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理解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和他认识时,各自都有一段不幸的婚姻。前夫在她(他)们的孩子夭折后,有了外遇。双重的打击导致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医院。病愈出院后,她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离异后的她过得很平静。工作之余看看书,上上网,夜深人静时写点落寞的心情文字独自疗伤。过去的婚姻在她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让她对以后的婚姻有了深深的恐惧。毕竟自己在精神上遭受过刺激。对个人的事情,她不敢去想,怕对方理解不了自己的过去。
  生活中,她无牵无挂,没有什么经济负担,容貌也很耐看,是个人缘极好的人。朋友们喜欢她的温柔善良,助人为乐。对她的生活很关心,有了这些关爱,她渐渐走出了过去的阴影。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欣然接受。没处几天,她就毫无保留地把过去,包括有过精神病史的事情和盘托出。对方虽然对她的印象不错但是怕她的病以后复发,不敢和她处下去。遭遇了几段有头无尾的恋爱,她对未来的归宿再度失望了。
  女友对她说:“既然你的病已痊愈,就不要把以前的事情告诉对方,免得对方心存顾虑。”而她并不这样认为,她说自己也不敢保证以后在遭受挫折的话,病情会不会复发。到那时候对方会认为她刻意隐瞒了。也有不计较她有过那种病的,但又让她喜欢不起来。她开始有些自卑,關闭了自己感情的闸门。
  单身的日子一晃过去了两年多。她越来越觉得孤单。节假日里,呆在家里常常望着空空的天花板发呆,肚子饿得咕咕叫时才会胡乱做点东西吃。有一天,她看着本地报纸上的个人征婚广告,心血来潮拿起手机写了一段话:“假如说多年的等待是为了和你相遇,那么风雨夜的伤痛往事可以省略不提……”她写了自己个人的情况和要求,把这段征婚广告发给了这份报纸。很快,她接到了很多应婚电话。
  她清楚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加上坎坷的婚姻经历,不打算再婚后再要孩子。因此就挑选了本文开头的他。他的妻子去世了,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他是个厚道朴实的人,没有什么恶习,言谈举止中透着对家庭的责任感。这正是她要找的人。而他也喜欢她的善解人意,温柔贤惠,会做一手好菜。他的女儿也喜欢她。周末约会时,他带她游遍了附近的风景区。对她的过去,他并不多问,只是她一直有个心结,没有把过去精神上出过问题的事情告诉他。怕他也像之前的那些男士一样离她而去。她想:再处一段时间吧,等他对自己完全了解后,再告诉他,也许就能接纳自己的过去吧。
  还没等她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他已经提出来让她搬到他的住处,他说妻子去世几年了,他一边忙于工作,一边照顾女儿,很辛苦,希望有个人帮他分担,女儿也需要母爱。面对他的请求,她心里很矛盾,旁敲侧击地告诉他:“我是个感情很脆弱的女人,不能再承受来自婚姻的任何打击。我怕彼此缺乏了解,不敢轻易再次走入围城。”他说:“我知道你的心思,理解你的过去。我会给你幸福,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的。” 听了这话,她有些纳闷,是不是他对自己过去的事情已经了如指掌了呢?她有些不解。
  她把对方的想法告诉了女友,女友帮她出主意说:“现在不是流行试婚吗?何况你们属于再组合家庭。两人先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看看是否能适应。找机会把你想告诉他的话说出来,打开自己的心结。不行的话再分开好了。”她思考良久,接受了女友的建议。她明白,他和自己一样想早点结束单身的日子。就这样,相识几个月后的夏季,她搬到了他的住处。
  同居的日子是快乐的,他对她的关爱让她时时感到幸福。他把家里的经济大权交给他,她合理安排家里的饮食起居。空闲时他会陪她去买菜,在家里帮她洗碗,洗衣服。晚上,他陪她散步,打球。女儿的乖巧懂事让她的母爱充分发挥,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快乐的日子一晃过去了半年,眼看就到年底了。春节回家前,他对她提出了领证的想法。说住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该去登记结婚了,这样也好给家里的父母一个交代。此时,她再也不想隐瞒下去,对他说出了那件不堪回首的事情。她说:“我当初并不想瞒你这么久,只是想让你完完全全了解我。如果你理解不了我的过去,我们就此分手。如果现在接纳了我,就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好照顾我。假如有一天我再次精神失常的话,也不能抛弃我。我知道这对你来说,不一定是公平的。但我会全心全意对待你和你的女儿。不会让你失望的。”
  听了她的这番话,他并不觉得惊讶,轻描淡写地告诉她:“你的这些情况,有人告诉过我。我的朋友对你的评价都不错。我们在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我更相信自己没有看错人。你放心,我会照顾你一辈子的。”听了他的话,她好久没有反应过来,原来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过去,并且一心一意地爱着自己。对这样的男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她终于放下了内心的包袱,答应他第二天就去登记。
  实际上她的担心是多余的。10年过去了,他们婚后的生活一直过得很幸福。过去的婚姻就像上个世纪的事情,早已让她淡忘。对她来说,遇到他是她此生最好的选择。她明白,婚姻里,有一种爱叫理解,正是这种包容和理解成就了彼此一生的幸福。
其他文献
缝  冬冬回到家很小心的样子,和我眼神捉迷藏,这小子不会做什么坏事了吧?冬冬,今天上学挨老师批评了吗?我试探着问。没有啊,我今天语文打了100分,嘻嘻,冬冬报喜不报忧。不错,继续努力,去洗手吧,准备吃饭了。  在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发现了端倪,早上给儿子穿的新衣服口袋处刮破了,奇怪的是居然被人缝补过了,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冬冬,这衣服是咋回事?  冬冬如实交代,他下课后和同学打闹,衣服不小心被挂破
期刊
辛卯年重阳节,东风老科协在十堰市人民公园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碰见了原东风运输部的老同事肖永清,几句简单的寒暄,勾起了我对这位东风“才子”许多尘封的回忆。  1988年10月的一天,时任东风汽车运输处组干科长的我,随陈久生处长一起来到茅箭车队,宣布了车队新领导班子的任命,新班子成员之一,就是负责车辆修理的副队长肖永清。  肖永清出身于湖北汉阳农村,曾在部队“大熔炉”中锻炼过,因
期刊
山里的秋雨,一下就是阴雨绵绵。  老校长望了望破旧的教室,心里如刀刮般难受,再不维修,这泥坯房教室说不定哪天就倒了。要维修就要资金,可学校哪有钱啊。老校长20多岁就在这里教书,一教就是30多年,也算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最有出息的还是牛蛋,人家现在是教育局的局长。  老校长就把学校情况反映给教育局,他知道国家拨了一些资金到县上,专门用于维修校舍。这事都过去了一年多,依然没见一点动静。  不能再等了
期刊
一天,老张喝醉了,散步到同学的修理行,要同学给云打电话。云也是他们的同学,上学时候和老张好过,是老张的初恋。同学看老张喝醉了酒就不肯打电话,老张执意要打,同学把手机给了老张。电话拨通了,却是个男人接的,问老张找谁?老张一听就挂了电话。过了一会儿,老张再拨过去,还是一个男人接的,问老张是谁?老张又不说话,把电话挂了。  不久,老张同学的手机响了,是刚接电话的那个男人打来的,问刚才是谁打电话。老张这时
期刊
一日,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把一份检举信让我看,是揭发赵五的。我拆开看,说他最近大发了,不仅穿名牌,吃高档餐馆,还在北京买了一套五百多平米的别墅!北京房子什么价?天价!问他发财经,他总是遮遮掩掩,要不就吞吞吐吐,或者干脆装糊涂。据说,他在城北很偏僻的湖中路租了一栋写字楼。每天去的人络绎不绝。而且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能是卖性保健品,因没见有人出来提什么东西,还如刚刚抽过鸦片似的精神盎然,心满意足,
期刊
晓红做梦都想到市中心医院工作。当时,她报考医科大学就是为了能到市中心医院工作。当然,她也知道,想进中心医院的人太多了。虽然她的学历和业务水平都过关,但毕竟名额是受限制的。晓红的爸爸对此却表现得胸有成竹,他说:“没有问题的,陈院长是我的同学。”  晓红的爸爸给陈院长打了个电话,便直接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老同学一见面自然是亲热得不得了。在各自谦虚地表述完近况又回忆了一段往事之后,晓红的爸爸便说出了女儿工
期刊
叶子的姑娘拉得一手漂亮的二胡,姑娘的志愿是音乐学院。不过,叶子听说现在上音乐学院的孩子很多,竞争非常激烈,这让她很是难过,一是难在自己没有什么本事,二是担心姑娘过不了。不过,她的搞摄影的朋友传来一个消息,有一二胡高人来到本地,且和音乐学院颇有渊源,如能录制幾段展示姑娘才艺的视频,请高人指点一下,倒有几分希望。  叶子眼前一亮。衣服倒好说,满大街的租衣行,她为姑娘挑选了两套民族服装,水粉色的舞蹈裙,
期刊
现在的木子坐在一片嘈杂声中,脸上写满了焦虑。  他是无意识中闯进这片嘈杂的。在树影斑驳的午后,他看到一幢十四层楼上有个人在犹疑徘徊。木子的心在那一刻无规律地跳动起来,他费力地把自己残缺下肢的身体原封不动地支撑在地上。然后,木子手搭凉棚朝上望去,嘴巴张成了一个狐形。  楼顶那个人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跳下来,情形千钧一发。  周遭的人像潮水一样涌来。这让木子感觉有些喘不过气,他费尽周折地把身体转了几个来回
期刊
养在诗经里的野草闲花  世人多爱野草闲花,君子更甚。屈子先生的《离骚》里香草馥郁,香木清雅,令人如初入兰室。最近乱翻比《离骚》更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发现也是美人如诗,草木如织,蒹葭、卷耳、薇、蘋,仅仅这些散发着芬芳的名字,就不免让人心生好奇与欢喜。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里开篇《关雎》句子是许多人都熟知的,曾好奇“荇菜”是什么东西,它虽然充当着配角,无声无息,却美
期刊
姐姐出差回来,拿出一大袋牛皮糖,一盒千层油糕点心,一盒写着“扬州三把刀”牌子的修甲盒递给我。我问,姐,看没看到琼花?吃没吃到扬州炒饭、蟹黄汤包?还有,廋西湖的风景……姐姐惊诧:你没去过扬州,咋知道这多?  我笑而不语。我三十年前就知道这些。  那一年,我读四年级。一天,班主任领来一位叫苏伟的新同学,他穿着不新却很干净的白衬衫、蓝裤子。眼睛不大却很清亮,有着班上其他同学没有的独特的气质。老师安排他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