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的路径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ryt40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教融合概念的提出是对新时代我国教育和体育工作的全面部署和顶层设计,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背景,结合学校体育开展实际,探索了推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对策。希望分析能全面加强学生体育学习效率,从而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体教融合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1.1 体教融合的内涵
  所谓体教融合便是在体育教育中融入竞技人才的培养策略,将竞技体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全面提升青少年的体质和素养,此外还可将学校拓展为经济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有效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体教融合模式转变了以往将体育作为核心教学内容的弊端,可科学统筹进行顶层设计,实现真正的融合教学,从而推动经济体育与校内体育教育的融合发展。
  1.2 体教融合的重要意义
  (1)体教融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国开展教育活动的本质目标便是立德树人。国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明确指出,需将健康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这都充分体现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其能够辅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建立更为完善的人格,提升意志品质。但我国目前开展的体育活动还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提升体能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效果也不理想。在学科兴趣方面,学生普遍对体育的兴趣不高,同时也未形成更为规律的锻炼习惯和意识。在体质方面,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2010年前学生的身体状况呈连年下降趋势,如肺活量等指标均不理想。直到2010年后期,我国部分学生的身体状况表现出上升的势头,但青少年的近视和肥胖率还处于较高的水平,且发病年龄更低,程度更为恶劣。多数学生在完成引体向上等项目均无法达到及格水平。在体育的品质方面,由于当前的教学形式较为传统,仅以机械式教学手段为主,这便导致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见学校的体育教学需深化革新。通过实施体教融合模式来优化学校的体育教学机制,改善思想意识,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的体质和素质发展形成有效的推动力。
  (2)体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道路
  在培养竞技人才期间应用专业运动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体育水平,但我国仍距体育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的体育教育和市场化发展水平较低,同时经济体育的后备人才数量偏少,可持续性不高。加上在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方面,我国的竞技成绩远不及经济发展水平。而实施体教融合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和选拔竞技后备人才,同时能够促进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运动项目中,提升各竞技项目的参与人数,同时获得专业化的锻炼和培养。此外竞技人才还可同时接受正规教育,保证其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促使人才实现综合发展。这样不但能够培养出更高质量的竞技人才,同时还可提升社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2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
  在新时期,体育已经成为多数学校的重要教学科目,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学不但能够普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使其形成更为坚韧的奋斗和抗挫精神。若想实现上述目标,便需将体育融入到国民教育当中,让学生在接受体育锻炼期间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形成健全的体质和人格。因此学校也需加强对体育的关注,全面开发体育教育资源,同时还需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学校还需联合社会资源开展校外篮球、足球等竞赛活动,以此充实体育教学内容。学校在实施体育教学期间,还需对相关的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学生在使用期间不会出现安全问题。最后学校需尽量提升教学、训练等完善程度,相关机构需推进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源支持。
  3 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的策略
  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以及建设体育强国,均需通过体教融合来实现。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在培养人才方面需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学生是竞技人才的主要来源,学校需有效实施体教融合,从而提高竞技人才的数量。
  3.1 理清体教融合发展的实质
  实施体教融合的根本任务为深化落实体育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性的育人价值。竞技体育作为体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首先需改善竞技人才文化功底偏弱、综合技能不高等情况,在对后备人才进行培养时,需先将体能训练与文化教育协同实施,广泛学习国际上有效的训练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育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分支,能够明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可作为推动国家体育事業发展的关键动力,只有加强对基础层面的体育教学建设,才能向国家输送高质量的竞技类人才。我国体育管理机构也提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需依赖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更强的教师指导,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可直接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形成影响。因此学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期间,便需持续提升自身的素养,有效借鉴行业先进的教育经验和做法,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以此改善学生学科技能不高的问题,促使其实现全面、优质的发展。
  3.2 以示范引领带动全面推进
  各教育层级和系统需明确教育权责,形成更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开展深化而细致的教学研究,针对体教融合总结出更为实用的方法,各相关机构需协同配合采取适合的措施,客观评价教学效果,改善教学方案,成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协调,共同实施运动员的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教育管理,促使体教融合模式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明确不同部门的功能较为关键,如部分市县已经成立了体育教育局,针对体教融合模式进行科学地规划和督导,从而保障该教育模式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
  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效果便可说明体教融合模式的可行性,将体育与教育协同管理,重点对教学、竞赛等方面进行深化探索,可为竞技人才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实施体育教学工作时,便会出现手段繁杂、新旧混乱的现象。不但通过竞赛成绩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向达到体育管理机构对竞技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管理部门责任划分不也会导致学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会产生各类问题。因此相关机构及学校便需形成更为明确的监管制度,侧重普及青少年的体育教学互动。唯有主动推进体育教学制度的落实,提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才能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3 通过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体育管理机构需将青少年的体制和意识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教育系统也需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作为关键人物,将教育与体育融合实施具有明显的优势。教育系统自身的教育、生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同时体育系統中的场地、教练员及经验、训练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也较高,将体育和教育的优势融合利用,便可形成互补和共通的良好局面,搭建多渠道的相互衔接的有机教育体系,逐渐形成链条式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基础。
  目前学校在训练专业人才方面经验相对匮乏,仍然以传统的训练手段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整个教学活动在创新性和专业性等方面相对不足。而体育学院对学生开展专业化的培养,也以迎合社会需求为目标,仅从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岗位需求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理念相对狭窄,这便会导致体育人才的竞技水平较高,文化知识储备却相对不足,造成体育和教育失衡发展的情况,而文化素养偏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效果,会对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形成一定的阻力。因此学校需侧重辅助提升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水平,改善以往轻视理论知识的意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对社会竞争的适应程度,从而在就业时便会降低心理压力,顺利择业就业。相反,如果学校仍然持续体育和教育失衡的情况,则会让学生受到教学模式失衡的影响,从而造成人才流失。
  我国目前的竞技训练仍然存在不结合运动员的真实身体状况,选择难度和密集程度更高的训练模式,以竞赛的成绩为主要目标,促使运动员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技能。但上述训练模式会导致运动员歪曲对体育的理解,无法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体育活动的真正意义,同时在训练期间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身体损伤,这些均是违背体育教育的初衷。教师需在组织训练活动期间,同步向学生渗透体育思想和精神,让学生能够接受科学的训练指导,在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更为积极的体育精神。
  3.4 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立体化体育体系
  体教融合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围绕学生挖掘其竞技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和知识素养,在优化学生身体机能的基础上,还能够向国家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竞技人才。这便需要学校形成全面的体育教学体系,以全校学生为培养对象,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竞技运动产生参与的积极性。首先需尽量完善体育课程的设置,结合教育管理部门下发的指导文件完善体育课程,牢固树立以健康为首的教育意识,持续优化教学手段,辅助学生能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同时建立更为健康的体魄和人格。其次,可设置更为丰富的训练和竞技活动,除了辅助学生掌握必备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外,还需将初步掌握技能向常规化教学转变,深化促进体育运动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在某项运动方面实现长足发展,同时还可形成该项运动的终身训练。这样学生便可在立体化的教育资源辅助下,获得更为科学的训练引导。再次,学校可鼓励学生成立社团等组织,牵头实施各类体育相关的活动,从而全面迎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从而不断挖掘出更多的竞技后备人才。最后需侧重推广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围绕学生构建适合其发展的个性化教学体系,让每个学生个体均可获得适合的教学资源,从而最大限度优化竞技水平。
  4 结束语
  总之,从教育角度而言,体育是教育的基石,如何发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深入教学实际,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优化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体教融合理念的应用效率,进一步构建更加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全面推进我国教育和体育事业改革发展。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阐述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重要意义,并且分析了当前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浅析培养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几种途径。通过该项研究,教师可获得一些新的观念,实践能力也能大大得到提高,并且依据学生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实施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小学传统文化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是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比较有效地实现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当前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相关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课程的领导,并指导教师深入开展课程实施,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本文从当前小学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要求入手,对相应的开发措施进行探讨。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冰雪体育旅游逐渐获得了广泛关注。对此,本文在辽宁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基礎上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其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以供参考。  体育活动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并加强了冰雪旅游行业的发展。当前来看,我国各个地区都已经开始着重发展冰雪旅游,创建并打造出了主语自己的冰雪品牌,有效提升了国民的体质及运动意识,且有的地区也在探寻新的方向
期刊
在天津市,羽毛球深受高校普遍大學生的喜爱,高校越来越重视羽毛球运动,它逐步成为教学课程的主流,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天津体育学院课外羽毛球活动普遍成为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深受学生的青睐和欢迎。本文将对天津体育学院学生参加课外羽毛球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参加课外羽毛球活动的开展现状,为高校羽毛球更好的开展羽毛球运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天津体育学院学生课
期刊
中小学生减负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和痛点,常常引发教育界人士和家长的热议,教育部门的减负举措接二连三。然 而,中小学生的负担并没有真正减轻,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依然是一肚子苦水诉说不尽……“现在的学生难教、油盐不进、讲过多遍的原题拿出来考试也不能做全对甚至得零分……”此类怨言数学教师都耳熟能详。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领悟老师讲的数学题的本质和关键。老师讲完后总是不放心,反复问学生:听懂没?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懂了!老师还是不踏实,继续追问:会做吗?真会假会?学生回答的声音更洪亮:会!真会!结果考试的
在临近高考时节,大部分教师都会基于艺术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体育便属于其中的项目之一,能够有利于学生进入到较理想的高等学校,也会有利于学生毅力的加强。这还应当由相关教师组织体育特长性专项的教育与训练,布置相应训练任务。合理的特长生训练能够在增进体能的同时,也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增进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专业素养,给国家储备专业的人力资源,营造既然活泼又不失严肃的教学环境,助力高中体育特长生更
期刊
自由式摔跤是一项风靡全球的竞技体育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可以被获得喜爱。接受自由式摔跤的青少年的运动技术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在实战中取胜,必须做好日常的专项技术训练工作。本文先对少年自由式摔跤的特点的特点作简要介绍,进而提出青少年自由式摔跤专项技术训练原则,最后分析论述配合性训练方法、对抗性训练方法及辅助性训练方法在青少年自由式摔跤专项技术训练中的应用要点。  自由式摔跤非常注重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的出台,深度学习被推上了核心的位置。在此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针,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深度剖析,把握深度学习核心内涵,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加速其核心素养的培育。
近年来,随着《关于加强数学教育,筑牢科技创新之基的提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数学思想逐渐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重点。“导数及其应用”作为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思维逻辑、知识运用等能力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秉 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深度剖析,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课堂体验的同时,帮助其掌握相关性质,加速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日后学习、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思维导图对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效果。在数学的总复习课程中,通过结合思维导图则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优化复习效率,提升总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