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身性语文活动中激活儿童的语言学习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 键词 】具身 性;语文 活动 ;语言 学习
  儿童学习语言不仅有口、眼、脑的参与,而且包含整全的身体经验。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心智是身体的心智,认知是身体的认知。这一观点强调学习应是学生的身心共同在场。在语文教学的语境中,学生身心协同,借助感觉、知觉、运动觉等多种方式接受和处理文字信息,感受文字的意义,体验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涵和情感,才能更好地完成语言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具身性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以整全的身体沉浸学习,激活儿童语言学习的密码。
  1.还原语象,在动作体验中丰富意涵。
  “语象”是指不脱离词语或词组所形成的一种印象、形象、影像。儿童阅读的文本中大多有对应世间种种具象的事物、情景。教学应遵循儿童学习语言的规律,去唤醒、还原、打通儿童自身经验与语言表达。
  教学统编语文三下《燕子》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小燕子的飞行特点,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起立,张开双臂做一做“斜飞”的动作,再让学生感受沾一下水面的感觉和力度,让小燕子飞得轻快、姿态美丽的特点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田。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具身性活动,复现生活中模糊的记忆,还原真实的场景,将文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将文字所表征的意义转化成儿童自己的独特感受。
  2.把握语脉,在手脑创作中加深理解。
  每篇文章都暗含着一定的文理,作者写作时也有一定的顺序。在阅读文章、学习语言时,应该循着文脉去体会、感受和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脉络比较隐秘的文本,教师可以借助读文画图,调动手脑参与创作,理解文本。
  统编语文四上《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的经典文章。文本語言精准生动,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茎、叶柄和细丝的样子和位置,而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未能准确理解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重指向言意兼得。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梳理出比较显见的文脉,明晓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并圈画出关键词。边读边画边辨析,内化文本语言。画画的过程就是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对照图画述说是内化语言文字的过程。在这幅画中,不仅有色彩和图形,更有学生的思考和对语言的理解。
  3.指向语旨,在表演活动中拔节思维。
  每一篇文章都有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这是文章的语旨。作者写的文字,始终指向语旨;学生的语言学习要顺着文路,指向语旨。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表演串联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具身体验中指向语旨。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统编语文教材四上的一篇小古文,故事简短却生动有趣,表现出王戎遇事冷静、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特点。本单元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讲”是建立在明白古文大意的基础上,要想讲得吸引人,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讲出人物的特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教室为舞台,以课文为剧本表演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对文本的再加工,使其转化为剧本;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使王戎的形象愈发立体、鲜明。经历从加工文本到表演故事的过程,学生懂得“道旁苦李”的内涵,赞赏王戎的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实现了思维从“浅层”到“深度”的进阶。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具身性活动,以动作体验丰富词语意涵,以手脑创作加深语言理解,以表演实践获得思维拔节,使儿童身心协同,可以激活儿童的语言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其他文献
你还记得上一次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是什么时候么?你钱包里的现金是不是很久都没有动用过了?对你来说,不带手机是不是比不带钱包更不方便?$$在这些问题的答案里,藏着的是银行实体网
报纸
故事梗概:  安俊是个调皮又有点冲动的高二男生,平时看上去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但其实内心很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也非常在意老师和同学的看法。在省学业水平考试“小高考”中,全班只有他一个人没有通过,这对他打击很大,以至于和同学起了冲突,差点造成同学重伤。经过这件事,他开始反思自己,决心振作起来。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安俊对自己又重新燃起了信心,并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人物:  安俊:调皮
钠钾泵是镶嵌在哺乳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在维持细胞内离子平衡、能量代谢和信号传递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的紊乱和调节异常会引起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肾上腺素
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一个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开始,也是实现人的尊严和幸福的必由之路。劳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
主题个性化课程是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实施的一项课程改革,它使学校单科制走班教学有了“向心力”,使课程设置科目有了凝聚力。学校让学生站在课程中央,真实了解每一位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培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撑平台。文章从专业体系产教对接、个性化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