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资源。水资源危机不仅会严重地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甚至会直接威胁人类生存。本文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探讨了水资源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给出了针对水资源危机的合理配置原则。以岷江流域上游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了针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保障该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可持续发展
1.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资源。地球上的水总量一定,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仅占很少比例,而且分布并不均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农业等水量需求大,但是水资源利用存在管理不善,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等问题。全球缺水情况并未得到缓解,20%的人处于缺水状态,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李广贺,2003)。水资源问题不仅会影响、制约着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我国已是联合国指定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有15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完全低于严重的缺水线,有7个省、区低于生存的最低标准线(史长莹,2009)。岷江是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的弓杠岭,由北向南流经四川省阿坝州、都江堰市、成都市、乐山市、由宜宾市注入长江。该流域在都江堰以上称为岷江上游,干流总长约340km。(四川省统计局,2003)。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所有工农业、城镇居民生活等主要的用水来源,其水资源相对丰富。同时也是工业、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供水的主要水源,占成都市总量的90%以上(李洪等,2004)。近几年,成都市进行了一系类的节水措施,但是成都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两千多立方米,是我国最缺水的300个城市之一。然而随着岷江上游总体水量的不断减少,并且水资源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匀,工业用水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持续下降,致使成都平原可利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开展研究岷江上游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对整个成都平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
对于水资源问题于社会、生态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有非常长的历史,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三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详见图1所示(钱军强,2001)。(1)经济系统,广义的经济系统是物质生产系统和非物质生产系统中相互影响的若干经济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狭义的经济系统是社会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相互影响的各种经济元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总体来说,经济是其他系统发展的基础,是物质保障。经济发展包括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质量提高两部分,但是数量增长是量变,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带来经济质量的提高,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效益才是可持续的。(2)社会系统是由社会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等关系构成的系统。社会系统这个大系统是由例如国家、地区、城市每个小系统组成,而其中的所有子系统也是一个单独的小的社会系统,他们虽然有不同层析、不同类型和不同的结构,但是都有相似的功能,都在不断的发展演化中。(3)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水生态环境、大气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是所有资源的承载体,是自然界里各种生物依赖的的生存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只有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发展,才能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且以经济系统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组织结构。经济增长会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排污,加重生态环境的压力,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但是,经济增长又会促进对环保的投资的增加,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非常有利,从而又使生态环境承载力上升。因此,总体上保持着冲突与协调的矛盾关系,为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每个系统都实现良性发展,即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持续提高。水资源系统属于资源系统之一,受上述三者的制约与反作用。经济增长带来的产业发展会增加工业用水的增加,加重水资源的负担,使水资源的总量减少,因此造成供给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增加了水资源开发投资,包括淡水净化技术的运用,增加水资源的可用储量,促使水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上升。因此,要实现合理利用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则一方面要提高水资源使用率,另一方面增加新技术投资,增加水资源可采储量。
3.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对策
世界性的水危机源于对水资源的过渡、无序滥用,造成当前已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其主要面临着急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水资源系统供水与经济系统需水之间的不平衡问题;②经济系统内部用水浪费问题;③经济系统污水排放与水生态环境系统污水处理与容纳之间不平衡问题。可见,这三个问题都和经济系统有关系,因此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便是从经济系统入手。在经济学领域,水资源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经济资源,其使用量是无限的,可更新的,但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却是稀缺的。所以,根据经济学原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
3.1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水资源合理配置,要求在一个限定的流域或者区域里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或者非工程等措施,在用水单位之间进行科学配置。水资源合理配置,需要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两方面:(1)需求方面,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用水量多、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企业,增加用水量少,带来污染少的企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从社会系统中减少耗水单位;并调整生产力布局,减少耗水量,以适应现在的水资源生态环境。(2)在供给方面,协调各个需水项目,通过如南水北调等工程来改变水资源的分布,使是水资源根据按需供应,最终适应生产力布局,适应社会的发展。上述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而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通过有效地处理一系列的复杂关系,例如水资源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流域上游与下游左岸和右岸的协调等,未达到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一般会牺牲一些利益体的个体利益,但是对于整个分配系统涞水,其总体效益最优就是最终的结果。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水资源合理配置,首先要了解水资源合理配置要求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应包括对整个社会和生态生态环境的效应。经济效益是经济核算部门进行成本核算的必须指标,社会和生态生态环境的效益是衡量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即要带来经济增长,也需要保证社会和生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2)公平性原则。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公平性原则,是指水资源在一定流域或区域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配置时,公平的考虑各方利益,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公平分配。(3)可持续原则。水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是指一段时间内社会消耗的水资源与后代所能获取的水资源量比例合理,是反映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开发、保护、管理后,能为后代带来可持续发展。
3.2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岷江上游水资源问题存在很长时间,不管是水供需矛盾,还是生态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追根究底是水量总量短缺,水污染严重。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需要以人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条件。水资源可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岷江上游的水资源利用寻求可持续发展对策。(1)增强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用水观念。岷江上游水资源面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短缺的难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对后代用水需求不造成危害;某些特定区域的用水需求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们生活方面必须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用水观念。从工业、农业和生活中节约用水。(2)大力推进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农业用水方面,要对灌溉土地渠道进行防渗改造,应用各种新型的农艺措施,减少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的流水;在工业用水方面,应积极利用科技创新,改进工艺和技术,减少工业耗水量,降低水污染程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3)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在工业产业结构方面,根据岷江上游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等第三产业。加大对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执法和监督工作,对于污水排放严格按标准执行,减少污水排放量,减少污染源。建立水资源保护区,有效保护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
4.结论
水资源有效配置是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不仅会制约经济增长、社会和生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因此,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为解决水资源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必须加强管理,公平分配,合理配置。同时不可忽视,流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很大。为了能够切实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支撑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在以上对策基础上,不断研究,加强经验总结,以便走出一条和谐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可持续发展
1.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资源。地球上的水总量一定,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仅占很少比例,而且分布并不均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农业等水量需求大,但是水资源利用存在管理不善,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等问题。全球缺水情况并未得到缓解,20%的人处于缺水状态,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李广贺,2003)。水资源问题不仅会影响、制约着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我国已是联合国指定的13个贫水国家之一,有15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完全低于严重的缺水线,有7个省、区低于生存的最低标准线(史长莹,2009)。岷江是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的弓杠岭,由北向南流经四川省阿坝州、都江堰市、成都市、乐山市、由宜宾市注入长江。该流域在都江堰以上称为岷江上游,干流总长约340km。(四川省统计局,2003)。岷江上游是成都平原所有工农业、城镇居民生活等主要的用水来源,其水资源相对丰富。同时也是工业、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供水的主要水源,占成都市总量的90%以上(李洪等,2004)。近几年,成都市进行了一系类的节水措施,但是成都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两千多立方米,是我国最缺水的300个城市之一。然而随着岷江上游总体水量的不断减少,并且水资源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匀,工业用水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持续下降,致使成都平原可利用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开展研究岷江上游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对整个成都平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位置
对于水资源问题于社会、生态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有非常长的历史,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三个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详见图1所示(钱军强,2001)。(1)经济系统,广义的经济系统是物质生产系统和非物质生产系统中相互影响的若干经济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狭义的经济系统是社会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相互影响的各种经济元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总体来说,经济是其他系统发展的基础,是物质保障。经济发展包括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质量提高两部分,但是数量增长是量变,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带来经济质量的提高,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效益才是可持续的。(2)社会系统是由社会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等关系构成的系统。社会系统这个大系统是由例如国家、地区、城市每个小系统组成,而其中的所有子系统也是一个单独的小的社会系统,他们虽然有不同层析、不同类型和不同的结构,但是都有相似的功能,都在不断的发展演化中。(3)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水生态环境、大气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是所有资源的承载体,是自然界里各种生物依赖的的生存空间,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发展,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只有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发展,才能保护各种生物的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而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且以经济系统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组织结构。经济增长会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排污,加重生态环境的压力,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但是,经济增长又会促进对环保的投资的增加,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非常有利,从而又使生态环境承载力上升。因此,总体上保持着冲突与协调的矛盾关系,为达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求每个系统都实现良性发展,即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持续提高。水资源系统属于资源系统之一,受上述三者的制约与反作用。经济增长带来的产业发展会增加工业用水的增加,加重水资源的负担,使水资源的总量减少,因此造成供给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增加了水资源开发投资,包括淡水净化技术的运用,增加水资源的可用储量,促使水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上升。因此,要实现合理利用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则一方面要提高水资源使用率,另一方面增加新技术投资,增加水资源可采储量。
3.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对策
世界性的水危机源于对水资源的过渡、无序滥用,造成当前已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其主要面临着急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水资源系统供水与经济系统需水之间的不平衡问题;②经济系统内部用水浪费问题;③经济系统污水排放与水生态环境系统污水处理与容纳之间不平衡问题。可见,这三个问题都和经济系统有关系,因此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便是从经济系统入手。在经济学领域,水资源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经济资源,其使用量是无限的,可更新的,但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却是稀缺的。所以,根据经济学原理,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最佳方法是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
3.1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水资源合理配置,要求在一个限定的流域或者区域里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通过工程或者非工程等措施,在用水单位之间进行科学配置。水资源合理配置,需要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主要包括需求和供给两方面:(1)需求方面,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用水量多、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企业,增加用水量少,带来污染少的企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从社会系统中减少耗水单位;并调整生产力布局,减少耗水量,以适应现在的水资源生态环境。(2)在供给方面,协调各个需水项目,通过如南水北调等工程来改变水资源的分布,使是水资源根据按需供应,最终适应生产力布局,适应社会的发展。上述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而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通过有效地处理一系列的复杂关系,例如水资源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流域上游与下游左岸和右岸的协调等,未达到对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一般会牺牲一些利益体的个体利益,但是对于整个分配系统涞水,其总体效益最优就是最终的结果。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水资源合理配置,首先要了解水资源合理配置要求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应包括对整个社会和生态生态环境的效应。经济效益是经济核算部门进行成本核算的必须指标,社会和生态生态环境的效益是衡量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即要带来经济增长,也需要保证社会和生态生态环境和谐发展。(2)公平性原则。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公平性原则,是指水资源在一定流域或区域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配置时,公平的考虑各方利益,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公平分配。(3)可持续原则。水资源配置可持续发展,是指一段时间内社会消耗的水资源与后代所能获取的水资源量比例合理,是反映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开发、保护、管理后,能为后代带来可持续发展。
3.2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岷江上游水资源问题存在很长时间,不管是水供需矛盾,还是生态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追根究底是水量总量短缺,水污染严重。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需要以人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条件。水资源可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岷江上游的水资源利用寻求可持续发展对策。(1)增强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用水观念。岷江上游水资源面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短缺的难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水的需求,又对后代用水需求不造成危害;某些特定区域的用水需求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们生活方面必须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可持续利用的用水观念。从工业、农业和生活中节约用水。(2)大力推进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农业用水方面,要对灌溉土地渠道进行防渗改造,应用各种新型的农艺措施,减少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的流水;在工业用水方面,应积极利用科技创新,改进工艺和技术,减少工业耗水量,降低水污染程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3)产业结构调整,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在工业产业结构方面,根据岷江上游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等第三产业。加大对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执法和监督工作,对于污水排放严格按标准执行,减少污水排放量,减少污染源。建立水资源保护区,有效保护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
4.结论
水资源有效配置是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不仅会制约经济增长、社会和生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生存。因此,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为解决水资源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必须加强管理,公平分配,合理配置。同时不可忽视,流域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很大。为了能够切实保障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支撑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在以上对策基础上,不断研究,加强经验总结,以便走出一条和谐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