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市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冲击着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大学生社团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和“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和路径,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在国际化进程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大学生社团管理视角,探讨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提升和国际化视域下的“实践育人”路径,探索国际化的实践育人新机遇。
关键词: 实践育人 国际化 大学生社团管理
一、大学生社团与实践育人的重要性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织,为实现社团成员的共同意愿,按照社团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实践育人是应用广泛的教育路径,将教育目的与实践性活动相结合,是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中央国家机关和部门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社团工作和实践育人工作,多次联合发文强调和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育人工作要重视和发挥大学生社团和实践育人的积极作用。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还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件強调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文件还指出要“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
二、国际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生锻炼能力和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同样面临国际化机遇和挑战。国际化视域下的以大学生社团管理为载体的“实践育人”路径研究价值凸显。
(一)国际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面临的机遇
面对国际化不断提升的社会环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育人环境营造的主渠道之一,也是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国际化带来的机遇是积极的应对策略。国际化的大学生社团管理是探索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新路径的一个着力点,这是经济全球化对高素质人才国际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1.适应多元化和多样化文化
社会经济的国际化带动教育国际化。以浙江省为例,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数据看,2017上半年浙江省高校留学生共计22,124人(2016上半年19,728人),同比增长12.14%。无论是数量还是增长率,高校的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校园里的学生更加多元。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和外教参与进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和外教带来的除了新鲜感外还有不同的风俗观念和文化背景,这使得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更加多样化,为提高大学生的多元文化包容能力及适应性提供了机会。
2.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平台
大学生社团活动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大学生社团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和各个高校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承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国际化大学生社团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大学生社团管理作为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引导方式,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3.培养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逐步进入世界政治舞台中央,参与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发展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大学生社团管理角度出发,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路径,应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国际化社团活动既是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培养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良好平台。
(二)国际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面临的挑战
1.社团管理理念落后
大学生社团管理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一部分,部分高校团委将学生社团联合会(社联)作为社团的管理机构,通过社团联合会的学生干部管理学生社团,将学生社团活动仅仅视为学生自娱自乐,没有将其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没有意识到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社团管理理念落后。
2.价值观多元化冲击
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大学生社团不仅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化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和育人路径有了新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日趋发达、自媒体时代开启、经济全球化加速等因素,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趋于多元化,价值取向发生了某种变化。国际化的社团文化涵盖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团平台局限
国际化的社团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平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是打造实践育人的平台。一些学生社团的生存状态不佳,缺少专业老师指导和发展资源,学生社团运作不良,活跃人数较少,缺少优秀人才。部分高校社团活动局限于学校内部,甚至没有走出过校门,交流机会较少,社团学生骨干的管理水平有限,社团活动质量较低,社团平台局限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实践育人效果。
关键词: 实践育人 国际化 大学生社团管理
一、大学生社团与实践育人的重要性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织,为实现社团成员的共同意愿,按照社团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实践育人是应用广泛的教育路径,将教育目的与实践性活动相结合,是高校推进立德树人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中央国家机关和部门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社团工作和实践育人工作,多次联合发文强调和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育人工作要重视和发挥大学生社团和实践育人的积极作用。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还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文件強调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文件还指出要“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
二、国际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生锻炼能力和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同样面临国际化机遇和挑战。国际化视域下的以大学生社团管理为载体的“实践育人”路径研究价值凸显。
(一)国际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面临的机遇
面对国际化不断提升的社会环境,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育人环境营造的主渠道之一,也是高校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国际化带来的机遇是积极的应对策略。国际化的大学生社团管理是探索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新路径的一个着力点,这是经济全球化对高素质人才国际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1.适应多元化和多样化文化
社会经济的国际化带动教育国际化。以浙江省为例,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数据看,2017上半年浙江省高校留学生共计22,124人(2016上半年19,728人),同比增长12.14%。无论是数量还是增长率,高校的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校园里的学生更加多元。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主体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和外教参与进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和外教带来的除了新鲜感外还有不同的风俗观念和文化背景,这使得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社团管理更加多样化,为提高大学生的多元文化包容能力及适应性提供了机会。
2.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平台
大学生社团活动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大学生社团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和各个高校推进“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承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国际化大学生社团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大学生社团管理作为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引导方式,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3.培养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逐步进入世界政治舞台中央,参与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了发展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大学生社团管理角度出发,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路径,应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国际化社团活动既是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培养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良好平台。
(二)国际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团管理面临的挑战
1.社团管理理念落后
大学生社团管理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一部分,部分高校团委将学生社团联合会(社联)作为社团的管理机构,通过社团联合会的学生干部管理学生社团,将学生社团活动仅仅视为学生自娱自乐,没有将其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没有意识到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社团管理理念落后。
2.价值观多元化冲击
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大学生社团不仅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在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化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和育人路径有了新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基于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日趋发达、自媒体时代开启、经济全球化加速等因素,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趋于多元化,价值取向发生了某种变化。国际化的社团文化涵盖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团平台局限
国际化的社团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国际竞争力的平台,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是打造实践育人的平台。一些学生社团的生存状态不佳,缺少专业老师指导和发展资源,学生社团运作不良,活跃人数较少,缺少优秀人才。部分高校社团活动局限于学校内部,甚至没有走出过校门,交流机会较少,社团学生骨干的管理水平有限,社团活动质量较低,社团平台局限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实践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