩瀚大漠的精神气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缺憾。现代以降,尤其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状况有很大改观,画家黄胄率先描绘新疆少数民族生活风情,以热情洋溢、乐观开朗的画面开一代新风。然而黄胄的描绘主要限于人物和毛驴,山水画的领域依然沉寂如故。现在,张仃的机遇来了。那么,他能否通过这次新疆之行,以铿锵苍劲的焦墨语言,弥补中国画这个由来已久的缺憾?
一九八一年九月下旬,张仃登上飞向乌鲁木齐的民航班机。经过三个小时的航行,飞机驶入新疆境内,飞越天山时,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银光闪耀、呼啸律动的雪山冰峰如海浪般奔涌而来,令张仃血脉 张,不能自已。张仃生前与笔者谈起过这次飞越天山时的感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仃的新疆之行历时半个月,到过的地方有乌鲁木齐、乌市南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阿克苏温宿原始胡杨林(现叫神木园)、库车大寺、克孜尔千佛洞,一路写生不断,得稿盈箧。其中,以温宿戈壁滩上那片死而复苏的胡杨林,最契慰张仃的心灵。胡杨是新疆戈壁特有的树种,根深可达十来米,以生命力超强著称,能够在极端严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严寒、酷热、极旱,都不足以将它摧毁,在对环境的适应中,胡杨的姿态扭曲变形,千奇百怪,令人瞠目。因此,当地流传“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神话。在这片胡杨林下,张仃徘徊流连,不忍离去,宛如神灵附体。以此为触机,诞生了焦墨巨作《巨木赞》(此画现收藏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在《巨木赞》的跋中,画家以苍劲古朴的篆书写下——
南疆温宿县之北四十公里的戈壁滩中,有一绿洲,占地十余亩,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十一世纪,库里木西来东土传经,每值夏季,朝圣者络绎不绝。库死后,葬于此,故称库里木西玛扎。一七二四年大地震毁城,古木亦罹难,有拔地而出,有断裂为二,枝干触地而复生。经数百年风沙雨雪,尚余数十株,高五六丈,腰十余围,或俯或仰,扭曲变形,折钗股,屋漏痕,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既不堪为栋梁,亦不能制舟车,其状如狮如象,如龙如虎,如金刚,如厉鬼,如问天之屈子,如乌江之霸王,吾徘徊终日,不能离去。夜宿牧场,次日再访,适遇秋雨,怅怅而返,但巨木幽灵,绕我不去……想巨木受日月之光华,得天地之正气,因生命之渴求,不屈不挠,或死而复生,或再抽新条。风雷激荡,沧海桑田,念天地之悠悠,实为中华大地之罕物,民族精神之象征。太史公为豪杰立传,吾为巨木传神,人画松柏以自况,吾为杨柳竖丰碑,使千载寂寞,披图可鉴。
《巨木赞》高九十四厘米,长四百四十厘米,远看剑拔弩张,鬼神出没;近看则沉雄磊落,真力弥漫。十几株奇形怪状、扭曲变形、死而后生的胡杨木占据整个画面,释放着令人悚然的视觉冲击力,其间穿插丘陵、牧场、回族墓地,千年雪山冰峰默默耸立天际。长跋落在画的底部,顺应带状沙丘形空间绵延展开,与整个画面融为一体。书体是古篆,静穆而凝重,像青铜底座一样,托举起整个画幅。站在这幅巨作前,观者始而震撼惊悚,继而深思遐想,终而顿悟:这不就是一部壮怀激烈的《命运》交响曲,一首内涵深厚、回肠荡气的生命的史诗吗?那段掷地有声的长跋,可谓啼血之鸣,将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与追求,痛苦与希望,光荣与梦想,表达得何其深沉、透彻!评论家何西来认为:“这种如狮如象、生龙活虎的古木的意象,在无边无际的严酷的荒漠环境的映衬下,更显出生命的顽强和造化的神秘。‘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这里有一种苍凉、浩茫的悲剧意识,它是个人的、生命的、民族的,也是历史的。如主体生命与客体生命交会时放出的一道亮光,一个闪电。此画骨法遒劲,气韵沉雄勃郁,因为写进了画家生命的奔突,和身历劫波后的愤激,而把焦墨艺术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我以为,称之为张仃的‘焦墨离骚’,不算过誉。”
张仃时任中央工艺美院院长。按照惯例,作为一院之长,应当坐镇学院,狠抓教学行政工作。此时的张仃,却被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和艺术使命感所左右,再也无法安于这个角色。“院长”与“画家”两种身份在他身上发生了冲突。
这一切自有缘由。经过“文革”的炼狱,张仃的精神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单纯的理想已淳化为深沉的个性与人性。表现在艺术风格上,就是由五彩缤纷的装饰画风转向黑白交织、庄严肃穆的焦墨山水。在一片玄与素的世界里,张仃找到了新的自我,多年来被压抑的艺术能量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一般。然而,人生易老,岁月无情,此时张仃已步入生命的晚年,多年来的各种政治运动,消耗了他太多的时间。现在,他要珍惜时光,实现自己的艺术夙愿。
如果回顾一下张仃“文革”复出后那几年的艺术活动,即可发现那是一段忙碌的岁月:一九七七年秋太行十渡写生,创作长卷《房山十渡焦墨写生图卷》,一九七八年为上海美术制片厂动画片《哪吒闹海》做美术总设计,一九七九年主持首都机场候机楼大型壁画群工程,创作巨型装饰壁画《哪吒闹海》,一九八○年赴桂林、四川写生。一九八一年,繁忙达到顶点:三月赴四川写生,四月赴桂林写生,五月赴燕山写生,七月到庐山写生,八月利用参加工艺美术讲习会的机会到厦门鼓浪屿写生,创作长卷《兴坪渔家》、《石庙子公社》、《燕山八品叶道中》、《庐山锦绣谷焦墨》等。
张仃的新疆之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张仃此行,是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锋的邀请。王锋爱好书画,多年来一直仰慕张仃的大名,其妻子在延安时期就认识张仃,与中央工艺美院装潢系党委书纪梁速征是密友。而梁速征又是张仃的老搭档,张仃曾多年在装潢系蹲点。当时装潢系与轻工部新疆厅合作在乌鲁木齐市办了一个艺术培训班,为当地培养艺术人才,工艺美院的老师们轮流去那里讲学。作为回报,对方提供食宿及交通工具,供老师们下去写生采风。这些都是张仃新疆之行的促成因素。
作为一位抱负远大的画家,张仃对新疆一直怀有憧憬之情。说来奇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写丝绸之路的作品不少,异彩纷呈,然而在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世界里,却几乎看不到它的影子,中国绘画的主流——文人画的笔墨崇尚阴柔空灵、平淡天真,擅长表现烟雾笼罩、小桥流水,很少表现西北高原、浩瀚大漠的精神气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缺憾。现代以降,尤其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状况有很大改观,画家黄胄率先描绘新疆少数民族生活风情,以热情洋溢、乐观开朗的画面开一代新风。然而黄胄的描绘主要限于人物和毛驴,山水画的领域依然沉寂如故。现在,张仃的机遇来了。那么,他能否通过这次新疆之行,以铿锵苍劲的焦墨语言,弥补中国画这个由来已久的缺憾?
一九八一年九月下旬,张仃登上飞向乌鲁木齐的民航班机。经过三个小时的航行,飞机驶入新疆境内,飞越天山时,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银光闪耀、呼啸律动的雪山冰峰如海浪般奔涌而来,令张仃血脉 张,不能自已。张仃生前与笔者谈起过这次飞越天山时的感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仃的新疆之行历时半个月,到过的地方有乌鲁木齐、乌市南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阿克苏温宿原始胡杨林(现叫神木园)、库车大寺、克孜尔千佛洞,一路写生不断,得稿盈箧。其中,以温宿戈壁滩上那片死而复苏的胡杨林,最契慰张仃的心灵。胡杨是新疆戈壁特有的树种,根深可达十来米,以生命力超强著称,能够在极端严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严寒、酷热、极旱,都不足以将它摧毁,在对环境的适应中,胡杨的姿态扭曲变形,千奇百怪,令人瞠目。因此,当地流传“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神话。在这片胡杨林下,张仃徘徊流连,不忍离去,宛如神灵附体。以此为触机,诞生了焦墨巨作《巨木赞》(此画现收藏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在《巨木赞》的跋中,画家以苍劲古朴的篆书写下——
南疆温宿县之北四十公里的戈壁滩中,有一绿洲,占地十余亩,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十一世纪,库里木西来东土传经,每值夏季,朝圣者络绎不绝。库死后,葬于此,故称库里木西玛扎。一七二四年大地震毁城,古木亦罹难,有拔地而出,有断裂为二,枝干触地而复生。经数百年风沙雨雪,尚余数十株,高五六丈,腰十余围,或俯或仰,扭曲变形,折钗股,屋漏痕,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既不堪为栋梁,亦不能制舟车,其状如狮如象,如龙如虎,如金刚,如厉鬼,如问天之屈子,如乌江之霸王,吾徘徊终日,不能离去。夜宿牧场,次日再访,适遇秋雨,怅怅而返,但巨木幽灵,绕我不去……想巨木受日月之光华,得天地之正气,因生命之渴求,不屈不挠,或死而复生,或再抽新条。风雷激荡,沧海桑田,念天地之悠悠,实为中华大地之罕物,民族精神之象征。太史公为豪杰立传,吾为巨木传神,人画松柏以自况,吾为杨柳竖丰碑,使千载寂寞,披图可鉴。
《巨木赞》高九十四厘米,长四百四十厘米,远看剑拔弩张,鬼神出没;近看则沉雄磊落,真力弥漫。十几株奇形怪状、扭曲变形、死而后生的胡杨木占据整个画面,释放着令人悚然的视觉冲击力,其间穿插丘陵、牧场、回族墓地,千年雪山冰峰默默耸立天际。长跋落在画的底部,顺应带状沙丘形空间绵延展开,与整个画面融为一体。书体是古篆,静穆而凝重,像青铜底座一样,托举起整个画幅。站在这幅巨作前,观者始而震撼惊悚,继而深思遐想,终而顿悟:这不就是一部壮怀激烈的《命运》交响曲,一首内涵深厚、回肠荡气的生命的史诗吗?那段掷地有声的长跋,可谓啼血之鸣,将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声与追求,痛苦与希望,光荣与梦想,表达得何其深沉、透彻!评论家何西来认为:“这种如狮如象、生龙活虎的古木的意象,在无边无际的严酷的荒漠环境的映衬下,更显出生命的顽强和造化的神秘。‘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这里有一种苍凉、浩茫的悲剧意识,它是个人的、生命的、民族的,也是历史的。如主体生命与客体生命交会时放出的一道亮光,一个闪电。此画骨法遒劲,气韵沉雄勃郁,因为写进了画家生命的奔突,和身历劫波后的愤激,而把焦墨艺术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我以为,称之为张仃的‘焦墨离骚’,不算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