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一支专业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已逐步形成,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为做好“十一五”期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对全省39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及师资队伍 “十一五” 建设发展状况,并就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
师资队伍现状基本合理
从39所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统计结果来看,首先,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合理,具有较好办学效益。师资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43.25%,兼职教师只占专任教师的17.93%,这两个数据距教育部要求的优秀标准70%和20%-25%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教师总数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博士学位的比例占21.22%(其中40周岁以下的仅占17.77%),专职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只有11%,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的仍占到了近四分之三,并且还有5.44%的教师未达到对高校教师要求的本科基本学历,这将成为教师的学历层次上档次的瓶颈,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快速发展。
第三,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仍呈现“尖项型”,高职称的教师数量偏少,处在全国的平均值以下。教师总数中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资格的所占比例仅为2.45%,明显偏低。副高专业技术资格总数的比例已达到25.13%,但距优秀标准30%的比例仍有较大的差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比例基本符合要求,只是有少数其他系列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须尽快转入高校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含无专业技术资格)比例略微偏高,这与高职院校近几年来录用应届本科毕业生比重较大有关。从上述专业技术资格结构的比例来看,关键是正高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偏少。与全国921所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情况相比较,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过少。
第四,教师的年龄结构。统计结果显示,40周岁以下教师占72.14%,已超过了三分之二,说明整体队伍较年轻。这与多年来教师引进主要靠录用应届毕业生为主有关,同时也说明进人渠道较为单一,引进人员以满足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教学需求为主体,总体学历层次偏低,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较难引进。同时,校龄偏短也是造成年轻教师偏多的一个因素。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这支队伍具有朝气,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第五,统计结果显示,教师总数中男性占52.5%,女性占47.5%,男性稍多5个百分点。女性教师比重逐渐增大,这可能与近几年来录用应届本科生的女性占多数有关。也由于目前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社科专业的比重远远大于工科和技术类专业的比例,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新情况下出现新问题
缺乏战略性规划,办学方向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人才。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大多集中在学历学位提升、专业技术资格晋升、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等方面,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这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浙江省的高职院校基本集中在杭宁温三地,尤其是杭州集中了全省高职院校的50%左右。根据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在区域分布上要呈现相对均衡的态势,要与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产业化的需要相适应。根据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特点,制造业占绝对地位,占97.9%。而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并未形成以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为主,形成一定的专业结构互补的态势。因此,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定位,形成自己的学科和专业特色。从今后的发展态势来看,在重点学科和专业的建设中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并且引导高职院校有重点地发展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特色专业。
人才队伍培养乏力
浙江省从2000年开始实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建设计划,但入选者主要是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入选者极少。比如首批入选的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本科院校中更主要集中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及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程学院,共达到112人,占总人数中的56%。按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指标评选,高职院校教师竞争缺乏优势。有一部分高职院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方向不明,对高职院校专业技术带头人、专业骨干的评选条件与标准掌握模糊,既想体现高职特色,又想套用省高校学科带头人评选指标,工作处于困惑之中。也有一些学校特别是刚转变成高职院校的学校,人才培养措施不明确,加强专业技术带头人、专业骨干建设意识不强。
教师科研产出有待提高
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来,学校转变成高职院校以后,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和访谈的情况看,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项目、技术专利、科研论文、科技开发的推广、以及工艺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成果普遍较少。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对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术论文、论著,以及省级、国家级研究课题与科研奖励等。针对这种评价标准,有的人存在着一定的顾虑,认为这种评价思路主要体现学术性评价,对教师起着学术导向的作用,不能很好反映高职院校教师的业绩特点。认为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评审表中增加产、学、研的成果,反映教师参与实践,参加技能大赛的内容等。这种意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在高职院校在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果比较少,难以实施
教师职业资格论证困难
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各校都达成了共识,学校领导与人事部门都十分重视。但在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中,政策把握上有一些问题:一是对技能证书、职业资格鉴定等级证书的认定标准的把握。哪些证书可以作为双师认证的依据,不是很明确,各校都有自己做法。还有一个现象是,有自己职业资格证书,按有关职能部门规定,必须到实际行业工作才能具有相应的资格,这样,使具有证书的教师有离职倾向。二是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评价体系缺乏实践适应性和创新性。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浙江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应是以适应本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培养中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调整师资结构,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为做好“十一五”期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工作,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对全省39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专、兼职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及师资队伍 “十一五” 建设发展状况,并就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
师资队伍现状基本合理
从39所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统计结果来看,首先,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基本合理,具有较好办学效益。师资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43.25%,兼职教师只占专任教师的17.93%,这两个数据距教育部要求的优秀标准70%和20%-25%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次,教师总数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博士学位的比例占21.22%(其中40周岁以下的仅占17.77%),专职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只有11%,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的仍占到了近四分之三,并且还有5.44%的教师未达到对高校教师要求的本科基本学历,这将成为教师的学历层次上档次的瓶颈,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快速发展。
第三,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仍呈现“尖项型”,高职称的教师数量偏少,处在全国的平均值以下。教师总数中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资格的所占比例仅为2.45%,明显偏低。副高专业技术资格总数的比例已达到25.13%,但距优秀标准30%的比例仍有较大的差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比例基本符合要求,只是有少数其他系列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须尽快转入高校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含无专业技术资格)比例略微偏高,这与高职院校近几年来录用应届本科毕业生比重较大有关。从上述专业技术资格结构的比例来看,关键是正高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偏少。与全国921所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情况相比较,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过少。
第四,教师的年龄结构。统计结果显示,40周岁以下教师占72.14%,已超过了三分之二,说明整体队伍较年轻。这与多年来教师引进主要靠录用应届毕业生为主有关,同时也说明进人渠道较为单一,引进人员以满足公共课和基础课的教学需求为主体,总体学历层次偏低,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较难引进。同时,校龄偏短也是造成年轻教师偏多的一个因素。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这支队伍具有朝气,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第五,统计结果显示,教师总数中男性占52.5%,女性占47.5%,男性稍多5个百分点。女性教师比重逐渐增大,这可能与近几年来录用应届本科生的女性占多数有关。也由于目前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社科专业的比重远远大于工科和技术类专业的比例,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新情况下出现新问题
缺乏战略性规划,办学方向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人才。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浙江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大多集中在学历学位提升、专业技术资格晋升、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等方面,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这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浙江省的高职院校基本集中在杭宁温三地,尤其是杭州集中了全省高职院校的50%左右。根据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在区域分布上要呈现相对均衡的态势,要与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型产业化的需要相适应。根据浙江省的产业结构特点,制造业占绝对地位,占97.9%。而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并未形成以产业为支撑的特色专业为主,形成一定的专业结构互补的态势。因此,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科和专业发展定位,形成自己的学科和专业特色。从今后的发展态势来看,在重点学科和专业的建设中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并且引导高职院校有重点地发展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特色专业。
人才队伍培养乏力
浙江省从2000年开始实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建设计划,但入选者主要是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入选者极少。比如首批入选的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本科院校中更主要集中在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及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程学院,共达到112人,占总人数中的56%。按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指标评选,高职院校教师竞争缺乏优势。有一部分高职院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方向不明,对高职院校专业技术带头人、专业骨干的评选条件与标准掌握模糊,既想体现高职特色,又想套用省高校学科带头人评选指标,工作处于困惑之中。也有一些学校特别是刚转变成高职院校的学校,人才培养措施不明确,加强专业技术带头人、专业骨干建设意识不强。
教师科研产出有待提高
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来,学校转变成高职院校以后,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和访谈的情况看,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项目、技术专利、科研论文、科技开发的推广、以及工艺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成果普遍较少。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对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术论文、论著,以及省级、国家级研究课题与科研奖励等。针对这种评价标准,有的人存在着一定的顾虑,认为这种评价思路主要体现学术性评价,对教师起着学术导向的作用,不能很好反映高职院校教师的业绩特点。认为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在评审表中增加产、学、研的成果,反映教师参与实践,参加技能大赛的内容等。这种意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在高职院校在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果比较少,难以实施
教师职业资格论证困难
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各校都达成了共识,学校领导与人事部门都十分重视。但在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中,政策把握上有一些问题:一是对技能证书、职业资格鉴定等级证书的认定标准的把握。哪些证书可以作为双师认证的依据,不是很明确,各校都有自己做法。还有一个现象是,有自己职业资格证书,按有关职能部门规定,必须到实际行业工作才能具有相应的资格,这样,使具有证书的教师有离职倾向。二是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评价体系缺乏实践适应性和创新性。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浙江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应是以适应本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培养中青年专业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改革,调整师资结构,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