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演绎”展
Q:为何命名为“演绎”?
A:我跟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人李小山先生共同探讨过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美术史实际上是个体的演绎史,所谓个体的演绎史就是,先有艺术家,才有美术史,没有好的艺术家的个体的实验,不可能组成这么伟大的艺术史。艺术史是将所有个体的探索连续起来,组成这个连续的任何一个符号或者节奏都是个体塑造的。
第二,艺术家的个体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试验田,就像一块自留地,他可以在试验田里搞自己独一无二的实验,并且迸发出很多个体的创造力。我们希望反过来强调个体,强调个体的独创,回到试验田里寻找原创的精神,制造一种可能性。
第三,区域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依然彰显着她的特点,如果没有这种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可能随时就会失去自我。
Q:您在此次展览上将要推出的作品有哪些?
A:以《寻人启事》系列为主。
Q: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
A:《寻人启事》系列最早来源于一种人文关怀,在我们身边或者媒体上经常看到走失、被拐骗的孩子、老人等等,作为弱者是非常无助的。亲人或者朋友突然间消失不见了,又不是自然死亡的那种消失,这种消失会一直烙印在你的大脑里面,因为他们的确生存在你的周边,只是你看不见。就像一个人处于极度痛苦之中,却不能哭出声来,这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很无奈。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有很多不清楚的事,使你在模糊之后无法释怀。
以前,民间用的黑色是用铁锅底面草木灰加水再加胶熬制成的,与中国的手工宣纸、制作毛笔的植物纤维及动物毛发一样,很亲近人的身体。在宣纸上用毛笔、水、墨游戏出人的精神特质来,并生成出一种文化,是因为人的灵魂印在了那里。所以,我创作《寻人启事》只是在提醒自己:人丢了,还可以找到回家的路;魂丢了,再回来就没了可能。特别是处于现在这个物化的世界!
关于艺术创作
Q:您的创作中始终有一个主题是不变的:文化反思与社会学意义的思考。您说,在时代的发展里,作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艺术的形态,记录这个时代人们生存的状况,这是这个时代艺术家应该有的一种责任。可以详细说一说吗?
A: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艺术家如果不跟时代同步的话,艺术作品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中国很多艺术家在走复古这条路,这只是一种路径,但是,作为一个当代人,我关注更多的是我生存的环境。我很敏感于这种生存环境在我艺术中的反应,在我精神上的体现,这种体现只有完成了心里才舒服,才能有一种呼吸,否则会感到呼吸受阻。好的艺术应该是记录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并把这种特征制造一个高度,给人们以醒示,这是最重要的。
Q:您非常注重创作的核心问题:观念、技巧、表达等,并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和完善,您称之为以“试错”的方式进行自我纠错。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呢?
A:“试错”是一种科学方法,也是一种态度。近现代科学就蕴藏着一种实验精神,通过不同的实验,来制造一个新世界,新的文明。不犯错误的人是不真实的,所有的人类文明和向前迈进首先来自于质疑。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绝对正确的,只能在相对的正确里制造一种可能。我认为艺术在某些方面也是如此,艺术家也因而呈现出一种特征,即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哪怕到了九十岁、一百岁,还是会说,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还能创造更好的辉煌,创作出更多、更成熟的作品。
Q:当下复杂的文化语境中,艺术创作和现实的真实之间总是存在矛盾和冲突。您怎样看待这种矛盾?
A:正因为这种矛盾才制造了艺术家的兴奋点,正是在这种敏锐的、周身环境的压迫、挤压之中,新的空间又来了。
艺术需要符号性,自身的绘画语言、空间语言等等,用哪种语言更直接、更能把自己的主题呈现出来,也是反复试错的一个过程。类似书法中,楷书中毛笔的走向是非常清楚的,提、按、快、慢能看得出来,到了草书就看不出来了,毛笔的动作在哪里完全搞不清楚了,因为从楷书到草书,毛笔的很多书写过程是在空中完成的,假如没有一定的经验、一定书写的实践,没有一定审美高度的话,是看不出来的。
无论是看到的真实还是看不到的真实,最重要的是要在作品里面有精神点,审美是有精神性的,唯有精神是可以交流的,单纯一个技术,不能永远打动人。我们有时候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环境中,跟古人对话,或者置身于一个空间中,跟未来对话,之所以这样使自己更多的制造一种可能性,就来自于这种精神,来自于精神不断碰撞中的一种启迪。
Q:李小山老师曾说,水墨画是一块试验田,您是这块田地里为数不多的开花结果的画家。您也曾跟他说,您正在作更深入的探究,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充分地呈现出来。那么,现在,您在这方面的探究进展如何?
A:现在每年都要参加不同的学术展览,做个人画展,这些展览几乎每次都是用的新作品。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太认真了,每次都用新作品。但是,我是想通过这些展览来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反思自己的呈现,通过展览可以去交流,可以在众多不同思维的作品里面来看自己,看自己的探索哪方面还不到位,哪方面呈现得比较合理,或者是能给观者制造更好的一种感受。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自我。
关于生活
Q:您在高校里面承担了一些教学任务,相较于创作,教学有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吗?
A: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也是自我享受的一个过程,自我思考的一个过程。我们上的是专业课,模特往那里一摆,学生们画学生们的,我画我的,我不希望学生学我的,我只告诉学生我的思维方式,告诉他们观察的方式。观察的方式有很多,我们有一个要求,就是某个阶段必须完成某方面的一些特定思维。比如,写实的思维,模特往那里一坐,必须要画得像,也就是古典主义写生或者写实写生。到了另外一个阶段就没必要写实了,模特往那里一坐,要看他的精神状态。抽象主义画家会把你身上的所有特征都给你剥离,用完全抽象的语言,通过线条进行重组。超现实让你置身于一个不同的环境,虽然你也呈现了一个客观的人,但是却完全处在了一个无限想象的世界里面。通过这些来告诫学生,让他们去独立思考,一方面要完善技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激发想象。想象空间打不开的话你就无法独立,无法拥有独立的思索,不能独当一面。因为我在社会上工作过,就会跟孩子们【编者按:张老师称他的本科和研究生学生为“孩子”,好有爱有没有?】讲,你们需要具备哪方面的能力。
Q:不作画时喜欢做些什么?
A:有时会跟朋友一起聊聊展览的事情,按理说,策展应该由专门的策展人去做,而不应该由艺术家来做,但是,目前,在我们国家还做不到,很多策展人的独立性还不够,过多偏重于经济方面,这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别。
Q:您生于苏北、长于北方,现在又生活在南京,对于“北方”和“南方”您有怎样不同的印象?
A:我18岁的时候就已经来南方求学了,这些年则一直工作生活在南京。整个艺术的学习和成长之路是在南方完成的,但是,我从来不排斥交流,对南、北的理念也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只能说在南方待长了更喜欢南方。相对来说,这里更独立、自由,远离了制约自我的很多东西。南京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绝对的文化和商业中心,恰恰这种“不是”给我们制造了一种更深入的实践和思考。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可能更喜欢在某一种语境里面将自己的思维完成和展现。就像英国的培根一样,作为20世纪油画作品销售价格最高的一位艺术家,他一生的作品都是在十几个平方的空间里完成的。对于他来说,随便一张小画就可以换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但是,他没有,就在那样一个小的空间里。当你习惯了某种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自己的栖身之地,在这个栖身之地里没有具体空间的大小,但是,精神空间的意义是无限的。
突然被问家在哪里的时候,发现家就在脚下,又发现一直生活在另外的空间里面,一直在漂泊。最重要的是精神空间,精神空间里的家如果没有了,你这个人也就永远没有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通过自己的经历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Q:您平时喜欢旅行吗?去国外参加画展,会不会顺便游玩一番?去过的国家之中,给您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哪里?
A:去国外参展的时候,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基本都会去,看他们的人文古迹、环境,艺术家的一些交流。最喜欢的还是欧洲,他们让我感觉很亲切,很舒服,彬彬有礼,有文化涵养,有历史语境,假如这些东西都没有的话,会有一种掉入陌生环境里的恐惧感和紧张感。
Q:为何命名为“演绎”?
A:我跟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人李小山先生共同探讨过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美术史实际上是个体的演绎史,所谓个体的演绎史就是,先有艺术家,才有美术史,没有好的艺术家的个体的实验,不可能组成这么伟大的艺术史。艺术史是将所有个体的探索连续起来,组成这个连续的任何一个符号或者节奏都是个体塑造的。
第二,艺术家的个体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试验田,就像一块自留地,他可以在试验田里搞自己独一无二的实验,并且迸发出很多个体的创造力。我们希望反过来强调个体,强调个体的独创,回到试验田里寻找原创的精神,制造一种可能性。
第三,区域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依然彰显着她的特点,如果没有这种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可能随时就会失去自我。
Q:您在此次展览上将要推出的作品有哪些?
A:以《寻人启事》系列为主。
Q: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
A:《寻人启事》系列最早来源于一种人文关怀,在我们身边或者媒体上经常看到走失、被拐骗的孩子、老人等等,作为弱者是非常无助的。亲人或者朋友突然间消失不见了,又不是自然死亡的那种消失,这种消失会一直烙印在你的大脑里面,因为他们的确生存在你的周边,只是你看不见。就像一个人处于极度痛苦之中,却不能哭出声来,这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很无奈。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有很多不清楚的事,使你在模糊之后无法释怀。
以前,民间用的黑色是用铁锅底面草木灰加水再加胶熬制成的,与中国的手工宣纸、制作毛笔的植物纤维及动物毛发一样,很亲近人的身体。在宣纸上用毛笔、水、墨游戏出人的精神特质来,并生成出一种文化,是因为人的灵魂印在了那里。所以,我创作《寻人启事》只是在提醒自己:人丢了,还可以找到回家的路;魂丢了,再回来就没了可能。特别是处于现在这个物化的世界!
关于艺术创作
Q:您的创作中始终有一个主题是不变的:文化反思与社会学意义的思考。您说,在时代的发展里,作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艺术的形态,记录这个时代人们生存的状况,这是这个时代艺术家应该有的一种责任。可以详细说一说吗?
A:人首先是社会的人,艺术家如果不跟时代同步的话,艺术作品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中国很多艺术家在走复古这条路,这只是一种路径,但是,作为一个当代人,我关注更多的是我生存的环境。我很敏感于这种生存环境在我艺术中的反应,在我精神上的体现,这种体现只有完成了心里才舒服,才能有一种呼吸,否则会感到呼吸受阻。好的艺术应该是记录一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并把这种特征制造一个高度,给人们以醒示,这是最重要的。
Q:您非常注重创作的核心问题:观念、技巧、表达等,并在创作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和完善,您称之为以“试错”的方式进行自我纠错。为什么要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呢?
A:“试错”是一种科学方法,也是一种态度。近现代科学就蕴藏着一种实验精神,通过不同的实验,来制造一个新世界,新的文明。不犯错误的人是不真实的,所有的人类文明和向前迈进首先来自于质疑。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绝对正确的,只能在相对的正确里制造一种可能。我认为艺术在某些方面也是如此,艺术家也因而呈现出一种特征,即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哪怕到了九十岁、一百岁,还是会说,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还能创造更好的辉煌,创作出更多、更成熟的作品。
Q:当下复杂的文化语境中,艺术创作和现实的真实之间总是存在矛盾和冲突。您怎样看待这种矛盾?
A:正因为这种矛盾才制造了艺术家的兴奋点,正是在这种敏锐的、周身环境的压迫、挤压之中,新的空间又来了。
艺术需要符号性,自身的绘画语言、空间语言等等,用哪种语言更直接、更能把自己的主题呈现出来,也是反复试错的一个过程。类似书法中,楷书中毛笔的走向是非常清楚的,提、按、快、慢能看得出来,到了草书就看不出来了,毛笔的动作在哪里完全搞不清楚了,因为从楷书到草书,毛笔的很多书写过程是在空中完成的,假如没有一定的经验、一定书写的实践,没有一定审美高度的话,是看不出来的。
无论是看到的真实还是看不到的真实,最重要的是要在作品里面有精神点,审美是有精神性的,唯有精神是可以交流的,单纯一个技术,不能永远打动人。我们有时候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环境中,跟古人对话,或者置身于一个空间中,跟未来对话,之所以这样使自己更多的制造一种可能性,就来自于这种精神,来自于精神不断碰撞中的一种启迪。
Q:李小山老师曾说,水墨画是一块试验田,您是这块田地里为数不多的开花结果的画家。您也曾跟他说,您正在作更深入的探究,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充分地呈现出来。那么,现在,您在这方面的探究进展如何?
A:现在每年都要参加不同的学术展览,做个人画展,这些展览几乎每次都是用的新作品。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太认真了,每次都用新作品。但是,我是想通过这些展览来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反思自己的呈现,通过展览可以去交流,可以在众多不同思维的作品里面来看自己,看自己的探索哪方面还不到位,哪方面呈现得比较合理,或者是能给观者制造更好的一种感受。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自我。
关于生活
Q:您在高校里面承担了一些教学任务,相较于创作,教学有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吗?
A: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也是自我享受的一个过程,自我思考的一个过程。我们上的是专业课,模特往那里一摆,学生们画学生们的,我画我的,我不希望学生学我的,我只告诉学生我的思维方式,告诉他们观察的方式。观察的方式有很多,我们有一个要求,就是某个阶段必须完成某方面的一些特定思维。比如,写实的思维,模特往那里一坐,必须要画得像,也就是古典主义写生或者写实写生。到了另外一个阶段就没必要写实了,模特往那里一坐,要看他的精神状态。抽象主义画家会把你身上的所有特征都给你剥离,用完全抽象的语言,通过线条进行重组。超现实让你置身于一个不同的环境,虽然你也呈现了一个客观的人,但是却完全处在了一个无限想象的世界里面。通过这些来告诫学生,让他们去独立思考,一方面要完善技术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激发想象。想象空间打不开的话你就无法独立,无法拥有独立的思索,不能独当一面。因为我在社会上工作过,就会跟孩子们【编者按:张老师称他的本科和研究生学生为“孩子”,好有爱有没有?】讲,你们需要具备哪方面的能力。
Q:不作画时喜欢做些什么?
A:有时会跟朋友一起聊聊展览的事情,按理说,策展应该由专门的策展人去做,而不应该由艺术家来做,但是,目前,在我们国家还做不到,很多策展人的独立性还不够,过多偏重于经济方面,这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别。
Q:您生于苏北、长于北方,现在又生活在南京,对于“北方”和“南方”您有怎样不同的印象?
A:我18岁的时候就已经来南方求学了,这些年则一直工作生活在南京。整个艺术的学习和成长之路是在南方完成的,但是,我从来不排斥交流,对南、北的理念也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只能说在南方待长了更喜欢南方。相对来说,这里更独立、自由,远离了制约自我的很多东西。南京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绝对的文化和商业中心,恰恰这种“不是”给我们制造了一种更深入的实践和思考。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可能更喜欢在某一种语境里面将自己的思维完成和展现。就像英国的培根一样,作为20世纪油画作品销售价格最高的一位艺术家,他一生的作品都是在十几个平方的空间里完成的。对于他来说,随便一张小画就可以换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但是,他没有,就在那样一个小的空间里。当你习惯了某种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自己的栖身之地,在这个栖身之地里没有具体空间的大小,但是,精神空间的意义是无限的。
突然被问家在哪里的时候,发现家就在脚下,又发现一直生活在另外的空间里面,一直在漂泊。最重要的是精神空间,精神空间里的家如果没有了,你这个人也就永远没有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通过自己的经历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Q:您平时喜欢旅行吗?去国外参加画展,会不会顺便游玩一番?去过的国家之中,给您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哪里?
A:去国外参展的时候,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基本都会去,看他们的人文古迹、环境,艺术家的一些交流。最喜欢的还是欧洲,他们让我感觉很亲切,很舒服,彬彬有礼,有文化涵养,有历史语境,假如这些东西都没有的话,会有一种掉入陌生环境里的恐惧感和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