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泥塑走得更远,作为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主席的张铝认为:本着“拯救、保护、发展”的原则,保护和关爱泥塑产品的民间5C化土壤。
在第四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全国的十大泥塑名家作品展在银川文化城举行。“泥人张”、无锡惠山、河南淮阳、陕西风翔、河北玉田、山东高密、广东大吴、广东吴川、河南浚县等全国著名泥塑产地艺术家展示了260多件优秀作品。泥塑名家不仅带来了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泥彩塑的产业化发展方向研讨会上,他们讨论了泥塑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南北泥塑各具神韵
都是玩泥巴的手艺活儿,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南北及各地的泥塑也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风格流派。在北方,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泥人张”最为著名,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塑造的人物惟妙惟肖,艺术风格以写实为主,比如塑造人物,以头的比例为基准,按照“行七、坐五、盘三、蹲四”的比例来捏出不同情态下的人物形象。据传,由于塑造的人物形象逼真,以至于当时的京剧名角听说“泥人张”在台下,不敢登台演出,生怕自己露出一点丑态,被捏作泥人形象。
南派最具代表的无锡惠山泥人则显露着南方人的细腻和灵秀。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装饰性强。惠山泥人大多有着细长的眼睛,表情温婉。
西北泥塑与南北两大泥塑流派迥异,它既没有“泥人张”的逼真写实,也没有惠山泥人细腻的装饰感,有的是西北人的粗犷和质朴。比如有名的陕西凤翔泥塑,用大写意的手法和浓烈的色彩,如同吼秦腔般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浓浓的民俗味。
泥塑的热闹与寂寞
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根植于民间的泥塑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昔日里养家糊口的泥塑带来了经济效益。依靠“泥人张”这块金字招牌,三家出售“泥人张”产品的公司去年总销售额达1200万元;在陕西风翔泥塑传承人胡深所在的六道营村,村里百来号人老老小小都会做泥塑,泥塑已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远销国外十多个国家,主动上门来的客商络绎不绝,为此,当地政府还专门出资为村子修建了柏油路;杨氏泥塑的第五代传承人杨佳年成立了公司,公司生产的泥塑商品一月的销售额就达五六万元。
但不是每个泥塑产地都能继续“泥人张”式的风光。河南浚县的“泥咕咕”和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曾是当地庙会的热销玩具,家家户户都买几件回去,作为一种吉祥物件送给小孩玩耍。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孩子们的玩具品种越来越丰富,“泥咕咕”和“泥泥狗”的命运也发生了逆转,成为尘封的记忆。“泥泥狗”的传承人许述章说:“俺们村里以前几百号人家都会做‘泥泥狗’,现在只有几家会做了。”许述章至今虽还坚守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但话中明显有几许失意。
2005年,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成立,主要工作是抢救和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加强民间彩塑的研究与发展,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目前,“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河南的“泥咕咕”和“泥泥狗”、宁夏杨氏泥塑等7个泥塑种类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
泥塑历史源远流长
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女娲捏泥造人的传说。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000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000至7000年前;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000年前。这些被确认是人类早期泥塑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曾有泥塑的记录。汉代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人丁和牲畜是重要的财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泥塑作为一种常见的陪葬品,如泥塑的人俑、动物等,陪伴着逝去的灵魂,为他们带来了另一个世界的富足。
到了唐代,佛教盛行,大量的佛教寺庙兴建,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泥塑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泥塑从高高的庙堂走进了平常人家,出现了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的小型泥塑。在《红楼梦》第67回就提到,薛蟠下江南带来的礼物中,有那“一出一出的泥人的戏”和“在虎丘山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而在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的无锡,制作泥塑已成为当地农民农闲时的副业,无锡的“阿福”可以算得上是当地最早的旅游产品。守望与传承
自古以来,民间绝活都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包括泥塑制作也不例外。上世纪50年代,在老一代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的关心下,“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等专业美术院校,讲授泥塑艺术。同时,天津成立天津“泥人张”工作室,招收了50多位学生学习“泥人张”泥塑技艺,自此打破了民间技艺传承的传统。1963年,“泥人张”艺术展览在北京展出,门前排起了长蛇似的队伍,展览不得不延期一周。看过展览,激动的郭沫若写下“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的诗句。
近几年,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重要泥塑产地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而且有了国家级传承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泥塑的制作群体趋于老龄化,其产地已出现濒危现象,个别已成为历史,对民间彩塑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面临失传的危机,泥塑传承人们早已抛开了传统的传承观念,广收弟子。宁夏杨氏泥塑的传承人杨佳年给招收的学徒发工资,让他们学习杨氏泥塑。但也有些传承人表示出不同的观点,无锡惠山泥塑的传承人喻湘莲认为:“如果祖上传的绝活儿被许多人掌握,那已经失去了‘绝活儿’本身的意义。”而且更令喻湘莲担心的是,产业化的泥塑生产是否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种形式的消失。
过去,泥塑艺人的身份、地位低下,曾被视为“江湖乞丐”、“下九流”,生活极其艰难,河南淮阳“泥泥狗”的传承人许述章说“祖传的技艺甚至不能糊口”。现在国家这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身份陡然上升为“国家传承人”,这曾让老许受宠若惊过一阵子。不过,最实在的问题摆在眼前,做“泥泥狗”不赚钱。许述章说:“现如今打工赚钱的道儿多了,赚钱挺容易,俺儿女瞧不上做‘泥泥狗’的活儿。”
如何让泥塑走得更远,作为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主席的张铝认为:本着“拯救、保护、发展”的原则,保护和关爱泥塑产品的民间文化土壤。同时,媒体应加大宣传,使更多年轻人认同和重视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我们的泥塑才能走得更远。
编辑/卞瑞鹤
在第四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全国的十大泥塑名家作品展在银川文化城举行。“泥人张”、无锡惠山、河南淮阳、陕西风翔、河北玉田、山东高密、广东大吴、广东吴川、河南浚县等全国著名泥塑产地艺术家展示了260多件优秀作品。泥塑名家不仅带来了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中国泥彩塑的产业化发展方向研讨会上,他们讨论了泥塑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南北泥塑各具神韵
都是玩泥巴的手艺活儿,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南北及各地的泥塑也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和风格流派。在北方,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泥人张”最为著名,流传至今已有180年历史。“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塑造的人物惟妙惟肖,艺术风格以写实为主,比如塑造人物,以头的比例为基准,按照“行七、坐五、盘三、蹲四”的比例来捏出不同情态下的人物形象。据传,由于塑造的人物形象逼真,以至于当时的京剧名角听说“泥人张”在台下,不敢登台演出,生怕自己露出一点丑态,被捏作泥人形象。
南派最具代表的无锡惠山泥人则显露着南方人的细腻和灵秀。一件作品从脚捏起,从下到上,由里到外,分段组合,一气呵成。在彩绘上则以细腻的笔触,从头到脚,从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裥作精致的描绘,装饰性强。惠山泥人大多有着细长的眼睛,表情温婉。
西北泥塑与南北两大泥塑流派迥异,它既没有“泥人张”的逼真写实,也没有惠山泥人细腻的装饰感,有的是西北人的粗犷和质朴。比如有名的陕西凤翔泥塑,用大写意的手法和浓烈的色彩,如同吼秦腔般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浓浓的民俗味。
泥塑的热闹与寂寞
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根植于民间的泥塑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昔日里养家糊口的泥塑带来了经济效益。依靠“泥人张”这块金字招牌,三家出售“泥人张”产品的公司去年总销售额达1200万元;在陕西风翔泥塑传承人胡深所在的六道营村,村里百来号人老老小小都会做泥塑,泥塑已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远销国外十多个国家,主动上门来的客商络绎不绝,为此,当地政府还专门出资为村子修建了柏油路;杨氏泥塑的第五代传承人杨佳年成立了公司,公司生产的泥塑商品一月的销售额就达五六万元。
但不是每个泥塑产地都能继续“泥人张”式的风光。河南浚县的“泥咕咕”和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曾是当地庙会的热销玩具,家家户户都买几件回去,作为一种吉祥物件送给小孩玩耍。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孩子们的玩具品种越来越丰富,“泥咕咕”和“泥泥狗”的命运也发生了逆转,成为尘封的记忆。“泥泥狗”的传承人许述章说:“俺们村里以前几百号人家都会做‘泥泥狗’,现在只有几家会做了。”许述章至今虽还坚守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但话中明显有几许失意。
2005年,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成立,主要工作是抢救和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加强民间彩塑的研究与发展,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目前,“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河南的“泥咕咕”和“泥泥狗”、宁夏杨氏泥塑等7个泥塑种类被列为国家级非遗名录。
泥塑历史源远流长
在我国民间很早就流传着女娲捏泥造人的传说。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000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000至7000年前;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000年前。这些被确认是人类早期泥塑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艺术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曾有泥塑的记录。汉代认为亡灵如人生在世,同样有物质生活的需求。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人丁和牲畜是重要的财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泥塑作为一种常见的陪葬品,如泥塑的人俑、动物等,陪伴着逝去的灵魂,为他们带来了另一个世界的富足。
到了唐代,佛教盛行,大量的佛教寺庙兴建,直接促进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泥塑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到了明清时期,泥塑从高高的庙堂走进了平常人家,出现了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的小型泥塑。在《红楼梦》第67回就提到,薛蟠下江南带来的礼物中,有那“一出一出的泥人的戏”和“在虎丘山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而在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的无锡,制作泥塑已成为当地农民农闲时的副业,无锡的“阿福”可以算得上是当地最早的旅游产品。守望与传承
自古以来,民间绝活都有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包括泥塑制作也不例外。上世纪50年代,在老一代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的关心下,“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等专业美术院校,讲授泥塑艺术。同时,天津成立天津“泥人张”工作室,招收了50多位学生学习“泥人张”泥塑技艺,自此打破了民间技艺传承的传统。1963年,“泥人张”艺术展览在北京展出,门前排起了长蛇似的队伍,展览不得不延期一周。看过展览,激动的郭沫若写下“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的诗句。
近几年,国家对“非遗”的保护力度加大,重要泥塑产地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而且有了国家级传承人。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泥塑的制作群体趋于老龄化,其产地已出现濒危现象,个别已成为历史,对民间彩塑的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
面临失传的危机,泥塑传承人们早已抛开了传统的传承观念,广收弟子。宁夏杨氏泥塑的传承人杨佳年给招收的学徒发工资,让他们学习杨氏泥塑。但也有些传承人表示出不同的观点,无锡惠山泥塑的传承人喻湘莲认为:“如果祖上传的绝活儿被许多人掌握,那已经失去了‘绝活儿’本身的意义。”而且更令喻湘莲担心的是,产业化的泥塑生产是否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种形式的消失。
过去,泥塑艺人的身份、地位低下,曾被视为“江湖乞丐”、“下九流”,生活极其艰难,河南淮阳“泥泥狗”的传承人许述章说“祖传的技艺甚至不能糊口”。现在国家这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身份陡然上升为“国家传承人”,这曾让老许受宠若惊过一阵子。不过,最实在的问题摆在眼前,做“泥泥狗”不赚钱。许述章说:“现如今打工赚钱的道儿多了,赚钱挺容易,俺儿女瞧不上做‘泥泥狗’的活儿。”
如何让泥塑走得更远,作为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主席的张铝认为:本着“拯救、保护、发展”的原则,保护和关爱泥塑产品的民间文化土壤。同时,媒体应加大宣传,使更多年轻人认同和重视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我们的泥塑才能走得更远。
编辑/卞瑞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