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巧用毽子提升支撑能力
在做前滚翻动作时,手的支撑是前滚翻的重要环节,因为它是完成身体制动支撑和向前滚翻的基础,同时还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低头着垫时保护头颈部,避免着垫时受力过大而导致头颈损伤。如果没有手的制动就会使整个身体向前滑动,没有上肢力量支撑在滚翻过程中身体就会提前着垫,使团身的时间和空间不足,易造成头部着垫,扭伤颈部或使头部受伤。所以,在练习前滚翻之前必须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多做由直臂支撑到屈臂支撑的动作练习。另外,必须加强弱侧臂的支撑能力,避免因发力不均造成向侧翻滚。
为提升学生的上肢支撑能力,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笔者设计了蚂蚁运粮(学生俯撑采用手膝着地的方式,将毽子放在背部向前爬行;也可以让学生仰卧手脚着地,将毽子放在腹部向前爬行)、推小车送粮(1名学生作为练习者,做俯撑分腿动作作为小车,将毽子放在其背部,另1名学生站在练习者的两腿之间,双手抓住其踝部向前推行)、俯撑传毽子(学生分小组以俯撑的姿势头向圆心围成一个圆圈,将毽子放在其中一名学生的前面,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学生顺时针或逆时针将毽子传给身边的学生,以此类推,直到所有人都完成,游戏才算结束,见图1)等游戏来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及平衡能力。这些游戏是前滚翻技术的基础,练好了这些素质,可以为前滚翻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巧用毽子解决低头含胸问题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前滚翻技术学习,笔者采用了看毽子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2名学生1组,第1名学生双腿分开站立,双手向前俯撑垫子(固定了手的位置)。第2名学生手持毽子,站在第1名学生的身后约0.5m的距离(见图2-1)。逐步将毽子从地面的高度向上移动,并且每移动1次都问前面的1名学生,能不能从自己的胯下看到毽子,直到前面学生说看不到了,2名学生互换位置(见图2)。这样做的目的,既让学生体会前滚翻时手支撑用力及身体俯身向下的空间感觉,又让学生体会一步一步低头的感觉,这就弥补了低头看天的方法所缺少的逐步低头的环节,毽子从地面慢慢提高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低头的过程,如果想不低头只采用弯腰头向下的动作,学生是无法看到逐步升高的毽子的,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体会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三、巧用毽子解决学生蹬地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对学生强调使劲“蹬”地的动作,而学生却无法做到像教师所说的那样。为什么?学生到底“蹬”了没有,用了多大力,这些都看不到,由于学生“蹬”的力度看不到,学生“蹬”的程度也无法掌控,教师也就无从评判了。采用毽子辅助,就可以根据毽子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学生的蹬地力量。
笔者经过实践发现,先让学生做好双手向前撑地的前滚翻准备姿势,然后将毽子放在学生的腰和臀的交界处(见图3-1),让学生利用双腿向前上蹬地的力量将毽子弹起,这样就可以根据毽子弹起的高度和速度来观察学生“蹬”地的程度(见图3-2)。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依据弹起毽子的高度来调整蹬地力量。
实际上,学会了“低头看毽子”然后配合“弹毽子”的技巧,教师语言提示学生先做低头“看毽子”再做“弹毽子”的模拟动作(此时不用毽子),很多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前滚翻的动作。
四、巧用毽子解决学生团身技巧
在学习前滚翻动作时,许多教师利用了呼啦圈进行辅助教学,笔者通过观察学生练习发现,学生在身体翻过呼啦圈之前的确注意了团身,但是过了呼啦圈后身体就迅速展开了,很多学生翻过来都是坐在垫子上无法站起。这是因为呼啦圈运用的时机不对,在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前滚翻的技术时采用呼啦圈练习,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如何避免碰到呼啦圈这个障碍物上,对其他的动作就无暇顾及,这就造成躲开了呼啦圈后身体放松了,最终坐在垫子无法起立的现象。
还有教师采用低头抱膝前后滚动的方法来让学生体会团身,但是做完整动作时,还会出现一些学生翻过就展体的动作,造成学生翻过之后就坐在垫上的现象。
既然用呼啦圈对学生滚翻高度的限制会使初学者产生心理障碍,那么用学生滚翻的远度来控制学生团身的效果如何呢?基于此想法,笔者采用了限制学生前滚翻距离的做法,因为在手撑地的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滚翻的距离越长说明团身的效果越不好。所以,笔者采用了滚翻到标志位置的做法,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设计了一个“比谁翻得近”比赛,首先根据某名学生翻滚的位置用毽子在垫子的旁边做一个标志点,然后组织学生挑战,学生为了防止超界都紧紧地团身,这样团身的效果就出来了。
在做前滚翻动作时,手的支撑是前滚翻的重要环节,因为它是完成身体制动支撑和向前滚翻的基础,同时还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低头着垫时保护头颈部,避免着垫时受力过大而导致头颈损伤。如果没有手的制动就会使整个身体向前滑动,没有上肢力量支撑在滚翻过程中身体就会提前着垫,使团身的时间和空间不足,易造成头部着垫,扭伤颈部或使头部受伤。所以,在练习前滚翻之前必须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协调性,多做由直臂支撑到屈臂支撑的动作练习。另外,必须加强弱侧臂的支撑能力,避免因发力不均造成向侧翻滚。
为提升学生的上肢支撑能力,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笔者设计了蚂蚁运粮(学生俯撑采用手膝着地的方式,将毽子放在背部向前爬行;也可以让学生仰卧手脚着地,将毽子放在腹部向前爬行)、推小车送粮(1名学生作为练习者,做俯撑分腿动作作为小车,将毽子放在其背部,另1名学生站在练习者的两腿之间,双手抓住其踝部向前推行)、俯撑传毽子(学生分小组以俯撑的姿势头向圆心围成一个圆圈,将毽子放在其中一名学生的前面,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学生顺时针或逆时针将毽子传给身边的学生,以此类推,直到所有人都完成,游戏才算结束,见图1)等游戏来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及平衡能力。这些游戏是前滚翻技术的基础,练好了这些素质,可以为前滚翻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巧用毽子解决低头含胸问题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前滚翻技术学习,笔者采用了看毽子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2名学生1组,第1名学生双腿分开站立,双手向前俯撑垫子(固定了手的位置)。第2名学生手持毽子,站在第1名学生的身后约0.5m的距离(见图2-1)。逐步将毽子从地面的高度向上移动,并且每移动1次都问前面的1名学生,能不能从自己的胯下看到毽子,直到前面学生说看不到了,2名学生互换位置(见图2)。这样做的目的,既让学生体会前滚翻时手支撑用力及身体俯身向下的空间感觉,又让学生体会一步一步低头的感觉,这就弥补了低头看天的方法所缺少的逐步低头的环节,毽子从地面慢慢提高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低头的过程,如果想不低头只采用弯腰头向下的动作,学生是无法看到逐步升高的毽子的,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体会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三、巧用毽子解决学生蹬地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对学生强调使劲“蹬”地的动作,而学生却无法做到像教师所说的那样。为什么?学生到底“蹬”了没有,用了多大力,这些都看不到,由于学生“蹬”的力度看不到,学生“蹬”的程度也无法掌控,教师也就无从评判了。采用毽子辅助,就可以根据毽子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学生的蹬地力量。
笔者经过实践发现,先让学生做好双手向前撑地的前滚翻准备姿势,然后将毽子放在学生的腰和臀的交界处(见图3-1),让学生利用双腿向前上蹬地的力量将毽子弹起,这样就可以根据毽子弹起的高度和速度来观察学生“蹬”地的程度(见图3-2)。这种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依据弹起毽子的高度来调整蹬地力量。
实际上,学会了“低头看毽子”然后配合“弹毽子”的技巧,教师语言提示学生先做低头“看毽子”再做“弹毽子”的模拟动作(此时不用毽子),很多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前滚翻的动作。
四、巧用毽子解决学生团身技巧
在学习前滚翻动作时,许多教师利用了呼啦圈进行辅助教学,笔者通过观察学生练习发现,学生在身体翻过呼啦圈之前的确注意了团身,但是过了呼啦圈后身体就迅速展开了,很多学生翻过来都是坐在垫子上无法站起。这是因为呼啦圈运用的时机不对,在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前滚翻的技术时采用呼啦圈练习,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如何避免碰到呼啦圈这个障碍物上,对其他的动作就无暇顾及,这就造成躲开了呼啦圈后身体放松了,最终坐在垫子无法起立的现象。
还有教师采用低头抱膝前后滚动的方法来让学生体会团身,但是做完整动作时,还会出现一些学生翻过就展体的动作,造成学生翻过之后就坐在垫上的现象。
既然用呼啦圈对学生滚翻高度的限制会使初学者产生心理障碍,那么用学生滚翻的远度来控制学生团身的效果如何呢?基于此想法,笔者采用了限制学生前滚翻距离的做法,因为在手撑地的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滚翻的距离越长说明团身的效果越不好。所以,笔者采用了滚翻到标志位置的做法,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设计了一个“比谁翻得近”比赛,首先根据某名学生翻滚的位置用毽子在垫子的旁边做一个标志点,然后组织学生挑战,学生为了防止超界都紧紧地团身,这样团身的效果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