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流浪精神病患者也在不断增多,他们给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鉴于他们存在的特殊性,对其护理存在很大的风险。本文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分析总结出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19-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城市流动人口逐渐增加,各类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所谓精神病患者是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其认知、思维、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异常,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毫无疑问,精神病患者属于弱势群体,理应得到社会及家人的关怀和照顾。但精神病医院的治疗成本昂贵,经济困难的家庭根本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给精神病患者治病,无奈之下,只好让他们到社会上流浪。他们大多病史不明、病症复杂,治疗、护理等方面又不同于一般社会患者,存在很大的护理风险[1]。
1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
1.1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精神病种类较多,患者病症复杂,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文疯子”、有的歌舞不止、有的患有严重抑郁症,最可怕的是“武疯子”,据了解,在所有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武疯子”大约占三分之一,这类患者易兴奋冲动、躁动,具有主动攻击意识,一般伴有精神分裂、妄想、多疑等症状,常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入院后可能会与其他患者或者医务护理人员发生争斗,对他人造成伤害,使护理工作存在很大风险。此外,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无法对自身疾病进行描述,病史信息一般不详,这也给医院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困难与风险[1]。
1.2护理人员的问题。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基本上都没有家人的陪同,护理人员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太大,对这些患者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照顾不到位;再加上患者病症较复杂,经常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护理人员不能熟练的处理这些问题等多种原因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此外,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加,但政府的投入资金并不足,导致病人的治疗经费欠缺,医院为了节省开支,只能雇佣少量的护理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护理风险的产生[2]。
1.3医疗设施不完善。首先,医院病区划分的并不合理,病房太多,不利于护理人员对其监视,如有意外发生,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赶到;其次,医院的公共设施设计的不够人性化,如地板太光滑,经常会有患者跌倒;最后,医院的护理人员匮乏,护理经验也不足,缺乏护理意识。以上这些原因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1]。
1.4缺少法律保障。对流浪精神病患者收容、治疗、护理等行为,属于社会公益活动,但目前我国对精神病患者的权利保护缺少法律保障。流浪精神病患者在缺少监护人的情况下,一些需要签字的要求不能实现,这会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治疗。而且,一旦涉及到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承担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万一监护人找来,有可能会引发医患纠纷,这对于开展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没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护理风险也会大大增加[2]。
2护理对策
在对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收留、治疗、护理等过程中,护理风险一直存在。为了有效避免护理风险,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2.1加强基础护理。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入院前长期在社会流浪,经常是衣衫褴褛,身上散发出恶臭气味,甚至还有可能会携带其他疾病。因此,为了其他病患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入院时工作人员应给他们进行全面的卫生清理及检查,如洗澡、剪发、更换新衣等,认真进行身体检查,做好详细记录,将护理风险存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3]。
2.2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风险的存在。护理工作一般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开展的,这时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对处理意外事件就显得至关重要。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
2.3加强心理护理。流浪精神病患者长期得不到别人的关怀与照顾,入院时绝大多数会感到恐惧、紧张、不知所措,要让此类患者消除心理恐惧,心理护理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这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轻柔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节[1,2]。
2.4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病症表现形式不一,应根据患者表现对其进行分级处理、专人看护,对有伤人行为的病患,采取隔离措施。对病区的安全问题,应定期检查,收缴各种危险性工具,如打火机、刀片、玻璃片等,将各种潜在风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3]。
3小结
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思维混乱,行事怪异,常常会引发周围人的嘲笑与歧视,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这类患者具有特殊性,护理风险也会比其他普通患者要高很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与责任心,要有较强的观察力,对于护理风险要有规避意识。同时政府应该为流浪精神病患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将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雪荣.中国民康医学[J].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2012,24(17)
[2]季显琼,陈月新,张崇丽.医学与社会[J].流浪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探讨.2009,22(6)
[3]关文华.现代护理[J].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和临床护理对策.2007,4(35)
关键词: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19-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城市流动人口逐渐增加,各类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所谓精神病患者是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其认知、思维、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异常,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毫无疑问,精神病患者属于弱势群体,理应得到社会及家人的关怀和照顾。但精神病医院的治疗成本昂贵,经济困难的家庭根本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给精神病患者治病,无奈之下,只好让他们到社会上流浪。他们大多病史不明、病症复杂,治疗、护理等方面又不同于一般社会患者,存在很大的护理风险[1]。
1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
1.1患者自身存在的问题。由于精神病种类较多,患者病症复杂,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文疯子”、有的歌舞不止、有的患有严重抑郁症,最可怕的是“武疯子”,据了解,在所有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武疯子”大约占三分之一,这类患者易兴奋冲动、躁动,具有主动攻击意识,一般伴有精神分裂、妄想、多疑等症状,常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入院后可能会与其他患者或者医务护理人员发生争斗,对他人造成伤害,使护理工作存在很大风险。此外,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无法对自身疾病进行描述,病史信息一般不详,这也给医院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困难与风险[1]。
1.2护理人员的问题。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基本上都没有家人的陪同,护理人员可能会认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太大,对这些患者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照顾不到位;再加上患者病症较复杂,经常会有意外情况发生,护理人员不能熟练的处理这些问题等多种原因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此外,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不断增加,但政府的投入资金并不足,导致病人的治疗经费欠缺,医院为了节省开支,只能雇佣少量的护理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护理风险的产生[2]。
1.3医疗设施不完善。首先,医院病区划分的并不合理,病房太多,不利于护理人员对其监视,如有意外发生,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赶到;其次,医院的公共设施设计的不够人性化,如地板太光滑,经常会有患者跌倒;最后,医院的护理人员匮乏,护理经验也不足,缺乏护理意识。以上这些原因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1]。
1.4缺少法律保障。对流浪精神病患者收容、治疗、护理等行为,属于社会公益活动,但目前我国对精神病患者的权利保护缺少法律保障。流浪精神病患者在缺少监护人的情况下,一些需要签字的要求不能实现,这会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治疗。而且,一旦涉及到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承担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万一监护人找来,有可能会引发医患纠纷,这对于开展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没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护理风险也会大大增加[2]。
2护理对策
在对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收留、治疗、护理等过程中,护理风险一直存在。为了有效避免护理风险,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
2.1加强基础护理。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入院前长期在社会流浪,经常是衣衫褴褛,身上散发出恶臭气味,甚至还有可能会携带其他疾病。因此,为了其他病患及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入院时工作人员应给他们进行全面的卫生清理及检查,如洗澡、剪发、更换新衣等,认真进行身体检查,做好详细记录,将护理风险存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3]。
2.2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风险的存在。护理工作一般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开展的,这时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对处理意外事件就显得至关重要。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风险。
2.3加强心理护理。流浪精神病患者长期得不到别人的关怀与照顾,入院时绝大多数会感到恐惧、紧张、不知所措,要让此类患者消除心理恐惧,心理护理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这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轻柔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节[1,2]。
2.4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由于流浪精神病患者病症表现形式不一,应根据患者表现对其进行分级处理、专人看护,对有伤人行为的病患,采取隔离措施。对病区的安全问题,应定期检查,收缴各种危险性工具,如打火机、刀片、玻璃片等,将各种潜在风险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3]。
3小结
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思维混乱,行事怪异,常常会引发周围人的嘲笑与歧视,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这类患者具有特殊性,护理风险也会比其他普通患者要高很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与责任心,要有较强的观察力,对于护理风险要有规避意识。同时政府应该为流浪精神病患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将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雪荣.中国民康医学[J].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对策.2012,24(17)
[2]季显琼,陈月新,张崇丽.医学与社会[J].流浪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探讨.2009,22(6)
[3]关文华.现代护理[J].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和临床护理对策.200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