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139-01
在数学课堂中,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就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设计问题及设计问题时的注意事项做了详细阐述。
一、问题的设计应当顺乎自然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首先应当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相一致,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是自然的,正是学生自己想问的,而且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
二、问题的指向性要适度,同时应注意辅助问题的设计
我们设计问题的目的是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求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给予一些恰如其分的帮助。但如果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所适从,摸不着头脑,这说明它不足以唤起学生的记忆与联想,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与学生所需要的帮助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相反,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指向性过于明确,即给与学生的帮助超过了他的要求,他会感到无事可干,同样也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尽管我们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把在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都设计好,但常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情况。如问题提出后,学生不是回答错了就是回答的不得要领。事实上,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面临的毕竟是几十个存在着很大差别的学生。作为一个明智的老师,这时不是直接去纠正或讲解,而应当抓住机会,针对学生回答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与问题,及时去设计一个或一系列的辅助问题,适当地缩小问题的思考范围,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自觉纠正,或者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到正确的结论上来。
三、学生参与问题设计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数学教学一般是要让学生做准备好的、现行的题,学生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知识,他们并没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呢?让学生成为命题人,参与编题、出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师生共同整理基本知识,在知识系统、条理化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试题,并做出答案,然后从中选出几组有代表性的试题,进一步完善后,作为考题使用,并由学生批卷、分析试卷。因为学生亲自参与了整个考试的全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所以,他们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解题,而且会因此对试题感兴趣,去用心体会每一道题。
四、开放题的设计
1.数学开放题的概念
"数学开放题"并非是业经审定的规范数学名词,关于开放题的概念,现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有下列几种:①凡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的答案的习题,我们称为封闭题;而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习题,我们称为开放题;②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者有多种可能的答案称之为"开放性"问题;③根据前苏联学者B.A奥加涅相的要素分析法,学习题是一个系统: ,其中y表示习题的条件,o表示解题的依据,p表示解题的方法,z表示习题的结论,上述系统的四个要素中有三个是有未知的习题称之为问题性题;有两个是未知的习题为探索性题。数学开放题大多数属于问题性题,也有的可能属于探索性题。
2.开放题的设计原则及编制方法
开放题的设计原则主要有:①参与对象的层次性原则,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者结论不确定。开放题应当充分考虑参与对象的层次性,既能照顾后进生的解答水平,使他们积极动脑,又能鼓励优生寻求更好的解答,从而确保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信心。②问题内容的宽广性原则。开放性问题涉及的内容不仅为学生所熟悉,而且知识面应当宽广。③设计角度的动态性原则。对同一知识点,可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设计开放性问题。④解答途径的探索性原则。数学开放题的解答途径是开放的,具有探索性。学生不是根据所学知识或模仿教师传授的某种现成方法马上就能解答,它能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种探索性能够加大信息的流量和流速,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使教和学相得益彰。
数学开放题的编制方法主要有:①弱化成题的条件,使其结构多样化;②隐去成题的结论,使其指向多样化;③既定的条件或关系下,探讨多种结论;④由结论,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⑤比较某些对象的异同点;⑥在既定的条件下,设计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方案;⑦实际情境中,寻求多种解法与结论。
五、问题设计应注意事项
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习题的四大功能:教学功能、发展功能、检查功能和教育功能。数学习题应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概念完整化、具体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系统,逐步形成和完整合理的认识结构。
问题的设计还应遵循诸如语言应当亲切、自然、准确、明了、生动、有趣,提问要面向大多数等一系列的原则。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问题的提出对于帮助学生解疑答惑,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多提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成长,在问题中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数学课堂中,一个好的问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就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设计问题及设计问题时的注意事项做了详细阐述。
一、问题的设计应当顺乎自然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首先应当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相一致,同时还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是自然的,正是学生自己想问的,而且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
二、问题的指向性要适度,同时应注意辅助问题的设计
我们设计问题的目的是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探求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给予一些恰如其分的帮助。但如果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所适从,摸不着头脑,这说明它不足以唤起学生的记忆与联想,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与学生所需要的帮助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相反,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指向性过于明确,即给与学生的帮助超过了他的要求,他会感到无事可干,同样也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尽管我们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把在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都设计好,但常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情况。如问题提出后,学生不是回答错了就是回答的不得要领。事实上,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我们面临的毕竟是几十个存在着很大差别的学生。作为一个明智的老师,这时不是直接去纠正或讲解,而应当抓住机会,针对学生回答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与问题,及时去设计一个或一系列的辅助问题,适当地缩小问题的思考范围,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自觉纠正,或者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到正确的结论上来。
三、学生参与问题设计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数学教学一般是要让学生做准备好的、现行的题,学生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知识,他们并没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怎样才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呢?让学生成为命题人,参与编题、出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师生共同整理基本知识,在知识系统、条理化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试题,并做出答案,然后从中选出几组有代表性的试题,进一步完善后,作为考题使用,并由学生批卷、分析试卷。因为学生亲自参与了整个考试的全过程,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所以,他们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解题,而且会因此对试题感兴趣,去用心体会每一道题。
四、开放题的设计
1.数学开放题的概念
"数学开放题"并非是业经审定的规范数学名词,关于开放题的概念,现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主要有下列几种:①凡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的答案的习题,我们称为封闭题;而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的习题,我们称为开放题;②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者有多种可能的答案称之为"开放性"问题;③根据前苏联学者B.A奥加涅相的要素分析法,学习题是一个系统: ,其中y表示习题的条件,o表示解题的依据,p表示解题的方法,z表示习题的结论,上述系统的四个要素中有三个是有未知的习题称之为问题性题;有两个是未知的习题为探索性题。数学开放题大多数属于问题性题,也有的可能属于探索性题。
2.开放题的设计原则及编制方法
开放题的设计原则主要有:①参与对象的层次性原则,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者结论不确定。开放题应当充分考虑参与对象的层次性,既能照顾后进生的解答水平,使他们积极动脑,又能鼓励优生寻求更好的解答,从而确保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信心。②问题内容的宽广性原则。开放性问题涉及的内容不仅为学生所熟悉,而且知识面应当宽广。③设计角度的动态性原则。对同一知识点,可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设计开放性问题。④解答途径的探索性原则。数学开放题的解答途径是开放的,具有探索性。学生不是根据所学知识或模仿教师传授的某种现成方法马上就能解答,它能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种探索性能够加大信息的流量和流速,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使教和学相得益彰。
数学开放题的编制方法主要有:①弱化成题的条件,使其结构多样化;②隐去成题的结论,使其指向多样化;③既定的条件或关系下,探讨多种结论;④由结论,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⑤比较某些对象的异同点;⑥在既定的条件下,设计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方案;⑦实际情境中,寻求多种解法与结论。
五、问题设计应注意事项
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习题的四大功能:教学功能、发展功能、检查功能和教育功能。数学习题应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使概念完整化、具体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系统,逐步形成和完整合理的认识结构。
问题的设计还应遵循诸如语言应当亲切、自然、准确、明了、生动、有趣,提问要面向大多数等一系列的原则。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问题的提出对于帮助学生解疑答惑,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多提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成长,在问题中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