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学科,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能够让广大初中生从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乐感,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初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并采用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手段,在带领学生徜徉音乐世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乐感的同时,实现初中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改变音乐教学方式
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单一地引导学生学习歌曲,认为只要能够记住歌词和旋律,能够把整首歌唱出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为初中音乐教育带来极大的弊端,也会影响到学生乐感的培养,因为缺乏扎实理论基础的音乐教学,会让学生难以找到音乐节奏感、旋律感,使得学生的乐感培养基础逐步消磨殆尽。即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会简单的讲解一些音乐知识,但是如果教师的理论讲解语言过于复杂,那么也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影响到学生乐感的建立。为了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初中音乐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坚持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深刻地体验和感悟音乐的旋律、节奏、情感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乐感。例如,在教学《第九交响曲》时,教师可以首先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包括作曲家、乐曲内容、乐曲特色等,使得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这首乐曲,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整首曲子,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以及自身的感悟来感受音乐乐感。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整首曲子当中的情绪和思想内涵是通过怎样的形式加以表现的。由于学生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学习,再加上了自身的音乐感悟能够快速的得出结论:音乐情绪是通过力度以及速度的变化来表现的。总之,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音乐乐感,同时能够提高音乐教育的深度。
二、加强学生听觉训练
音乐艺术能够为学生带来极致体验,而且能够利用听觉来感知音乐,并从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可以说听觉是学生乐感培养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应该将学生的聽觉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围绕听觉培养这一教学任务的核心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得学生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真正的融入音乐课堂,而学生的乐感也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要注重采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形式来融合学生的听觉和音乐,鼓励学生通过听觉的音乐输入来感受整个乐曲的韵律,并且通过对乐曲意境的判断和感受来得出作者的心态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通过思维的启迪来让学生逐步发现乐曲的巧妙。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和鉴赏《二泉映月》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阿炳,了解他的身世背景和创作背景,使得学生能够初步的把握乐曲的意境和风格。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地分析这首曲子当中存在突然休止之处的原因以及这一音乐技巧运用的巧妙之处。利用锻炼学生听觉能力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音乐,情操和素养的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乐感也能够逐步的形成,在今后的学习和积累当中也可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三、重视加强问题引导
问题是初中音乐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问题也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动力。只有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疑问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让学生去深入地探索音乐世界,才能让学生的乐感能力逐步加强。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来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指导,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探索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来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用问题来帮助學生理解音乐当中的内容和情绪,全面了解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乐感。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密贴合音乐教学内容,同时问题的难度不能过高,要保障使学生跳一跳便能够触到,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瑶族舞曲》的欣赏课的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鉴赏,提高学生对整部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水平,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几种速度标记。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这首舞曲的四个音乐片段,并让学生边听边辨别音乐片段当中的速度,并且提问学生:我刚才让大家欣赏的音乐片段是我们即将要学习和欣赏的管弦乐合奏,那么同学们是否能够在乐曲当中听出这几个主题分别是第几个音乐片段?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也能够思考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但是在提问结束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得出答案,在强化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乐感培养水平。
培养学生乐感是初中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日后的音乐素质发展当中都有着巨大作用,奠定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必须担负起音乐教育的重任,并将培养学生的乐感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注重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听觉训练,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问题引导,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学生乐感培养的有效性,推动初中音乐教育的长效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天补初中)
一、改变音乐教学方式
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单一地引导学生学习歌曲,认为只要能够记住歌词和旋律,能够把整首歌唱出来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为初中音乐教育带来极大的弊端,也会影响到学生乐感的培养,因为缺乏扎实理论基础的音乐教学,会让学生难以找到音乐节奏感、旋律感,使得学生的乐感培养基础逐步消磨殆尽。即使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会简单的讲解一些音乐知识,但是如果教师的理论讲解语言过于复杂,那么也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影响到学生乐感的建立。为了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初中音乐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坚持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深刻地体验和感悟音乐的旋律、节奏、情感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乐感。例如,在教学《第九交响曲》时,教师可以首先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包括作曲家、乐曲内容、乐曲特色等,使得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这首乐曲,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整首曲子,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以及自身的感悟来感受音乐乐感。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整首曲子当中的情绪和思想内涵是通过怎样的形式加以表现的。由于学生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学习,再加上了自身的音乐感悟能够快速的得出结论:音乐情绪是通过力度以及速度的变化来表现的。总之,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音乐乐感,同时能够提高音乐教育的深度。
二、加强学生听觉训练
音乐艺术能够为学生带来极致体验,而且能够利用听觉来感知音乐,并从中获得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可以说听觉是学生乐感培养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环节中应该将学生的聽觉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围绕听觉培养这一教学任务的核心来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得学生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和技巧,真正的融入音乐课堂,而学生的乐感也能够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与此同时,音乐教师要注重采用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形式来融合学生的听觉和音乐,鼓励学生通过听觉的音乐输入来感受整个乐曲的韵律,并且通过对乐曲意境的判断和感受来得出作者的心态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学生的听觉训练,通过思维的启迪来让学生逐步发现乐曲的巧妙。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聆听和鉴赏《二泉映月》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阿炳,了解他的身世背景和创作背景,使得学生能够初步的把握乐曲的意境和风格。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地分析这首曲子当中存在突然休止之处的原因以及这一音乐技巧运用的巧妙之处。利用锻炼学生听觉能力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音乐,情操和素养的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乐感也能够逐步的形成,在今后的学习和积累当中也可以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三、重视加强问题引导
问题是初中音乐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问题也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动力。只有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所疑问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让学生去深入地探索音乐世界,才能让学生的乐感能力逐步加强。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来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指导,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探索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来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用问题来帮助學生理解音乐当中的内容和情绪,全面了解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乐感。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密贴合音乐教学内容,同时问题的难度不能过高,要保障使学生跳一跳便能够触到,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瑶族舞曲》的欣赏课的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音乐鉴赏,提高学生对整部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水平,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几种速度标记。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这首舞曲的四个音乐片段,并让学生边听边辨别音乐片段当中的速度,并且提问学生:我刚才让大家欣赏的音乐片段是我们即将要学习和欣赏的管弦乐合奏,那么同学们是否能够在乐曲当中听出这几个主题分别是第几个音乐片段?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且也能够思考这首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但是在提问结束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得出答案,在强化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乐感培养水平。
培养学生乐感是初中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以及日后的音乐素质发展当中都有着巨大作用,奠定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必须担负起音乐教育的重任,并将培养学生的乐感作为音乐教学的重点,注重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听觉训练,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问题引导,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学生乐感培养的有效性,推动初中音乐教育的长效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天补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