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宫是人们的文化生活精神乐园。但在市场经济强有力的推动下,文化市场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社会文化市场迅猛扩张,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和由此引发的激烈竞争,使文化宫面临全新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笔者认为,文化宫在坚持工会文体事业公益性发展的基础上,应紧紧依托文化宫的阵地,开拓创新,大力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服务功能与经营功能的相互补充。
一、文化宫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渴求文化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增强文化才干的要求越来越高。问卷抽样调查显示,我市家庭用于学习的时间每天在半小时以上占45.2%,2小时以上的占21.6%。据不完全统计,长沙约有占全市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市民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但是,目前从事终身教育的资源,除了少数具有固定的校舍和专任师资外,绝大多数社会办学机构一般均以租赁和借用的方式从事教育、培训活动。无师资、无场地、无设施,挂靠办学,专业、课程设置重复,教育教学质量根本没有保证,损害了教育的声誉和形象。文化宫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其他社会办学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
2.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要求
如果说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参加艺术培训学习是兴趣所致、家长所迫,那么中老年人参加培训更多是当作修养身心充实自我的重要内容。高等艺术院校面向社会开办的非学历类的艺术培训教育培训费往往高于普通艺术培训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有困难的。工人文化宫、文化(艺术)馆、青少年宫等国家公益性单位,有着人才和阵地优越条件,加上经常对基层进行辅导活动,在百姓眼中,这些单位与他们距离最近,交往颇多,收费较低廉。许多中老年人参加琴棋书画学习,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学员,利用在艺术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技能,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去,不遗余力地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可以说社会艺术教育不仅是一剂净化心灵、稳定社会的良药,也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朝阳事业。文化宫应在其中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与培训普及阵地的作用。
3.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1)家庭因素。我国民众历来有“望子成龙”的禀性,加上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总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天之骄子”。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子女教育作为“重点工程”摆在第一位,在他们看来,参加校外培训学习一至几门专业,无疑会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
(2)学校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艺术类的课程从“副课”的地位摆脱出来,而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在不少学校,对有特长的学生给予录取优惠,以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和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少年儿童学习课外特长的热情,无疑为社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社会因素。当今社会人们已不是把获取衣食作为生存的第一需要,而是将实现个人价值获取更多收益作为目的。新兴的影视业、书画业、广告业等艺术市场的迅速崛起,歌星、影星、书画家、节目主持人等一大批艺术家的风光和不菲的身价,电脑、电视、音像等先进传媒将艺术带到了千家万户,无时无刻不强烈“刺激”着每一个人,事实上,社会大环境是社会教育培训市场最具诱惑力的“广告商”。
4.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文化宫自身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新兴文化娱乐方式及场所的兴起,加上自身设施落后、人员老化、观念滞后等,工人文化宫乃至其他各类形式的文化宫,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之中,它们正在被各种商业性场所占据,原本浓郁的文化氛围被浓厚的商业味所掩盖,场地的租赁似乎被当作经营的主要策略,实行一“租”了之,坐收租金,不仅其生存方式越来越为人质疑,而且其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窄。据报道,四川省目前有工人文化宫154座,其中处于亏损状态的有78座。可同样在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培训支出已达1012.85元,以7.4%的比例高居家庭消费支出的第一位。2006年,社会教育培训市场已经发展到上千亿元规模。教育培训市场利润丰厚,而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却比较低,已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和最具“钱景”的市场之一。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等因素为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也为文化宫发展社会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文化宫发展社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措施
1.打造艺术教育培训品牌
开展阵地文艺培训,历来是文化宫的一项业务活动,有助于培育更多的少年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兴趣,陶冶艺术情操,也丰富了社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居民间的交流,为构建文明、温馨、和谐的社区添枝加叶。随着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培养舞蹈、声乐、器乐、美术、摄影、书法等方面的人才,已成为文化宫在培训市场的品牌,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受到学员与家长的青睐。长沙市工人文化宫“星宫”培训设有少儿舞蹈、成人芭蕾、交谊舞、素描、书法、国标舞、拉丁舞等班,聘有高资历、高职称、高学识的专业教师,经过十几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长沙市少儿教育培训的品牌,文化宫还成为全国艺术考级考点和对外文化交流选派节目基地。
2.加大文化教育培训力度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被市民普遍接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工人文化宫作为学习型城市的功能性设施,能够为市民的随时随地学习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为全面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其“学校”的功能将进一步凸显。文化宫要将加强文化教育当作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来对待,积极面向社会办学,开设如成人电大班、电脑、英语培训班、公务员考试、美容美发、服装设计培训等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满足广大市民和群众的“充电”愿望,实现工会文化阵地服务群众的目的。
3.教育培训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搞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进城农民工就业工作。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当今,农民工就业难已开始转化成结构性“用工荒”。“用工荒”背后潜藏的是地位低、收入低、保障差、维权难等一系列隐性问题,加强农民工培训,能从源头上帮助农民工提高生存和维权技能,使他们在城市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工人文化宫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农民工组织到培训队伍中来,培养适用性、技术型的农民工科技人才。同时,文化宫还应将困难职工教育当作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来对待,面向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拓展办学渠道,与当地人事劳动保障局、就业管理处等单位联合办学,积极开展“职工双证”教育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对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参加培训可实行半价或免费。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要建立一套符合教学规律的管理办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层次的学员,选择不同的教材,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员在一定的时段内获得较大的收益。同时要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大胆运用现代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益。文化宫还应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政治和业务培训力度,鼓励自学成才等措施,努力培养一批政治强、懂文化、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文化宫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和新成就。
一、文化宫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渴求文化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增强文化才干的要求越来越高。问卷抽样调查显示,我市家庭用于学习的时间每天在半小时以上占45.2%,2小时以上的占21.6%。据不完全统计,长沙约有占全市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市民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但是,目前从事终身教育的资源,除了少数具有固定的校舍和专任师资外,绝大多数社会办学机构一般均以租赁和借用的方式从事教育、培训活动。无师资、无场地、无设施,挂靠办学,专业、课程设置重复,教育教学质量根本没有保证,损害了教育的声誉和形象。文化宫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其他社会办学机构无可比拟的优势。
2.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要求
如果说绝大多数少年儿童参加艺术培训学习是兴趣所致、家长所迫,那么中老年人参加培训更多是当作修养身心充实自我的重要内容。高等艺术院校面向社会开办的非学历类的艺术培训教育培训费往往高于普通艺术培训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有困难的。工人文化宫、文化(艺术)馆、青少年宫等国家公益性单位,有着人才和阵地优越条件,加上经常对基层进行辅导活动,在百姓眼中,这些单位与他们距离最近,交往颇多,收费较低廉。许多中老年人参加琴棋书画学习,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学员,利用在艺术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技能,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去,不遗余力地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可以说社会艺术教育不仅是一剂净化心灵、稳定社会的良药,也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朝阳事业。文化宫应在其中充分发挥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与培训普及阵地的作用。
3.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1)家庭因素。我国民众历来有“望子成龙”的禀性,加上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总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天之骄子”。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子女教育作为“重点工程”摆在第一位,在他们看来,参加校外培训学习一至几门专业,无疑会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
(2)学校因素。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艺术类的课程从“副课”的地位摆脱出来,而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现在不少学校,对有特长的学生给予录取优惠,以提高综合办学水平和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少年儿童学习课外特长的热情,无疑为社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社会因素。当今社会人们已不是把获取衣食作为生存的第一需要,而是将实现个人价值获取更多收益作为目的。新兴的影视业、书画业、广告业等艺术市场的迅速崛起,歌星、影星、书画家、节目主持人等一大批艺术家的风光和不菲的身价,电脑、电视、音像等先进传媒将艺术带到了千家万户,无时无刻不强烈“刺激”着每一个人,事实上,社会大环境是社会教育培训市场最具诱惑力的“广告商”。
4.加强社会教育与培训是文化宫自身发展的需要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新兴文化娱乐方式及场所的兴起,加上自身设施落后、人员老化、观念滞后等,工人文化宫乃至其他各类形式的文化宫,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之中,它们正在被各种商业性场所占据,原本浓郁的文化氛围被浓厚的商业味所掩盖,场地的租赁似乎被当作经营的主要策略,实行一“租”了之,坐收租金,不仅其生存方式越来越为人质疑,而且其生存空间也越来越窄。据报道,四川省目前有工人文化宫154座,其中处于亏损状态的有78座。可同样在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培训支出已达1012.85元,以7.4%的比例高居家庭消费支出的第一位。2006年,社会教育培训市场已经发展到上千亿元规模。教育培训市场利润丰厚,而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却比较低,已被公认为是“朝阳产业”和最具“钱景”的市场之一。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等因素为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也为文化宫发展社会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文化宫发展社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措施
1.打造艺术教育培训品牌
开展阵地文艺培训,历来是文化宫的一项业务活动,有助于培育更多的少年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兴趣,陶冶艺术情操,也丰富了社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居民间的交流,为构建文明、温馨、和谐的社区添枝加叶。随着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培养舞蹈、声乐、器乐、美术、摄影、书法等方面的人才,已成为文化宫在培训市场的品牌,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受到学员与家长的青睐。长沙市工人文化宫“星宫”培训设有少儿舞蹈、成人芭蕾、交谊舞、素描、书法、国标舞、拉丁舞等班,聘有高资历、高职称、高学识的专业教师,经过十几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长沙市少儿教育培训的品牌,文化宫还成为全国艺术考级考点和对外文化交流选派节目基地。
2.加大文化教育培训力度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被市民普遍接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工人文化宫作为学习型城市的功能性设施,能够为市民的随时随地学习提供多渠道、多时空、多媒体的学习机会和方式,为全面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其“学校”的功能将进一步凸显。文化宫要将加强文化教育当作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来对待,积极面向社会办学,开设如成人电大班、电脑、英语培训班、公务员考试、美容美发、服装设计培训等符合广大群众需求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满足广大市民和群众的“充电”愿望,实现工会文化阵地服务群众的目的。
3.教育培训适当向弱势群体倾斜
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搞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进城农民工就业工作。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当今,农民工就业难已开始转化成结构性“用工荒”。“用工荒”背后潜藏的是地位低、收入低、保障差、维权难等一系列隐性问题,加强农民工培训,能从源头上帮助农民工提高生存和维权技能,使他们在城市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工人文化宫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农民工组织到培训队伍中来,培养适用性、技术型的农民工科技人才。同时,文化宫还应将困难职工教育当作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来对待,面向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拓展办学渠道,与当地人事劳动保障局、就业管理处等单位联合办学,积极开展“职工双证”教育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对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参加培训可实行半价或免费。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要建立一套符合教学规律的管理办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层次的学员,选择不同的教材,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员在一定的时段内获得较大的收益。同时要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大胆运用现代先进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益。文化宫还应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政治和业务培训力度,鼓励自学成才等措施,努力培养一批政治强、懂文化、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文化宫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和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