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园本教研中增强同伴互助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我们探索了园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有效方式,以期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案例片段一:微型小组的互助研究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我们的微型互助小组由三四名教师组成,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研究兴趣来挑选合作伙伴,组成互助研究小组。围绕园本教研中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而展开,小组制定《微型互助合约》,明确合作研究的目的,有序开展互助研究。例如,“绘声绘色”组,该组由三位有美术特长的教师组成,她们研究的问题是“多媒体课件在美术教学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中班美术活动《能干的瓢虫》课例研究中,尝试让幼儿运用图形的组合,表现瓢虫的外部特征和不同方位,体验画面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活动的重点是图形的组合,难点是表现头部的不同方位。微型小组针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进行课件制作与课堂实践效果研究。
第一次课堂研究:制作了《全方位爬的瓢虫》课件。研究发现:教学中课件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但课件是直接导入瓢虫全方位的爬,对于难点部分“表现头部的不同方位”还没有更有效地发挥课件的示范引导作用,幼儿的观察和感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幼儿呈现的绘画作品方位变化比较单一。
第二次课堂研究:制作了多个“不同方位爬的瓢虫”课件,让幼儿先逐一欣赏“不同方位爬的瓢虫”,再欣赏“全方位爬的瓢虫”。研究反思:教学中幼儿通过欣赏单一画面到多向画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知瓢虫的方位变化,有了更形象生动的理解,对幼儿绘画《能干的瓢虫》起了较有效的示范引导作用,幼儿呈现的绘画作品方位变化明显增多。但在研究中发现还应进一步增加情境性的导入,从情感上激发幼儿,积极地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体验画面的丰富性和情趣性。
第三次课堂研究:制作了情境性导入《棉花姑娘》的课件,以情境为主线,借助虚拟的故事情节——“棉花姑娘请求帮助”为导入环节,把幼儿放在“帮助棉花姐姐捉害虫”这样一个情境中,探索要捉住画面上不同方向的害虫,从绘画中表现瓢虫不同的头部位置。
研究成效;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探讨绘画动物的空间方位,感受瓢虫的外形特征以及空间方位的变化。不仅从情感上激发了幼儿愿意帮助棉花姑娘,同时使幼儿视觉、听觉、知觉、思维、想象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三组课件在活动中有效地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在我园,像这样富有个性的微型研究小组还有很多,她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园本教研提供了实践性经验,发挥了园本研究的有效性。
案例片段二: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助研究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研究中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呢?我们采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让教师从“看”转变为“观察”,从“议”转变为“研究”,需要教师明确观察目的与内容、提供课堂教学观察的机会、研究形成一些共识。
教研组长整理此次中班组课堂观察研究成果。一是教师归纳、提升的语言简洁,并运用拟人化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二是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预设,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归纳,教师要更多地在活动中提升幼儿的经验,发挥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案例片段一:微型小组的互助研究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我们的微型互助小组由三四名教师组成,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研究兴趣来挑选合作伙伴,组成互助研究小组。围绕园本教研中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而展开,小组制定《微型互助合约》,明确合作研究的目的,有序开展互助研究。例如,“绘声绘色”组,该组由三位有美术特长的教师组成,她们研究的问题是“多媒体课件在美术教学中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中班美术活动《能干的瓢虫》课例研究中,尝试让幼儿运用图形的组合,表现瓢虫的外部特征和不同方位,体验画面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活动的重点是图形的组合,难点是表现头部的不同方位。微型小组针对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进行课件制作与课堂实践效果研究。
第一次课堂研究:制作了《全方位爬的瓢虫》课件。研究发现:教学中课件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但课件是直接导入瓢虫全方位的爬,对于难点部分“表现头部的不同方位”还没有更有效地发挥课件的示范引导作用,幼儿的观察和感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幼儿呈现的绘画作品方位变化比较单一。
第二次课堂研究:制作了多个“不同方位爬的瓢虫”课件,让幼儿先逐一欣赏“不同方位爬的瓢虫”,再欣赏“全方位爬的瓢虫”。研究反思:教学中幼儿通过欣赏单一画面到多向画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知瓢虫的方位变化,有了更形象生动的理解,对幼儿绘画《能干的瓢虫》起了较有效的示范引导作用,幼儿呈现的绘画作品方位变化明显增多。但在研究中发现还应进一步增加情境性的导入,从情感上激发幼儿,积极地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体验画面的丰富性和情趣性。
第三次课堂研究:制作了情境性导入《棉花姑娘》的课件,以情境为主线,借助虚拟的故事情节——“棉花姑娘请求帮助”为导入环节,把幼儿放在“帮助棉花姐姐捉害虫”这样一个情境中,探索要捉住画面上不同方向的害虫,从绘画中表现瓢虫不同的头部位置。
研究成效;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探讨绘画动物的空间方位,感受瓢虫的外形特征以及空间方位的变化。不仅从情感上激发了幼儿愿意帮助棉花姑娘,同时使幼儿视觉、听觉、知觉、思维、想象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幼儿绘画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三组课件在活动中有效地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在我园,像这样富有个性的微型研究小组还有很多,她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园本教研提供了实践性经验,发挥了园本研究的有效性。
案例片段二: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助研究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研究中如何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呢?我们采用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让教师从“看”转变为“观察”,从“议”转变为“研究”,需要教师明确观察目的与内容、提供课堂教学观察的机会、研究形成一些共识。
教研组长整理此次中班组课堂观察研究成果。一是教师归纳、提升的语言简洁,并运用拟人化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二是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预设,简单的问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归纳,教师要更多地在活动中提升幼儿的经验,发挥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