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收官之作《上帝救救孩子》以当代美国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黑人女性布赖德的成长历程.文章借助叙事判断理论,研究小说人物与读者对“虚假指控”这一核心事件所作出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以及在此影响下读者作出的审美判断.这些判断一方面推动了小说叙事进程,另一方面使一系列社会问题得以揭露,从而彰显莫里森高超的叙事技巧、敏锐的历史认知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机 构】
: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的收官之作《上帝救救孩子》以当代美国社会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黑人女性布赖德的成长历程.文章借助叙事判断理论,研究小说人物与读者对“虚假指控”这一核心事件所作出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以及在此影响下读者作出的审美判断.这些判断一方面推动了小说叙事进程,另一方面使一系列社会问题得以揭露,从而彰显莫里森高超的叙事技巧、敏锐的历史认知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其他文献
张爱玲的小说让读者有一种特别的听觉感受.这是因为张爱玲从小接受了专业的音乐培养,再加上她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天分.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张爱玲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受到了音乐思维的影响.音乐艺术在其小说中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表现:显性方面,张爱玲直接套用音乐术语、音乐活动,来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隐性层面,她将音乐织体结构嫁接到小说的形式中,丰富了小说的表达技巧.另外,其小说语言还具有别样的音乐美.这些都是张爱玲小说的风格所在.
康熙年间,由秦松龄、严绳孙编纂的《无锡县志》收录了36位作家的39首运河诗歌,涉及无锡古运河沿岸的五牧、梁溪、芙蓉湖、泰伯渎等区域,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的游历和交友情况,蕴含丰富的文化主题,向读者展现了多姿多彩的运河风貌,为研究古运河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弥补了一些正史语焉不详的遗憾.
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初版于1944年12月,张爱玲亲自参与出版设计,亲自绘制插图.对《流言》图本的价值进行探寻,可为研究张爱玲的文学观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文章从《流言》雅俗共赏的审美价值、“明星效应”的商业价值和图文互文价值三方面阐释《流言》的图本价值.
眷村是台湾特殊政治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眷村小说中的“外省女性”形象,是眷村小说形象谱系中特为重要的部分,不仅因为其形象的丰富性与典型性,也因眷村特殊性质造就的女性在其中的特殊位置.文章旨在发掘形形色色的“外省女性”作为眷村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所面临的相似的生命困境,即难以真正超越“外省人”身份的局限,她们不仅要承担历史政治所加诸来台“外省人”的流离与苦难,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眷村环境的闭塞压抑,以及家庭内部父权的阴影.文章分别从代际、性别、两岸关系三方面讨论眷村“外省女性”群体的生命困境与精神悖论,从而探寻“外省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磨砺与考验,积淀而来的反映民族特质与风貌的历史瑰宝与思想精髓.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作品制作中,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应对多元文化冲击探索出的一条传统文化传承新路径.《大圣归来》《秦时明月》《大鱼海棠》等动画作品的出现,得到了大部分观众认可,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反观我国整体动画市场,很多动画作品对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还存在误区,极易造成传统文化的异质化传承,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
奥运会会徽是最具文化影响力的奥运会文化标识之一.文章基于福塞维尔的多模态隐转喻理论,解读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在文字、色彩、人物等方面的独特构想,指出其中蕴含的隐喻与转喻思想.研究发现会徽中蕴含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研究结果有助于中外读者更好地领悟北京冬奥会会徽传达的中华文化和思想内涵.
构建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20世纪初解答中国社会发展出路问题进程中时刻面临的历史使命.瞿秋白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杰出的文化气质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思考并回答了在中国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至关重要的三大课题,即:中国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话语?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表达些什么?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应当怎样表达?他的答案勾勒出以回应问题、凝练概念、创新形式为要素的话语建设方案,是当前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源.
基于高校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化背景,分析了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认为应通过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对接数字校园建设、常态化培养党员档案管理人才、开拓档案服务高校党建相关功能等途径,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
《周易》是群经之首,《周易》成语通俗易懂,含义隽永,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学习并实践《周易》成语,有利于我们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胸怀、卑以自牧的品性、通权达变的能力、诚实守信的品质、防微杜渐的能力、居安思危的意识、韬光养晦的谋略等,有利于培育健全人格.
顾贞观是梁溪词派的代表性词人,其词中有许多关于家乡无锡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对风物的咏叹,对交游的记录,以及每逢佳节、羁旅漂泊时对乡愁的抒发上,展现了他对家乡无锡的眷恋、对同乡故交的情谊以及抑郁不得志的痛苦、进退两难的矛盾和向往归隐的心情.乡情词在顾贞观的词作中占四分之一以上,反映了作者从积极求仕到无奈归隐的心路历程,是研究顾贞观词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