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妙教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沿用了多年的“先教后学”,学生学习效率偏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石碁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在学校课题组同事的帮助下,笔者对“先研学,后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尤其是提高研学后教理念下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勇敢地走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第一步。现将研究和实践情况进行阐述。
  【关键词】研学后教;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显得异常重要。在先研学后教学的尝试中,笔者一直把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常態的教学方法,也是最核心的方法。
  一、问题设计的作用
  在设计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设计所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确保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其作用首先体现在会进一步深化学生阅读的内涵,其次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能力的发展与阅读过程中的提问是息息相关的,学生阅读过程即认识事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关注什么内容,阅读的着眼点是什么,这些对学生来说都是极其困难的。如果适合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阅读心理的问题设计得恰当,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就减少了很多的障碍和困难,对事物的认识也就至少完成一半了。
  二、问题设计的要点
  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下面的几点:
  一是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或者是阅读文本所表现的思想内涵。
  二是要了解课文或阅读文本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是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
  四是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以上几点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只有走进文本,教师才能找到学生内心真正关心和喜欢思考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愿意思考的问题、有效的问题,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
  三、问题设计的方法
  结合实践,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设计问题的方法。
  一是必须以阅读材料作为设计的依据。在开展研学后教理念下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初期,课题组成员搜集了大量的各种版本教材中同类课文的教学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分析,发现材料中也不乏有问题的设计,但较多的问题存在的通病是脱离了阅读材料,随意性比较大,误导学生进行任意想象,因而所设计的问题基本上脱离了课文内容,有的问题甚至破坏了课文的文学意境,越问,离教学目的就越远了。如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七册第十一课《去年的树》一文,教师出示了相关的录像片段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鸟儿会唱什么呢”进行创编,小鸟和大树的离别还没有发生,后面那些表现小鸟对大树的友情和对诺言等的行为还没有出现,就提前引导学生进行创编,结果可想而知。
  二是问题必须提得明确而具体。阅读过程中读者与阅读材料进行对话的过程,对材料的各种信息进行梳理的一个心理过程,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而具体,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展开思维,并能思之有序,思之有法,从而思之有得。如对上文《去年的树》一文,设计问题可从下面的角度进行设想:
  “小鸟是什么时候开始问人的?”
  “小鸟问了哪些人?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鸟找到好朋友树了吗?”
  “课文的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小鸟已经找到了它的好朋友树了呢?”
  “小鸟共找了好朋友树多少次?它找了好朋友这么多次,你感受到什么了没有?”
  “如果小鸟只是找了好朋友树一次就不找了,你还会有刚才那样的感受吗?”
  以上问题,都是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提得明确而具体,学生思考的时候才会有方向有目标,回答自然有方法了。
  三是问题必须具备难度的梯度。文章中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适当难度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既利于形成思维的梯度,又利于学生的发展。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的设计,是为下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作一个铺垫,由浅入深,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养成和发展的。如上文《去年的树》设计的“小鸟是什么时候开始问人的?”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引出下方的“小鸟共找了好朋友树多少次?”这个全文的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
  有难度的问题的共同作用是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其原因正在于它不是“一下子看不出来的关键地方”。随着问题的提出和分析,还可以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找到文中的“关键地方”,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得出质量非常高的答案。教学效果在这“问”与“答”之间得到了体现。
  有适当难度的提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四是问题必须把学生引导回阅读材料中去。如让学生阅读完材料后,提出“对文中的人物,喜欢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这样简单而又实用的问题,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带回到阅读材料中去,而不是凭空胡思乱想。
  五是问题必须设计得完整。阅读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完整性。即提出的问题之间应该要结合阅读材料并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可以引发学生进行完整的连续性的思考。
  六是问题必须结合写作进行设计。阅读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因此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围绕文章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文体特点等写作内容进行设计,可以较好地落实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写作教学,真正把写作规律或者写作形式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对文阅读过程的思考和实践中发现出来,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走向写作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一些优秀的篇章进行问题设计把学生由阅读引导到写作,难度虽然很大,但是是可行的。
  七是问题必须提供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阅读教学过程中,用研学后教的模式进行,目的不是把问题抛给学生后置之不理。这样做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教师应该对所设计的问题,尽可能地结合文本内容,给出一个比较贴近的参考答案,特别是针对阅读材料中“关键地方”所提出来的问题,更要给出明确的答案,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这样才能把要解决的问题落实到实处,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养成和发展。
  总的来说,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巧问和妙教的关键在于,第一是尽量多提诠释性问题,第二是尽量多提延伸性问题,第三是尽量多提开放性问题。这三个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也为研学后教理念下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的摸索和尝试提供了一些新鲜而实用的经验。
其他文献
图示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20时,有关图中各地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  B.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C.低壓天气系统中,Q强度最强  D.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平浪静  2.此时,远在我国西南P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 B.阴,西北风  C.阴,东南风 D.晴,东北风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
近日,为了让青少年亲近自然,向自然学习,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未知的自己,寻找生命与生命之间的柔软和感动,来自北京的10多个亲子家庭,穿过城市的高楼大厦,来到江蘇省黄尖开启研学之旅。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参观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领略世界自然遗产的美丽。相信和大自然的每一次碰撞,将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新视界、新成长。参加黄尖研学之旅,不仅可以拓展孩子们的学习空间,丰富孩子们的户外经历和生活体验,还可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心智还不成熟,心态和智力发展还不完全,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在对小学教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能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本文主要以我校四年级某班级为例,对相关的管理沟通艺术进行论述,从而总结相关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教学教育;管理方法;沟通艺术
【摘要】朗读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感受语言的情境,品味出语言中蕴含的情感,理解语言中蕴含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中年级的几篇教学案例,探索朗读指导方面的一些问题。通过具体课例的探讨,让青年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目标明确,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朗读技巧;语文味  一、给学生充足时间朗读  新课程要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语文教师要
【摘要】把多媒体技术巧妙运用在小学美术线描教学当中,可以更淋漓尽致地发挥线描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线描艺术的兴趣;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实践精神。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美术;线描教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上被重视和广泛地使用,并不是偶然。随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和魅力。主要表现为:1.在课堂教学上导入、演示、呈现,p
【摘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阅读教学如果缺少了情感就会使学习变得枯燥无味、语言显得苍白无力,阅读教学其本质就是通过阅读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的交流,从而理解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注重情感的交流,可以使读者与作者、师生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趣,充分展现阅读课堂的生命力。  【关键词】情感;阅读教学;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
【摘要】学校是文化传统的重要阵地,只有建立“中华魂”,学校文化建设才有依靠。如何推进农村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好地将“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和家长文化”有机统一,从而推动学校文化内涵发展,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内涵建设;策略  党中央对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今时代比较热的文化现象, 为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方向。根据习近
一、分析气温要重视影响气温变化的地理过程  气候各组成要素的分析是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气温的分析为例,其分析的方法并不是简单的背诵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而要从影响气温的地理过程入手进行思考(如下图所示)。首先要分析影响气温的直接因素再分析影响这些因素的根本因素是哪些。但从答案的构成而言,正好相反,应先写“根本因素”再论述其如何影响“直接因素”。其他的气候要素分析也应如此。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观念承认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强调了学生的個性发展;因此,也要求课堂组织者能够了解并分析学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征、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的目标并实施不同的过程,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鉴于此,分层教学在
韶关市和平路小学以“打造平和文化,创建和谐学校”为办学宗旨,努力践行“平和中求卓越,卓越中显平和”校训,积极创建以“书香和平,人文和平,智慧和平”为特色的书香校园。学校课题组致力于《诵读古诗文经典,营造儒雅书香文化》课题的成果推广研究与实践。课外阅读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书香文化氛围逐步形成,研究成果逐步彰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推广,积极培养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改变目前学生“做题多、读书少、兴趣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