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结合安龙县水果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了主要经验做法及成功实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果农民合作社;经验;问题;建议;贵州安龙
中图分类号 F321.42;F36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20-02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安龙县水果种植面积快速增加,截至2015年,全县水果总面积3 333.33 hm2,其中幼树果园666.67 hm2、挂果面积2 666.67 hm2,总产量6万t,实现全县果品总产值超1亿元。水果品种以优质李、桃、梨、葡萄、柑橘、枇杷、红心猕猴桃等为主,具体分布于招提、钱相、普坪、栖凤等安龙县落叶果树最适宜区域乡镇街道办;以西贡蕉、柑橘为主的亚热带水果种植主要分布于坡脚、万峰湖一线的南盘江低热河谷地。种植水果专业合作社15个,成员总数达到1 600人,合作社成员数500户以上的1个,100~500户的1个,50户以下的13个;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1个,100万~500万元的2个,50万元以下的2个。全县的水果种植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15年获得各级财政扶持资金300万元,省级示范社2个。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精准脱贫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帮助、拉动贫困户实现产业精准脱贫。
2 经验做法
2.1 由合作社流转土地集中示范
贵州省龙林民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春林合作社等由合作社选准地块,集中连片流转,聘请专家规划设计。选准种植品种,因地制宜,集中种植,对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进行展示、示范。
2.2 抓“两头”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抓好产业定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的、有市场前景的品种种植;二是抓好标准制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三是抓好市场对接,做好产品宣传;四是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2.3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合作社采取引进和开展地方特色果品基地建设,通过“三品一标”建设,着力品牌打造,狠抓冷链物流建设和积极开展信用融资,促进加工、运输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先聘用周边土地流转农户到基地务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举办乡村旅游、采摘体验、开发农家乐、乡村旅馆等,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
2.4 发挥示范引领,推动精准扶贫
2.4.1 产业带动脱贫。合作社通过集中种植示范,选派精准贫困户和种植户到基地参观考察,技术部门现场技术培训、后期技术指导。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农户按照公司提供的种植技术进行栽种和田间管理。部分劳动力较弱的农户由合作社提供苗木,栽种好后交由农户管理。果品成熟后,公司实行保底价收购产品,确保农户收益。
2.4.2 务工收入脱贫。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优先聘用精准扶贫户农民和土地流转户农民,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按照目前劳动力用工标准80元/d,一般每月做工20 d,每户按1人计算,平均每户每月务工纯收入增加1 600元,年收入可以达到19 200元,从而有效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3 合作社在农村“三变”改革中的成功实践
一是在合作社实现收益后,按百分比提取村级发展滚动资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解决空壳村的帽子;二是在合作社实现收益后,按农户土地流转面积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红,增加收益;三是由农户提供,合作社种植好经济作物后再返还给农户管理,在经济作物挂果投产后由农户采收后销售给合作社,合作社实行保底价收购,以此确保农户收益。
4 主要困难和问题
4.1 资金困难
合作社种植的水果,一般都在第3年初挂果,前期管理费用过大,大部分合作社难以承受资金压力,以至于田间管理无法跟进。
4.2 品种定位不准
合作社在种植水果时,对市场的考察、了解比较缺乏,在选择品种时存在跟风现象,对种植区域的自然条件如土壤结构、气候、水资源等了解不足,导致种植品种不能适应。
4.3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合作社负责人大多是半路出家,转行种植精品水果,自身技术缺乏,大多是请当地老百姓按照传统种植方法栽种,请农户守护,后期田间管理跟不上,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5 建议
当前,安龙县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对农业发展影响十分有限。根据调查全县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为加快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积极引导,抓点示范
根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安龙县已注册的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5家,其中贵州省龙林民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李子和春林合作社种植的猕猴桃规模较大,集中连片,基础设施、基地管理相对完善,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具备带动能力和推广价值。建议县委、县政府将此两地作为重点,积极发展壮大,使之成为全县、全州乃致全省知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引导面上发展[1-2]。
5.2 规范行为,灵活发展
对合作社的发展,要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支持不干预。要坚持在发展中规范,相关部门要从政策支持、组织保障、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合作社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协助合作社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坚决杜绝动机不纯、套取国家资金行为。发展方式上,可灵活采取“市场 合作社 农户”“贩运大户 合作社 农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支部 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形式发展,关键要因地制宜,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4]。
5.3 加大投入,扶持发展
一是加强财政支持。除中央、省、州支持外,建议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口各单位要统筹安排项目,吸引和支持社会各种资源向合作社流动。二是加强信贷支持。三是强化土地流转支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流转市场,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四是加强人才支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努力打造一批农民企业家和经纪人。
5.4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严格按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深化加工的发展思路,加强冷库保鲜储藏能力建设,延伸果品的上市时间,积极鼓励扶持企业创建驰名品牌、著名商标,凸显市场竞争优势。
6 参考文献
[1] 陈新建,谭砚文.基于食品安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广东省水果生产合作社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20-128.
[2] 孔祥智,蒋忱忱.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影响分析:以四川省井研县联合水果合作社为例[J].农村经济,2010(9):8-11.
[3] 杨霞.试论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成长与发展[J].山西农经,2015(7):53-54.
[4] 黄蕾,马卫.合作社:适合江西水果业产业化进程的组织形式[J].乡镇经济,2005(6):15-17.
关键词 水果农民合作社;经验;问题;建议;贵州安龙
中图分类号 F321.42;F36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320-02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安龙县水果种植面积快速增加,截至2015年,全县水果总面积3 333.33 hm2,其中幼树果园666.67 hm2、挂果面积2 666.67 hm2,总产量6万t,实现全县果品总产值超1亿元。水果品种以优质李、桃、梨、葡萄、柑橘、枇杷、红心猕猴桃等为主,具体分布于招提、钱相、普坪、栖凤等安龙县落叶果树最适宜区域乡镇街道办;以西贡蕉、柑橘为主的亚热带水果种植主要分布于坡脚、万峰湖一线的南盘江低热河谷地。种植水果专业合作社15个,成员总数达到1 600人,合作社成员数500户以上的1个,100~500户的1个,50户以下的13个;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1个,100万~500万元的2个,50万元以下的2个。全县的水果种植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15年获得各级财政扶持资金300万元,省级示范社2个。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精准脱贫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帮助、拉动贫困户实现产业精准脱贫。
2 经验做法
2.1 由合作社流转土地集中示范
贵州省龙林民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春林合作社等由合作社选准地块,集中连片流转,聘请专家规划设计。选准种植品种,因地制宜,集中种植,对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等进行展示、示范。
2.2 抓“两头”促进产业发展
一是抓好产业定位,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本地的、有市场前景的品种种植;二是抓好标准制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制定企业管理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三是抓好市场对接,做好产品宣传;四是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2.3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合作社采取引进和开展地方特色果品基地建设,通过“三品一标”建设,着力品牌打造,狠抓冷链物流建设和积极开展信用融资,促进加工、运输业发展,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先聘用周边土地流转农户到基地务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举办乡村旅游、采摘体验、开发农家乐、乡村旅馆等,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
2.4 发挥示范引领,推动精准扶贫
2.4.1 产业带动脱贫。合作社通过集中种植示范,选派精准贫困户和种植户到基地参观考察,技术部门现场技术培训、后期技术指导。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农户按照公司提供的种植技术进行栽种和田间管理。部分劳动力较弱的农户由合作社提供苗木,栽种好后交由农户管理。果品成熟后,公司实行保底价收购产品,确保农户收益。
2.4.2 务工收入脱贫。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优先聘用精准扶贫户农民和土地流转户农民,增加他们的务工收入。按照目前劳动力用工标准80元/d,一般每月做工20 d,每户按1人计算,平均每户每月务工纯收入增加1 600元,年收入可以达到19 200元,从而有效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3 合作社在农村“三变”改革中的成功实践
一是在合作社实现收益后,按百分比提取村级发展滚动资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解决空壳村的帽子;二是在合作社实现收益后,按农户土地流转面积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红,增加收益;三是由农户提供,合作社种植好经济作物后再返还给农户管理,在经济作物挂果投产后由农户采收后销售给合作社,合作社实行保底价收购,以此确保农户收益。
4 主要困难和问题
4.1 资金困难
合作社种植的水果,一般都在第3年初挂果,前期管理费用过大,大部分合作社难以承受资金压力,以至于田间管理无法跟进。
4.2 品种定位不准
合作社在种植水果时,对市场的考察、了解比较缺乏,在选择品种时存在跟风现象,对种植区域的自然条件如土壤结构、气候、水资源等了解不足,导致种植品种不能适应。
4.3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合作社负责人大多是半路出家,转行种植精品水果,自身技术缺乏,大多是请当地老百姓按照传统种植方法栽种,请农户守护,后期田间管理跟不上,缺乏专业管理人员。
5 建议
当前,安龙县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对农业发展影响十分有限。根据调查全县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为加快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积极引导,抓点示范
根据工商部门统计,目前安龙县已注册的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5家,其中贵州省龙林民族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李子和春林合作社种植的猕猴桃规模较大,集中连片,基础设施、基地管理相对完善,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具备带动能力和推广价值。建议县委、县政府将此两地作为重点,积极发展壮大,使之成为全县、全州乃致全省知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引导面上发展[1-2]。
5.2 规范行为,灵活发展
对合作社的发展,要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支持不干预。要坚持在发展中规范,相关部门要从政策支持、组织保障、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合作社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协助合作社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坚决杜绝动机不纯、套取国家资金行为。发展方式上,可灵活采取“市场 合作社 农户”“贩运大户 合作社 农户”“公司 合作社 农户”“支部 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形式发展,关键要因地制宜,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3-4]。
5.3 加大投入,扶持发展
一是加强财政支持。除中央、省、州支持外,建议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口各单位要统筹安排项目,吸引和支持社会各种资源向合作社流动。二是加强信贷支持。三是强化土地流转支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流转市场,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奠定基础。四是加强人才支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努力打造一批农民企业家和经纪人。
5.4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严格按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深化加工的发展思路,加强冷库保鲜储藏能力建设,延伸果品的上市时间,积极鼓励扶持企业创建驰名品牌、著名商标,凸显市场竞争优势。
6 参考文献
[1] 陈新建,谭砚文.基于食品安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以广东省水果生产合作社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120-128.
[2] 孔祥智,蒋忱忱.成员异质性对合作社治理机制的影响分析:以四川省井研县联合水果合作社为例[J].农村经济,2010(9):8-11.
[3] 杨霞.试论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成长与发展[J].山西农经,2015(7):53-54.
[4] 黄蕾,马卫.合作社:适合江西水果业产业化进程的组织形式[J].乡镇经济,2005(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