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1
摘要田径运动对于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要求比较高,体能要求比较充沛。运动员要想达到这些要求,除了坚持科学训练以外,还要保持科学合理的营养,以保证能量的供应和疲劳的恢复。因此营养供应首先应满足运动员的能量需要。合理膳食营养对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创造优异成绩和延缓消除运动性疲劳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有利于预防外伤发生。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膳食营养
一、田径运动对营养的需求
運动和营养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营养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营养物质更快地被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同时也加速机体废物的排泄,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活动功能。运动消耗能量,如果只注重运动而不补充营养,会影响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轻则疲劳,重则危害健康。
二、田径运动员的合理膳食
(一)膳食营养的选择
田径运动主要消耗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这些能源物质的摄入应要全面。但要注意的是,高脂肪物质少食用为佳,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脂肪不易消化,过多食用会减少其它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在肠道的吸收。
(二)膳食营养的搭配
根据田径运动的特点,在运动期间的饮食方面,早餐要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加上鸡蛋,肉松,果酱,火腿肠,蔬菜,水果等,使早餐有稀有干,有荤有素;午餐相对来说食量要多点,质量要好点,增加一些含蛋白质较多,营养素丰富的食物,包括各种粮食类、动物性食品,大豆及制品,蔬菜水果类;晚餐和中餐选择相同,但食量相对要少些。
(三)进食时间的安排
进食时间主要要处理好机体工作的器官系统,以及血氧供应的部位的关系。因此,要注意运动与进食时间的间隔安排。一般应在运动结束30min以后进餐,以使植物性器官有充足的血氧帮助消化。进餐后一般应间隔1.5-2h,方能进行健身运动,以便有充足的血氧支持肌肉进行运动。
三、田径运动员比赛期间营养安排
(一)比赛前期的营养安排
赛前运动员多以豆类、蛋类、奶类以及蔬菜和面食为主。高脂肪的食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消化,而且对于补充肌肉所需的热量没有很大的帮助。为此,应注重高糖饮食,保证糖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60%左右。因为肌糖原的聚集需要钾和水,维生素B1在糖代谢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此阶段的营养还应该包括富含钾的食物(半流质)和维生素B1。为了在耐力耗尽之前增加肌糖原的含量,推荐以下措施:第一,赛前一周进行强度训练,消耗糖原后,相应的增加糖原含量;第二,赛前一周,减少训练的持续时间和训练密度;另外,训练结束后的休息阶段,进行高糖饮食。同时在比赛前一天积极摄取容易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的糖类要优于摄取蛋白质、纤维素等构成身体成分的食物。
(二)比赛开始前的营养补充
因为糖原储备(超量恢复)已满,所以在赛前大约2-3小时,主餐食用约1200-1500千卡的易消化的高糖食物就足够了。还应特别注意摄入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流质。比赛当天,应着重考虑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面食,具有安神作用,有利于比赛时的发挥。在热身训练开始前或期间和比赛开始前(前5-10分钟),运动员应喝些运动型饮料或糖和矿泉水的混合饮料。
(三)比赛后的营养和恢复措施
在比赛后,运动员均感疲劳,一旦比赛结束,就想到恢复,认为无论什么都要吃。其实,为了调整需要,以进行有效的训练或恢复最佳比赛状态,此时补充营养的主要目的在于达到或超过(超量补偿)赛前水平。赛后酶活性增高,机体急需必要的营养素(如糖原合成)。水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富含矿物质的水或饮料。此外运动后不可避免地出现疲劳,机体中大量自由基生成,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所以要补充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多吃糖类食物并补充一些蛋白质,这将有助修复比赛中损伤的肌肉组织。此时营养安排:运动后按运动体重的丢失量,体重每下降1公斤补液1升;多方面的高糖饮食(土豆、大米、面条),使工作肌群的糖原快速广泛的恢复;摄入充足的蛋白质量,相应地减少脂肪的摄入。
四、小结
营养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营养的来源。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在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的前、中、后及时合理的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其能量供应充足,各种营养达到平衡状态,才能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才有利于田径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必须经常接受强度的体能和技术训练,以保持在巅峰的水准,更要预防在训练或比赛时的运动伤害。摄取均衡的饮食是田径运动员必须遵守的原则,偏食或营养不良将会影响运动员的体能表现,甚至造成运动伤害。
参考文献:
[1] 李晓楠.运动与营养搭配[J].田径.2005(6):15-16.
[2] 杜放,郑洪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营养膳食[J].体育师友.2011(1):78-79.
[3] 朱启南.大学生运动员营养与膳食指南[J].中国学校体育.2001(4):22-23.
摘要田径运动对于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要求比较高,体能要求比较充沛。运动员要想达到这些要求,除了坚持科学训练以外,还要保持科学合理的营养,以保证能量的供应和疲劳的恢复。因此营养供应首先应满足运动员的能量需要。合理膳食营养对运动员提高运动能力、创造优异成绩和延缓消除运动性疲劳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有利于预防外伤发生。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膳食营养
一、田径运动对营养的需求
運动和营养是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营养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营养物质更快地被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同时也加速机体废物的排泄,从而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活动功能。运动消耗能量,如果只注重运动而不补充营养,会影响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轻则疲劳,重则危害健康。
二、田径运动员的合理膳食
(一)膳食营养的选择
田径运动主要消耗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以我们在饮食方面这些能源物质的摄入应要全面。但要注意的是,高脂肪物质少食用为佳,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脂肪不易消化,过多食用会减少其它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在肠道的吸收。
(二)膳食营养的搭配
根据田径运动的特点,在运动期间的饮食方面,早餐要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加上鸡蛋,肉松,果酱,火腿肠,蔬菜,水果等,使早餐有稀有干,有荤有素;午餐相对来说食量要多点,质量要好点,增加一些含蛋白质较多,营养素丰富的食物,包括各种粮食类、动物性食品,大豆及制品,蔬菜水果类;晚餐和中餐选择相同,但食量相对要少些。
(三)进食时间的安排
进食时间主要要处理好机体工作的器官系统,以及血氧供应的部位的关系。因此,要注意运动与进食时间的间隔安排。一般应在运动结束30min以后进餐,以使植物性器官有充足的血氧帮助消化。进餐后一般应间隔1.5-2h,方能进行健身运动,以便有充足的血氧支持肌肉进行运动。
三、田径运动员比赛期间营养安排
(一)比赛前期的营养安排
赛前运动员多以豆类、蛋类、奶类以及蔬菜和面食为主。高脂肪的食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消化,而且对于补充肌肉所需的热量没有很大的帮助。为此,应注重高糖饮食,保证糖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60%左右。因为肌糖原的聚集需要钾和水,维生素B1在糖代谢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此阶段的营养还应该包括富含钾的食物(半流质)和维生素B1。为了在耐力耗尽之前增加肌糖原的含量,推荐以下措施:第一,赛前一周进行强度训练,消耗糖原后,相应的增加糖原含量;第二,赛前一周,减少训练的持续时间和训练密度;另外,训练结束后的休息阶段,进行高糖饮食。同时在比赛前一天积极摄取容易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的糖类要优于摄取蛋白质、纤维素等构成身体成分的食物。
(二)比赛开始前的营养补充
因为糖原储备(超量恢复)已满,所以在赛前大约2-3小时,主餐食用约1200-1500千卡的易消化的高糖食物就足够了。还应特别注意摄入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流质。比赛当天,应着重考虑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面食,具有安神作用,有利于比赛时的发挥。在热身训练开始前或期间和比赛开始前(前5-10分钟),运动员应喝些运动型饮料或糖和矿泉水的混合饮料。
(三)比赛后的营养和恢复措施
在比赛后,运动员均感疲劳,一旦比赛结束,就想到恢复,认为无论什么都要吃。其实,为了调整需要,以进行有效的训练或恢复最佳比赛状态,此时补充营养的主要目的在于达到或超过(超量补偿)赛前水平。赛后酶活性增高,机体急需必要的营养素(如糖原合成)。水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要及时补充富含矿物质的水或饮料。此外运动后不可避免地出现疲劳,机体中大量自由基生成,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所以要补充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多吃糖类食物并补充一些蛋白质,这将有助修复比赛中损伤的肌肉组织。此时营养安排:运动后按运动体重的丢失量,体重每下降1公斤补液1升;多方面的高糖饮食(土豆、大米、面条),使工作肌群的糖原快速广泛的恢复;摄入充足的蛋白质量,相应地减少脂肪的摄入。
四、小结
营养是健康的根本,食物是营养的来源。对于田径运动员来说,在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的前、中、后及时合理的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使其能量供应充足,各种营养达到平衡状态,才能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才有利于田径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必须经常接受强度的体能和技术训练,以保持在巅峰的水准,更要预防在训练或比赛时的运动伤害。摄取均衡的饮食是田径运动员必须遵守的原则,偏食或营养不良将会影响运动员的体能表现,甚至造成运动伤害。
参考文献:
[1] 李晓楠.运动与营养搭配[J].田径.2005(6):15-16.
[2] 杜放,郑洪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营养膳食[J].体育师友.2011(1):78-79.
[3] 朱启南.大学生运动员营养与膳食指南[J].中国学校体育.2001(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