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小学音乐课程问题的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bg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程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的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及尝试解决的方案与途径的研究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课程的学科综合问题
  音乐新课程提出学科综合这个基本理念之后,确实丰富了课堂教学。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中小学生接受音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但是当前许多音乐课为了突出课程的综合,偏离了以音乐为本的原则,把音乐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舞蹈课、绘画课等,湮没了音乐的学科特点,冲淡了音乐艺术的鲜明个性。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能否适当地、适量地实施学科综合,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贯彻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直接关系到音乐课程改革的成败。
  音乐教师必须明白,音乐学科综合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科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素养,体现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学科综合的含义。其次,要明白综合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一种形式。再次,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与延伸不要占据太多的课堂时间,也不能喧宾夺主,忘了是在上音乐课。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考虑音乐课程在形式上的科学性,更要考虑音乐课程在内容上的科学性。
  二、音乐课程资源问题
  1.音乐教材的编写及推广方面存在问题
  在朱则平、廖应文主编的《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一书中,明确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据此编写的教材是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根据《标准》编写的试验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呈现方式上,较之以往的音乐教材,从总体上看,有了质的进步,无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收获之一。但是笔者认为,新教材在编写、组织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音乐教材的编写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习国外教育理论不能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其次,音乐教材的可操作性不强。再次,音乐教材的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多样性。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
  (1)借鉴国外教材编写经验,构建和完善我国音乐教材体系。音乐教材的编写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编写不同层次的音乐教材,借鉴国外音乐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构建和完善我国音乐教材体系。其次,必须打破那种模仿音乐专业教材的以乐理知识体系为教材体系的传统框架。降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知识化、学术化的成分,增加音乐生活化的含量。再次,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有利于具有特殊音乐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的学习。最后,还要注意教材载体的多样性,除了书本文字教材外,应大力发展声响教材、多媒体教材、多媒体组合教材等。
  (2)强化音乐教材的可操作性,突出音乐教材的主体性与基础性内容。音乐新课标要求重视音乐实践。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就要求教材在编写时应强化它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3)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教材资源。这对促进音乐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的基本途径。其次,实施校本课程是培养多种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的重要措施。再次,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
  2.新课程资源普遍缺乏
  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音乐教师和学校领导对音乐新课程资源的需求较之原来出现了大幅度增加。从各试验区反馈的情况来看,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匮乏带有普遍性。音乐教师为备好一堂课,有时会花费好几天的工夫,也不一定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料。
  因此笔者提出如下措施:
  (1)整合学术资源,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有计划地组织教育专家进行集中攻关突破,丰富和完善音乐教育资源。
  (2)改革和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系统,从实践中深入挖掘新的有效的音乐课程资源,加强音乐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音乐课程内容、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
  总之,新课标下中小学音乐课程问题还不仅这些,笔者只是管中窥豹。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中小学音乐课程相关的问题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正在进行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能乐意接受新的知识、愿意学习新的技能。因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努力把“讲堂”变成学生乐意接受的“学堂”,构建一个全新的、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关键词:新型师生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这本新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来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改变传统一言堂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上动起来,综合性地掌握语文知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使课堂教学开放而充满活力,是当前改革的当务之急。  近几年,我市中学正尝试着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受到学生的欢迎。现就实践中
期刊
摘 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断地主动学习,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数学 有效学习  新《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期刊
时光荏苒,我校“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回想这一路走来,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从精心备课、讲课,到聆听其他老师的讲课,收获甚多。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片段谈谈自己课堂教学反思,望各位同仁斧正。  本文教学片段是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下)P75“探究2”为基础变式设计的。为了降低运算难度,本文将题中的梯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自读自悟,个别指导”“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展示成果,多元评价”和“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习 课堂 语文 主人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的
期刊
新课程标准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提出,所谓活动经验,它和动分不开,这个过程包括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所有肌体和意识能调动的器官。这个活动既包括了我们平时的课堂还将延续到课后,延续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地方。这在广阔的空间中孩子都由许多经历、许多的体会,这些感受经过提炼也就上升为“经验”。经验需要摸索,经验需要感受,经验需要积累。下面就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这节课例来谈谈我
期刊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使我的数学课的课堂评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师生受益匪浅。课堂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所做出的评价。积极的、正面的、合理的评价能有效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让儿童快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 课堂评价 方式  一、评价要以正面引导为主  不知同行们有没有这样一个同感:孩子越批评越顽劣。后来当自己有了孩子,
期刊
适龄目标:幼儿大班  设计意图:  《乌鸦喝水》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实验过,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即使加入石子,乌鸦也是喝不到水的。一次无意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我们给幼儿讲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后,请孩子回家做了实验。第二天,有个孩子告诉我,他做了实验,结果水没有到瓶口,乌鸦还是喝不到水。为了验证
期刊
摘 要:新课程下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关键词:新课程 生活 找地理  生活化地理教学,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使得地理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架起“地理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