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与医院的计算机应用脱轨是各医学院校普片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对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改革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我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涉及对教材及教法的改革。
【关键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教材改革;教法改革
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计算机教学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的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尤其在医院及相关医学行业,对计算机的依赖也是逐年递增,因此,医院及相关医学行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提高了要求,这也就对现阶段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院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现状
我院是一所医学类的高职高专院校,主要的专业有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医学检验、等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不仅有大专也有少数的中专生,大专生源都是上过高中通过全国高考择优录取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中专生大部分没有上过高中,初中也没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再加上这部分学生本身年龄小,学习的自制力和主动性都差些。
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程度来制定,中专生和大专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计划。
2.计算机课程的现状
2.1 课时少,学习内容多
由于我院学生在大三时都要出去实习,因此,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大一和大二,医学类院校的专业课多而且课业负担也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少,这就造成必须压缩计算机等文化类课程,来提高专业课的学时数,保证学生能够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大二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护理类学生还要准备护士资格证考试,学期中旬还要参加毕业统考,因此这个学期基本都是安排的专业课,计算机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在大一新生的第一个学期,而且只有一个学期,只有46个课时,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及办公软件的使用和一些基本软件的使用,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繁重的任务,对计算机教师来说,就需要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及实验学时,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2 教材内容老旧,与社会脱节及医学脱节
教材从编写到实际运用有较长的周期,但计算机的发展却很迅速,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计算机教材与实际社会脱节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我院,计算机的教材经过几次更换虽有较大的改变,但教材内容依然是对windows XP,office 2003等老旧内容的讲解,而现今社会计算机的系统普遍已更换为windows 2007甚至有的部门都开始用Windows8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在现实社会的应用已经基本看不到了,但在我院计算机的教材依然是对XP系统进行讲解。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2013版本了,界面上自2007版本开始就有了相当大的改变,由2003版的菜单栏进展到2007版的选项卡,操作上也有不小的改变,功能也有些增加,而且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单位也在渐渐普及office 2010版本的使用,我院的计算机教材仍旧对office 2003进行讲解显然已有社会脱节。
目前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与医学脱节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对于学校来说,目前很难找到专门针对医学院校的计算机类教材,也很少有教师针对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做内容上的补充,这就造成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计算机课程与将来在医院的实习会造成冲突,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还需要再培训医学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2.3 教学方式的改变
随着我院教学基础设施的改善,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已由早先的“粉笔+黑板”的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的模式,计算机机房的增设,已基本可以保证学生的实践课时足够。不过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使师生交流变少,可见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也是有利有弊的。
二、对我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初探
1.教材的改革
针对我院目前教材脱离实际,与社会脱节严重的问题,我院计算机教研组的教师一起编写了一本针对医学类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的教材,专门针对学生特点,实习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以及当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发展,对教材的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变:
1.1 项目教学
本教材采用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材进行了重新梳理及改编,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学科,在教学上比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项目教学法就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变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更加强调学法。在项目的设计上,教材的编写也是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特点,比如医院管理系统,分析病人住院消费数据,制作一份个人简历等等。
1.2 任务驱动
每个项目的开展都会分解为几个任务,通过细分的任务,将大的知识点化解为几个小的知识点既各任务,这样编排教材非常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的内容消化吸收,同样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
1.3 新增的医院管理系统
针对学生的专业及就业方向,专门增加了两章的内容对医院管理系统进行讲解,编写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师专门去医院实地考察和学习后,将医院管理系统分解为医院管理系统概述、门诊管理子系统、门诊医护子系统、住院收费管理子系统、住院医护管理子系统、药房药库管理子系统这六个任务进行讲解。
2.教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法以讲授法为主,老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这样的授课效果并不能很好体现计算机课程实践性操作强的特点,因此在此次改革中采用任务探究的教学法为主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授课,每节课都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做教学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去自主探究,相互协作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角色则由主角变为配角,更多的给予学生知识上的帮助,任务上的咨询,同时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任务需求。
三、总结
医学类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是跟随社会经济变化的自然选择,是对教材,教法等多方面全方位综合的改革,计算机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是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教材改革;教法改革
作者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计算机教学是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随着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的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尤其在医院及相关医学行业,对计算机的依赖也是逐年递增,因此,医院及相关医学行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提高了要求,这也就对现阶段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院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现状
我院是一所医学类的高职高专院校,主要的专业有护理、助产、药学、口腔、医学检验、等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不仅有大专也有少数的中专生,大专生源都是上过高中通过全国高考择优录取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中专生大部分没有上过高中,初中也没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再加上这部分学生本身年龄小,学习的自制力和主动性都差些。
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程度来制定,中专生和大专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计划。
2.计算机课程的现状
2.1 课时少,学习内容多
由于我院学生在大三时都要出去实习,因此,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大一和大二,医学类院校的专业课多而且课业负担也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少,这就造成必须压缩计算机等文化类课程,来提高专业课的学时数,保证学生能够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大二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护理类学生还要准备护士资格证考试,学期中旬还要参加毕业统考,因此这个学期基本都是安排的专业课,计算机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在大一新生的第一个学期,而且只有一个学期,只有46个课时,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及办公软件的使用和一些基本软件的使用,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繁重的任务,对计算机教师来说,就需要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及实验学时,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2.2 教材内容老旧,与社会脱节及医学脱节
教材从编写到实际运用有较长的周期,但计算机的发展却很迅速,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计算机教材与实际社会脱节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我院,计算机的教材经过几次更换虽有较大的改变,但教材内容依然是对windows XP,office 2003等老旧内容的讲解,而现今社会计算机的系统普遍已更换为windows 2007甚至有的部门都开始用Windows8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在现实社会的应用已经基本看不到了,但在我院计算机的教材依然是对XP系统进行讲解。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2013版本了,界面上自2007版本开始就有了相当大的改变,由2003版的菜单栏进展到2007版的选项卡,操作上也有不小的改变,功能也有些增加,而且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单位也在渐渐普及office 2010版本的使用,我院的计算机教材仍旧对office 2003进行讲解显然已有社会脱节。
目前医学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与医学脱节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对于学校来说,目前很难找到专门针对医学院校的计算机类教材,也很少有教师针对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做内容上的补充,这就造成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计算机课程与将来在医院的实习会造成冲突,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后还需要再培训医学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2.3 教学方式的改变
随着我院教学基础设施的改善,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已由早先的“粉笔+黑板”的模式转变为现在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的模式,计算机机房的增设,已基本可以保证学生的实践课时足够。不过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使师生交流变少,可见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也是有利有弊的。
二、对我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初探
1.教材的改革
针对我院目前教材脱离实际,与社会脱节严重的问题,我院计算机教研组的教师一起编写了一本针对医学类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的教材,专门针对学生特点,实习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以及当今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发展,对教材的内容作了较大的改变:
1.1 项目教学
本教材采用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材进行了重新梳理及改编,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学科,在教学上比较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项目教学法就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变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更加强调学法。在项目的设计上,教材的编写也是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专业特点,比如医院管理系统,分析病人住院消费数据,制作一份个人简历等等。
1.2 任务驱动
每个项目的开展都会分解为几个任务,通过细分的任务,将大的知识点化解为几个小的知识点既各任务,这样编排教材非常有利于学生对难点的内容消化吸收,同样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
1.3 新增的医院管理系统
针对学生的专业及就业方向,专门增加了两章的内容对医院管理系统进行讲解,编写这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师专门去医院实地考察和学习后,将医院管理系统分解为医院管理系统概述、门诊管理子系统、门诊医护子系统、住院收费管理子系统、住院医护管理子系统、药房药库管理子系统这六个任务进行讲解。
2.教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法以讲授法为主,老师是整个课堂活动的主体,这样的授课效果并不能很好体现计算机课程实践性操作强的特点,因此在此次改革中采用任务探究的教学法为主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授课,每节课都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做教学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去自主探究,相互协作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角色则由主角变为配角,更多的给予学生知识上的帮助,任务上的咨询,同时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任务需求。
三、总结
医学类计算机课程的改革是跟随社会经济变化的自然选择,是对教材,教法等多方面全方位综合的改革,计算机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是我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亟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