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绿感觉自己陷入到了一种感情的泥淖中,或者是分岔路。她愤愤不平,脑海中不断跟郑不远进行着对话。她越想越生气,与她交谈的郑不远则一脸理直气壮,甚至有点强辞夺理,好几次他们的对话都到了谈不下去的地步,每当这时候,她的本能反应是把郑不远拉黑。似乎只有拉黑才能表现出她的决绝和远见,才能体现出她鲜明的立场和不妥协的态度。我为什么要跟这种人谈恋爱啊……想到这里,正好看到路边并排走过的两个穿校服的高中生,男生依偎着女生,明显他们是在谈恋爱。唉,看看人家!此念一出,她有点走神,身后的小摩托车“嘀嘀嘀”地鸣了几次,她赶紧向右让了让,小摩托从她的左侧飞驰而过。
疯狂的生活是有吸引力的,从再次见到郑不远的那一天,她就暗暗地想,要是能回到过去就好了。这个念头时不时地冒出来,折磨着她。
那天她去外地看望两个伙伴,他们也都写诗。去星巴克、逛街时,他们把郑不远也叫了出来。催了郑不远好几次,他才在一个小时后姗姗来迟。据他说出来的时候照了照镜子,发现脸有点干,特意敷了张面膜。这让他们笑了半天。她盯着他的马丁靴发呆,这是他们原来都喜欢的牌子。他穿着一件黑色外套,一条海军蓝色裤子,看起来像一位英俊的北方工人。自从执绿搬到国外结婚生子后,她的打扮如她的生活一样变得索然无味。她不愿意再穿得过于强硬或者引人注目,可能是年龄大了?日子太无聊了?总之,马丁靴和皮夹克都让她塞衣柜里了。
晚饭后,不远带他们去旁边一家酒吧喝啤酒。在送她去火车站的出租车上,不远说他快离婚了。她一愣,他才结婚一年多啊。不远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发,可能我这个人,就是不适合结婚吧。谁适合结婚啊,执绿说,我也不适合……不远犹豫了一下,我没法控制自己,我还跟原来一样。执绿又一愣,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不远就开口了,哎,师傅,你一会儿路边先停一下,我先下。今天我有点事,就不送你去火车站了,一路顺风啊!
执绿在国外时常想起他们的这段对话。作为十几年的朋友,最初不远也写诗,执绿和小韦都比他写得早,后来不远就不写诗了。
再次回国时,执绿又去看望小韦。这次她打算多呆几天,别像上回一样匆匆忙忙,话还没好好说就又赶回北京。
她爱上了坐火车,无论是“和谐号”还是“绿皮车”,哪种都行。在火车站,看着满满当当的人,看着天南海北的旅客,她才有种自己不再孤独的错觉。
坐火车,去远方,光是这意象就够打动人了。
和小韦他们在一起,时间过得有滋有味。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照样是吃饭、看电影、喝咖啡、看电视、陪他们接孩子、回家陪孩子玩。他们能聊,站在厨房(因为要抽烟)里一聊就是好几个钟头。每个人要把外套披上,开着窗有点冷。“这是吸烟服。”小韦说。
不远也来了,一进来先逗了逗孩子,然后就钻进厨房跟他们一起抽烟。冬天,太冷了。我特别讨厌这座城市,有时候一天都不想呆,小韦说。
主要是没朋友,执绿说。
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雾霾。小韦说。
咱们也太穷了。执绿说。
你出国前我带你看的房,已经涨了好几倍,哎,你当时要买下,现在就发了。
是啊,不过我当时没钱。
咱们都不是那种,能拉下脸管人借钱的人。小韦笑着,瞅了不远一眼。
我现在也没钱。执绿说。
执绿太实在了。小韦说,没见过比她实在的,你说,这么多年了,她机会那么多,但凡要是有点心眼,早有钱了。
要不是我妈给我买了房,我现在也买不起。不远说。
我们的房是一起买的,两家凑了凑。
现在谁买得起房啊?
聊到半夜,孩子睡了,执绿跟不远一起告辞。他离婚了,现在住他家方便了。小韦家地方小,没有多余的床。上回来找他们玩,小韦推荐执绿住的是小韦家楼下新开的一家酒店。还是不远付的钱。按小韦的意思,你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远是男的,就让他花钱吧。幸亏便宜,才一百多,要不然执绿也不会同意。
什么时候离的?执绿问他。上个月,他说。
临睡前,两人看了会儿电视。和小韦家一样,不远家也有一个显示屏。他们看的不是电视,是视频,里面有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她问不远该怎么用,不远给她一一解释。
不远调出新一季英剧,强烈推荐她看其中一集,还说像咱们这样的人看起来肯定更有感触。原来是两个人相遇、分别后发现对方才是真爱,然后携手闯关逃离的剧情。看着他们分别和一个个不爱的人上床,执绿确实感到这简直就如生活般荒诞,她同时感觉到些许紧张。在这个夜晚前,她没想过会跟不远发生超友情的行为。他在她心里,一直是个喜欢摇滚乐,喜欢诗的小孩儿。那些玩摇滚乐的小孩见到她,都叫“姐”。不远倒是从来没叫过她“姐”。
“我就从来没叫过你‘姐’”。
执绿想了想,印象里他确实没叫过。
“不过以前我对着你照片打过手枪,哈哈。”
以前她从来没有把不远当成一个男人,每次见面他们都会分享彼此的八卦,但沒交换过彼此的身体。
和他躺在一起,突然发现一个追随者从男孩变成了男人。他们说起各自的生活,她忍不住对不远说你一定要自由。
他们聊了很多很久,直到天色透过深色窗帘发出微微的亮光。
直到第二天下午他们才起来,她照了照镜子,脸有点浮肿,真是熬不了夜了。他冲了两杯速溶咖啡,递给她一杯。原来有咖啡机的,离婚时前妻拿走了,他解释道。她接过咖啡,有点怀疑,这能喝吗?结果还挺好喝。喝完一杯,又让不远再冲一杯,说她要写这个月的专栏。不远让她用自己的书房,书桌上堆着不少书,还有一本画册,是他们共同的朋友出的。这个摄影师去年夏天跳楼自杀了,这成了国内摄影圈的一大新闻。
写到一半,她抬头扫了眼窗外,昏黄黯淡,高楼在此时的天色下有些像遗址。
两人坐沙发上聊起这些年不再联系的朋友和跳楼的摄影师。不远说,这几年自杀的人不少,他有个同学借了高利贷,半年前从楼上跳下去死了。执绿说,每次回国,她妈都会跟她讲一个自杀了的叔叔的故事。上次是楼上的叔叔跳楼了,这次是隔壁楼的叔叔上吊了。 其实我也不怕死。死了也没什么啊,我有时候想,要是我明天就死了也成,无所谓。不远一边抽烟,一边说。
我有个朋友失踪了,你可能听说过她,她比我小几岁,我只有这么一个soulmate。有段时间我们特别亲密,她来北京的时候还住过我家。后来她抑郁了,退出了各种社交网络,跟我们逐渐断了联系,直到我出国,她还偶尔使用微信。我说我怀孕了,你猜她说什么?她说好啊,真希望是双胞胎。后来就再也联系不上了。执绿一阵失神。
我们也认识十几年了。不远说。
哎,可不,十几年了。那时候你才十七岁,知根知底儿啊。执绿笑。
其实,你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哈哈,还有八分之七吗?难道你是双重人格?她问。
那倒不是……不远沉吟了一下,就是说,我有些不想做的事,还是得做,你就不是。
比如什么?
比如哥们叫我喝酒,我本来不想去,后来一想,去吧!人家也是想我了。就是这种,挺多的。
不遠妈妈去世之前,她来过石家庄,执绿去医院里看望她。其实,那时他只是她众多朋友中的一个,甚至不算是特别亲近的。他还小,才二十出头,还在上大学。不远可能是把她当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或者是成长中的榜样。所以,当他告诉她他妈妈快要去世了,再不来就可能来不及了,她不愿让他失望,就来了。他妈妈拉着她的手,亲热得让她有点感动。她记得那天天很蓝,医院里春光盎然,梧桐花开得正好。他们一起下了楼,在梧桐树下拍了张照片。
作为回馈,她的生日、她父亲的葬礼、她的婚礼,不远都在。不远没有错过她任何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
每次回国,她都会去电影院把近期上映的电影看个够。在国外,没什么国产电影看,大片也不一定每次都有时间看。就这样攒了不少想看的电影。不远说好,咱们去附近一家比较好的电影院吧,刚开业没多久。不远用手机“打”了辆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一时之间,两个人还像是好朋友。等待开场的时候,两人走到天台抽烟,不少男女坐在喷泉旁边的台阶上卿卿我我,一个男孩抱着女朋友经过他们,女孩笑得合不拢嘴。
“北京谈恋爱不这样,公开场合基本上拉手就到头儿了,没有这么亲热的。”
“哈哈,我们这儿小地方。小地方嘛,随便。”不远笑。
“地方越小,越亲热。”
看完电影走到街上,空气里是一股刺鼻的味道。执绿用围巾捂住了鼻子。“这是什么味?这么难闻。”
“药味儿。我小时候,经常闻这药味儿。我们这里有个制药厂,国内好多药都是这个厂产的。”他们肩并肩大步向前走着。
“你们这儿污染比北京可严重多了啊。”
“我们这儿污染一直就特别严重。我记得以前没有雾霾这个说法的时候,石家庄就已经是全国污染最重的城市了。”
“哎,”不远突然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一样,惊喜地说道:“你走路速度跟我一样快。别的女生跟我一起走,都比我慢,男的也走不过我。”
坐在破公共汽车上,昏黄的灯光从窗外射进来,不远在摇摇晃晃的公共汽车上挪了几步,坐到执绿座位旁边放行李的空处。
“这就是那厂子的宿舍。”他指给她看,她什么也看不到,就是一堵墙。
“中午一起吃个饭。”小韦给他们发微信。
小韦两人坐在他们对面嘻嘻地笑。执绿身上穿着不远的夹克,上面别着很多乐队的小徽章,很多都是不远以前介绍给她听的。小韦盯着那夹克看了好几眼。
吃完饭,小韦他们两人一个去上班,另一个要去接孩子。不远有点事,打了个车先走了。执绿跟小韦一起去接孩子,接孩子前,她们先去了趟超市。超市里放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柜台上满满一排“小猪佩奇”的零食。快过年了,超市里到处是灯笼和广告。可惜,过年前她就得回德国了。自从搬到国外,她还没回国过过春节,要是能带宝宝回国过个春节该多好。他性格活泼,喜欢热闹,肯定特别喜欢北京。想到这里,她有点心酸。
在国内可以随心所欲,朋友多、饭馆多,什么都多。只要你不思考人生,日子就能过得有滋有味。
“我还不太想回去。”
“我也不太想回去。那我带你去看看我们这儿一个景点吧,是一座金字塔,模仿埃及造的。”不远开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车,执绿突然想起来以前在北京见面的时候,他开过一辆挺大的车。一问才知道那车还给他前妻了,那是女方家里买的。
到的时候凌晨三点了,大门口的保安正跟人抽烟呢,他说什么也不放人:“里面黑咕隆咚的,你们进去不安全,想看明天再来吧!”两人哀求也无用,执绿拽了拽不远的胳膊,走吧。车里放着一支电子乐队,执绿突然希望这个夜晚不要结束。“我们去吃冰淇淋吧!”她突然童心大发。“走,去麦当劳。”
天突然飘起了雪花,两个人都望着车窗外发呆。“哎,你看他们,”不远示意道。执绿按他的目光望过去,是一对正在拥抱的青年男女。“这男的正接女的下班,女的是小姐。”
“什么?”执绿大吃一惊,没觉得女的穿得有什么不正常,照样裹着羽绒服,除了妆化得有点浓。
“嘿嘿,就知道你不知道,这在我们这里挺常见的。也有女的接男的下班,两人再一起回家。”见执绿没回过神,不远又解释道,“其实就是一份工作,估计他们也是这么看的。我们这儿有好几家夜总会。”
“唉,你就是思想单纯。”不远故意叹气。
“主要我没在小地方呆过。我一直生活在大城市。”
小韦说,抑郁的时候就找人吃饭。可惜想找合适的人吃饭都找不到。
执绿与不远一打电话就是两个小时,时间过得很快。要是没有不远,她都不知道时间怎么打发。有时候她躺在床上泪流满面,也不知道哭个什么。她知道总有一天她会跟不远一刀两断,连朋友都当不成。
我觉得啊,你平时眼里的世界太单纯了,我看到的黑暗面比你多。可能有时候朋友为了顾及你,也不愿意跟你说那些不好的东西。 什么意思啊?她火一下子就窜了起来。她正在炒菜呢,孩子已經睡着了,她刚顾上给自己炒个菜。
没什么。不远欲言又止。挺好的,真的,挺好的。
执绿想了想,从小在北京长大,后来又出了国,即便根本不习惯,也不想在国外生活下去。自己的生活水平可能确实比很多人高出一大截,那也不是我的错啊,她有点迷茫。不远为什么说这些?她有点烦。
夏天她又要回国。回国前,她一直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跟不远见面。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和丈夫都已经冷战快一年了,两个人几乎已经不再做爱。她不想对不远充满占有欲,不想再陷进他们都厌恶的那种互相纠结的感情关系中。
和最好的朋友该如何既相爱,又保持友情;既走进对方内心最深处,又毫发无损?
一个人的内心也不是那么容易进退自如的。你看到了黑暗,看到了深渊,你同样变成了黑暗,变成了深渊。
她怎么也想不出来个两全的方法,或者这世界上就没有这种方法。不远说他肯定会跟别人上床,执绿嘴上说没事,可有时候联系不上不远,或者不远信息回复得晚了一点,她的心里就翻江倒海,可是碍于面子和朋友之间的礼貌,她又不便发作。
大部分时间她都捧着手机,见到什么都想与他分享,晚上睡觉前还要再反刍一遍两人的对话。说实在的,如果她没结婚,也不一定会和不远走到一起。他就像瓶烈酒,因为痛,才想喝酒。
已经没有办法再同不远交流了,青春期时的交流再也连不起来了。他们已经长成了不同的人,稍一深入就处处碰壁。她发现,不远跟她看着像一种人,其实不是。
那天见完不远他妈,后来又干了什么?她一点印象也没了。她费劲地想了半天,还是想不起来。
后来,你去了我小时候住的镇啊。
什么?
对啊,我爸说请你吃饭,还叫了我们那儿一些他觉得有头有脸的人,摆了一桌菜。你喝多了,跟我床上躺了会儿,你就睡着了,晚上我把你叫起来回城的。
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哦!她突然惊呼起来,我想起来了!她想起来那天坐在回城的车上,一股失望的情绪笼罩着她,她以为不远和她一样独立特行,没想到临时跟她说要跟家长一起吃饭。也是从那天开始,她就刻意跟不远保持着距离,怪不得那天后来的事儿她全忘了。
有个晚上,执绿的丈夫出差了。她照顾孩子睡下,喝了点酒,突然想起那首与不远在一起时听到的歌,她把那首歌循环播放了好几遍。她开始泪流不止,很快变成嚎啕大哭。我为什么就不能原谅他,为什么我就不能接受他的缺点?他无非是不能只和我在一起,这又有什么呢?她无法抑制悲痛,又哭了起来。
她模模糊糊地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世界上的痛苦多得让人难以忍受。
又是一年。她又回了国,回到北方。
她一下飞机,就像一块拼图走进了拼图里,严丝合缝。走在人群里,没人知道你是谁,也没人在乎。穿得好看一点儿,打量的目光就多一点,穿得普通一点儿,打量的目光就少一点。不像在国外,无论穿什么,都像一滴油混进了水里。黑头发、黄皮肤那么明显,一看就是个外来者。
大街上走着的女孩子,个个可爱。她们的皮肤是典型的亚洲人的颜色,头发或染成棕色,或保持原貌,冬天的寒冷让她们呼出一口口白气。这些女孩子有一天也会成为母亲,也会变老,会退缩进生活里,走在街上再也不会引来一束多余的关注的目光。她贪婪地注视着她们。有一天我们都会老成这样,但在这之前,先让我好好地、痛痛快快地活过。
她就这样在街上恍然站了一会儿,看着她们一个个走远。
责任编辑:张元
邹楠,笔名春树,1983年生,作家、诗人,南京市第二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其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2004年作为作家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已出版《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把世界还给世界,我还给我》等,及诗集《激情万丈》《春树的诗》。曾应邀参加挪威诗歌节、法兰克福文学节、伦敦文学节、维也纳大学诗会、法国Frontenay诗歌节、柏林亚洲文学节等。2017年获“李白诗歌奖”银奖。
疯狂的生活是有吸引力的,从再次见到郑不远的那一天,她就暗暗地想,要是能回到过去就好了。这个念头时不时地冒出来,折磨着她。
那天她去外地看望两个伙伴,他们也都写诗。去星巴克、逛街时,他们把郑不远也叫了出来。催了郑不远好几次,他才在一个小时后姗姗来迟。据他说出来的时候照了照镜子,发现脸有点干,特意敷了张面膜。这让他们笑了半天。她盯着他的马丁靴发呆,这是他们原来都喜欢的牌子。他穿着一件黑色外套,一条海军蓝色裤子,看起来像一位英俊的北方工人。自从执绿搬到国外结婚生子后,她的打扮如她的生活一样变得索然无味。她不愿意再穿得过于强硬或者引人注目,可能是年龄大了?日子太无聊了?总之,马丁靴和皮夹克都让她塞衣柜里了。
晚饭后,不远带他们去旁边一家酒吧喝啤酒。在送她去火车站的出租车上,不远说他快离婚了。她一愣,他才结婚一年多啊。不远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发,可能我这个人,就是不适合结婚吧。谁适合结婚啊,执绿说,我也不适合……不远犹豫了一下,我没法控制自己,我还跟原来一样。执绿又一愣,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不远就开口了,哎,师傅,你一会儿路边先停一下,我先下。今天我有点事,就不送你去火车站了,一路顺风啊!
执绿在国外时常想起他们的这段对话。作为十几年的朋友,最初不远也写诗,执绿和小韦都比他写得早,后来不远就不写诗了。
再次回国时,执绿又去看望小韦。这次她打算多呆几天,别像上回一样匆匆忙忙,话还没好好说就又赶回北京。
她爱上了坐火车,无论是“和谐号”还是“绿皮车”,哪种都行。在火车站,看着满满当当的人,看着天南海北的旅客,她才有种自己不再孤独的错觉。
坐火车,去远方,光是这意象就够打动人了。
和小韦他们在一起,时间过得有滋有味。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照样是吃饭、看电影、喝咖啡、看电视、陪他们接孩子、回家陪孩子玩。他们能聊,站在厨房(因为要抽烟)里一聊就是好几个钟头。每个人要把外套披上,开着窗有点冷。“这是吸烟服。”小韦说。
不远也来了,一进来先逗了逗孩子,然后就钻进厨房跟他们一起抽烟。冬天,太冷了。我特别讨厌这座城市,有时候一天都不想呆,小韦说。
主要是没朋友,执绿说。
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有雾霾。小韦说。
咱们也太穷了。执绿说。
你出国前我带你看的房,已经涨了好几倍,哎,你当时要买下,现在就发了。
是啊,不过我当时没钱。
咱们都不是那种,能拉下脸管人借钱的人。小韦笑着,瞅了不远一眼。
我现在也没钱。执绿说。
执绿太实在了。小韦说,没见过比她实在的,你说,这么多年了,她机会那么多,但凡要是有点心眼,早有钱了。
要不是我妈给我买了房,我现在也买不起。不远说。
我们的房是一起买的,两家凑了凑。
现在谁买得起房啊?
聊到半夜,孩子睡了,执绿跟不远一起告辞。他离婚了,现在住他家方便了。小韦家地方小,没有多余的床。上回来找他们玩,小韦推荐执绿住的是小韦家楼下新开的一家酒店。还是不远付的钱。按小韦的意思,你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远是男的,就让他花钱吧。幸亏便宜,才一百多,要不然执绿也不会同意。
什么时候离的?执绿问他。上个月,他说。
临睡前,两人看了会儿电视。和小韦家一样,不远家也有一个显示屏。他们看的不是电视,是视频,里面有很多电影和电视剧。她问不远该怎么用,不远给她一一解释。
不远调出新一季英剧,强烈推荐她看其中一集,还说像咱们这样的人看起来肯定更有感触。原来是两个人相遇、分别后发现对方才是真爱,然后携手闯关逃离的剧情。看着他们分别和一个个不爱的人上床,执绿确实感到这简直就如生活般荒诞,她同时感觉到些许紧张。在这个夜晚前,她没想过会跟不远发生超友情的行为。他在她心里,一直是个喜欢摇滚乐,喜欢诗的小孩儿。那些玩摇滚乐的小孩见到她,都叫“姐”。不远倒是从来没叫过她“姐”。
“我就从来没叫过你‘姐’”。
执绿想了想,印象里他确实没叫过。
“不过以前我对着你照片打过手枪,哈哈。”
以前她从来没有把不远当成一个男人,每次见面他们都会分享彼此的八卦,但沒交换过彼此的身体。
和他躺在一起,突然发现一个追随者从男孩变成了男人。他们说起各自的生活,她忍不住对不远说你一定要自由。
他们聊了很多很久,直到天色透过深色窗帘发出微微的亮光。
直到第二天下午他们才起来,她照了照镜子,脸有点浮肿,真是熬不了夜了。他冲了两杯速溶咖啡,递给她一杯。原来有咖啡机的,离婚时前妻拿走了,他解释道。她接过咖啡,有点怀疑,这能喝吗?结果还挺好喝。喝完一杯,又让不远再冲一杯,说她要写这个月的专栏。不远让她用自己的书房,书桌上堆着不少书,还有一本画册,是他们共同的朋友出的。这个摄影师去年夏天跳楼自杀了,这成了国内摄影圈的一大新闻。
写到一半,她抬头扫了眼窗外,昏黄黯淡,高楼在此时的天色下有些像遗址。
两人坐沙发上聊起这些年不再联系的朋友和跳楼的摄影师。不远说,这几年自杀的人不少,他有个同学借了高利贷,半年前从楼上跳下去死了。执绿说,每次回国,她妈都会跟她讲一个自杀了的叔叔的故事。上次是楼上的叔叔跳楼了,这次是隔壁楼的叔叔上吊了。 其实我也不怕死。死了也没什么啊,我有时候想,要是我明天就死了也成,无所谓。不远一边抽烟,一边说。
我有个朋友失踪了,你可能听说过她,她比我小几岁,我只有这么一个soulmate。有段时间我们特别亲密,她来北京的时候还住过我家。后来她抑郁了,退出了各种社交网络,跟我们逐渐断了联系,直到我出国,她还偶尔使用微信。我说我怀孕了,你猜她说什么?她说好啊,真希望是双胞胎。后来就再也联系不上了。执绿一阵失神。
我们也认识十几年了。不远说。
哎,可不,十几年了。那时候你才十七岁,知根知底儿啊。执绿笑。
其实,你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哈哈,还有八分之七吗?难道你是双重人格?她问。
那倒不是……不远沉吟了一下,就是说,我有些不想做的事,还是得做,你就不是。
比如什么?
比如哥们叫我喝酒,我本来不想去,后来一想,去吧!人家也是想我了。就是这种,挺多的。
不遠妈妈去世之前,她来过石家庄,执绿去医院里看望她。其实,那时他只是她众多朋友中的一个,甚至不算是特别亲近的。他还小,才二十出头,还在上大学。不远可能是把她当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或者是成长中的榜样。所以,当他告诉她他妈妈快要去世了,再不来就可能来不及了,她不愿让他失望,就来了。他妈妈拉着她的手,亲热得让她有点感动。她记得那天天很蓝,医院里春光盎然,梧桐花开得正好。他们一起下了楼,在梧桐树下拍了张照片。
作为回馈,她的生日、她父亲的葬礼、她的婚礼,不远都在。不远没有错过她任何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
每次回国,她都会去电影院把近期上映的电影看个够。在国外,没什么国产电影看,大片也不一定每次都有时间看。就这样攒了不少想看的电影。不远说好,咱们去附近一家比较好的电影院吧,刚开业没多久。不远用手机“打”了辆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一时之间,两个人还像是好朋友。等待开场的时候,两人走到天台抽烟,不少男女坐在喷泉旁边的台阶上卿卿我我,一个男孩抱着女朋友经过他们,女孩笑得合不拢嘴。
“北京谈恋爱不这样,公开场合基本上拉手就到头儿了,没有这么亲热的。”
“哈哈,我们这儿小地方。小地方嘛,随便。”不远笑。
“地方越小,越亲热。”
看完电影走到街上,空气里是一股刺鼻的味道。执绿用围巾捂住了鼻子。“这是什么味?这么难闻。”
“药味儿。我小时候,经常闻这药味儿。我们这里有个制药厂,国内好多药都是这个厂产的。”他们肩并肩大步向前走着。
“你们这儿污染比北京可严重多了啊。”
“我们这儿污染一直就特别严重。我记得以前没有雾霾这个说法的时候,石家庄就已经是全国污染最重的城市了。”
“哎,”不远突然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一样,惊喜地说道:“你走路速度跟我一样快。别的女生跟我一起走,都比我慢,男的也走不过我。”
坐在破公共汽车上,昏黄的灯光从窗外射进来,不远在摇摇晃晃的公共汽车上挪了几步,坐到执绿座位旁边放行李的空处。
“这就是那厂子的宿舍。”他指给她看,她什么也看不到,就是一堵墙。
“中午一起吃个饭。”小韦给他们发微信。
小韦两人坐在他们对面嘻嘻地笑。执绿身上穿着不远的夹克,上面别着很多乐队的小徽章,很多都是不远以前介绍给她听的。小韦盯着那夹克看了好几眼。
吃完饭,小韦他们两人一个去上班,另一个要去接孩子。不远有点事,打了个车先走了。执绿跟小韦一起去接孩子,接孩子前,她们先去了趟超市。超市里放着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柜台上满满一排“小猪佩奇”的零食。快过年了,超市里到处是灯笼和广告。可惜,过年前她就得回德国了。自从搬到国外,她还没回国过过春节,要是能带宝宝回国过个春节该多好。他性格活泼,喜欢热闹,肯定特别喜欢北京。想到这里,她有点心酸。
在国内可以随心所欲,朋友多、饭馆多,什么都多。只要你不思考人生,日子就能过得有滋有味。
“我还不太想回去。”
“我也不太想回去。那我带你去看看我们这儿一个景点吧,是一座金字塔,模仿埃及造的。”不远开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车,执绿突然想起来以前在北京见面的时候,他开过一辆挺大的车。一问才知道那车还给他前妻了,那是女方家里买的。
到的时候凌晨三点了,大门口的保安正跟人抽烟呢,他说什么也不放人:“里面黑咕隆咚的,你们进去不安全,想看明天再来吧!”两人哀求也无用,执绿拽了拽不远的胳膊,走吧。车里放着一支电子乐队,执绿突然希望这个夜晚不要结束。“我们去吃冰淇淋吧!”她突然童心大发。“走,去麦当劳。”
天突然飘起了雪花,两个人都望着车窗外发呆。“哎,你看他们,”不远示意道。执绿按他的目光望过去,是一对正在拥抱的青年男女。“这男的正接女的下班,女的是小姐。”
“什么?”执绿大吃一惊,没觉得女的穿得有什么不正常,照样裹着羽绒服,除了妆化得有点浓。
“嘿嘿,就知道你不知道,这在我们这里挺常见的。也有女的接男的下班,两人再一起回家。”见执绿没回过神,不远又解释道,“其实就是一份工作,估计他们也是这么看的。我们这儿有好几家夜总会。”
“唉,你就是思想单纯。”不远故意叹气。
“主要我没在小地方呆过。我一直生活在大城市。”
小韦说,抑郁的时候就找人吃饭。可惜想找合适的人吃饭都找不到。
执绿与不远一打电话就是两个小时,时间过得很快。要是没有不远,她都不知道时间怎么打发。有时候她躺在床上泪流满面,也不知道哭个什么。她知道总有一天她会跟不远一刀两断,连朋友都当不成。
我觉得啊,你平时眼里的世界太单纯了,我看到的黑暗面比你多。可能有时候朋友为了顾及你,也不愿意跟你说那些不好的东西。 什么意思啊?她火一下子就窜了起来。她正在炒菜呢,孩子已經睡着了,她刚顾上给自己炒个菜。
没什么。不远欲言又止。挺好的,真的,挺好的。
执绿想了想,从小在北京长大,后来又出了国,即便根本不习惯,也不想在国外生活下去。自己的生活水平可能确实比很多人高出一大截,那也不是我的错啊,她有点迷茫。不远为什么说这些?她有点烦。
夏天她又要回国。回国前,她一直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跟不远见面。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她和丈夫都已经冷战快一年了,两个人几乎已经不再做爱。她不想对不远充满占有欲,不想再陷进他们都厌恶的那种互相纠结的感情关系中。
和最好的朋友该如何既相爱,又保持友情;既走进对方内心最深处,又毫发无损?
一个人的内心也不是那么容易进退自如的。你看到了黑暗,看到了深渊,你同样变成了黑暗,变成了深渊。
她怎么也想不出来个两全的方法,或者这世界上就没有这种方法。不远说他肯定会跟别人上床,执绿嘴上说没事,可有时候联系不上不远,或者不远信息回复得晚了一点,她的心里就翻江倒海,可是碍于面子和朋友之间的礼貌,她又不便发作。
大部分时间她都捧着手机,见到什么都想与他分享,晚上睡觉前还要再反刍一遍两人的对话。说实在的,如果她没结婚,也不一定会和不远走到一起。他就像瓶烈酒,因为痛,才想喝酒。
已经没有办法再同不远交流了,青春期时的交流再也连不起来了。他们已经长成了不同的人,稍一深入就处处碰壁。她发现,不远跟她看着像一种人,其实不是。
那天见完不远他妈,后来又干了什么?她一点印象也没了。她费劲地想了半天,还是想不起来。
后来,你去了我小时候住的镇啊。
什么?
对啊,我爸说请你吃饭,还叫了我们那儿一些他觉得有头有脸的人,摆了一桌菜。你喝多了,跟我床上躺了会儿,你就睡着了,晚上我把你叫起来回城的。
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哦!她突然惊呼起来,我想起来了!她想起来那天坐在回城的车上,一股失望的情绪笼罩着她,她以为不远和她一样独立特行,没想到临时跟她说要跟家长一起吃饭。也是从那天开始,她就刻意跟不远保持着距离,怪不得那天后来的事儿她全忘了。
有个晚上,执绿的丈夫出差了。她照顾孩子睡下,喝了点酒,突然想起那首与不远在一起时听到的歌,她把那首歌循环播放了好几遍。她开始泪流不止,很快变成嚎啕大哭。我为什么就不能原谅他,为什么我就不能接受他的缺点?他无非是不能只和我在一起,这又有什么呢?她无法抑制悲痛,又哭了起来。
她模模糊糊地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世界上的痛苦多得让人难以忍受。
又是一年。她又回了国,回到北方。
她一下飞机,就像一块拼图走进了拼图里,严丝合缝。走在人群里,没人知道你是谁,也没人在乎。穿得好看一点儿,打量的目光就多一点,穿得普通一点儿,打量的目光就少一点。不像在国外,无论穿什么,都像一滴油混进了水里。黑头发、黄皮肤那么明显,一看就是个外来者。
大街上走着的女孩子,个个可爱。她们的皮肤是典型的亚洲人的颜色,头发或染成棕色,或保持原貌,冬天的寒冷让她们呼出一口口白气。这些女孩子有一天也会成为母亲,也会变老,会退缩进生活里,走在街上再也不会引来一束多余的关注的目光。她贪婪地注视着她们。有一天我们都会老成这样,但在这之前,先让我好好地、痛痛快快地活过。
她就这样在街上恍然站了一会儿,看着她们一个个走远。
责任编辑:张元
邹楠,笔名春树,1983年生,作家、诗人,南京市第二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签约作家。其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2004年作为作家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已出版《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在地球上:春树旅行笔记》《把世界还给世界,我还给我》等,及诗集《激情万丈》《春树的诗》。曾应邀参加挪威诗歌节、法兰克福文学节、伦敦文学节、维也纳大学诗会、法国Frontenay诗歌节、柏林亚洲文学节等。2017年获“李白诗歌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