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驾驶轮船,海员是一个远行万里的职业;离开陆地,远离家庭,漂洋过海,风里来,雨中去,这决定了海员的艰辛和风险性。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李志伟先生和他父亲一样,也成为一名海员,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以船为家,不管是在海上或陆地上工作,或是做社会服务,他都没有离开过这一行业,他说:“因为从选择海员这份工作开始,我就已经认定了这是我的终身职业”。于他而言,这份职业不仅仅是工作和为了糊口,也是他的终身职业和理想,里面包含了一种使命感。
干一行,爱一行
李志伟先生出生在香港,那时候香港的经济没有现在那么好,要找一份合适工作并不容易。他回忆说:“我的父亲是一名海员,顺理成章我也选择了父亲这一行业”。父亲正失业中,艰苦的环境没有给他多一点的选择,父辈所从事的行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首选行业。1969年,李志伟先生踏上远洋的征途,开始了他的海员生涯。
海员生涯在当时是非常艰苦的,远离陆地、远离家庭、以船为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驾驶船舶,在各种天气和海况变化莫测的大海上航行,海员的艰苦性和风险性,他深有体会:航行船舶常常数个月,甚至大半年不靠岸,那个时候通讯和气象仪器还不发达,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更是家常便饭。生活的条件也很艰苦,生活空间小,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包括电视机),吃的食物也不如陆地上的新鲜,淡水也有限。每当提及这些的时候,他只是轻描淡写一番,这样的生活没有让他觉得苦,也没有想过苦,他想到的是:“这是我的职业,有一种使命感” 。一句“习惯了就好” ,让李志伟先生摒弃了其它所有的杂念以及复杂的思绪,只知道一旦选择了,便只愿风雨兼程,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那个年代的人的特点。
带着这样一份对职业从一而终的执着,李志伟先生在海上漂泊着,海员的生活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这是因为:驾驶和管理船舶的过程中,每个海员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互不替代,这决定了海员职业的独立性;海员的生活团结,驾驶与管理船舶是在同一个系统工作,需要海员协同工作,这决定海员职业的团队性;全球航行拓宽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阅历;在茫茫大海,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船员需要以勇敢和坚强的意志来面对突发事件。在不断地磨砺中,李志伟先生也迅速地成长起来,逐渐地从一个普通的海员一步步成长为船长,全面负责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营运。从海员到船长,那是他能力的提升,也是对他多年来的付出和成绩的肯定。
1990年,在海上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李志伟先生回到了岸上,就职于一家船务公司。由海上转到岸上工作,一切都感到陌生,业务上感到欠缺和不足,于是他又到工会办的航运管理班(两年十二门的课程)深造,丰富自己的知识。不管是在海上还是在岸上,他都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那是他一生中所从事的唯一的职业,从为了谋生演变成了喜爱,他用数十年的时间演绎了一段“干一行,爱一行,执着一行”的佳话,在这个如今稍显浮躁的社会,他的执着与忠诚,值得大家学习。
历史在心,永难忘
李志伟先生于1969年开始上船出海,同年他加入了香港海员工会。“香港海员工会”前身是“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在1921年通过团结和组织,香港海员申请成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这也是中国海员第一个工会组织。
1922年由于资本家一再拒绝为海员增加工资,工会发动并组织了震惊世界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李志伟先生介绍说:在香港各业工人和广东当局的支持下,罢工坚持了五十六天,最后迫使港英政府把工会的牌子挂回原处,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首个破天荒的胜利,这不仅仅是一场要求改善工资待遇的经济斗争,更是一场不屈不饶的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更为以后大革命储备了力量;1925年6月,工会参与组织发动了支持“5.30反帝爱国运动”的省港大罢工,省港大罢工的工人,更成为了抗日和新中国成立的重要骨干力量;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香港海员奋起抗日救国,积极参加抗日武装革命队伍 “东江纵队”(现存前辈如高九先生等)。这一年,香港海员要求恢复“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但港英当局对中国海员工会心有余悸予以拒绝。为了抗日斗争的需要,香港海员就以“香港海员工会”申请注册并得到批准。由于香港海员工会成立后,发展迅速,不到一年又被港英政府封闭,直至1946年初第三次复会。
工会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传至今,前辈们为国家为民族不屈不饶的顽强奋斗精神,无私地奉献及对海员生活和职业的关心也在一代代的传递中延续着。自1969年便已加入香港海员工会的李志伟先生,他一边工作一边为海员服务,工会的辉煌历史被他牢牢地记在心中,鞭策和鼓励着他,作出无私的奉献。
2006年,他被选为香港海员工会第三十六届常务委员兼庶务主任,2009年,他被推选为工会主席。跨入新的世纪,历史赋于香港海员工会新的任务:工会未来的发展,如何拓展会务,吸引年青人投身航海事业,从而壮大工会的队伍;促进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发展香港航运事业,提高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等。作为海员工会主席,李主席倍感任重而道远,就像他对以前所从事的职业的感觉一样,那是一种天然的使命。
干一行,服务一行
李主席的一生都是在围绕着“海员和航海”而展开的,不论是在海上还是在陆地上,不论是工作抑或服务,他都不曾离开过这个范围,仿若一棵树,植根于一个地方,然后全心全意地浇灌,全心全意地培育,直至枝繁叶茂,能为更多的人遮风挡雨,那是他的愿望,亦是他追求的目标。
香港海员工会从建会至今,已经九十个年头,从过去艰苦的岁月,需要广大海员和会员的大力捐助,支持工会的发展到目前财政较为宽裕。为回馈广大的会员,加强与广大的海员和会员、家属等的接触,了解会员的需求,聆听他们的意见。工会每年新春举行为期三天的春茗活动,筵开近一百八十席,免费招待工会会员及其直系家属等两千多人;为行动不便的会员组织分区茶聚会,共招待会员及家属约两千五百多人;工会也会派职员探望年老体弱和慰问生活困难的会员;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举办老会员茶聚,为会员们联络感情提供平台,让数十位长者会员相聚一堂,老同事老朋友,见见面,叙叙旧,谈论时事,交流保健心得。工会常向长者会员提供会务的最新情况,介绍当前国际形势,讲讲大家所关心的国家大事等。使工会服务可以深入到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跟“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亲眼见证着香港海运数十年的历史,他感慨地说:“由于现在的条件好,行业选择多,导致选择海员这个职业的人并不多,人才断层近三十年,我记得香港海员人数最高潮的时侯,工会的会员就达到四万多人,现在整个远洋船队上只有一百四十多人。香港航海训练学院每年招收四十名学员,中途会有些人退出选择别的专业,三年读下来,就只剩三十多名,其它出于自己不愿意长时间在海上、或者父母不愿意、女朋友或妻子不愿意等各种原因,真正会留下的按50%计算,也就是二十名左右”。感慨的话语中带着些许遗憾和担忧。
遗憾和担忧之后,李主席提出他的看法,与政府和业界一起,加大宣传力度,面向学校和社会,告诉青年人这一行业现在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同时向他们说明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广阔,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海员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他和工会同仁一起把航海研习中心建立起来。
航海研习中心由课室、温习室、图书室组成。图书室内藏书千余册,分类约二百种,涵盖轮机工程和驾驶范畴,范围由入门知识至专业知识,照顾不同层面航运从业员的需要,还有由英国专门订购用于考证的专用图书数百册。给海员的职业培训、晋升考试辅导和自修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可以协助提高海员的综合素质。李志伟主席说:“希望中心日后能成为本地和非本地的远洋以至港澳高速客轮船员获取航海技能的重要场所”。殷切的希望中,是他那颗真诚为海员,为香港海员工会服务的真心。
为进一步壮大工会,扩大工会在社会和会员的影响力,李主席正忙碌在加强对外交往,加强与特区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拜访船东及管理公司等;开办考证研习班;举办研讨会(2010年举办的国际劳工公约,防污染及防海盗研讨会等),加强航运界交流;关爱年青海员的发展,探访海员了解他们的需求,协助他们考证进升,介绍工作等,另又组织年青海员到深圳参加足球友谊赛,加强两地交流;组织年青海员到国内参观船厂和相关企业,增加年青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了解等。忙碌的身影透露出关心和爱护,不停的脚步走出收获的充实。
【人物简介】
李志伟先生,任职船长,现任香港海员工会主席,也是香港工会联合会常务委员。1969年上船出海,成为一名海员,同年加入香港海员工会。从实习生一步一步成长为船长,1990年他告别大海,工作于一家船务代理和集装箱班轮公司,任职代理部经理和班轮部业务经理等,曾任货物检查员、货物监督员、港口代表、船东海务监督员和业务部副经理等。在担任香港海员工会主席前,为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安监部助理总经理等职务。1999年协助组建“船务从业员工会”,曾任理事长及会长等职务。2009年被选为“香港海员工会”主席。
干一行,爱一行
李志伟先生出生在香港,那时候香港的经济没有现在那么好,要找一份合适工作并不容易。他回忆说:“我的父亲是一名海员,顺理成章我也选择了父亲这一行业”。父亲正失业中,艰苦的环境没有给他多一点的选择,父辈所从事的行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首选行业。1969年,李志伟先生踏上远洋的征途,开始了他的海员生涯。
海员生涯在当时是非常艰苦的,远离陆地、远离家庭、以船为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驾驶船舶,在各种天气和海况变化莫测的大海上航行,海员的艰苦性和风险性,他深有体会:航行船舶常常数个月,甚至大半年不靠岸,那个时候通讯和气象仪器还不发达,在海上遇到大风大浪更是家常便饭。生活的条件也很艰苦,生活空间小,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包括电视机),吃的食物也不如陆地上的新鲜,淡水也有限。每当提及这些的时候,他只是轻描淡写一番,这样的生活没有让他觉得苦,也没有想过苦,他想到的是:“这是我的职业,有一种使命感” 。一句“习惯了就好” ,让李志伟先生摒弃了其它所有的杂念以及复杂的思绪,只知道一旦选择了,便只愿风雨兼程,这是他的特点,也是他那个年代的人的特点。
带着这样一份对职业从一而终的执着,李志伟先生在海上漂泊着,海员的生活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这是因为:驾驶和管理船舶的过程中,每个海员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互不替代,这决定了海员职业的独立性;海员的生活团结,驾驶与管理船舶是在同一个系统工作,需要海员协同工作,这决定海员职业的团队性;全球航行拓宽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阅历;在茫茫大海,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船员需要以勇敢和坚强的意志来面对突发事件。在不断地磨砺中,李志伟先生也迅速地成长起来,逐渐地从一个普通的海员一步步成长为船长,全面负责船舶的安全航行和营运。从海员到船长,那是他能力的提升,也是对他多年来的付出和成绩的肯定。
1990年,在海上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李志伟先生回到了岸上,就职于一家船务公司。由海上转到岸上工作,一切都感到陌生,业务上感到欠缺和不足,于是他又到工会办的航运管理班(两年十二门的课程)深造,丰富自己的知识。不管是在海上还是在岸上,他都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那是他一生中所从事的唯一的职业,从为了谋生演变成了喜爱,他用数十年的时间演绎了一段“干一行,爱一行,执着一行”的佳话,在这个如今稍显浮躁的社会,他的执着与忠诚,值得大家学习。
历史在心,永难忘
李志伟先生于1969年开始上船出海,同年他加入了香港海员工会。“香港海员工会”前身是“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在1921年通过团结和组织,香港海员申请成立了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这也是中国海员第一个工会组织。
1922年由于资本家一再拒绝为海员增加工资,工会发动并组织了震惊世界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李志伟先生介绍说:在香港各业工人和广东当局的支持下,罢工坚持了五十六天,最后迫使港英政府把工会的牌子挂回原处,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首个破天荒的胜利,这不仅仅是一场要求改善工资待遇的经济斗争,更是一场不屈不饶的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更为以后大革命储备了力量;1925年6月,工会参与组织发动了支持“5.30反帝爱国运动”的省港大罢工,省港大罢工的工人,更成为了抗日和新中国成立的重要骨干力量;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香港海员奋起抗日救国,积极参加抗日武装革命队伍 “东江纵队”(现存前辈如高九先生等)。这一年,香港海员要求恢复“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但港英当局对中国海员工会心有余悸予以拒绝。为了抗日斗争的需要,香港海员就以“香港海员工会”申请注册并得到批准。由于香港海员工会成立后,发展迅速,不到一年又被港英政府封闭,直至1946年初第三次复会。
工会爱国爱港的光荣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传至今,前辈们为国家为民族不屈不饶的顽强奋斗精神,无私地奉献及对海员生活和职业的关心也在一代代的传递中延续着。自1969年便已加入香港海员工会的李志伟先生,他一边工作一边为海员服务,工会的辉煌历史被他牢牢地记在心中,鞭策和鼓励着他,作出无私的奉献。
2006年,他被选为香港海员工会第三十六届常务委员兼庶务主任,2009年,他被推选为工会主席。跨入新的世纪,历史赋于香港海员工会新的任务:工会未来的发展,如何拓展会务,吸引年青人投身航海事业,从而壮大工会的队伍;促进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发展香港航运事业,提高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等。作为海员工会主席,李主席倍感任重而道远,就像他对以前所从事的职业的感觉一样,那是一种天然的使命。
干一行,服务一行
李主席的一生都是在围绕着“海员和航海”而展开的,不论是在海上还是在陆地上,不论是工作抑或服务,他都不曾离开过这个范围,仿若一棵树,植根于一个地方,然后全心全意地浇灌,全心全意地培育,直至枝繁叶茂,能为更多的人遮风挡雨,那是他的愿望,亦是他追求的目标。
香港海员工会从建会至今,已经九十个年头,从过去艰苦的岁月,需要广大海员和会员的大力捐助,支持工会的发展到目前财政较为宽裕。为回馈广大的会员,加强与广大的海员和会员、家属等的接触,了解会员的需求,聆听他们的意见。工会每年新春举行为期三天的春茗活动,筵开近一百八十席,免费招待工会会员及其直系家属等两千多人;为行动不便的会员组织分区茶聚会,共招待会员及家属约两千五百多人;工会也会派职员探望年老体弱和慰问生活困难的会员;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举办老会员茶聚,为会员们联络感情提供平台,让数十位长者会员相聚一堂,老同事老朋友,见见面,叙叙旧,谈论时事,交流保健心得。工会常向长者会员提供会务的最新情况,介绍当前国际形势,讲讲大家所关心的国家大事等。使工会服务可以深入到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跟“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亲眼见证着香港海运数十年的历史,他感慨地说:“由于现在的条件好,行业选择多,导致选择海员这个职业的人并不多,人才断层近三十年,我记得香港海员人数最高潮的时侯,工会的会员就达到四万多人,现在整个远洋船队上只有一百四十多人。香港航海训练学院每年招收四十名学员,中途会有些人退出选择别的专业,三年读下来,就只剩三十多名,其它出于自己不愿意长时间在海上、或者父母不愿意、女朋友或妻子不愿意等各种原因,真正会留下的按50%计算,也就是二十名左右”。感慨的话语中带着些许遗憾和担忧。
遗憾和担忧之后,李主席提出他的看法,与政府和业界一起,加大宣传力度,面向学校和社会,告诉青年人这一行业现在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同时向他们说明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广阔,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海员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他和工会同仁一起把航海研习中心建立起来。
航海研习中心由课室、温习室、图书室组成。图书室内藏书千余册,分类约二百种,涵盖轮机工程和驾驶范畴,范围由入门知识至专业知识,照顾不同层面航运从业员的需要,还有由英国专门订购用于考证的专用图书数百册。给海员的职业培训、晋升考试辅导和自修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可以协助提高海员的综合素质。李志伟主席说:“希望中心日后能成为本地和非本地的远洋以至港澳高速客轮船员获取航海技能的重要场所”。殷切的希望中,是他那颗真诚为海员,为香港海员工会服务的真心。
为进一步壮大工会,扩大工会在社会和会员的影响力,李主席正忙碌在加强对外交往,加强与特区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拜访船东及管理公司等;开办考证研习班;举办研讨会(2010年举办的国际劳工公约,防污染及防海盗研讨会等),加强航运界交流;关爱年青海员的发展,探访海员了解他们的需求,协助他们考证进升,介绍工作等,另又组织年青海员到深圳参加足球友谊赛,加强两地交流;组织年青海员到国内参观船厂和相关企业,增加年青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了解等。忙碌的身影透露出关心和爱护,不停的脚步走出收获的充实。
【人物简介】
李志伟先生,任职船长,现任香港海员工会主席,也是香港工会联合会常务委员。1969年上船出海,成为一名海员,同年加入香港海员工会。从实习生一步一步成长为船长,1990年他告别大海,工作于一家船务代理和集装箱班轮公司,任职代理部经理和班轮部业务经理等,曾任货物检查员、货物监督员、港口代表、船东海务监督员和业务部副经理等。在担任香港海员工会主席前,为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安监部助理总经理等职务。1999年协助组建“船务从业员工会”,曾任理事长及会长等职务。2009年被选为“香港海员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