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的体育人文精神能增强国家的体育文化水平,实现体育的普及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引导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精神传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体育道德建设、建立动态的知识结构体系、塑造规范的体育思维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构建;可持续发展
引言: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好时期,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断递增,也催生出对于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将健康的身心作为自己的追求,并投身各类体育活动,由此也引发了新一轮的体育人文精神讨论。随着体育的广泛快速普及以及体育商业化进程的加速,体育人文已经成为热点学科。任何体育行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一定的人文背景和社会经济现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在强化人文体育理念的基础和前提下发展体育,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的普及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不足,给出相应的构建策略,具有比较好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不足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潮和观念逐步融合并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体育人文精神与以往相比较,也逐步显示出其复杂性和矛盾性。首先,沿袭多年的传统体育人文精神在各种思潮急剧冲击之下,已经难以坚守,甚至发生了质的改变,而其中能够符合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的体育价值观却尚未完全塑造成功;其次,随着东西方体育活动交流而带来的体育文化冲突融合,又不断地有新的体育价值观产生出来。一方面,许多人依旧秉承着体育运动的自强不息和公平竞争精神,而另一些人则早已擎起功利主义和个人利益的大旗。由此凸显了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耐人深思。我国的体育事业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了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而当前的不少参与者过于将重心置于体育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忽略了人文性。
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不足之处分析如下。
(一)过于注重科技含量而忽视了人文精神。不少人对体育行为目的理解有着误区,对体育的理解依旧停留在“普通人强身健体、运动员争夺金牌”的层次。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其运用在体育训练当中,能够显著增强运动员的体能和竞技状态,从而提升成绩。在体育与竞技日益走近的当今,体育行为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赋予了科技色彩,其特有的人文属性则变得日渐衰微。这就导致在体育訓练中,偏重于“物化”单纯的技能训练占据了运动员的大量主要时间,而同样不可或缺的“人性”的修炼则被体育行为所忽视甚至摒弃。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导致体育训练已经几乎等同于人体科学技术的研究,而对“人”作为体育行为主体的感受和价值观的塑造却被忽视了。体育竞技项目的成绩提升越来越依赖于高级设备的使用和各种器材的引进,运动员本身的内心潜能则变得可有可无。由于体育成绩与很多人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尽快增强专业技能,运动员的知识理论变得无足轻重。体育的本质已经由一项强调参与和共享的社会活动沦为可以量化的技术研究,蕴含在体育行为中的人文精神逐渐蒸发殆尽。
(二)过于注重商业化而忽视了体育的本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商业化进程不可避免,体育行为的商业化也愈演愈烈。体育在很多场合已经完全成为一种消费品,只要付费便能够获取到对于体育行为的观看权和评价权,相关人员则可以从中攫取巨额的利益。客观地讲,在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现实世界,将一定的经济功能嫁接在体育行为上,使之能够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带来某种程度的收益,是无可厚非的,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一些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侵染下,过度的商业化已经影响到了体育行为本身的精神理想。不少所谓的体育赛事,往往将目标定位于追求一些技巧或获取经济利益,没能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现实中不乏有为获取巨额利益而操纵体育比赛,或者以体育行为为幌子而结党营私的丑陋事件发生。商业化的过度和急性发展,也逐渐催生出一批体育贿赂、兴奋剂、黑哨等被全社会广为诟病的现象。
(三)体育价值观的扭曲和体育信仰的坍塌。体育信仰是体育人文精神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支撑。在不少体育赛事中出现的丑陋事件,已经能够证实当前我们的体育价值观需要重塑,而体育信仰也应重新审视和树立。在金钱至上的享乐主义泛滥之下,不少体育行为已经难以承载起社会和时代赋予体育的光荣使命。体育赛场上时有发生的丑闻,能够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假如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纠正,便会引发体育人文精神的坍塌,从而使体育丧失了本应具备的功能,变得不再具有存在的必要。
(四)体育道德水平亟需大力提升。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体育道德作为社会道德中不能或缺的成员,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正是由于体育道德的存在,才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逐渐为参与者注入了勇敢、坚持、公平等思想和行为特质,从而逐渐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但值得警惕的是,虽然体育道德能够为参与者带来很多精神满足,但是一旦体育道德出现了滑坡,其对人们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小觑的。举例来讲:体育道德在我国曾经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最为鲜明的便是其奉献精神与互助精神,然而在思想价值日益多元化的当今,一些人在私立的驱动之下,为了赢得比赛而不择手段,通过不齿的行为左右比赛的规则和结果,从而获取利益。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使体育道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道德带来难以弥补的破坏,值得我们警惕。
二、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
在分析了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不足的基础上,下面阐述构建的策略。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能够通过体育参与者在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身体体验和内心感受,深刻领悟到体育活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一种认知,进而渐渐建构起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可以说,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才能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去感受和评价体育行为。体育人文精神的根基便是人的体育价值观,这就说明体育价值观的树立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体育人文精神。这种体育人文精神以时代背景为依托,以体育的理想实现和终极意义作为自身的追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才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使体育活动能够承担起社会义务,最终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实现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对体育价值观的理解应逐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从狭隘的理解转向多种层次和角度的解读,一方面以个体的视角来看待体育,另一方面也应将视线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人类历史,从而更加立体和全面地树立体育价值观。 (二)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精神传承。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我国多年来所秉承的传统,爱国主义指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和奉献,集体主义则指的是将整体利益的重要性放在一己私利之上,这是我国进行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从体育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可以将爱国主义视为精神文明的核心,而体育人文精神作为精神文明的一个分支,必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息息相关,能够使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拼搏进取,勇争第一,同时兼顾成员之间的配合、竞争之中的公平。
(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体育道德建设。可以将体育道德定义为个体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通常,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一切元素和所有事件均能够对个体造成各种程度的影响,而其中与个体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部分,则更加容易引发正面的情绪体验。在构建中国梦的当今,价值规律与竞争准则更加重要,体育行业必须能够遵循体育运动规律和道德准则,构建完全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以强有力的手段避免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体育事务的参与者必须在体育人文精神的引领下合理而高效地进行竞争与协作、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判断与抉择。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摒弃传统体育道德里难以和经济社会发展节拍产生同步的内容与元素,将体育道德构筑在正确的竞争观、价值观上,最终形成新时代的体育道德并使之深入人心。
(四)建立动态的知识结构体系。我国当前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相应地,体育人文精神也在这个进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着。然而应强调的是,体育人文精神所发生的种种演变一方面是经济社会深入转型导致,另一方面也與体育人文精神本身的演变规律一脉相承。而不管是经济社会的转型还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演变,其发起者和承受着均是体育活动的主体——人,因此建立动态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在自身的认知中构建合理的且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知识结构,才能做到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解读与传承。所以,每个人应该掌握必要的知识,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涵盖了社会学、人类学、哲学,也必然包括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等。只有从动态的角度来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健全知识结构,构建体育人文精神。
(五)塑造规范的体育思维模式。这里所指的体育思维,其本质是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各个主体的思维活动。只有塑造规范的体育思维模式,才能够在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现象中,合理客观地理解体育在社会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及所拥有的巨大意义,从而客观评估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中肯地分析体育现象,总结其中的规律。参与者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假若可以将体育的规律纳入到自身的思维模式,从而以科学的视角和实验方法来发展体育,最终必然能够将体育思维模式引导进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建,最终将个体的体育思维逐步演化成为群体的体育思维,使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从而构建积极向上的可传承的体育人文精神。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参与者理解体育人文精神所蕴藏的内涵,最终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反过来又反馈到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上。
结束语: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只有倡导健康的体育人文精神,才能真正从本质上增强自身的体育文化水平,同步实现运动技术的提升和体育文化的提升。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构建良性的体育文化生态环境。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将树立健康向上的体育人文精神作为自身努力的准则,为体育的发展和创新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体育在世界各国都是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体育行为均会或多或少被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所影响。在强调国民素质的当今,每个个体的发展都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文氛围的影响之下形成自身的价值观,选择适合的发展路线。而国民素质与人文精神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体育事业只有将对国民的熏陶和教育引导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重任,才会在和谐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2)
[2] 张笑春,周彤.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04)
关键词:体育人文;精神构建;可持续发展
引言: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好时期,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断递增,也催生出对于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将健康的身心作为自己的追求,并投身各类体育活动,由此也引发了新一轮的体育人文精神讨论。随着体育的广泛快速普及以及体育商业化进程的加速,体育人文已经成为热点学科。任何体育行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一定的人文背景和社会经济现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在强化人文体育理念的基础和前提下发展体育,才能真正实现体育的普及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不足,给出相应的构建策略,具有比较好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不足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潮和观念逐步融合并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体育人文精神与以往相比较,也逐步显示出其复杂性和矛盾性。首先,沿袭多年的传统体育人文精神在各种思潮急剧冲击之下,已经难以坚守,甚至发生了质的改变,而其中能够符合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新的体育价值观却尚未完全塑造成功;其次,随着东西方体育活动交流而带来的体育文化冲突融合,又不断地有新的体育价值观产生出来。一方面,许多人依旧秉承着体育运动的自强不息和公平竞争精神,而另一些人则早已擎起功利主义和个人利益的大旗。由此凸显了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耐人深思。我国的体育事业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了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而当前的不少参与者过于将重心置于体育的经济性和技术性,忽略了人文性。
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不足之处分析如下。
(一)过于注重科技含量而忽视了人文精神。不少人对体育行为目的理解有着误区,对体育的理解依旧停留在“普通人强身健体、运动员争夺金牌”的层次。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其运用在体育训练当中,能够显著增强运动员的体能和竞技状态,从而提升成绩。在体育与竞技日益走近的当今,体育行为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赋予了科技色彩,其特有的人文属性则变得日渐衰微。这就导致在体育訓练中,偏重于“物化”单纯的技能训练占据了运动员的大量主要时间,而同样不可或缺的“人性”的修炼则被体育行为所忽视甚至摒弃。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导致体育训练已经几乎等同于人体科学技术的研究,而对“人”作为体育行为主体的感受和价值观的塑造却被忽视了。体育竞技项目的成绩提升越来越依赖于高级设备的使用和各种器材的引进,运动员本身的内心潜能则变得可有可无。由于体育成绩与很多人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尽快增强专业技能,运动员的知识理论变得无足轻重。体育的本质已经由一项强调参与和共享的社会活动沦为可以量化的技术研究,蕴含在体育行为中的人文精神逐渐蒸发殆尽。
(二)过于注重商业化而忽视了体育的本质。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商业化进程不可避免,体育行为的商业化也愈演愈烈。体育在很多场合已经完全成为一种消费品,只要付费便能够获取到对于体育行为的观看权和评价权,相关人员则可以从中攫取巨额的利益。客观地讲,在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现实世界,将一定的经济功能嫁接在体育行为上,使之能够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带来某种程度的收益,是无可厚非的,且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一些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侵染下,过度的商业化已经影响到了体育行为本身的精神理想。不少所谓的体育赛事,往往将目标定位于追求一些技巧或获取经济利益,没能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现实中不乏有为获取巨额利益而操纵体育比赛,或者以体育行为为幌子而结党营私的丑陋事件发生。商业化的过度和急性发展,也逐渐催生出一批体育贿赂、兴奋剂、黑哨等被全社会广为诟病的现象。
(三)体育价值观的扭曲和体育信仰的坍塌。体育信仰是体育人文精神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基础和支撑。在不少体育赛事中出现的丑陋事件,已经能够证实当前我们的体育价值观需要重塑,而体育信仰也应重新审视和树立。在金钱至上的享乐主义泛滥之下,不少体育行为已经难以承载起社会和时代赋予体育的光荣使命。体育赛场上时有发生的丑闻,能够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假如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纠正,便会引发体育人文精神的坍塌,从而使体育丧失了本应具备的功能,变得不再具有存在的必要。
(四)体育道德水平亟需大力提升。在当前的社会现实中,体育道德作为社会道德中不能或缺的成员,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正是由于体育道德的存在,才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逐渐为参与者注入了勇敢、坚持、公平等思想和行为特质,从而逐渐塑造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但值得警惕的是,虽然体育道德能够为参与者带来很多精神满足,但是一旦体育道德出现了滑坡,其对人们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小觑的。举例来讲:体育道德在我国曾经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最为鲜明的便是其奉献精神与互助精神,然而在思想价值日益多元化的当今,一些人在私立的驱动之下,为了赢得比赛而不择手段,通过不齿的行为左右比赛的规则和结果,从而获取利益。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使体育道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道德带来难以弥补的破坏,值得我们警惕。
二、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
在分析了当前体育人文精神的不足的基础上,下面阐述构建的策略。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能够通过体育参与者在从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身体体验和内心感受,深刻领悟到体育活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一种认知,进而渐渐建构起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可以说,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才能在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去感受和评价体育行为。体育人文精神的根基便是人的体育价值观,这就说明体育价值观的树立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体育人文精神。这种体育人文精神以时代背景为依托,以体育的理想实现和终极意义作为自身的追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才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体育文化的传承,使体育活动能够承担起社会义务,最终在价值观的引导下实现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对体育价值观的理解应逐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从狭隘的理解转向多种层次和角度的解读,一方面以个体的视角来看待体育,另一方面也应将视线转向更广阔的社会和人类历史,从而更加立体和全面地树立体育价值观。 (二)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精神传承。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我国多年来所秉承的传统,爱国主义指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和奉献,集体主义则指的是将整体利益的重要性放在一己私利之上,这是我国进行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从体育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可以将爱国主义视为精神文明的核心,而体育人文精神作为精神文明的一个分支,必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息息相关,能够使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拼搏进取,勇争第一,同时兼顾成员之间的配合、竞争之中的公平。
(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体育道德建设。可以将体育道德定义为个体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通常,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一切元素和所有事件均能够对个体造成各种程度的影响,而其中与个体的道德认识相一致的部分,则更加容易引发正面的情绪体验。在构建中国梦的当今,价值规律与竞争准则更加重要,体育行业必须能够遵循体育运动规律和道德准则,构建完全公平透明的竞争机制,以强有力的手段避免那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体育事务的参与者必须在体育人文精神的引领下合理而高效地进行竞争与协作、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判断与抉择。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摒弃传统体育道德里难以和经济社会发展节拍产生同步的内容与元素,将体育道德构筑在正确的竞争观、价值观上,最终形成新时代的体育道德并使之深入人心。
(四)建立动态的知识结构体系。我国当前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相应地,体育人文精神也在这个进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着。然而应强调的是,体育人文精神所发生的种种演变一方面是经济社会深入转型导致,另一方面也與体育人文精神本身的演变规律一脉相承。而不管是经济社会的转型还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演变,其发起者和承受着均是体育活动的主体——人,因此建立动态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在自身的认知中构建合理的且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知识结构,才能做到对体育人文精神的解读与传承。所以,每个人应该掌握必要的知识,这里的知识是广义的,涵盖了社会学、人类学、哲学,也必然包括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等。只有从动态的角度来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健全知识结构,构建体育人文精神。
(五)塑造规范的体育思维模式。这里所指的体育思维,其本质是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各个主体的思维活动。只有塑造规范的体育思维模式,才能够在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现象中,合理客观地理解体育在社会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及所拥有的巨大意义,从而客观评估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中肯地分析体育现象,总结其中的规律。参与者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假若可以将体育的规律纳入到自身的思维模式,从而以科学的视角和实验方法来发展体育,最终必然能够将体育思维模式引导进体育人文精神的重建,最终将个体的体育思维逐步演化成为群体的体育思维,使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从而构建积极向上的可传承的体育人文精神。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参与者理解体育人文精神所蕴藏的内涵,最终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反过来又反馈到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上。
结束语: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只有倡导健康的体育人文精神,才能真正从本质上增强自身的体育文化水平,同步实现运动技术的提升和体育文化的提升。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构建良性的体育文化生态环境。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将树立健康向上的体育人文精神作为自身努力的准则,为体育的发展和创新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体育在世界各国都是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体育行为均会或多或少被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所影响。在强调国民素质的当今,每个个体的发展都与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文氛围的影响之下形成自身的价值观,选择适合的发展路线。而国民素质与人文精神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体育事业只有将对国民的熏陶和教育引导作为自身责无旁贷的重任,才会在和谐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 李春晖.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特性与体育人文精神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2)
[2] 张笑春,周彤.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