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之我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yid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英语阅读是一项非常有效的英语学习手段,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逐渐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力并不断加深自己对英语的感性认识。可以说,课外阅读是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从尝试到喜爱课外阅读,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些做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72-1
  一、多渠道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保证他们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与同学交流自己进行课外阅读的体会,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发学生对阅读的憧憬;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为他们选择一些趣味性强且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课外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使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如讲英语故事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讲成语典故大赛等,也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阅读策略和方法指导
  掌握科学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关键。课外阅读重点应该放在针对问题快速捕捉信息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采取相应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教师应让学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采用略读、跳读、扫读、查读、猜读、复述故事或写读书笔记、长句理解指导策略等方法和技巧,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教师须让学生明白:(1)课外阅读不像课文学习,学生可以放松和随意。课外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读完一本简易读物之后,不要问自己记住了多少单词,而应问自己是否了解了大意。(2)尽量不要查词典,学会根据上下文猜出生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阅读时应尽力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无需将句子细分成一个个单独的词组。(3)不必过于注重细节。(4)保持一定的阅读速度,不能读得太慢。(5)不要一味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应认识到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报纸、广播或电视等多种渠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重视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可选择趣味性知识性强,覆盖面广、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难度适中的人物传记、寓言故事、科普小品等阅读材料。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对于想要拓展知识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选择百科类的图书、报纸、网站等;对于期望发展自己思维能力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去选择专门的图书、材料;对于喜爱文学的学生,则应指导他们选择有代表意义的文学著作。我向学生推荐了以下书目:《21世纪英文报》、《学英语报》、《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鲁宾孙漂流记》等。当然还可引导学生读一些英文应用文;听一些英文歌曲;看经典的英文版大片等,让学生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
  四、掌握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育家洛克认为:“习惯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永恒,更加简便。”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从阅读技巧入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阅读策略的能力:
  1.训练学生通过视觉器官去感知文字、符号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眼脑并用,进行快速扫读的习惯,并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慢读、声读、指读、心读、回读、译读等不良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大量材料,做好阅读练习,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2.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合成法、派生法和转化法等构词法来推断词义,提高阅读速度。如:“home”与“town”组合在一起构成合成词“hometown”,“pleasant”加上表示否定前缀“un”,派生出反义词“unpleasant”。阅读中还经常出现转化词,如Have you booked your ticket?中的book由名词转化为动词“预订”,只要能抓住单词本义,就能弄清它们的引申义。
  3.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对语篇的信息、逻辑、背景知识及语言结构等的综合理解去猜测或推断某一生词、难词、关键词词义的习惯。有时它们所在的句子、段落也会提供很多暗示和线索。
  4.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锻炼推理能力。阅读理解过程实质上就是推理过程。Carrel(1984)指出推理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推理能力进行系统培养,训练学生对文章的细节、主旨、大意等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思维的分析能力。训练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准主题句,快速理解全文。阅读文章主要是能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它是文章的概括。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合理分析语篇结构、捕捉大意,找准主题句。要让学生明白无论读书还是看报,首先要关注标题,因为标题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读懂了标题,也就基本把握了文章阅读的方向,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进行课外阅读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方式
  要想较好地进行课外阅读评价,就应建立起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要重结果、更要重过程;重评定、更要重激励;重数量、更要重质量;重效果、更要重态度。还可定期开展竞赛活动,并设有“最佳读者”、“最快书虫”和“阅读标兵”等奖项,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有阅读的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各高中学习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也有了极大的优化和创新,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导学案作为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其在高中课堂教学中也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本文简要概述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并就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摘要:在《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运用情境创设法能有效地架设课堂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形象、直观的生活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有效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情感;情境;媒体;问题;活动;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72-1  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型教学法逐渐被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为基点,对任务型阅读活动的实践案例予以探讨,并结合阅读教学案例解读了阅读课教学设计的过程,分析了教学设计的思路、目的、实践方法与优点评价。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93-1 
摘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农村中小学也进行了实践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大课间活动体系。在新的素质教育形式下要搞好农村中学课间活动,必须打破传统的方式,创建新的课间活动模式,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使它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大课间;成果;问题;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在与少年谈写作时重点论述了一个关键词:凝视。陌生化语言的情感秘妙同样需要凝视。凝视:意趣处品味自由的闲情,平淡处读懂深沉的真情,清冽处领悟厚重的豪情,痛快处咀嚼酸涩的苦情。凝视陌生化语言,驻足流连、涵泳体味,让蕴含其中的情感秘妙显山露水。  关键词:凝视;陌生化语言;情感秘妙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