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媒介网络高度密集,新媒体快速发展,公众政治参与度提高,这些都对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分析归纳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客观性策略”,试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美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特点,这既是检验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也为新一届领导人形象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领导人媒介形象 美国媒体 议程设置 客观性策略
媒介见证社会力量的博弈,各种社会力量要竞争,最好的方式是围绕媒介,借助媒介展开能见度高的竞争、展开正面形象的竞争。国际政治的软实力、国内政治的亲民形象,商业竞争的名牌效应、文体明星的商业价值……都是靠媒介的舞台定位的。①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对中国领导人的报道,发现美国媒体以极大的热情对此议题进行报道,其基本采取某种特定的“客观化策略”,表现为:一方面以中立、客观的面目出现,维护美国媒体的客观报道原则和媒体的声誉;另一方面巧妙地将主观评价、意识形态偏见穿插到报道内容中,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塑造中国及其领导人形象
一、美国媒体以较大的热情关注中国现任领导人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而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自然也引起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
1、议题推送的频繁性
“对于公众议程上的几乎所有的事情,公民接触的只是一种二手现实,这种现实是由记者关于事物与局势的报道建构的。”②美国媒体塑造中国现任领导人形象的第一步便是将媒介议程转移,使得公众开始关注有关的议题,此种能够影响各种话题在公众议程上的显要性的能力被称为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
《纽约时报》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报纸,在美国最负盛名,选择这份在美国具有独特地位的媒体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一定程度反映美国媒体的报道状况。在LexisNexis的新闻报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过输入关键字:“Xi”、“President- Xi”共得到《纽约时报》相关报道2304篇。由图1可知,在2013年3月份,美国媒体对中国领导人的报道为50篇,这是现任领导人刚上任期间的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大幅度减少,在4月、5月一直维持在40篇报道,而在6月份,随着“习奥会”的进行,报道数量激增至90篇。这种高频率的报道正体现出美国媒体对中共领导人的关注,“对于所有新闻媒介来说,日复一日地重复某个话题,是关于这条消息重要性的最有力的证明。”③
2、报道体裁的多样性
不同的报道体裁为多方的言论表达提供了渠道,利用冲突与矛盾,将事件的全貌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种“客观性”的体现。而报道体裁的多样则正是该“战略步骤”第一步的体现——“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以便识别冲突情况下对手之间的真实主张。”④
基于《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在美国媒体中的独特地位,本文选择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在6月份对“习奥会”的报道来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两报的报道均采用了多种体裁。在《纽约时报》的15篇新闻报道中,有10篇为通讯类报道,字数皆达到1000以上。此外,《纽约邮报》和《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数量分别为5篇和6篇,且《纽约时报》还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多样的题材体现出两家报纸在新闻报道中遵循了“客观性”原则,也体现出其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
3、报道信源的权威性、全面性
中外媒体、中外各领域的专家、名人、政要是两家报纸的主要信源。《纽约时报》对两国元首的会晤报道中引用美国信源的占67%,引用中国信源的占25.6%;《华盛顿邮报》的美国信源占73%,中国信源占19.2%。此外两报还辅之以其他国家、其他社会群体的信源,使得报道更为全面。
全面的信源展现了各方权威人士对该事件的不同角度和观点,而直接引号的使用正是展现报道“客观性”立场的一种方式。具有权威性的信源则体现了记者在报道中所必须具备的谨慎的态度。可以看出,《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此次在报道“习奥会”时对信源的谨慎选择很好地遵照了新闻报道客观、全面的原则。
二、美国媒体对中国领导人的形象建构“策略”
议程设置理论包含着三个过程:授予地位、形成刻板印象、建构形象。授予地位是指在受到媒介大量关注之后个人显要性的增长。形成刻板印象与建构形象属于议程设置的第二层面,它们涉及属性的显要性。⑤
这种属性议程设置往往与框架建构产生联系,这个概念可通过第二层的议程设置语言进行定义:“在媒介议程上谈论某个客体时对一些具体属性的选择与强调。”⑥美国媒体在转移中国领导人议题显要性的同时,也在进行属性的议程设置,通过凸显宏观的属性,辅之以“雄辩证据”的加强,使得美国民众对中国领导人产生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
1、出奇一致的刻画显著属性:反复强调两大关键词“自信”“老练”
议程的每一个客体都有多种属性,而每一个属性的显要性存在着差异。在属性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媒体通过选择属性来描绘这些客体,这些选择具有议程设置作用。而被选择的属性经过反复的推送,则会成为显著属性,将很有可能成为某一时期公众对客体的刻板印象。
本文通过分析21篇该报对“习奥会”的报道,发现《纽约时报》对于习近平的评价多选择了“更自信”、“更老练”这两大属性词。例如在一篇题为《Xi and Obama see pitfalls that might be difficult to avoid》(《纽约时报》6月10日)的报道中,记者写道:“奥巴马团队试图寻找到这位更加自信、更具有力量的中国新主席是如何平衡短期需求与长期利益的迹象。”这点还可以从以下几个例子中得到证明:
例1.“Mr.Xi has already been more strategic, confident and successful in foreign policy than his immediate predecessors, Hu Jintao and Jiang Zemin。”Mr.Shi said.” (《Chinese President to seek new power relationship in talks with Obama》(“习近平相比于胡锦涛、江泽民是一个更加具有战略性、更自信、在外交政策上更成功的领导人。”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说道。《纽约时报》2013年5月29日) 例2.The meeting should have political benefits for Mr.Xi, as it will likely show him as a down to earth, confident, global statesman, in marked contrast with the style of his predecessors. (《Crunch time for China’s High school senior》(这个会议对于习近平来说具有一定的政治利益,因为这将体现他相比于前任领导人更为亲民、自信的全球性政治家形象。《纽约时报》2013年6月4日)
2、“第一夫人”形象的“搭配式”建构:“雄辩证据”的特殊作用
雄辩证据是某一客体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属性,这些属性可能会与公众产生强烈共鸣,增强议题、人物或话题的显要性。而一些其他的客体属性也有可能会对该客体的显要性产生作用。领导人的形象塑造就会面临这个问题,由于“递延效力”,其形象往往会受到家属、子女、下属形象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恰恰能够成为客体属性的雄辩证据。
随着3月份习近平主席的首次出访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主席夫人的彭丽媛女士成为此行中的一大亮点,美国媒体在塑造中国领导人形象时,配合了“第一夫人”的形象报道。《华盛顿邮报》8月2日刊发了一篇题为《China’s first lady beats out Michelle Obama for best-dressed list, to cheers on the Chinese Web》的报道,指出中国的这位“第一夫人”成为“世界最佳着装第一夫人”大大激励了本国的民心,且可喜的是,与之前中国几任国家主席的夫人始终保持低调、不多露面相比,彭丽媛的出现无疑振奋人心,改变了中国“第一夫人”以往的形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有助于推动习近平主席的外交进程、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3、属性建构的“客观性”表达:口头反应的巧妙运用
“口头反应是后果范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⑦,它邀请对象发表评论,借他人之口表达主观意愿,新闻报道中常以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属性议程的建构,本身便带有一定的偏向性与主观性,美国媒体在建构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通过评论或者预测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直接引用权威人士的言论进行新闻报道的组织。这就使得带有一定主观性的内容以一种“客观”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加了一定的可信度,也间接推动了属性的显要性增加。
例如:“‘It is now really at the center of the relationship. China’s leadership has yet to acknowledge that section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 includ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Unit 63198, which has been linked to many of the attacks on American corporate and government sites -- are at all responsible for the wave of hacking. ’ Tom Donilon, Mr. Obama’s departing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told reporters after the meeting. ”( 《Xi and Obama See Pitfalls That Might Be Difficult to Avoid》,《纽约时报》2013年5月10日)
文章直接引述了离任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Tom Donilon的观点,其中的权威性自然不言而喻。美国媒体像这样选择大量权威人士与媒体的言论对中国领导人形象进行建构,是“口头反应”的巧妙运用,也正是美国“客观化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三、“客观”背后的“美国价值”
自由、法治和科技是美国意识形态的三大支柱。许多美国公众认为,美国人拥有了自由和法治,更有最先进的科技,所以美国人理所当然地拥有了真理,拥有了人类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美国的这种意识形态左右着美国媒体对世界、对中国的报道。⑧
1、背景材料的选择与强调
背景材料不仅是对事实的补充,对于背景的选择与呈现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暗示性的观点表达或立场选择。《纽约时报》的报道大多辅以一定数量的背景资料,在反复的报道过程中,凸显关键属性议程的同时,配合大量的经过“选择”的背景,使得中国领导人形象更加“丰满”。从这种选择与强调中,却可以读出美国媒体“客观”原则背后的价值标准。
例如:President Xi is a princeling, the son of the former deputy prime minister. He’s a former governor of major provinces,which on a stand-alone basis in terms of population and GDP are bigger than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e’s sophisticated, confident. (《10 questions for Jon Huntsman》《纽约时报》2013年6月7日)
美国人习惯了以一种民族优越感来解读中国,他们代表着民主与自由,而中国——这个与其拥有完全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领导人政权的取得带有“世袭性”,资本具有“垄断性”。这是美国媒体对于中国领导人权力“合法性”的质疑,也是美媒基于一定的刻板印象将习近平的背景介绍进行选择性报道的体现。 2、“自产自销”式的引用暗示
引用是消息来源的一种,通过对消息来源的偏向性选择,来对自身倾向达到强化的作用,是媒体操作的基本策略。如果合理的运用“引用”,就可以恰到好处的传达某种暗示,《纽约时报》对中国领导人形象的评价与认知,均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而通过对信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凡是具有一定正面意义的评价都是出自与中国相关的专业、权威人士之口。
用中国的信源来表达对中国领导人形象的认可,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美国媒体认可这种评价,另一方面则可以解读为一种“距离感”的表达——记者在报道中用引号直接转引别人的话语,借此来证明自身是独立于这个评判之外的,是客观的,甚至有可能是完全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文中的引号其实就相当于汉语中“所谓的”这个带有一定保留意见的形容词。
例如:Shi Yinhong, a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Renmin University and an occasional adviser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ffered some ideas of what Mr. Xi has in mind. “He wants the American president to recognize that China is dramatically rising in military and economic ways, and he wants the president to know that he is active in world diplomacy,’’ Mr.Shi said.“If the American president recognizes all of these things, then Xi can be nicer, nicer in his definition, in a very tense situation.’’(《Chinese President to Seek New ’Power Relationship’ in Talks With Obama》《纽约时报》2013年5月29日)
文章中引用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先生的原话,向读者剖析了习近平对于中国、对于中美两国战略关系的一些想法,表达了时先生对习近平的解读。虽然是正面肯定中国的话,但是作者对其准确性是不一定百分之百认可的,所以借由直接引语的方式来保持那种“距离感”。
3、带有“偏见”的报道措辞
选择特定的词汇描述特定的事件和人物,这是说话人间接表达个人情感的常用手段。从《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对“习奥会”的报道中不难发现,许多带有强烈贬义或负面含义的词汇与中国联系在一起。
(1)两报关于“网络安全”的报道中,对于中国的网络安全问题频发使用以下的词汇:Threat(威胁)、attack(攻击)、theft(窃贼)、tense(紧张)、warn(警告)。在《纽约时报》的21篇报道中,谈及两国网络安全问题时,有11篇采用以上的词汇来意旨中国、俄罗斯对美国的黑客攻击,美国媒体认为中国对美国乃至世界的网络安全造成了威胁,并且窃取了大量美国的智力成果与机密。特别是在涉及人权的话题中,报道中频繁出现violation(侵害)、control(控制)等词汇。
(2)“Regime”。根据《〈纽约时报〉词语用法指南》,该词可以用来指“政府”,但带有“不赞同”的含义,建议“谨慎使用”。西方文献和政治辞令在谈到独裁专制政府时才会使用这个词。⑨根据对两报的报道统计,《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习奥会”报道先后3次使用该词称中国政府。
(3)“Communist”。意思是“共产主义的”或“共产主义者”。在西方政治话语中,长期的“冷战”宣传使共产主义一词积淀了一些负面意义。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共出现10次,《华盛顿邮报》6次。这些词汇的频繁使用无疑给中国的国际形象蒙上了阴影。
结语
全球化时代,随着媒体传播范围和影响的日益扩大,外交活动作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经常受到媒体舆论的影响。而考虑到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美国媒体自习近平上任以来就一直对其形象塑造保持较高的热情和关注。
而在仔细分析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两家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后,我们发现美国媒体的涉华报道体现了“客观化”策略,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有关中国领导人形象的议题反复推送,使其显要性从媒介议程转移到公众议程中,让那些对中国领导人形象并不是很感兴趣的美国民众开始关心起来;第二步则是对中国领导人形象的属性议程进行架构,采用“流程”式的客观表达,在“无心插柳”中建构具有美国价值观的中国领导人形象,并且使用某些“雄辩证据”使得该属性的显要性进一步加强。
现如今,媒体和外交经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媒体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塑造着国家形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彰显了国家的软实力。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软实力近年有明显的提升,但相对于“硬实力”而言,我国的软实力还是比较滞后的,这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新一届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10319016】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⑤⑥[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 著,郭镇之、徐培喜 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104、105
④许燕,《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基本涵义辨析》,《新闻大学·新闻理论》,2007(4):3
⑦[荷]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56
⑧黄爱萍,《影响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因素》,《青年记者》,2001(6):1
⑨孙有中:《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77-78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领导人媒介形象 美国媒体 议程设置 客观性策略
媒介见证社会力量的博弈,各种社会力量要竞争,最好的方式是围绕媒介,借助媒介展开能见度高的竞争、展开正面形象的竞争。国际政治的软实力、国内政治的亲民形象,商业竞争的名牌效应、文体明星的商业价值……都是靠媒介的舞台定位的。①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对中国领导人的报道,发现美国媒体以极大的热情对此议题进行报道,其基本采取某种特定的“客观化策略”,表现为:一方面以中立、客观的面目出现,维护美国媒体的客观报道原则和媒体的声誉;另一方面巧妙地将主观评价、意识形态偏见穿插到报道内容中,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塑造中国及其领导人形象
一、美国媒体以较大的热情关注中国现任领导人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而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自然也引起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的关注。
1、议题推送的频繁性
“对于公众议程上的几乎所有的事情,公民接触的只是一种二手现实,这种现实是由记者关于事物与局势的报道建构的。”②美国媒体塑造中国现任领导人形象的第一步便是将媒介议程转移,使得公众开始关注有关的议题,此种能够影响各种话题在公众议程上的显要性的能力被称为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
《纽约时报》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报纸,在美国最负盛名,选择这份在美国具有独特地位的媒体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一定程度反映美国媒体的报道状况。在LexisNexis的新闻报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过输入关键字:“Xi”、“President- Xi”共得到《纽约时报》相关报道2304篇。由图1可知,在2013年3月份,美国媒体对中国领导人的报道为50篇,这是现任领导人刚上任期间的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未大幅度减少,在4月、5月一直维持在40篇报道,而在6月份,随着“习奥会”的进行,报道数量激增至90篇。这种高频率的报道正体现出美国媒体对中共领导人的关注,“对于所有新闻媒介来说,日复一日地重复某个话题,是关于这条消息重要性的最有力的证明。”③
2、报道体裁的多样性
不同的报道体裁为多方的言论表达提供了渠道,利用冲突与矛盾,将事件的全貌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种“客观性”的体现。而报道体裁的多样则正是该“战略步骤”第一步的体现——“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以便识别冲突情况下对手之间的真实主张。”④
基于《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在美国媒体中的独特地位,本文选择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在6月份对“习奥会”的报道来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两报的报道均采用了多种体裁。在《纽约时报》的15篇新闻报道中,有10篇为通讯类报道,字数皆达到1000以上。此外,《纽约邮报》和《华盛顿邮报》的评论数量分别为5篇和6篇,且《纽约时报》还刊登了一篇读者来信。多样的题材体现出两家报纸在新闻报道中遵循了“客观性”原则,也体现出其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
3、报道信源的权威性、全面性
中外媒体、中外各领域的专家、名人、政要是两家报纸的主要信源。《纽约时报》对两国元首的会晤报道中引用美国信源的占67%,引用中国信源的占25.6%;《华盛顿邮报》的美国信源占73%,中国信源占19.2%。此外两报还辅之以其他国家、其他社会群体的信源,使得报道更为全面。
全面的信源展现了各方权威人士对该事件的不同角度和观点,而直接引号的使用正是展现报道“客观性”立场的一种方式。具有权威性的信源则体现了记者在报道中所必须具备的谨慎的态度。可以看出,《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此次在报道“习奥会”时对信源的谨慎选择很好地遵照了新闻报道客观、全面的原则。
二、美国媒体对中国领导人的形象建构“策略”
议程设置理论包含着三个过程:授予地位、形成刻板印象、建构形象。授予地位是指在受到媒介大量关注之后个人显要性的增长。形成刻板印象与建构形象属于议程设置的第二层面,它们涉及属性的显要性。⑤
这种属性议程设置往往与框架建构产生联系,这个概念可通过第二层的议程设置语言进行定义:“在媒介议程上谈论某个客体时对一些具体属性的选择与强调。”⑥美国媒体在转移中国领导人议题显要性的同时,也在进行属性的议程设置,通过凸显宏观的属性,辅之以“雄辩证据”的加强,使得美国民众对中国领导人产生一定程度的刻板印象。
1、出奇一致的刻画显著属性:反复强调两大关键词“自信”“老练”
议程的每一个客体都有多种属性,而每一个属性的显要性存在着差异。在属性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媒体通过选择属性来描绘这些客体,这些选择具有议程设置作用。而被选择的属性经过反复的推送,则会成为显著属性,将很有可能成为某一时期公众对客体的刻板印象。
本文通过分析21篇该报对“习奥会”的报道,发现《纽约时报》对于习近平的评价多选择了“更自信”、“更老练”这两大属性词。例如在一篇题为《Xi and Obama see pitfalls that might be difficult to avoid》(《纽约时报》6月10日)的报道中,记者写道:“奥巴马团队试图寻找到这位更加自信、更具有力量的中国新主席是如何平衡短期需求与长期利益的迹象。”这点还可以从以下几个例子中得到证明:
例1.“Mr.Xi has already been more strategic, confident and successful in foreign policy than his immediate predecessors, Hu Jintao and Jiang Zemin。”Mr.Shi said.” (《Chinese President to seek new power relationship in talks with Obama》(“习近平相比于胡锦涛、江泽民是一个更加具有战略性、更自信、在外交政策上更成功的领导人。”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说道。《纽约时报》2013年5月29日) 例2.The meeting should have political benefits for Mr.Xi, as it will likely show him as a down to earth, confident, global statesman, in marked contrast with the style of his predecessors. (《Crunch time for China’s High school senior》(这个会议对于习近平来说具有一定的政治利益,因为这将体现他相比于前任领导人更为亲民、自信的全球性政治家形象。《纽约时报》2013年6月4日)
2、“第一夫人”形象的“搭配式”建构:“雄辩证据”的特殊作用
雄辩证据是某一客体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属性,这些属性可能会与公众产生强烈共鸣,增强议题、人物或话题的显要性。而一些其他的客体属性也有可能会对该客体的显要性产生作用。领导人的形象塑造就会面临这个问题,由于“递延效力”,其形象往往会受到家属、子女、下属形象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恰恰能够成为客体属性的雄辩证据。
随着3月份习近平主席的首次出访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主席夫人的彭丽媛女士成为此行中的一大亮点,美国媒体在塑造中国领导人形象时,配合了“第一夫人”的形象报道。《华盛顿邮报》8月2日刊发了一篇题为《China’s first lady beats out Michelle Obama for best-dressed list, to cheers on the Chinese Web》的报道,指出中国的这位“第一夫人”成为“世界最佳着装第一夫人”大大激励了本国的民心,且可喜的是,与之前中国几任国家主席的夫人始终保持低调、不多露面相比,彭丽媛的出现无疑振奋人心,改变了中国“第一夫人”以往的形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有助于推动习近平主席的外交进程、增强中国的软实力。
3、属性建构的“客观性”表达:口头反应的巧妙运用
“口头反应是后果范畴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⑦,它邀请对象发表评论,借他人之口表达主观意愿,新闻报道中常以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属性议程的建构,本身便带有一定的偏向性与主观性,美国媒体在建构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通过评论或者预测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直接引用权威人士的言论进行新闻报道的组织。这就使得带有一定主观性的内容以一种“客观”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增加了一定的可信度,也间接推动了属性的显要性增加。
例如:“‘It is now really at the center of the relationship. China’s leadership has yet to acknowledge that section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 includ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Unit 63198, which has been linked to many of the attacks on American corporate and government sites -- are at all responsible for the wave of hacking. ’ Tom Donilon, Mr. Obama’s departing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told reporters after the meeting. ”( 《Xi and Obama See Pitfalls That Might Be Difficult to Avoid》,《纽约时报》2013年5月10日)
文章直接引述了离任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Tom Donilon的观点,其中的权威性自然不言而喻。美国媒体像这样选择大量权威人士与媒体的言论对中国领导人形象进行建构,是“口头反应”的巧妙运用,也正是美国“客观化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三、“客观”背后的“美国价值”
自由、法治和科技是美国意识形态的三大支柱。许多美国公众认为,美国人拥有了自由和法治,更有最先进的科技,所以美国人理所当然地拥有了真理,拥有了人类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美国的这种意识形态左右着美国媒体对世界、对中国的报道。⑧
1、背景材料的选择与强调
背景材料不仅是对事实的补充,对于背景的选择与呈现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暗示性的观点表达或立场选择。《纽约时报》的报道大多辅以一定数量的背景资料,在反复的报道过程中,凸显关键属性议程的同时,配合大量的经过“选择”的背景,使得中国领导人形象更加“丰满”。从这种选择与强调中,却可以读出美国媒体“客观”原则背后的价值标准。
例如:President Xi is a princeling, the son of the former deputy prime minister. He’s a former governor of major provinces,which on a stand-alone basis in terms of population and GDP are bigger than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e’s sophisticated, confident. (《10 questions for Jon Huntsman》《纽约时报》2013年6月7日)
美国人习惯了以一种民族优越感来解读中国,他们代表着民主与自由,而中国——这个与其拥有完全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领导人政权的取得带有“世袭性”,资本具有“垄断性”。这是美国媒体对于中国领导人权力“合法性”的质疑,也是美媒基于一定的刻板印象将习近平的背景介绍进行选择性报道的体现。 2、“自产自销”式的引用暗示
引用是消息来源的一种,通过对消息来源的偏向性选择,来对自身倾向达到强化的作用,是媒体操作的基本策略。如果合理的运用“引用”,就可以恰到好处的传达某种暗示,《纽约时报》对中国领导人形象的评价与认知,均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而通过对信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凡是具有一定正面意义的评价都是出自与中国相关的专业、权威人士之口。
用中国的信源来表达对中国领导人形象的认可,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美国媒体认可这种评价,另一方面则可以解读为一种“距离感”的表达——记者在报道中用引号直接转引别人的话语,借此来证明自身是独立于这个评判之外的,是客观的,甚至有可能是完全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文中的引号其实就相当于汉语中“所谓的”这个带有一定保留意见的形容词。
例如:Shi Yinhong, a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Renmin University and an occasional adviser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offered some ideas of what Mr. Xi has in mind. “He wants the American president to recognize that China is dramatically rising in military and economic ways, and he wants the president to know that he is active in world diplomacy,’’ Mr.Shi said.“If the American president recognizes all of these things, then Xi can be nicer, nicer in his definition, in a very tense situation.’’(《Chinese President to Seek New ’Power Relationship’ in Talks With Obama》《纽约时报》2013年5月29日)
文章中引用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时殷弘先生的原话,向读者剖析了习近平对于中国、对于中美两国战略关系的一些想法,表达了时先生对习近平的解读。虽然是正面肯定中国的话,但是作者对其准确性是不一定百分之百认可的,所以借由直接引语的方式来保持那种“距离感”。
3、带有“偏见”的报道措辞
选择特定的词汇描述特定的事件和人物,这是说话人间接表达个人情感的常用手段。从《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对“习奥会”的报道中不难发现,许多带有强烈贬义或负面含义的词汇与中国联系在一起。
(1)两报关于“网络安全”的报道中,对于中国的网络安全问题频发使用以下的词汇:Threat(威胁)、attack(攻击)、theft(窃贼)、tense(紧张)、warn(警告)。在《纽约时报》的21篇报道中,谈及两国网络安全问题时,有11篇采用以上的词汇来意旨中国、俄罗斯对美国的黑客攻击,美国媒体认为中国对美国乃至世界的网络安全造成了威胁,并且窃取了大量美国的智力成果与机密。特别是在涉及人权的话题中,报道中频繁出现violation(侵害)、control(控制)等词汇。
(2)“Regime”。根据《〈纽约时报〉词语用法指南》,该词可以用来指“政府”,但带有“不赞同”的含义,建议“谨慎使用”。西方文献和政治辞令在谈到独裁专制政府时才会使用这个词。⑨根据对两报的报道统计,《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习奥会”报道先后3次使用该词称中国政府。
(3)“Communist”。意思是“共产主义的”或“共产主义者”。在西方政治话语中,长期的“冷战”宣传使共产主义一词积淀了一些负面意义。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共出现10次,《华盛顿邮报》6次。这些词汇的频繁使用无疑给中国的国际形象蒙上了阴影。
结语
全球化时代,随着媒体传播范围和影响的日益扩大,外交活动作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经常受到媒体舆论的影响。而考虑到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美国媒体自习近平上任以来就一直对其形象塑造保持较高的热情和关注。
而在仔细分析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两家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后,我们发现美国媒体的涉华报道体现了“客观化”策略,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有关中国领导人形象的议题反复推送,使其显要性从媒介议程转移到公众议程中,让那些对中国领导人形象并不是很感兴趣的美国民众开始关心起来;第二步则是对中国领导人形象的属性议程进行架构,采用“流程”式的客观表达,在“无心插柳”中建构具有美国价值观的中国领导人形象,并且使用某些“雄辩证据”使得该属性的显要性进一步加强。
现如今,媒体和外交经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媒体外交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不仅塑造着国家形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彰显了国家的软实力。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软实力近年有明显的提升,但相对于“硬实力”而言,我国的软实力还是比较滞后的,这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新一届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10319016】
参考文献
①②③⑤⑥[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 著,郭镇之、徐培喜 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104、105
④许燕,《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基本涵义辨析》,《新闻大学·新闻理论》,2007(4):3
⑦[荷]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56
⑧黄爱萍,《影响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因素》,《青年记者》,2001(6):1
⑨孙有中:《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77-78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