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学能力是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参考教科书及有关资料,独立钻研,自主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一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的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综合性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结合近几年教学过程和反思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师生从心底意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虽然以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讲授上,上课成了表演。另外,许多教师担心学生的自学能力,唯恐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在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只有灌输的过程,没有消化的过程,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大而全”“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民主、开放式的做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这样才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离不开阅读书籍与文献资料。教师应该有组织、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激发自学的乐趣和增强自学的信心。课前预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促进师生互动,从而占领课堂。课前预习是由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好符合学生实际的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并理解、记忆、消化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同时发现问题。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和解决问题,也使课堂上有更多時间进行各种练习,对课后归纳总结也大有帮助。学生根据提纲针对性地预习思考,将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写出比较有效的思考。接下来,在课堂教学中,预习提纲中的有关问题可以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广泛的交流,达成共识。至于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才是教师在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讨论交流要避免草草了事或走过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还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并通过适当的习题巩固加强,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过程逐渐过渡到知识的应用过程。就这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抓好课前、课堂和课后这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从慢速度到快速度、从粗读到精读、从低要求到高要求、从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训练,逐步使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最终是通过解题来体现的,因此,信息处理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在平时讲解习题的过程中,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草草读题,应该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仔细读题,指导学生标出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题眼”,发现题中“隐含”的条件,弃去“无用多余”的条件,抓住题目的实质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综合能力测试题,主要就是信息题。通过信息题的方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深入,可以预见高考化学试题将会进一步拓宽信息源,提高文本阅读和非文本(图像、图表、实验装置等)能力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精心备课,有意识、全方位地通过学生思维的训练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双基”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主要是针对题干所给出的信息,加以分解、联想、迁移、转换,找出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结合点,运用发散性思维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对新信息的加工、吸收和存储的能力,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倡导学生出了学校,从事工作之后做主动有为的人,要一辈子自学自励。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身先示范,坚持不懈去实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他们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动力就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一、师生从心底意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虽然以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为主,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强调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讲授上,上课成了表演。另外,许多教师担心学生的自学能力,唯恐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在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只有灌输的过程,没有消化的过程,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源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大而全”“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民主、开放式的做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这样才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离不开阅读书籍与文献资料。教师应该有组织、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激发自学的乐趣和增强自学的信心。课前预习,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点、难点,促进师生互动,从而占领课堂。课前预习是由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好符合学生实际的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并理解、记忆、消化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同时发现问题。课前预习有利于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和解决问题,也使课堂上有更多時间进行各种练习,对课后归纳总结也大有帮助。学生根据提纲针对性地预习思考,将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写出比较有效的思考。接下来,在课堂教学中,预习提纲中的有关问题可以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广泛的交流,达成共识。至于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才是教师在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讨论交流要避免草草了事或走过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还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后阅读,并通过适当的习题巩固加强,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过程逐渐过渡到知识的应用过程。就这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抓好课前、课堂和课后这几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从慢速度到快速度、从粗读到精读、从低要求到高要求、从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训练,逐步使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最终是通过解题来体现的,因此,信息处理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在平时讲解习题的过程中,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草草读题,应该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仔细读题,指导学生标出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题眼”,发现题中“隐含”的条件,弃去“无用多余”的条件,抓住题目的实质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尤其是综合能力测试题,主要就是信息题。通过信息题的方式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随着高考命题改革的深入,可以预见高考化学试题将会进一步拓宽信息源,提高文本阅读和非文本(图像、图表、实验装置等)能力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精心备课,有意识、全方位地通过学生思维的训练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在平时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的“双基”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主要是针对题干所给出的信息,加以分解、联想、迁移、转换,找出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结合点,运用发散性思维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培养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对新信息的加工、吸收和存储的能力,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倡导学生出了学校,从事工作之后做主动有为的人,要一辈子自学自励。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自学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只要我们身先示范,坚持不懈去实践,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他们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动力就会使他们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