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读就是学生在朗读课文或是词句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接着读。“接读”也需要讲实效,也需要教者给予关注。这里笔者讲一下自己在实践中运用接读的一些方法。
一、教师引读后由学生接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接触语言,真正走进文本的关键就是对语境的把握。在对语境的把握中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从而产生认知和情感的共鸣。在学生读文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引读可以为学生阅读引路,让学生把握一定的语言基调。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慈母情深》课堂中是这样引读的:
师:我进去了,噪声没有停止过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而这只是今天这一刻,昨天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明天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去年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
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设想:明年、后年、再后年,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我的母亲,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再读。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把自己融入了其中。如此接读可谓水到渠成。另外,教师可针对文中的题目或某段中的第一句话或是词组进行引读前一个或几个词,再让学生接读,为学生奠定一定的感情基调,把握读句子的速度等也很有益处。
二、师生角色朗读互相接读
分角色朗读一般是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可以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酸的和甜的》一课,让学生画出文中动作词,如“转来转去、跳起来、指着、望望、迫不及待地爬、摘下一串、往嘴里送、摇摇头、大口大口地吃”在师生进行角色朗读时,遇到这些动作词可以加上运作。这样整个课堂就活了起来。即使不加入表演,以文本为依托,师生分角色接读。再如《陶罐和铁灌》一文中,陶罐是一个谦虚、友爱、宽容的形象,铁罐则是一个骄横、霸道、瞒不讲理的失败角色。这时教师便可以对白的角色或是其中某一角色进入文本参与角色朗读。师生互相配合进行接读,这样做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朗读的指导,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展示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过程,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语言感知能力。对于一些段落比较少且重点段凸显的课文,教师可以选择重点段,师生共同合作读完一篇文章,突出教师朗读的有效指导,偶尔用之,有利于轻松课堂气氛,浓厚师生感情。
三、学生之间不同形式接读
以自然段为单位,一段一段地接读。朗读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把握感情,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朗读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一段的朗读容易暴露问题,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低年级如果某一重点段有几句话,可让学生按句子来接读,因为这毕竟句子少,而且利于学生区分句子对课文中的重点段加深印象。另外,音乐教学中的二部轮唱也可以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如我在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鸡蛋》时,针对课文的难点,是理解老师说的话。“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分两大组,第一组的同学读到“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的“易”,第二组的同学再开始读第一个字“你”,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学生往往会一起朗读,第一组的同学会不自觉地跟着第二组齐读起来。所以说,学生在接读的过程中,是否带着自己的感受能真正走进文本,从这样的训练也能看出来。尝试一次后,学生会马上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在第二次的时候好多了。看来接读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文,自己读课文很有必要。
总之,接读既能使朗读的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师有必要参与学生读文与词句中,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接读方式。但使用接读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重点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接在关键处,会接读,这样才会做到有实效。
(作者单位:吉林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校蛟河市实验小学)
一、教师引读后由学生接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接触语言,真正走进文本的关键就是对语境的把握。在对语境的把握中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从而产生认知和情感的共鸣。在学生读文中,教师给予一定的引读可以为学生阅读引路,让学生把握一定的语言基调。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慈母情深》课堂中是这样引读的:
师:我进去了,噪声没有停止过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而这只是今天这一刻,昨天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明天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去年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
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设想:明年、后年、再后年,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读:七八十台缝纫……
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我的母亲,她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再读。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把自己融入了其中。如此接读可谓水到渠成。另外,教师可针对文中的题目或某段中的第一句话或是词组进行引读前一个或几个词,再让学生接读,为学生奠定一定的感情基调,把握读句子的速度等也很有益处。
二、师生角色朗读互相接读
分角色朗读一般是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可以分角色进行表演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酸的和甜的》一课,让学生画出文中动作词,如“转来转去、跳起来、指着、望望、迫不及待地爬、摘下一串、往嘴里送、摇摇头、大口大口地吃”在师生进行角色朗读时,遇到这些动作词可以加上运作。这样整个课堂就活了起来。即使不加入表演,以文本为依托,师生分角色接读。再如《陶罐和铁灌》一文中,陶罐是一个谦虚、友爱、宽容的形象,铁罐则是一个骄横、霸道、瞒不讲理的失败角色。这时教师便可以对白的角色或是其中某一角色进入文本参与角色朗读。师生互相配合进行接读,这样做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朗读的指导,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展示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过程,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语言感知能力。对于一些段落比较少且重点段凸显的课文,教师可以选择重点段,师生共同合作读完一篇文章,突出教师朗读的有效指导,偶尔用之,有利于轻松课堂气氛,浓厚师生感情。
三、学生之间不同形式接读
以自然段为单位,一段一段地接读。朗读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把握感情,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朗读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通过一段的朗读容易暴露问题,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低年级如果某一重点段有几句话,可让学生按句子来接读,因为这毕竟句子少,而且利于学生区分句子对课文中的重点段加深印象。另外,音乐教学中的二部轮唱也可以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如我在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鸡蛋》时,针对课文的难点,是理解老师说的话。“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我让你画鸡蛋,就是要训练你的眼力和绘画技巧,使你能看得准确,画得熟练。”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分两大组,第一组的同学读到“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的“易”,第二组的同学再开始读第一个字“你”,刚开始尝试的时候,学生往往会一起朗读,第一组的同学会不自觉地跟着第二组齐读起来。所以说,学生在接读的过程中,是否带着自己的感受能真正走进文本,从这样的训练也能看出来。尝试一次后,学生会马上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在第二次的时候好多了。看来接读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文,自己读课文很有必要。
总之,接读既能使朗读的方法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师有必要参与学生读文与词句中,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接读方式。但使用接读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重点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接在关键处,会接读,这样才会做到有实效。
(作者单位:吉林蛟河市白石山镇中心校蛟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