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要做到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推进现代农业。这不仅有利于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对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农业 产业化 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204-02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对于现代农业,最笼统的说法是,发达农业就是现代农业。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科学指导的、以商品生产为主的一种农业。它的本质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其中,高产出是目标。包括产品的数量多、质量好、农民的收入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等。它实现了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经营的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
从各国情况来看,每个国家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农业发展的外在特征各不相同。但是在总体目标方面,都是相同的,都是着眼于生产出数量充足和安全优良的产品,促进农民的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地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配套。
二、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从农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对现代农业进行分析和研究。即采用工业发展的各种手段,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现代农业模式,是在农村改革和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的主导。在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形式一般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建设规模化、加工系列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2.农业产业化是要在农村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促使农民增产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集聚、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整体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已经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步采取措施加快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市郊农村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试验。在这里,国家允许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自由地进行出租或转让给有实力的个人或企业开办工厂或者发展观光农业,企业与农民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四川科亿林业生态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王成兵对农业领域的成长性坚信不疑,他认为投入2000万元,5年之内就可收回成本,而且利润丰厚,他的目标是“要把全国的富人都吸引过来”。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除当地企业外,福建、上海的企业也纷纷前来洽谈。当地政府已经挂牌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除了开展农村土地和林地使用权的交易,还可以进行农民房屋财产权扥的交易,方便双方交易。
政府的这种试验如果证明了效果好,那么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可能。
三、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内在关系
现代农业的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三大体系:一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三是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三大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任务,其余两大体系是分别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它是一种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组织形式;二是具体的组织形式内经营管理制度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很好地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换句话说,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制度载体,和谐地容纳了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内涵。这是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规模化生产并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但是,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这一程度。就黑龙江省来说,由于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迫切需要引进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来达到产业化经营的层次。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全省现有耕地11.78万平方公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一级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市场化水平低,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弱等。
四、以产业化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1.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色。要从本地实际条件出发,发挥地区优势,挖掘资源潜力,黑龙江省有全国领先的垦区9个、农牧场113个,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粮食种植面积3450万亩,总产量284亿斤,年总产值454.5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有鉴于此,应该确立和发展一批以肉类加工、乳制品、豆制品或其加工品为主导的产业、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一批辐射面广、经济性强、社会效益高、竞争能力强的产业,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格局。
2.合理规划,规模经营。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乱占乱用、不合理使用土地,重用轻养、用养失调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同时,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和残留造成土质污染严重。要改变这种现象,只有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制止掠夺经营,做到用养结合,改善土地的水肥条件、作物品种和农药使用程度,尽快恢复和增进地力。同时做到规模经营,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的合理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3.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们要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或者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逐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也可以通过国家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计划和人才培训计划,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全社会优秀人才参与到农业研发与推广中来,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高素质农民和农业科技队伍的综合科研力量。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4.引进市场机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质量效益为目标,实现生产、加工与销售专业化和一体化。这就要求一定要把市场放在首位,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在的、真正的龙头来看待。发达国家的实践早已证明,在现代农业中,决定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不是生产和供给。因此,各企业和农户所有的经营方式和行为都要从市场出发,由具体的市场结构来确定,注重市场调研,特别是研究国内外同行的经营状况。同时,还要根据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来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市场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一体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先进,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引进人才项目成果,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姜作培,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J].经济问题,2007(6)
2.李炳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3.王玉波,魏延军,王兰凤.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4)
4.成新华.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与重建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1(6)
5.丁力.美国农业产业体系对中国的启示与建议[J].财经问题研究,2001(9)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责编:贾伟)
关键词:现代农业 产业化 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204-02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对于现代农业,最笼统的说法是,发达农业就是现代农业。是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受科学指导的、以商品生产为主的一种农业。它的本质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其中,高产出是目标。包括产品的数量多、质量好、农民的收入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等。它实现了生产的全面机械化,经营的高度社会化、集约化、专业化和企业化。
从各国情况来看,每个国家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农业发展的外在特征各不相同。但是在总体目标方面,都是相同的,都是着眼于生产出数量充足和安全优良的产品,促进农民的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地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配套。
二、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一个产业,从农业自身的发展出发对现代农业进行分析和研究。即采用工业发展的各种手段,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现代农业模式,是在农村改革和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的主导。在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形式一般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建设规模化、加工系列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2.农业产业化是要在农村实现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促使农民增产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集聚、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整体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已经在不断地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步采取措施加快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比如,四川省成都市市郊农村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试验。在这里,国家允许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自由地进行出租或转让给有实力的个人或企业开办工厂或者发展观光农业,企业与农民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四川科亿林业生态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王成兵对农业领域的成长性坚信不疑,他认为投入2000万元,5年之内就可收回成本,而且利润丰厚,他的目标是“要把全国的富人都吸引过来”。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除当地企业外,福建、上海的企业也纷纷前来洽谈。当地政府已经挂牌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除了开展农村土地和林地使用权的交易,还可以进行农民房屋财产权扥的交易,方便双方交易。
政府的这种试验如果证明了效果好,那么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可能。
三、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农业的内在关系
现代农业的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三大体系:一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三是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三大体系建设中最基本的任务,其余两大体系是分别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它是一种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组织形式;二是具体的组织形式内经营管理制度两方面内容,这两方面很好地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换句话说,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制度载体,和谐地容纳了农业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的制度内涵。这是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规模化生产并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产业组织形式。但是,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远未达到这一程度。就黑龙江省来说,由于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迫切需要引进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来达到产业化经营的层次。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全省现有耕地11.78万平方公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一级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市场化水平低,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弱等。
四、以产业化推进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1.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色。要从本地实际条件出发,发挥地区优势,挖掘资源潜力,黑龙江省有全国领先的垦区9个、农牧场113个,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粮食种植面积3450万亩,总产量284亿斤,年总产值454.5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率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有鉴于此,应该确立和发展一批以肉类加工、乳制品、豆制品或其加工品为主导的产业、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一批辐射面广、经济性强、社会效益高、竞争能力强的产业,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格局。
2.合理规划,规模经营。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乱占乱用、不合理使用土地,重用轻养、用养失调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同时,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和残留造成土质污染严重。要改变这种现象,只有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制止掠夺经营,做到用养结合,改善土地的水肥条件、作物品种和农药使用程度,尽快恢复和增进地力。同时做到规模经营,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的合理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3.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们要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或者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逐步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也可以通过国家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计划和人才培训计划,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全社会优秀人才参与到农业研发与推广中来,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高素质农民和农业科技队伍的综合科研力量。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4.引进市场机制,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质量效益为目标,实现生产、加工与销售专业化和一体化。这就要求一定要把市场放在首位,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内在的、真正的龙头来看待。发达国家的实践早已证明,在现代农业中,决定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不是生产和供给。因此,各企业和农户所有的经营方式和行为都要从市场出发,由具体的市场结构来确定,注重市场调研,特别是研究国内外同行的经营状况。同时,还要根据市场体系的发育状况来发展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市场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一体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先进,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对于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黑龙江科技学院引进人才项目成果,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姜作培,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J].经济问题,2007(6)
2.李炳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
3.王玉波,魏延军,王兰凤.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4)
4.成新华.我国农业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与重建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1(6)
5.丁力.美国农业产业体系对中国的启示与建议[J].财经问题研究,2001(9)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