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进的艺术家以为物种正在加速灭绝,我们处于地质史上的第六次灭绝期,前五次是自然灾害,这次是人为造成。
从百年后2117的期待出发,回到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一个名为“上海种子”的项目搭建了跨学科平台来讨论这个议题。Base在现代大都市的雕塑家王旭在纽约的哈德逊山谷里重新调试了他与自然的关系。
小野洋子送来一首诗“不要试图改变世界,那只是一个漂浮的概念,请使用你的智慧改变你的想法。”
现代化真快
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外有一座500根脚手架搭起来的“软性建筑”,它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作品,所谓“软性建筑”是与那些耗材极多的宏大建筑相对。宏大建筑将我们与自然隔离,人处于恒温恒定的状态下,但小而灵活、方便拆卸的软性建筑希望保持人与自然的连接,重视环境对人类心智的作用。
这个被命名为“远景之丘”的建筑是喜玛拉雅美术馆为“上海种子”项目而立。“上海种子”是一个跨学科的思想交流平台,在为期一年的项目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科学家、人文学者、企业家被赋予“研究员”的身份,共同为“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议题提供不同视角的观察和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在“远景之丘”我见到了长居纽约的雕塑家王旭,他的两件作品入选“上海种子”,于是飞来上海已快两周时间。王旭,1986年生于大连,大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后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艺术硕士。
听说我是从北京来的,他哈哈笑起来:“北方总算来人了”。在他看来上海太精致,而他是与泥土打交道的人。王旭皮肤黝黑,穿着一身方便活动的卫衫,好像随时想动手做些什么,说话时手舞足蹈,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聊起几年前还回了趟北京,他又乐起来:“现代化真快啊”,原因是他发现出入央美已经需要用门禁卡,“这的确有了筛选,但同时一种状态就不见了”。以前从宿舍到雕塑系洋洋洒洒能走个半小时,碰见谁聊上了,或者干脆就不上课,颠哪玩去了,“那是另外一种时间感”。他多次提到“慢”的重要性,并且崇尚自由和没有阻隔的体验。
“雨前夏风”
王旭入选上海种子的两件作品《雨前夏风》和《糖伞》也都与身体体验有关。“我的身体都在我的作品里面”。于是我们坐在四月春风里说起了《雨前夏风》Summer Wind Before Rain ,一个25分钟的视频。
《雨前夏风》是一个驻留项目(艺术家受邀到当地进行创作),发生于纽约附近哈德逊山谷的暴风国王艺术中心 (Storm King Art Center),那儿拥有500公顷的自然景观。视频拍摄于去年9月,夏季最后一场雨即将来临之前,“夏天的风在雨来之前是有重量的,风很潮湿,雨水又是孕育万物的源泉,当你呼吸吐纳的时候,你感觉到你在生长。雨总是召唤我做雕塑的动机。”
那次暴风国王中心共邀请了3位艺术家,包括一位诗人,一位画家以及王旭。邀请方在空旷的原野上为他们提供了小木屋作为工作室,不过王旭自己设定了明确的任务:找泥,所以他的创作完全在室外进行。静谧的大自然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人类在不停地劳作,地里挖土,河里和泥,林中生火烤泥,他像一位懂得自然密码的农夫与大地默契地进行着彼此承诺的劳作与交换。
暴風国王以收藏大型雕塑著称,为了很好的呈现雕塑,园区内的树木都被清理了,远处目之所及的树林只是为勾勒地界。不过出于水土保持的考虑,园区引进了一种根系较长的草种,却料想不到这种草生长速度奇快,且长得很高,总是迅速把雕塑作品包围起来,于是园区雇来一位园丁负责不停地剪草。这一点很幽默,王旭说去之前所有的介绍资料都不会提到草的疯长,然而对于一位找泥的人来说这直接影响了操作。
500公顷的草地上出现了四个人,彼此见不到彼此,王旭用声音来判断与其他人的距离,如果能听到割草机隆隆响,表示园丁Mike在附近了,而被修剪的草地意味着方便挖土,于是他拎桶进入Mike的领地,地上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洞,即使他和Mike不见彼此,他们已经形成了共生的关系,“嗯,M割草了。嗯,旭挖洞了”,“他就像一个动物,我也像一个动物,我们通过大地的痕迹进行交流。”
“人在他所能的范围内不停地创造、制造,是被允许的呢?还是一种自大,这都是我要感受的。我去那个山里找土其实是自大的,我带着在城市的冲动和暴力进入到自然,可是被自然驯化。我在顺应,日落而息,日出而耕,很惬意。尊重时间和环境给我的东西,变得更开放更柔软。”
王旭说那段时间每天在观云识天象,天气好就去河边挖土,然后要谨慎地收好,雨水河水都能将土带走重新还给大地,大太阳可以晒土,晒完的土要去沙,然后才拿到泥,所以这点泥非常珍贵,泥再进行后期处理,变为可用的黏土,才能开始造型,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时间的故事,而作品应该包含这种存在的过程和时间感。他总想慢一些,好好感受时间。
Xu & Mike
Mike开始尊敬起这个中国小伙,因为他在不停地劳动,而不是进行什么形而上的创作。快离开的时候,王旭对Mike说,我帮你做一个肖像啊,于是Mike下班后开着割草机来了,两人喝得很尽兴,Mike说“Xu,我给你表演一个我的行为”。
在草坪的中央留着一棵又孤立又漂亮的树,是一个地标性的存在。“这是人的意识非常直接的投射——我要一棵树存在在这里,来标记这儿是一片私人领地”。Mike绕着这棵树修了一大圈草,完成了他的表演,那时王旭的mini drone悬在高空录下了这一段,它出现在《雨前夏风》的一开始,最后也以倒放这段视频结尾,草坪修整的痕迹仿佛又被割草机吞了回去。
整部作品没有人的语言,只有大自然的语言——虫鸣鸟语,流水风声,偶尔割草机在远处轰隆,静寂间听王旭劳作发出的声响,静谧葱茏的大地是平静舒展的主体。 “我和Mike都在遵从自然,他虽然用了很大一个机器,但也是在这个规律下工作和生活,我说的驯化不是妥协,而是我开始欣赏了,欣赏自然,也欣赏我自己,欣赏我的行为。《雨前夏风》就是把这个劳作过程中我觉得美的moment拿出来变成一个片子。没有剧本,也没有安排。”
视频当中没有出现Mike清晰的脸,王旭塑了一个质朴的头像,他捡来一缕玉米穗描绘Mike的胡须,Mike把雕塑戴在了头上。王旭记忆里的M形象在变模糊,但手与泥之间的对话他记得清楚,就是如何将人物形象转化至泥。人的思维都以语言进行,聋哑人脑子里是各种哑语手势,而王旭的语言是雕塑。
我们去到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四层,《雨前夏风》在展厅里循环播放着,地上有一块人造纤维假装的草地,下面大概垫了几个抱枕,显出地势的起伏,不论怎样,我们在一种田园牧歌的意境中。为了调到最佳音效,我们和调音师一起反复听了那场夜里的夏末雷雨。画面中王旭拎着一个大手电筒去看他的土,它们已经被雨水冲走了。
“糖伞”
《雨前夏风》是在纽约47 Canal展出的時候,被“上海种子”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看到,之后不久王旭收到邮件受邀参展。组委会在看过他的作品集之后,又选出“糖伞”,希望他能在现场表演。“糖伞”的英文原名为“四月的雨”(April Shower)。
两件作品都与雨有关,一场夏末最后的雨,一场初春的雨,两件同时被选中,这让王旭很开心。
去到异国他乡的王旭常受到人们以一碗糖为待客之道的欢迎,这让他好奇糖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糖的符号意义。此外,多雨的曼哈顿常见遗弃的废伞,王旭喜欢把它们修好,让朋友拿去重新使用。雨、伞、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城市的关系,这些结合产生了“April Shower”。2013年,王旭用旧伞骨结合焦糖重新制作的伞面,四月遇春雨,他撑着糖伞走在曼哈顿街头,直到焦糖融化不断滴落。
“自然以它的语言和人交流,就像雨天,我们都应该去感受,而不是被建筑阻隔,处在一种恒定恒温的状态下。”
糖伞的表演在多个城市进行过,这也是王旭与城市人的对话,城市里人们的身份角色有很多设定,包括身体和行为的规范。人们以一碗糖表达欢迎,你要配合什么呢?暴风国王中心提供的工作室也正像一碗糖,但他没有吃,他更愿意像土拨鼠一样活动在田间地头,以身体的新鲜体验去创作。
为制作糖伞,王旭曾向街头的糖画艺人学习。他用硅胶代替了糖画的玻璃板,两者都不粘糖,但硅胶适于造型。在一个事先用速干塑料拓出来的伞盖模型内垫上硅胶,其上竖立伞骨,白砂糖熬成焦糖,均匀铺到硅胶上,手法正像画糖画的艺人,焦糖附着伞骨,然后从硅胶上脱模。这些道具都已经备好,在展厅通道里等待着,第二天喜玛拉雅有一个面向市民的“有机集市”,王旭会在人群里现场表演。
为了方便操作,伞模放置在一个高高的陶瓷垃圾桶上,这个陶瓷垃圾桶也是王旭的作品。“人们习惯用快速直接的材料,这是现代物质性的消费经验。我总想把一个很消费很流行的东西,变得不那么消费不那么流行。一百年后在一堆塑料垃圾桶里看见一个陶瓷的垃圾桶你说是不是很酷呢?”
路过三楼的幕后他带我去看一把已经完成的糖伞,它静静地呆在办公室的墙角,裹着保鲜膜,这天晚上它要在开幕式上登台亮相。地面有一些滴落的糖液,走过的时候,感到鞋底与地面的较力,听到一粘一扯间滋滋嘶嘶的声音。
库罗斯的劳作
对劳动对泥土这么着迷,我曾猜王旭是农民的孩子。他小时候的确常在爷爷奶奶家生活,下地帮衬着干农活,他说养鸡养鸭都没问题,但对泥的迷恋更多还是来自专业练习带来的影响。
他提到古希腊雕塑中库罗斯(Kouros)的形象,库罗斯是用来歌颂战死的年轻灵魂,他们常常被安放在西方墓地里,因为年轻力壮库罗斯会帮助其他灵魂劳动,“雕塑是一种很暴力的物品,你没有办法绕过它,它会强迫你观看,而库罗斯是用来颂赞无名的人,这很温和很浪漫,同时,他像园丁一样为墓园里的灵魂们劳作,这是我一直崇拜的。”
在大地上移动,在大地上劳作,王旭说这是年轻人的一种姿态。结合上海种子的环境议题,他认为问题或许不仅在于过度消耗,还在于高密度的聚集,如果人稀释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就平衡了。正如《雨前夏风》,大家都觉得那是一个“梦之洲”,但实际上大地上有很多这样的“梦之洲”。“我们慢下来,或者疏散一些,创造均衡的机会,或者年轻人有雄心,主动到另外的地方创造。”他类比雕塑,雕塑是一种造物的经验,从无到有。
那时我们坐在夹层的铁质楼梯上,之前轻松的谈话加了点严肃,布展仍在进行当中,周围有工人忙碌的声音。他讲起来回中国这段时间的消费经历,“每天都在花钱,非常享受花钱的过程,任何事情都在花钱,不扫码都不行,人靠消费来达成某种东西”。“我也会在这里面迷失,我觉得这种关系是有些问题的。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的问题,我们消费有多疯狂,工厂就有多着急忙着完成订单。而过去,人对于温饱,对于物质,是在一种节制和盘算当中的。”
这次的参展作品中有一件非常打动他,那是英国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放置的一台早期的大众桑塔纳,而王旭对于桑塔纳有很深的个人记忆。他的父亲在他大学一年级时去世,生前最后一份职业是出租车司机,开的正是桑塔纳。桑塔纳是中国引进的第一个进口汽车品牌,由上海汽车厂按国外的模版生产。1993年王旭的父亲成为大连最早的一批出租车司机,那台桑塔纳连家人都没有坐过,只用来拉乘客,王旭的学费就是由它赚出来的。他还清楚地记得那台车换过三次零件,因为妈妈曾三次来上海买配件。 作品就在喜玛拉雅展厅的中庭放置,就是车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艺术处理。很巧的是利亚姆·吉利克曾是王旭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的老师,不过他来之前并不知晓吉利克参展。
“上海种子”的策展方式将不同年龄梯段的艺术家组合,鼓励艺术家互相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交流,知识和经验的交换,王旭说有些参展艺术家是他上学时在书里读到的,有些作品只见过图片没见过原作,而现在有机会见到。这次既在布展,也在参展,也在观展,是很好的经历。
谈自然
“上海种子”第一章开始于去年9月,以市民参与项目为主,持续半年。现在开幕的是第二章,名命为“时间的种子”取自同名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讲的是位于挪威与北冰洋之间的斯瓦尔巴德岛全球种子库,在那有880种植物种子被保存在安全平静的永冻土下,若遇天灾人祸希望人类仍有机会得以延续。
开幕式上,王旭的糖伞由一位演员举着进行哑剧表演,他走在观众席间,时不时从伞上掰下一块糖来分给观众。最后他站在一束灯光中收伞,哗啦一声,糖碎了一地。“它很漂亮,同时也很脆弱,这是它的天性”。
生态的平衡是不是也如此脆弱?政治激进的英国艺术家古斯塔夫·梅茨戈尔认为,“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一词太轻描淡写,必须使用“灭绝”(extinction)。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五次是由于地质变化和大灾变引起,而这次由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之前快了1000倍。
基于这些看似遥远但确实发生的紧迫问题,“上海种子”搭建跨学科平台进行对话。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说,在20世纪开篇的时候,人们热烈畅想21世纪,然而21世纪已经过去17年,22世纪的议题还未得到关注,是时候来谈谈未来百年。
远景能源的CEO张雷以赞助商,同时也以科学家的身份参与了“上海种子”。作为上海本地人,他很担心上海的未来。已有明确的数据论证,如果全球温度上升4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8.9米,上海则全部沉入水下,那时的上海是否要更名为“海上”呢?
开幕式上,小野洋子送来一首诗《献给上海的铃铛》,由影像艺术家杨福东代为朗诵,观众入场时随机得到一个铃铛,若听到赞同的句子就摇响手里的铃铛。
“不要试图改变世界,那只是一个漂浮的概念,请使用你的智慧改变你的想法。”前排有人把铃铛像拨浪鼓一样摇起来。杨福东每重复到这句也摇起铃铛。
看《雨前夏风》时,王旭问“这样的地方你想去吗?”“想啊,太想了。”“我猜人都是想回归的”他说。之所以从众多的参展艺术家中选择采访王旭,是因为赶往上海前在Vimeo 上看了《雨前夏风》,缓慢的节奏,没有语言的静谧,朴素的泥像,都是现代性里的稀缺品,也惊讶于他的克制,他没有把个人意志投射其中,允许我们静静观看,有什么比自然本身的样子更不可替代,更令人惊奇的呢!
从百年后2117的期待出发,回到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一个名为“上海种子”的项目搭建了跨学科平台来讨论这个议题。Base在现代大都市的雕塑家王旭在纽约的哈德逊山谷里重新调试了他与自然的关系。
小野洋子送来一首诗“不要试图改变世界,那只是一个漂浮的概念,请使用你的智慧改变你的想法。”
现代化真快
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外有一座500根脚手架搭起来的“软性建筑”,它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作品,所谓“软性建筑”是与那些耗材极多的宏大建筑相对。宏大建筑将我们与自然隔离,人处于恒温恒定的状态下,但小而灵活、方便拆卸的软性建筑希望保持人与自然的连接,重视环境对人类心智的作用。
这个被命名为“远景之丘”的建筑是喜玛拉雅美术馆为“上海种子”项目而立。“上海种子”是一个跨学科的思想交流平台,在为期一年的项目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科学家、人文学者、企业家被赋予“研究员”的身份,共同为“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议题提供不同视角的观察和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在“远景之丘”我见到了长居纽约的雕塑家王旭,他的两件作品入选“上海种子”,于是飞来上海已快两周时间。王旭,1986年生于大连,大学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后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艺术硕士。
听说我是从北京来的,他哈哈笑起来:“北方总算来人了”。在他看来上海太精致,而他是与泥土打交道的人。王旭皮肤黝黑,穿着一身方便活动的卫衫,好像随时想动手做些什么,说话时手舞足蹈,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聊起几年前还回了趟北京,他又乐起来:“现代化真快啊”,原因是他发现出入央美已经需要用门禁卡,“这的确有了筛选,但同时一种状态就不见了”。以前从宿舍到雕塑系洋洋洒洒能走个半小时,碰见谁聊上了,或者干脆就不上课,颠哪玩去了,“那是另外一种时间感”。他多次提到“慢”的重要性,并且崇尚自由和没有阻隔的体验。
“雨前夏风”
王旭入选上海种子的两件作品《雨前夏风》和《糖伞》也都与身体体验有关。“我的身体都在我的作品里面”。于是我们坐在四月春风里说起了《雨前夏风》Summer Wind Before Rain ,一个25分钟的视频。
《雨前夏风》是一个驻留项目(艺术家受邀到当地进行创作),发生于纽约附近哈德逊山谷的暴风国王艺术中心 (Storm King Art Center),那儿拥有500公顷的自然景观。视频拍摄于去年9月,夏季最后一场雨即将来临之前,“夏天的风在雨来之前是有重量的,风很潮湿,雨水又是孕育万物的源泉,当你呼吸吐纳的时候,你感觉到你在生长。雨总是召唤我做雕塑的动机。”
那次暴风国王中心共邀请了3位艺术家,包括一位诗人,一位画家以及王旭。邀请方在空旷的原野上为他们提供了小木屋作为工作室,不过王旭自己设定了明确的任务:找泥,所以他的创作完全在室外进行。静谧的大自然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人类在不停地劳作,地里挖土,河里和泥,林中生火烤泥,他像一位懂得自然密码的农夫与大地默契地进行着彼此承诺的劳作与交换。
暴風国王以收藏大型雕塑著称,为了很好的呈现雕塑,园区内的树木都被清理了,远处目之所及的树林只是为勾勒地界。不过出于水土保持的考虑,园区引进了一种根系较长的草种,却料想不到这种草生长速度奇快,且长得很高,总是迅速把雕塑作品包围起来,于是园区雇来一位园丁负责不停地剪草。这一点很幽默,王旭说去之前所有的介绍资料都不会提到草的疯长,然而对于一位找泥的人来说这直接影响了操作。
500公顷的草地上出现了四个人,彼此见不到彼此,王旭用声音来判断与其他人的距离,如果能听到割草机隆隆响,表示园丁Mike在附近了,而被修剪的草地意味着方便挖土,于是他拎桶进入Mike的领地,地上出现一个又一个的洞,即使他和Mike不见彼此,他们已经形成了共生的关系,“嗯,M割草了。嗯,旭挖洞了”,“他就像一个动物,我也像一个动物,我们通过大地的痕迹进行交流。”
“人在他所能的范围内不停地创造、制造,是被允许的呢?还是一种自大,这都是我要感受的。我去那个山里找土其实是自大的,我带着在城市的冲动和暴力进入到自然,可是被自然驯化。我在顺应,日落而息,日出而耕,很惬意。尊重时间和环境给我的东西,变得更开放更柔软。”
王旭说那段时间每天在观云识天象,天气好就去河边挖土,然后要谨慎地收好,雨水河水都能将土带走重新还给大地,大太阳可以晒土,晒完的土要去沙,然后才拿到泥,所以这点泥非常珍贵,泥再进行后期处理,变为可用的黏土,才能开始造型,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时间的故事,而作品应该包含这种存在的过程和时间感。他总想慢一些,好好感受时间。
Xu & Mike
Mike开始尊敬起这个中国小伙,因为他在不停地劳动,而不是进行什么形而上的创作。快离开的时候,王旭对Mike说,我帮你做一个肖像啊,于是Mike下班后开着割草机来了,两人喝得很尽兴,Mike说“Xu,我给你表演一个我的行为”。
在草坪的中央留着一棵又孤立又漂亮的树,是一个地标性的存在。“这是人的意识非常直接的投射——我要一棵树存在在这里,来标记这儿是一片私人领地”。Mike绕着这棵树修了一大圈草,完成了他的表演,那时王旭的mini drone悬在高空录下了这一段,它出现在《雨前夏风》的一开始,最后也以倒放这段视频结尾,草坪修整的痕迹仿佛又被割草机吞了回去。
整部作品没有人的语言,只有大自然的语言——虫鸣鸟语,流水风声,偶尔割草机在远处轰隆,静寂间听王旭劳作发出的声响,静谧葱茏的大地是平静舒展的主体。 “我和Mike都在遵从自然,他虽然用了很大一个机器,但也是在这个规律下工作和生活,我说的驯化不是妥协,而是我开始欣赏了,欣赏自然,也欣赏我自己,欣赏我的行为。《雨前夏风》就是把这个劳作过程中我觉得美的moment拿出来变成一个片子。没有剧本,也没有安排。”
视频当中没有出现Mike清晰的脸,王旭塑了一个质朴的头像,他捡来一缕玉米穗描绘Mike的胡须,Mike把雕塑戴在了头上。王旭记忆里的M形象在变模糊,但手与泥之间的对话他记得清楚,就是如何将人物形象转化至泥。人的思维都以语言进行,聋哑人脑子里是各种哑语手势,而王旭的语言是雕塑。
我们去到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四层,《雨前夏风》在展厅里循环播放着,地上有一块人造纤维假装的草地,下面大概垫了几个抱枕,显出地势的起伏,不论怎样,我们在一种田园牧歌的意境中。为了调到最佳音效,我们和调音师一起反复听了那场夜里的夏末雷雨。画面中王旭拎着一个大手电筒去看他的土,它们已经被雨水冲走了。
“糖伞”
《雨前夏风》是在纽约47 Canal展出的時候,被“上海种子”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看到,之后不久王旭收到邮件受邀参展。组委会在看过他的作品集之后,又选出“糖伞”,希望他能在现场表演。“糖伞”的英文原名为“四月的雨”(April Shower)。
两件作品都与雨有关,一场夏末最后的雨,一场初春的雨,两件同时被选中,这让王旭很开心。
去到异国他乡的王旭常受到人们以一碗糖为待客之道的欢迎,这让他好奇糖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糖的符号意义。此外,多雨的曼哈顿常见遗弃的废伞,王旭喜欢把它们修好,让朋友拿去重新使用。雨、伞、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城市的关系,这些结合产生了“April Shower”。2013年,王旭用旧伞骨结合焦糖重新制作的伞面,四月遇春雨,他撑着糖伞走在曼哈顿街头,直到焦糖融化不断滴落。
“自然以它的语言和人交流,就像雨天,我们都应该去感受,而不是被建筑阻隔,处在一种恒定恒温的状态下。”
糖伞的表演在多个城市进行过,这也是王旭与城市人的对话,城市里人们的身份角色有很多设定,包括身体和行为的规范。人们以一碗糖表达欢迎,你要配合什么呢?暴风国王中心提供的工作室也正像一碗糖,但他没有吃,他更愿意像土拨鼠一样活动在田间地头,以身体的新鲜体验去创作。
为制作糖伞,王旭曾向街头的糖画艺人学习。他用硅胶代替了糖画的玻璃板,两者都不粘糖,但硅胶适于造型。在一个事先用速干塑料拓出来的伞盖模型内垫上硅胶,其上竖立伞骨,白砂糖熬成焦糖,均匀铺到硅胶上,手法正像画糖画的艺人,焦糖附着伞骨,然后从硅胶上脱模。这些道具都已经备好,在展厅通道里等待着,第二天喜玛拉雅有一个面向市民的“有机集市”,王旭会在人群里现场表演。
为了方便操作,伞模放置在一个高高的陶瓷垃圾桶上,这个陶瓷垃圾桶也是王旭的作品。“人们习惯用快速直接的材料,这是现代物质性的消费经验。我总想把一个很消费很流行的东西,变得不那么消费不那么流行。一百年后在一堆塑料垃圾桶里看见一个陶瓷的垃圾桶你说是不是很酷呢?”
路过三楼的幕后他带我去看一把已经完成的糖伞,它静静地呆在办公室的墙角,裹着保鲜膜,这天晚上它要在开幕式上登台亮相。地面有一些滴落的糖液,走过的时候,感到鞋底与地面的较力,听到一粘一扯间滋滋嘶嘶的声音。
库罗斯的劳作
对劳动对泥土这么着迷,我曾猜王旭是农民的孩子。他小时候的确常在爷爷奶奶家生活,下地帮衬着干农活,他说养鸡养鸭都没问题,但对泥的迷恋更多还是来自专业练习带来的影响。
他提到古希腊雕塑中库罗斯(Kouros)的形象,库罗斯是用来歌颂战死的年轻灵魂,他们常常被安放在西方墓地里,因为年轻力壮库罗斯会帮助其他灵魂劳动,“雕塑是一种很暴力的物品,你没有办法绕过它,它会强迫你观看,而库罗斯是用来颂赞无名的人,这很温和很浪漫,同时,他像园丁一样为墓园里的灵魂们劳作,这是我一直崇拜的。”
在大地上移动,在大地上劳作,王旭说这是年轻人的一种姿态。结合上海种子的环境议题,他认为问题或许不仅在于过度消耗,还在于高密度的聚集,如果人稀释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就平衡了。正如《雨前夏风》,大家都觉得那是一个“梦之洲”,但实际上大地上有很多这样的“梦之洲”。“我们慢下来,或者疏散一些,创造均衡的机会,或者年轻人有雄心,主动到另外的地方创造。”他类比雕塑,雕塑是一种造物的经验,从无到有。
那时我们坐在夹层的铁质楼梯上,之前轻松的谈话加了点严肃,布展仍在进行当中,周围有工人忙碌的声音。他讲起来回中国这段时间的消费经历,“每天都在花钱,非常享受花钱的过程,任何事情都在花钱,不扫码都不行,人靠消费来达成某种东西”。“我也会在这里面迷失,我觉得这种关系是有些问题的。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每一个人的问题,我们消费有多疯狂,工厂就有多着急忙着完成订单。而过去,人对于温饱,对于物质,是在一种节制和盘算当中的。”
这次的参展作品中有一件非常打动他,那是英国艺术家利亚姆·吉利克放置的一台早期的大众桑塔纳,而王旭对于桑塔纳有很深的个人记忆。他的父亲在他大学一年级时去世,生前最后一份职业是出租车司机,开的正是桑塔纳。桑塔纳是中国引进的第一个进口汽车品牌,由上海汽车厂按国外的模版生产。1993年王旭的父亲成为大连最早的一批出租车司机,那台桑塔纳连家人都没有坐过,只用来拉乘客,王旭的学费就是由它赚出来的。他还清楚地记得那台车换过三次零件,因为妈妈曾三次来上海买配件。 作品就在喜玛拉雅展厅的中庭放置,就是车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艺术处理。很巧的是利亚姆·吉利克曾是王旭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的老师,不过他来之前并不知晓吉利克参展。
“上海种子”的策展方式将不同年龄梯段的艺术家组合,鼓励艺术家互相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交流,知识和经验的交换,王旭说有些参展艺术家是他上学时在书里读到的,有些作品只见过图片没见过原作,而现在有机会见到。这次既在布展,也在参展,也在观展,是很好的经历。
谈自然
“上海种子”第一章开始于去年9月,以市民参与项目为主,持续半年。现在开幕的是第二章,名命为“时间的种子”取自同名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讲的是位于挪威与北冰洋之间的斯瓦尔巴德岛全球种子库,在那有880种植物种子被保存在安全平静的永冻土下,若遇天灾人祸希望人类仍有机会得以延续。
开幕式上,王旭的糖伞由一位演员举着进行哑剧表演,他走在观众席间,时不时从伞上掰下一块糖来分给观众。最后他站在一束灯光中收伞,哗啦一声,糖碎了一地。“它很漂亮,同时也很脆弱,这是它的天性”。
生态的平衡是不是也如此脆弱?政治激进的英国艺术家古斯塔夫·梅茨戈尔认为,“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一词太轻描淡写,必须使用“灭绝”(extinction)。我们正在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五次是由于地质变化和大灾变引起,而这次由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速度比之前快了1000倍。
基于这些看似遥远但确实发生的紧迫问题,“上海种子”搭建跨学科平台进行对话。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说,在20世纪开篇的时候,人们热烈畅想21世纪,然而21世纪已经过去17年,22世纪的议题还未得到关注,是时候来谈谈未来百年。
远景能源的CEO张雷以赞助商,同时也以科学家的身份参与了“上海种子”。作为上海本地人,他很担心上海的未来。已有明确的数据论证,如果全球温度上升4摄氏度,海平面将上升8.9米,上海则全部沉入水下,那时的上海是否要更名为“海上”呢?
开幕式上,小野洋子送来一首诗《献给上海的铃铛》,由影像艺术家杨福东代为朗诵,观众入场时随机得到一个铃铛,若听到赞同的句子就摇响手里的铃铛。
“不要试图改变世界,那只是一个漂浮的概念,请使用你的智慧改变你的想法。”前排有人把铃铛像拨浪鼓一样摇起来。杨福东每重复到这句也摇起铃铛。
看《雨前夏风》时,王旭问“这样的地方你想去吗?”“想啊,太想了。”“我猜人都是想回归的”他说。之所以从众多的参展艺术家中选择采访王旭,是因为赶往上海前在Vimeo 上看了《雨前夏风》,缓慢的节奏,没有语言的静谧,朴素的泥像,都是现代性里的稀缺品,也惊讶于他的克制,他没有把个人意志投射其中,允许我们静静观看,有什么比自然本身的样子更不可替代,更令人惊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