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的“学”之道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nio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孔子一生都在学习,并且一生都在研究学之道,包括怎么学,学什么等。
  【关键词】孔子 学之道
  一、怎么学
  一是要愉快地学。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这实际上是讲学的态度问题。“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就是讲“学”的态度。孔子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只有把学当成愉快的事情,才能学得进去,才能掌握要领。兴趣是学习的关键。没有兴趣的东西是无法学的,更不要谈掌握他了。学生偏科,就是没有兴趣。学成了他不但不愉快反而是觉得痛苦的事情。他怎么学得进去。所以,孔子在《论语·学而》开篇就强调学的兴趣、心情、端正学的态度。孔子非常喜欢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非常穷,但是,学习是最认真,成绩是最好的。
  二是要“时习之”。就是要经常学、反复学、不厌其烦地学。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孔子是走到哪里学到哪里。 我们读任何文章,包括古人的东西,读一遍是无法全部、系统理解他的本意的。只有反反复复地讀,才能读出味道来,也才能从中体会其中深意,并且有所得。在《论语·为政》篇他就总结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讲终身学,活到老学到老。而对不爱学习的宰予,孔子是非常生气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
  三是要反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里借孔子弟子曾子的话点明学要反省自己,而且是多次反省自己。子贡提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时,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表扬得意弟子反思并且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说到“回也闻一以知十,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学最忌的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学,应该从书本里跳出来,反思、举一反三就是跳出来了。
  四是学别人。《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有朋友来是快乐的事情?孔子认为,朋友来,可以带来他的知识、见识,帮助自己学。这是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呢?“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里的“无友不如己者”,是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孔子是把所有人当成老师的。“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向别人学非常重要。“每事问”就是孔子不耻下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这也是讲如何向别人学习的问题。
  五是要文质彬彬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胜文,文的修养就不够,甚至“野”。文胜质也不好,夸夸其谈、文过饰非也要误事。学习不是目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内涵,使自己文与质相符、二者都好。才能、学识、品德三者兼备,才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二、学什么
  孔子教育学生,包括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教育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还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苗圃知识,孔子非常生气骂道:“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为什么?孔子培养的是仕,不是专科生。为政者只要好礼、好义、好信,还愁四方之民不来吗?实际上,孔子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按照我们现在的话讲,孔子既重视知识教育,又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孔子是职业教育的始祖。因此,孔子认为,人要学的东西非常广泛。包括书本知识、前人经验、生活实践等。
  一是学诗歌。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诵诗三百,授之以政”(《论语·子路》)孔子问儿子鲤:“学诗乎?”对曰:“未也。”曰:“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篇》)孔子为什么强调学诗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诗歌是老百姓的心声,老百姓心里怎么想,就通过诗歌表达出来。为政者要时刻了解社情民意,诗歌就是最好的媒介。目的是“无邪”,让天下思想入统,统一于正规,防止异端邪说。否则,就是“思有邪”。所以,《礼记》说:“《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二是学历史。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好古”就是喜欢过去的文化。“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所以孔子的一生都在“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秦伯》)孔子强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因此,孔子非常重视历史教育。
  三是学仁。孔子认为:“巧言令色,鲜矣仁!”“泛爱众,而亲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在《论语·为政》中也讲了不少关于德与仁的修养。仁德是孔子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做人必须首先要有仁德之心。
  四是学孝。
  孔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孔子认为,仁的基础是孝,一切德行的根本是孝,孝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也是一个仕的基本要求。孝,对于一个家庭讲,是孝亲,包括所有长辈,既包括生者,也包括亡者。而对于国家就是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包括国君)。《礼记》:“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孔子说:现在的人只讲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孝敬父母,与犬马有什么区别?(《论语·为政》)所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当然,孔子认为要学的东西非常多,由于篇幅所限,以后再谈。
  参考资料:
  [1]王应麟《国学经典大全集》2009年11月珍藏本
  [2]南怀瑾《论语别裁》 劝学网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要:成人英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强成人英语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成人英语教育中,人文性缺失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英语教育中,体现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时代的互换,是新时期人才必备的专业素质。本文主要就成人英语中怎样体现人文性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为社会输送更加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期刊
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
期刊
摘要: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对东北国民党军展开了一次战略性决战。重温辽沈战役的历史,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缅怀先烈,不仅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要把辽沈战役的精神传承下去。  关键词:辽沈战役 精神 当代 传承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在北起长春,南至山海关的千里防线上,对东北国民党军展开了一次战略性决战即辽沈战役,这次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160万人,历时52天,战役的胜利具
期刊
【摘要】清代雍正年间曹去晶创作的《姑妄言》,在中国小说史上差点销声匿迹,一经出版便引起学术界极大兴趣。本文试图从《姑妄言》思想性之突破,剖析《姑妄言》在中国世情类小说中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并尝试从小说中揣摩作者曹去晶的创作意图和达到的艺术效果,揭示中国文学史上小说难以归派的尴尬地位与现实。  【关键词】《姑妄言》,思想性,继承,突破  《姑妄言》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详瞻、包罗万象,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学
期刊
劳伦斯在他的小说作品里,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那些娇柔纯真、坚强果敢、或者独立自由的女性角色在她们的艺术王国里散发出了无穷的个性魅力,在她们的生活轨道上展现出了耀眼的人性闪光。而这些女性形象,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小说《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代表作,本文主要分析劳伦斯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圣经》女性形象原型。  一、圣母玛利亚——米丽安  《圣经》中以圣母玛利亚为代表的女性形象,被标榜
期刊
【摘要】我国的艺术展览馆在近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艺术展览馆的展示空间设计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这对吸引观众目光有着直接影响,科学化的展示空间设计,就能激发观众的餐馆欲望,并在视觉上有好的享受,在展示空间设计中注重文化的传承也比较重要。本文主要就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和设计的原则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文化的传承体现以及人文创新详细探究。  【关键词】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文化传承  1.艺术展览馆展示空间
期刊
【摘要】:宗教和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宗教作为一种文化,不断對其他的文化形态发生作用。禅宗是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与传统中国文化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不断融汇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从宗教和文化发生作用的理论依据入手,以禅宗作为个案,主要探讨它与传统儒道文化的关系,以此凸显宗教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禅宗、儒道文化、心性论  一、对宗教和文化概念的分析  宗教和文化的关系
期刊
摘 要  笔触是构成油画作品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是体现油画作品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从绘画史的发展来看,无论什么时代的作品,也无论是什么画派,画家的笔触直接构成了画面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一幅油画作品中,画家通过画笔的行笔产生笔触痕迹,这种笔触的痕迹是通过油画材料,即颜料、画笔、画布等等物质特性来体现艺术家情感、智慧,从而唤起观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情感发生共鸣。本文通过油画笔触的发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应该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工作,促使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不足,对策  一、新时期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自从党的第18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党中央不断增大党风廉政建设的力度,共产党与政府依照“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明确地将反腐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抬升到治理国家、治理党的新层面
期刊
摘要:岫玉富含硒、锌、镍、钴、锰、镁、钙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长期佩戴,玉石中微量元素能被皮肤吸收,增强细胞组织活力,促进新陈代谢,有“人养玉、玉养人”之说,深受爱玉之人的喜爱。本文详细介绍了岫岩玉的种类和鉴赏。  关键词:岫玉;价值; 种类;鉴赏  一.“岫岩玉”的收藏价值  “岫岩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古玉”之一,早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和河北满城中国西汉中山靖
期刊