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梨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抽生的枝叶量及枝叶质量与果实的产量、品质密切相关。通过枝、叶的“长相”可以判断树体的营养状况,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调整梨树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提高梨果产量和品质。
1 枝、叶诊断
梨树新梢的叶片随枝条生长由小到大,短梢上的叶片生长在出现最大叶后就停止长新叶,此期需要20天左右:而中、长梢生长期较长,出现最大叶后仍继续生长。此时,梨叶片逐渐变小,如营养条件好可再出现一轮叶片生长周期。中梢生长期可达40天,长梢生长期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可超过2个月。
从枝梢上叶片大小的变化可以判断树体的营养状况,短枝停止时叶片可达到最大。当短枝叶7~9片时,表示上一年树体贮藏营养丰富,当年的坐果率高:当短梢叶少于4片时,表示上一年贮藏养分不足,对当年的花芽质量有影响。在花期遇到逆境胁迫(如低温、晚霜等)或授粉不良的情况下,坐果率常常很低,即使坐果,也会因生长不良造成落果。因此,疏果时对少于4片叶的短梢,一般不留果。
中、长梢叶片生长状况的判定依据是两轮叶片的生长周期,第一轮叶片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树体贮藏的营养(称为芽内分化)。第二轮叶片生长发育则靠当年吸收的营养来完成(称为芽外分化)。每一轮叶片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片最大叶,利用最大叶出现的节位和最大叶的大小可以判断树体营养状况。当第一轮最大,叶片出现在第九位或更高节位时,表示此树体前一年贮藏的养分充足;当第一轮最大叶节位低于5节时,则表示前一年营养贮藏不足。第二轮最大叶出现的节位越高表示当年的营养充足。反之则营养不足。
判断叶片大小的方法是把相邻的两片叶叠在一起比较。
一般芽内分化形成的叶和节间长度相对稳定。芽外分化形成的叶片受当年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节间长度也有差异,小年树上第二轮叶片数多于大年。幼树、小年树上抽生的长枝比例高于成年树、大年树,营养充足叶片则大。一般在5月中下旬前形成的叶片总量为全树的70%~80%,多数为芽内分化形成的叶片。这些叶片对果实发育、花芽分化及养分贮藏都有利。5月下旬以后形成的多数是芽外分化的叶片,主要利用当年的营养。长梢多、树旺,不利于养分向果实内运输。
因此,通过大叶形成的节位、叶片大小,第一轮和第二轮叶片生长状况均可判断树体贮藏养分和当年营养的状况。
2 调控技术
2.1 控制留果量
当中、长枝第一轮大叶节位低于5,短枝最大叶节位低于4时,要严格控制留果量。根据枝条和叶片数量来决定树体留果总量。并注意保持在树体各方位留果均匀。
2.2 控制长枝生长量
在小树、旺树、长枝抽生量较多时,要控制长枝生长量,在对树体补充营养的前提下,当短枝开始停止生长后(生长20天左右时),对长梢先端喷1000倍多效唑,尽量不要喷到果面,若把握不好,可在套袋后再实施,间隔15天左右连续喷施2次,这样不仅可有效控制长梢生长,而且有利于养分向果实内转移,促进叶片充实。
2.3 补充营养
当发现叶片节位低时,可通过土壤施肥、根外追肥等措施补充树体营养,具体措施如下:
(1)土壤施肥:花后及时追肥,以复合肥或速效化肥为宜。在套袋后再追施一次肥料,以复合肥为主,要求N、P、K总量不低于40%。如含量低,可另加相应种类的化肥补充。中、晚熟品种在果实迅速膨大期还需增施一次有机复合肥。
(2)根外追施:在喷施多效唑后20天内,结合喷药进行2~3次以P、K肥为主的根外追肥。常用0~3%磷酸二氢钾。
本文主要根据鸭梨、酥梨、丰水、新高和圆黄等品种材料整理完成,西洋梨、秋子梨不适用。
1 枝、叶诊断
梨树新梢的叶片随枝条生长由小到大,短梢上的叶片生长在出现最大叶后就停止长新叶,此期需要20天左右:而中、长梢生长期较长,出现最大叶后仍继续生长。此时,梨叶片逐渐变小,如营养条件好可再出现一轮叶片生长周期。中梢生长期可达40天,长梢生长期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可超过2个月。
从枝梢上叶片大小的变化可以判断树体的营养状况,短枝停止时叶片可达到最大。当短枝叶7~9片时,表示上一年树体贮藏营养丰富,当年的坐果率高:当短梢叶少于4片时,表示上一年贮藏养分不足,对当年的花芽质量有影响。在花期遇到逆境胁迫(如低温、晚霜等)或授粉不良的情况下,坐果率常常很低,即使坐果,也会因生长不良造成落果。因此,疏果时对少于4片叶的短梢,一般不留果。
中、长梢叶片生长状况的判定依据是两轮叶片的生长周期,第一轮叶片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树体贮藏的营养(称为芽内分化)。第二轮叶片生长发育则靠当年吸收的营养来完成(称为芽外分化)。每一轮叶片生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片最大叶,利用最大叶出现的节位和最大叶的大小可以判断树体营养状况。当第一轮最大,叶片出现在第九位或更高节位时,表示此树体前一年贮藏的养分充足;当第一轮最大叶节位低于5节时,则表示前一年营养贮藏不足。第二轮最大叶出现的节位越高表示当年的营养充足。反之则营养不足。
判断叶片大小的方法是把相邻的两片叶叠在一起比较。
一般芽内分化形成的叶和节间长度相对稳定。芽外分化形成的叶片受当年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节间长度也有差异,小年树上第二轮叶片数多于大年。幼树、小年树上抽生的长枝比例高于成年树、大年树,营养充足叶片则大。一般在5月中下旬前形成的叶片总量为全树的70%~80%,多数为芽内分化形成的叶片。这些叶片对果实发育、花芽分化及养分贮藏都有利。5月下旬以后形成的多数是芽外分化的叶片,主要利用当年的营养。长梢多、树旺,不利于养分向果实内运输。
因此,通过大叶形成的节位、叶片大小,第一轮和第二轮叶片生长状况均可判断树体贮藏养分和当年营养的状况。
2 调控技术
2.1 控制留果量
当中、长枝第一轮大叶节位低于5,短枝最大叶节位低于4时,要严格控制留果量。根据枝条和叶片数量来决定树体留果总量。并注意保持在树体各方位留果均匀。
2.2 控制长枝生长量
在小树、旺树、长枝抽生量较多时,要控制长枝生长量,在对树体补充营养的前提下,当短枝开始停止生长后(生长20天左右时),对长梢先端喷1000倍多效唑,尽量不要喷到果面,若把握不好,可在套袋后再实施,间隔15天左右连续喷施2次,这样不仅可有效控制长梢生长,而且有利于养分向果实内转移,促进叶片充实。
2.3 补充营养
当发现叶片节位低时,可通过土壤施肥、根外追肥等措施补充树体营养,具体措施如下:
(1)土壤施肥:花后及时追肥,以复合肥或速效化肥为宜。在套袋后再追施一次肥料,以复合肥为主,要求N、P、K总量不低于40%。如含量低,可另加相应种类的化肥补充。中、晚熟品种在果实迅速膨大期还需增施一次有机复合肥。
(2)根外追施:在喷施多效唑后20天内,结合喷药进行2~3次以P、K肥为主的根外追肥。常用0~3%磷酸二氢钾。
本文主要根据鸭梨、酥梨、丰水、新高和圆黄等品种材料整理完成,西洋梨、秋子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