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5月的一天,卡拉女士醒来,剧烈的头疼让她意识到大事不好,那不是普通的疼痛,而是一个清醒的信号,她的身体肯定是出了问题。实际上,这信号一个月前就来过,她的胳膊上曾出现瘀青,但很快就消除,她去医院看过病,医生给她开了阿司匹林,诊断为偏头痛。她30多岁,是个幼儿园老师,以往总有精力追着那些小孩子到处跑,可现在走几步楼梯都觉得艰难。她想,可能是太累了,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她一直身体健康,医院对她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她也很少吃药,更没看过肿瘤方面的书籍,在这一天早上,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个灾难性的变化。她委托邻居照顾自己的孩子,前往医院去做血液检查。医生让她做一个血常规,她的血液被抽出一小管,浑浊、发白、像水一样,从卡拉静脉中流出的血看起来已经不像是血了。
第二天早上,卡拉女士在鱼市上买鱼,接到医院来的电话,通知她立刻到医院来。此时,一大块三文鱼肉在她的菜篮子里,如果放得时间长了,这块鱼肉肯定会坏掉。又过了一天,早上7点,悉达多·穆克吉正在开往波士顿城区的快轨列车上,他的寻呼机响了,那是波士顿标准医院的病情通知,告诉他有一位名叫卡拉的女士住进了癌症病房。悉达多·穆克吉是这家医院的医师,要在这里完成两年浸泡式癌症病房的实习,此前他已经从医学专业毕业,做过实习医生,但他到了癌病房之后才发现,他掌握的医学经验简直如同幼儿园一般幼稚,而他们要面对的是疾病之王——各式各样的癌症。他在轻轨列车上想着病房里的消毒药水味,想着该怎么宽慰病人,他还想到他入院之初一位老医生的忠告:在医院之外就不要过多想着医院的事,否则你很快就会崩溃。
索尔仁尼琴的小说《癌病房》,将医院与独裁体制平行对照描写,写病人被这个世界弃绝,悉达多·穆克吉曾经问他的一个病人,是否看过这部小说,病人回答说,我不需要任何有关癌症的隐喻,现在我就被囚禁在疾病的王国之中。也许,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叙述者,每一个病例都是一个曲折的故事,当这些病人的故事被悉达多·穆克吉穿插于他的著作《疾病之王:癌症传记》一书时,这本书俨然像一部抗击癌症的史诗。
这本书正文部分470多页,注释和索引100页,可见这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书,但读起来并不枯燥。肿瘤学中的一个不变的事实是“在失败情绪和希望之间令人不安地交替打转”,癌症是——而且可能永远是——我们人类承受负担的一部分。穆克吉目睹了许多病人步入癌症晚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写道,“在我临床诊治生命中最令人赞叹的时刻是目睹癌症晚期患者重获健康,遇到那些从癌症这个异国返回人间的男男女女——如此贴近地看到他们从癌症病魔手中攀爬回来。”有书评这样评价《癌症传记》——这是一个不得不叙述的史诗般的故事,就像一个充满激情的年轻神父可能会尝试叙述撒旦。
《疾病之王:癌症传记》一书去年获得美国的国家图书奖,我最近拿到这本书,粗看了一下,就推荐给一位做版权的图书编辑,如果这本书能翻译出版,那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但编辑冷冷地回答我说,这样的书恐怕不好卖吧。我说,这本书写得一点儿也不枯燥。他说,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的读者好像不喜欢这类书。他们喜欢谈养生的书,谈营养的书,谈中医的书,但就是不会读一本封面上有“癌症”两个字的书,不吉利,丧气。我承认,他对图书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尽管所谓健康类畅销书不少,但那大多是以玄学姿态谈论身体和疾病的,真正实打实的医学专业类书籍,会显得过于偏僻。
然而,这类专业书籍有一个独到的特点,那就是希望。当悉达多·穆克吉在医院里见到卡拉女士的时候,他这样安慰病人,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我们有很多治疗白血病的经验,你能康复。他没有告诉病人的是,这种病多发于儿童,成年人得病的几率很低,她康复的希望不会超过30%。我所说的希望,当然不是指这种给病人的欺骗,而是一种理性的坚信。只要你相信人类的理性力量,就一定知道,未来会有好事情发生。▲
第二天早上,卡拉女士在鱼市上买鱼,接到医院来的电话,通知她立刻到医院来。此时,一大块三文鱼肉在她的菜篮子里,如果放得时间长了,这块鱼肉肯定会坏掉。又过了一天,早上7点,悉达多·穆克吉正在开往波士顿城区的快轨列车上,他的寻呼机响了,那是波士顿标准医院的病情通知,告诉他有一位名叫卡拉的女士住进了癌症病房。悉达多·穆克吉是这家医院的医师,要在这里完成两年浸泡式癌症病房的实习,此前他已经从医学专业毕业,做过实习医生,但他到了癌病房之后才发现,他掌握的医学经验简直如同幼儿园一般幼稚,而他们要面对的是疾病之王——各式各样的癌症。他在轻轨列车上想着病房里的消毒药水味,想着该怎么宽慰病人,他还想到他入院之初一位老医生的忠告:在医院之外就不要过多想着医院的事,否则你很快就会崩溃。
索尔仁尼琴的小说《癌病房》,将医院与独裁体制平行对照描写,写病人被这个世界弃绝,悉达多·穆克吉曾经问他的一个病人,是否看过这部小说,病人回答说,我不需要任何有关癌症的隐喻,现在我就被囚禁在疾病的王国之中。也许,每一个病人都是一个潜在的叙述者,每一个病例都是一个曲折的故事,当这些病人的故事被悉达多·穆克吉穿插于他的著作《疾病之王:癌症传记》一书时,这本书俨然像一部抗击癌症的史诗。
这本书正文部分470多页,注释和索引100页,可见这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书,但读起来并不枯燥。肿瘤学中的一个不变的事实是“在失败情绪和希望之间令人不安地交替打转”,癌症是——而且可能永远是——我们人类承受负担的一部分。穆克吉目睹了许多病人步入癌症晚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写道,“在我临床诊治生命中最令人赞叹的时刻是目睹癌症晚期患者重获健康,遇到那些从癌症这个异国返回人间的男男女女——如此贴近地看到他们从癌症病魔手中攀爬回来。”有书评这样评价《癌症传记》——这是一个不得不叙述的史诗般的故事,就像一个充满激情的年轻神父可能会尝试叙述撒旦。
《疾病之王:癌症传记》一书去年获得美国的国家图书奖,我最近拿到这本书,粗看了一下,就推荐给一位做版权的图书编辑,如果这本书能翻译出版,那是一件多好的事情。但编辑冷冷地回答我说,这样的书恐怕不好卖吧。我说,这本书写得一点儿也不枯燥。他说,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的读者好像不喜欢这类书。他们喜欢谈养生的书,谈营养的书,谈中医的书,但就是不会读一本封面上有“癌症”两个字的书,不吉利,丧气。我承认,他对图书市场的判断是正确的,尽管所谓健康类畅销书不少,但那大多是以玄学姿态谈论身体和疾病的,真正实打实的医学专业类书籍,会显得过于偏僻。
然而,这类专业书籍有一个独到的特点,那就是希望。当悉达多·穆克吉在医院里见到卡拉女士的时候,他这样安慰病人,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我们有很多治疗白血病的经验,你能康复。他没有告诉病人的是,这种病多发于儿童,成年人得病的几率很低,她康复的希望不会超过30%。我所说的希望,当然不是指这种给病人的欺骗,而是一种理性的坚信。只要你相信人类的理性力量,就一定知道,未来会有好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